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融合研究

  2024-10-21    5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文章以某一村庄规划为例,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村庄规划问题。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村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从本质上讲,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村庄规划具有相同目标,二者在实施落实期间都能够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进而使农村生态环境达到更高水平,提升农村土地空间规划有效性,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展开,构建更为合理和细致的整体国土空间布局。

  • 关键词: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 国土资源
  • 村庄规划
  • 耕地面积
  • 加入收藏

1、引言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村庄规划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改进村庄规划工作,能够提升国土空间整体规划质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以有效耕地面积提升为目标,使耕地达到更高质量,从而高效利用国土资源。有机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村庄规划,可全面、细致地落实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确保村庄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一致。


2、村庄规划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逻辑概念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实现乡村振兴的工作,并将其作为建立美丽村庄的重要环节,其概念与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是对应的。村庄规划主要包含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域规划,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统筹安排区域内各种生活措施,如供电、供水、排水、道路、住宅等[1]。

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围绕村庄土地落实总体布局,重新规划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在此布局下,相关人员需要以土地整治为工具,改进农村用地情况,优化废弃、抵消的部分建设用地和农用地,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化水平。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治理之间存在着必然关系,在工作维度两者存在递进的关系,并且是由单一空间属性规划转变为多元素发展的过程。


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融合策略


在全域村庄规划中将规划区内生态保护、用地管控、产业引导作为重点,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指导,将目标看作导向,在考虑全域生态功能区和自然资源要素的基础上划分田园功能单元,明确发展各个产业的目标。根据村庄规划,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中心建立项目库,使乡村振兴目标更好地实现。

3.1 明确村庄规划定位

相关人员应在村庄规划中融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思维,根据村庄现状和实际资源环境情况,确定村庄后续发展导向和定位,以此有效指导村庄规划工作。在本文研究的村庄规划中,相关人员在充分考虑全区村庄建设布局和全区自然资源整体布局情况的基础上,落实了区域村庄发展指引编制工作。在北部片区中存在丰富的林地、山体资源,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治理时,要加强对乡村的保护和恢复,重视乡村与生态观光。中部片区以耕地资源为主体,因此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当将重点放在对耕地的保护与优化上。靠近城区的南面地区相关人员的工作应以城镇边界管控和改善城镇周边环境为主。

3.2 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

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控制耕地整体保有量和合理管理基本农田属于重要工作内容,而在村庄规划中必然会涉及农田使用和改造问题,在落实村庄规划工作时,相关人员必须正确认识到整治耕地的重要作用,同时注意保护基本农田[2]。在本文研究的村庄中,相关人员将保护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作为工作准则,使用专章开展农用地整治工作,科学规划了基本农田,划定了耕地提质改造重点片区和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区域,详见图1。

图1 村庄经济轴线下的农田保护及村庄发展区域划分

以此为前提,该村庄进一步划定了三类生态功能片区,分别为旅游休闲区、生态保育区以及农林复合区,详细情况如图2所示。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应严格控制生态保育区,在该区域内只可进行观察类和科考类项目;农林复合区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建设,确保村庄和旅游设施占地面积在全域10%以下,生态和农业用地占地面积在全域一半以上。以各片区实际建设要求为依据,有效控制耕地和基本农田总量。

各行政村应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编制详细规划情况,在编制村庄规划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行性,同时在充分考虑地方政府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在方案编制中融入保护耕地相关内容。正常情况下,应拥有原有耕地面积5%以上的整治后新增耕地面积,当需要调整基本农田时,应拥有被调整基本农田面积5%以上的农田增加面积[3]。

图2 村庄各类型区域划分

3.3 全域统筹村庄规划

传统村庄规划的宏观层面主要内容为体系规划,通过对乡镇的分级制度进行优先性的分类,明确乡镇的基础设施配置水平。而在宏观层次上,则是以建筑为主,展开建筑与平面布置。当前,农村规划的重心也逐步转向工业发展,把农业作为基础,通过工业带动农村的总体发展。但在具体的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用地无法满足工业发展需求、缺少建设用地指标等情况。在引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后,在规划工作中越来越重视生态问题,力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作用,对乡村全域空间展开合理整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这也是村庄规划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实施该村庄规划时,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统筹工作得到了重视。在生活空间方面,主要采取了明确村庄边界和建设用地规模、村庄集并等方案措施[4]。例如本文研究的区域,在进行规划时,相关人员在充分考虑各种片区实际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以其实际发展方向为依据,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集并,在此过程中需要将村民的真实意愿作为核心。最后,合理规划村庄建设用地,明确各个片区建设用地具体信息,保证村庄建设用地始终处于规定范围,详细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村庄重点发展区域及经济发展轴向

生态空间规划方面,当完成生态功能区划定工作后,要在规划中详细列出必须重点关注的水域生态体系修复、矿山修复、生态保护区域,以此为依据编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水域体系修复应以原有自然水系为基础,在保护河流和水渠资源的前提下,合理调整自然水体汇水地点和区域,构建生态网络。矿山重点修复区应以治理露采场边坡为主,对破损山体实施生态修复,并且注重固体废料场利用工作,实现土地还林还草。

3.4 合理引导村庄产业发展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产业振兴是一个关键的步骤。传统的村落建设规划往往只注重修复环节和建筑布局,而忽略了乡村产业的构建。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以乡村合作社为主体,村庄规划逐渐朝着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向。但是相较于城镇地区,乡村地区存在更为复杂的土地权属、土地类型等问题[5]。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融入村庄规划,在宏观方面应注重自然资源和产业整体的协同性能,在微观层面可借助整治工作优化产业用地情况,有机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村庄规划,从而有效落实产业用地规划。

在村庄具体规划编制时,应结合村庄自然特征和土地资源对各种产业布局进行细化。以本文研究区域的另一村庄为例,在规划中该区域主要是发展旅游产业,再根据田园功能划分情况,该村应大力发展农村观光旅游。该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在充分考虑村庄地貌特征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在西部与自然水系接近的地区规划了居住生活区;在规划产业布局时,在丘陵地貌区推行林下经济和果品种植;在平原地貌区,促进水稻种植片区规模化;在水系景观附近规划农业观光旅游和特色种植产业。

3.5 确定合理的村庄功能布局

本文研究的村庄,在区域内林地、水域、耕地、村庄建设用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占比分别为16.75%、12.68%、64.13%、6.29%以及0.14%。在生活空间规划中,主要是现有村庄整合,在了解村民意见后将原有11个自然村集并成5个,达到节约农村建设用地的目的。调整后,林地、水域、耕地、村庄建设用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占比变成16.75%、12.82%、65.27%、4.99%和0.17%。在生产性空间上,除了将已有的一些用地转换成观光设施,以保证本地发展乡村观光与休闲业的需求外,仍保持了原来作为工业用途的集体建设用地。在生态空间上,重点山区的森林、坑塘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同时采取生态修复和土地复垦的措施处理现阶段已经废弃的工矿建设用地,最终建立区域功能布局和规划用地。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思维可促进村庄规划工作进一步优化,而在村庄规划中也需充分考虑土地整治需求,两者可发挥出相辅相成的作用。所以,在未来村庄规划的实际工作中,应合理融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思维,提升村庄规划工作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蔡玉玲.新时期村庄规划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讨[J].山西农经,2021(20):102-103.

[2]张国明,杨晓明.实用性村庄规划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作用——以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赤柯山村村庄规划为例[J].浙江国土资源,2022,31(8):21-23.

[3]黄婧,吴沅箐.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上海市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研究——以松江区泖港镇试点为例[J].上海国土资源,2020,41(2):13-18+30.

[4]高琨,于善初,李倩,等.村庄规划中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模式研究——以临沂市书院社区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21,36(4):94-102.

[5]李任静.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视角探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路径[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3):184-186.


文章来源:刘霞,尹盘飞.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融合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4,(10):72-7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期刊名称: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期刊人气:106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办单位: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建筑

国际刊号:1671-9506

国内刊号:11-1392/TU

邮发代号:82-729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