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索分析油茶种植技术和油茶作物发展方向

  2020-05-28    29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油茶是常见的生态树种与油料作物,具有较强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要使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就要把握其种植技术措施,提升其质量产量,同时明确其发展前景,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本文主要讨论了油茶种植技术措施,并展望了油茶作物的发展前景,同时对油茶产业的发展规划进行了简单分析,以供参考。

  • 关键词:
  • 发展前景
  • 油料作物
  • 油茶作物
  • 生态价值
  • 生态树种
  • 种植技术
  • 经济价值
  • 加入收藏

由于油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强,能够用作森林防火带,再加上其茶油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可用于化妆品生产,因此它被广泛种植于各个地区。目前,我国油茶林面积超过4500万亩,覆盖全国14省,而油茶抚育管理水平也得到提高,油茶优树得到了普遍应用,产量也有所增加。然而,因为对油茶种植技术措施掌握不足,对油茶产业缺少科学发展规划,目前我国低质、低产质量仍然占市场主体地位,整体产业水平不高。因此,研究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1、油茶种植技术措施


1.1选地、整地

油茶喜阳好酸,所以在选地时,应当选择向阳、土壤PH小于7的土地。当地方碱性土壤偏多时,则使用酸性土壤调节剂。大量研究与实践证明,土质疏松、肥力强、排水好的土地更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所以,也要重视土地的土质、肥力以及排水等性能指标的优劣。如果地方多有林地,那么选择山脚或山腰种植。整地的主要目的在于,调节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病菌孢子、害虫虫卵与越冬成虫的活性,同时清除杂草、枯枝等病、虫寄生场所。整地过程中,为了保证整地效果,最好使用相应农业机械。具体使用何种整地方法、在何时整地,还应根据地方油茶种植环境、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等确定。倘若种植地为山区,则在整地前一年时间砍山。

1.2选种、育苗

优质树种更有利于达成油茶高质高产的目的,由于不同油茶品种对不同地域环境的适应性有明显差异,如一个品种在某地表现出高产但在另一地产量平平等,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实际物候环境选择油茶树种。通常情况下,地方育种部门都会培育与地方相适应的品种,而基层推广部门则会优质树种进行重点推广。所以对于油茶种植户而言,地方推广什么树种,就种什么。现阶段,普遍采用嫁接的方法进行油茶幼苗的培育,这种方法种性稳定,结果早。抚育过程中,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筛除其中的干粒、瘪粒、虫粒,达成消毒的目的,基于此培育幼苗。幼苗长成后,选择早春或初秋时节,选用健壮苗木春稍接穗,并用专用薄膜绑扎,以提高成活率,从而完成育苗工作。

1.3定植

为凸显定植效果,选择2月初到3月上旬晴天或阴天进行定植。定植过程中,采用营养袋扦插方式,控制好株行距,一般以2米×3米为宜,将栽植深度保持在1到1.5厘米并在定植穴内加定量焦泥灰、钙镁磷肥,同时保持苗木根系舒展,确定嫁接口与地面平行。定植后踏实、覆土、浇水,以增大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通常,一亩栽110株,随着挂果率的增长,逐渐降低密度。如果油茶林有较多的老残树木,则将其砍掉,并进行补植。

1.4幼林管理

1)抚育。排水、抗旱工作是否落实到位,直接影响油茶幼苗生长。在连续阴雨、雷阵雨天气后,对林间积水进行全面排除,并在夏季高温天气做好适时适当灌水、覆草,提升土壤保湿性,降低地表温度对幼苗的影响。冬季时节,为防止土壤结块,及时松土除草。2)施肥。油茶幼苗肥料以氮磷钾为主,配合有机肥。具体施多少肥,根据幼苗的实际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定植时不施肥,来年3月运用开沟施肥法施速效氮肥,每株50克,于离幼苗30厘米处投肥。苗期,当叶片颜色转黄时,每株施加尿素20克。10月下旬时期,施加1%磷酸二氢钾。越冬每株施加1.5千克左右粪肥,于幼树40厘米处投肥。为避免麻烦,提升肥料利用率,可推行肥水一体化。3)树形整理。在幼树高出40厘米后,进行树形整理工作,以实现定干目的。树形整理过程中,先选择主干进行培育,再在主干处保留几个分枝作为副主枝,最后利用春稍培育侧枝群。根据油茶本身习性,于树冠处保留较多枝组,修剪多余部分,促进树冠形成。

1.5成林管理

1)改善林地土壤。通过深翻改善林地土壤,并促进土壤熟化。选择树冠投影外侧17厘米左右的位置进行深翻,保持隔年一次的深翻频率。

2)施肥。科学配比肥料,以氮为主,钾次之,再次为磷。油茶树生长期,以5:3:4的比例施加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同时增施有机肥。

3)修剪枝叶。一般在采果后到春季萌动前修剪枝叶,在此过程中,去除重叠枝、病枝、老枝,保留结果枝,并及时补充所需营养。如果存在过分郁蔽的情况,对枝径进行适度修剪,以提高结果率。

4)授粉。油茶授粉主要依靠蜜蜂等昆虫,为了提高结实率,并实现对部分虫害的有效防治,可根据虫害生物习性在油茶种植区域投放其天敌蜂。

5)病虫害综合防治。油茶病虫害包括软腐病、炭疽病、赤枯病等病害,以及象甲、油茶蓝翅天牛、茶毒蛾等虫害。要有效减少病虫害对油茶产量与质量的威胁,可采用农业、生物、物理结合化学药剂的手段进行综合防治,以达到短期治理、长期预防的目的。以软腐病为例,该病发生时叶片、果实有黄色斑点,多雨天气病斑迅速扩散,发病部位腐烂。当林间排水、除草不及时,该病发病重。

防治该病的过程中,要做好排水工作,清理林间病枝枯枝,并在4月上旬用适量波尔多液进行全树喷雾。如果发病较轻,用80%大生1000倍液进行叶片喷雾,每10天喷一次,共3次。再以茶毒蛾为例,该虫害以幼虫蛀食新梢、叶片为害,严重时树木折断或枯死,这对油茶产量与质量的提升有极大威胁。防治该虫害的过程中,要及时剪除被虫蛀食的枝梢,并利用其趋光性的生物习性,于林间安装高压泵灯、黑光灯等进行诱杀,同时喷洒苏云杆菌。


2、油茶作物发展前景


1)生产效益高。与其他油料作物相比,油茶的生产效益较高。通常,油茶出油率在40%左右,种植5到7年后进入丰产。处于丰产期的油茶树,每颗能结油茶果6到10千克,晒成干油茶籽越2到3千克。目前我国较为普遍的油茶产品为红花油茶,其产出于12米以上的树种,每个果子都能产出15粒左右的种子,产量很高。随着孢子捕捉仪、虫害实时监测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等技术以及农业机械在油茶种植中的应用,油茶的产量与质量将会实现新的突破。

2)经济价值大。油茶果能够生产出绿色的纯天然食用油,而油茶的茶油也能够生产具有清热解毒、抗衰老等功能的保健产品,以及化妆品。另外,茶壳、茶麸也可用于研制洗涤产品与生物肥料,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附加值。从投资角度来看,假设每亩山租5元,炼山30元,开平台、打穴、种植等170元,种苗105株100元,肥料60元,那么前期投资共计365元。按照出油率35%计算,每亩出油60千克以上。根据每斤15元,每亩年产值有1200元,除去前期投资,收入835元,更不必说茶壳、茶麸还有附加价值。当油茶树进入丰产期,每年投资费用降低为100元,每亩年产值增加为3000元以上,收入增加。而随着油茶种植技术的不断增长,油茶产量势必会有所增长,其经济价值也会持续增加。3)生态价值优。油茶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其根系较为发达,树皮光滑,对实现森林防火有重要作用,可用于建设防护林,这有利于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而且,油茶属于四季常青树种,花朵洁白,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对于地方而言,可充分利用油茶观赏价值,以示范产业基地为依托,开发生态旅游项目,这也能够使地方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油茶势必会创造出更多的生态价值。


3、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1)精细管理。种植是油茶产业发展的基础,管理则是实现其产业价值的有效途径。因此,地方有必要对油茶种植区域进行精细化管理。在此过程中,首先坚持择优原则,组建高素质的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结合地方实际,根据国家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出适应于地方的产业规划,合理划分保护区、开发区。其次,将油茶产业发展划分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中,建立相应的产业建设项目。再次,根据产业规划与建设项目,建立示范产业基地,用于研发推广新技术、人员示范培训等。最后,基于地方实际,统一种植、采收、加工时间,并通过“企业+农户+示范基地”模式推动油茶种植、采收、加工一体化,同时规范相应秩序。

2)立体投入。资金是油茶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无论是油茶育种,还是油茶种植技术研发与推广,亦或者是油茶相关企业发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地方有必要加大对油茶产业的资金投入。一方面,由政府根据地方实际给予财政拨款,同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并促进地方油茶产业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引导企业投入到油茶产业发展中,并吸引高素质人才回乡投资创业。3)科技服务。现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油茶产业也不例外。所以,地方有必要做好科技方面的服务。其一,加强科学育种,应用基因技术优化现有品种性状,培育优质油茶树种。其二,加强人才培训,针对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提升其综合素养,以便于指导农户应用先进种植技术生产油茶。其三,加强技术推广,通过技术下乡等活动拓展油茶种植技术的应用范围,让科技走进千家万户。其四,加强科技合作,将地方育种部门与地方科研型高校联系在一起,推动地方油茶科研水平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油茶产量与质量,有必要把握好选地、整地、选种、育苗、定植、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种植技术措施。

油茶作物本身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益,经济价值大,生态价值优。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随着油茶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新型科学技术在油茶种植的应用,再加上国家对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视,油茶的经济与生态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油茶产业未来可期。

对于地方而言,尤其是以油茶种植作为主产业的区域,应当加强精细管理,加大立体投入力度,并做好多方面的科技服务工作,加快地方油茶产业发展,借油茶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与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1]罗忠军.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探寻[J].绿色科技,2017(3):150-152.

[2]郑昭宇,廖芳,邓新顺.“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J].湖南农业,2017(1).

[3]龙永泰.刍议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J].农业与技术,2018(5):67-68.

[4]钟明顺.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J].农业与技术,2018(17):121-122.

[5]郑建清.油茶重视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初探[J].南方农业,2019(5):38-39.


蒋洁.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探寻[J].农家参谋,2020(17):45-4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期刊名称: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期刊人气:154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7-9084

国内刊号:42-1429/S

邮发代号:38-13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