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油茶是常见的生态树种与油料作物,具有较强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要使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就要把握其种植技术措施,提升其质量产量,同时明确其发展前景,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本文主要讨论了油茶种植技术措施,并展望了油茶作物的发展前景,同时对油茶产业的发展规划进行了简单分析,以供参考。
由于油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强,能够用作森林防火带,再加上其茶油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可用于化妆品生产,因此它被广泛种植于各个地区。目前,我国油茶林面积超过4500万亩,覆盖全国14省,而油茶抚育管理水平也得到提高,油茶优树得到了普遍应用,产量也有所增加。然而,因为对油茶种植技术措施掌握不足,对油茶产业缺少科学发展规划,目前我国低质、低产质量仍然占市场主体地位,整体产业水平不高。因此,研究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1、油茶种植技术措施
1.1选地、整地
油茶喜阳好酸,所以在选地时,应当选择向阳、土壤PH小于7的土地。当地方碱性土壤偏多时,则使用酸性土壤调节剂。大量研究与实践证明,土质疏松、肥力强、排水好的土地更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所以,也要重视土地的土质、肥力以及排水等性能指标的优劣。如果地方多有林地,那么选择山脚或山腰种植。整地的主要目的在于,调节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病菌孢子、害虫虫卵与越冬成虫的活性,同时清除杂草、枯枝等病、虫寄生场所。整地过程中,为了保证整地效果,最好使用相应农业机械。具体使用何种整地方法、在何时整地,还应根据地方油茶种植环境、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等确定。倘若种植地为山区,则在整地前一年时间砍山。
1.2选种、育苗
优质树种更有利于达成油茶高质高产的目的,由于不同油茶品种对不同地域环境的适应性有明显差异,如一个品种在某地表现出高产但在另一地产量平平等,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实际物候环境选择油茶树种。通常情况下,地方育种部门都会培育与地方相适应的品种,而基层推广部门则会优质树种进行重点推广。所以对于油茶种植户而言,地方推广什么树种,就种什么。现阶段,普遍采用嫁接的方法进行油茶幼苗的培育,这种方法种性稳定,结果早。抚育过程中,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筛除其中的干粒、瘪粒、虫粒,达成消毒的目的,基于此培育幼苗。幼苗长成后,选择早春或初秋时节,选用健壮苗木春稍接穗,并用专用薄膜绑扎,以提高成活率,从而完成育苗工作。
1.3定植
为凸显定植效果,选择2月初到3月上旬晴天或阴天进行定植。定植过程中,采用营养袋扦插方式,控制好株行距,一般以2米×3米为宜,将栽植深度保持在1到1.5厘米并在定植穴内加定量焦泥灰、钙镁磷肥,同时保持苗木根系舒展,确定嫁接口与地面平行。定植后踏实、覆土、浇水,以增大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通常,一亩栽110株,随着挂果率的增长,逐渐降低密度。如果油茶林有较多的老残树木,则将其砍掉,并进行补植。
1.4幼林管理
1)抚育。排水、抗旱工作是否落实到位,直接影响油茶幼苗生长。在连续阴雨、雷阵雨天气后,对林间积水进行全面排除,并在夏季高温天气做好适时适当灌水、覆草,提升土壤保湿性,降低地表温度对幼苗的影响。冬季时节,为防止土壤结块,及时松土除草。2)施肥。油茶幼苗肥料以氮磷钾为主,配合有机肥。具体施多少肥,根据幼苗的实际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定植时不施肥,来年3月运用开沟施肥法施速效氮肥,每株50克,于离幼苗30厘米处投肥。苗期,当叶片颜色转黄时,每株施加尿素20克。10月下旬时期,施加1%磷酸二氢钾。越冬每株施加1.5千克左右粪肥,于幼树40厘米处投肥。为避免麻烦,提升肥料利用率,可推行肥水一体化。3)树形整理。在幼树高出40厘米后,进行树形整理工作,以实现定干目的。树形整理过程中,先选择主干进行培育,再在主干处保留几个分枝作为副主枝,最后利用春稍培育侧枝群。根据油茶本身习性,于树冠处保留较多枝组,修剪多余部分,促进树冠形成。
1.5成林管理
1)改善林地土壤。通过深翻改善林地土壤,并促进土壤熟化。选择树冠投影外侧17厘米左右的位置进行深翻,保持隔年一次的深翻频率。
2)施肥。科学配比肥料,以氮为主,钾次之,再次为磷。油茶树生长期,以5:3:4的比例施加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同时增施有机肥。
3)修剪枝叶。一般在采果后到春季萌动前修剪枝叶,在此过程中,去除重叠枝、病枝、老枝,保留结果枝,并及时补充所需营养。如果存在过分郁蔽的情况,对枝径进行适度修剪,以提高结果率。
4)授粉。油茶授粉主要依靠蜜蜂等昆虫,为了提高结实率,并实现对部分虫害的有效防治,可根据虫害生物习性在油茶种植区域投放其天敌蜂。
5)病虫害综合防治。油茶病虫害包括软腐病、炭疽病、赤枯病等病害,以及象甲、油茶蓝翅天牛、茶毒蛾等虫害。要有效减少病虫害对油茶产量与质量的威胁,可采用农业、生物、物理结合化学药剂的手段进行综合防治,以达到短期治理、长期预防的目的。以软腐病为例,该病发生时叶片、果实有黄色斑点,多雨天气病斑迅速扩散,发病部位腐烂。当林间排水、除草不及时,该病发病重。
防治该病的过程中,要做好排水工作,清理林间病枝枯枝,并在4月上旬用适量波尔多液进行全树喷雾。如果发病较轻,用80%大生1000倍液进行叶片喷雾,每10天喷一次,共3次。再以茶毒蛾为例,该虫害以幼虫蛀食新梢、叶片为害,严重时树木折断或枯死,这对油茶产量与质量的提升有极大威胁。防治该虫害的过程中,要及时剪除被虫蛀食的枝梢,并利用其趋光性的生物习性,于林间安装高压泵灯、黑光灯等进行诱杀,同时喷洒苏云杆菌。
2、油茶作物发展前景
1)生产效益高。与其他油料作物相比,油茶的生产效益较高。通常,油茶出油率在40%左右,种植5到7年后进入丰产。处于丰产期的油茶树,每颗能结油茶果6到10千克,晒成干油茶籽越2到3千克。目前我国较为普遍的油茶产品为红花油茶,其产出于12米以上的树种,每个果子都能产出15粒左右的种子,产量很高。随着孢子捕捉仪、虫害实时监测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等技术以及农业机械在油茶种植中的应用,油茶的产量与质量将会实现新的突破。
2)经济价值大。油茶果能够生产出绿色的纯天然食用油,而油茶的茶油也能够生产具有清热解毒、抗衰老等功能的保健产品,以及化妆品。另外,茶壳、茶麸也可用于研制洗涤产品与生物肥料,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附加值。从投资角度来看,假设每亩山租5元,炼山30元,开平台、打穴、种植等170元,种苗105株100元,肥料60元,那么前期投资共计365元。按照出油率35%计算,每亩出油60千克以上。根据每斤15元,每亩年产值有1200元,除去前期投资,收入835元,更不必说茶壳、茶麸还有附加价值。当油茶树进入丰产期,每年投资费用降低为100元,每亩年产值增加为3000元以上,收入增加。而随着油茶种植技术的不断增长,油茶产量势必会有所增长,其经济价值也会持续增加。3)生态价值优。油茶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其根系较为发达,树皮光滑,对实现森林防火有重要作用,可用于建设防护林,这有利于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而且,油茶属于四季常青树种,花朵洁白,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对于地方而言,可充分利用油茶观赏价值,以示范产业基地为依托,开发生态旅游项目,这也能够使地方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油茶势必会创造出更多的生态价值。
3、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1)精细管理。种植是油茶产业发展的基础,管理则是实现其产业价值的有效途径。因此,地方有必要对油茶种植区域进行精细化管理。在此过程中,首先坚持择优原则,组建高素质的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结合地方实际,根据国家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出适应于地方的产业规划,合理划分保护区、开发区。其次,将油茶产业发展划分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中,建立相应的产业建设项目。再次,根据产业规划与建设项目,建立示范产业基地,用于研发推广新技术、人员示范培训等。最后,基于地方实际,统一种植、采收、加工时间,并通过“企业+农户+示范基地”模式推动油茶种植、采收、加工一体化,同时规范相应秩序。
2)立体投入。资金是油茶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无论是油茶育种,还是油茶种植技术研发与推广,亦或者是油茶相关企业发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地方有必要加大对油茶产业的资金投入。一方面,由政府根据地方实际给予财政拨款,同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并促进地方油茶产业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引导企业投入到油茶产业发展中,并吸引高素质人才回乡投资创业。3)科技服务。现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油茶产业也不例外。所以,地方有必要做好科技方面的服务。其一,加强科学育种,应用基因技术优化现有品种性状,培育优质油茶树种。其二,加强人才培训,针对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提升其综合素养,以便于指导农户应用先进种植技术生产油茶。其三,加强技术推广,通过技术下乡等活动拓展油茶种植技术的应用范围,让科技走进千家万户。其四,加强科技合作,将地方育种部门与地方科研型高校联系在一起,推动地方油茶科研水平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油茶产量与质量,有必要把握好选地、整地、选种、育苗、定植、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种植技术措施。
油茶作物本身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益,经济价值大,生态价值优。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随着油茶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新型科学技术在油茶种植的应用,再加上国家对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视,油茶的经济与生态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油茶产业未来可期。
对于地方而言,尤其是以油茶种植作为主产业的区域,应当加强精细管理,加大立体投入力度,并做好多方面的科技服务工作,加快地方油茶产业发展,借油茶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与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1]罗忠军.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探寻[J].绿色科技,2017(3):150-152.
[2]郑昭宇,廖芳,邓新顺.“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J].湖南农业,2017(1).
[3]龙永泰.刍议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J].农业与技术,2018(5):67-68.
[4]钟明顺.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J].农业与技术,2018(17):121-122.
[5]郑建清.油茶重视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初探[J].南方农业,2019(5):38-39.
蒋洁.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探寻[J].农家参谋,2020(17):45-46.
分享: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的重视,昌宁县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强农惠农政策,致力于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协同发展。这一进程不仅深刻改变了昌宁县农业生产的面貌,也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满足广大群众对机械化生产加工的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25-01-1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加工、饮用茶的国家。中国作为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的故乡,且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我国茶叶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在人们的生活中,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消费品,也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现今,茶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已经风靡世界各地。
2024-11-20根据香芋生产前期生长量小,行间空间较大的特点,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种植习惯,在横溪镇先后开展了春马铃薯套种香芋、香芋套种鲜食春大豆、香芋套种鲜食甜玉米+旱稻等试验示范,因鲜食甜玉米市场行情好,农民接受度高,于2022-2023年连续开展了2 a香芋套种鲜食甜玉米—旱稻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
2024-11-20我国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相关报道和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初[1~3]。地膜的使用有利于土壤保温保墒,节约农业用水用肥,防除杂草,促进花生早发,改善花生品质,增产20%~30%,还可促进耕作制度的改革和调整[4,5]。近20 a来,花生覆膜栽培面积稳定在120万hm2以上,占全国花生种植面积的25%~27%[5,6]。
2024-11-19糖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生物发酵菌液通过6个月的有氧发酵而成,含多种生物有益菌。生产实践表明,在大棚马铃薯生长发育期间,叶面喷施红糖与生物发酵菌液混合液,具有提高马铃薯抗旱、抗寒、抗病能力,促进叶片厚实浓绿,防止植株早衰等综合效果。
2024-11-19本文立足现有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围绕满足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从构建智能观测站网、发展“智慧化”服务技术、完善智慧型社会化服务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4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建立现代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体系的对策,为构建现代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2024-11-13各地区探索了适宜藜麦规模化生产的栽培方式。钱欣[8]研究指出,合理的前茬作物及多样的栽培方式能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作用,进而促进作物生长;薛乃雯等[9]研究指出,藜麦苗期间作豆科作物可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全磷含量。
2024-11-13花椒作为重要的调味品,在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机体调节功能等方面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其在食品、保健和药用等方面的应用,开拓出了新的商品产业链[1]。商品花椒对营养、成分、外观和口感等品质要求较高。其品种丰富,种植区域广阔,应用范围较全面,相关学者对该作物的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2024-11-13石灰作为常规改良剂,被广泛运用于酸化农田改良,施用石灰可以明显提高土壤p H和盐基饱和度,增加交换性Ca2+、Mg2+的含量,降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7]。瞿飞等[8]、王梅等[9]研究认为,石灰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在农业生产应用中较为常见,是中和农业酸性土壤的有效措施之一。
2024-11-13马铃薯属于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且适应性强,被广泛种植[1]。马铃薯除用作于粮食、蔬菜、饲料和加工原材料外,还是一种潜在的新型能源材料,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2]。该作物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是其重要的经济农作物之一[3]。
2024-11-13人气:7402
人气:5933
人气:5249
人气:5015
人气:472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期刊人气:1542
主管单位: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7-9084
国内刊号:42-1429/S
邮发代号:38-13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902
影响因子:0.230
影响因子:1.83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60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