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现代社会中人们利用网络高效工作同时享受其带来的便捷生活,青少年作为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网络已然成为其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游戏新颖的视听感受,得到众多青少年青睐,部分青少年因长期沉迷网络游戏给其身心健康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因此,无论是家庭、社会、学校,都应认识到网络游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促进青少年在合理使用网络同时,避免沉迷网络游戏危害其身心健康。
网络游戏作为互联网的组成部分,伴随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升级,今后相当一段时期不但不会消失,还将继续得到升级发展。因此,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应该从客观、全面的角度出发,将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分析。
1、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
1.1产生心理依赖,危害身心健康
网络游戏设计大多具有高度竞技性,易吸引青少年长时间沉迷其中,易对其身心健康造成诸多不良影响。第一,长时间的游戏影响了正常的作息时间,长期的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等易导致出现内分泌失调、食欲下降、免疫力下降等,长时间高度兴奋的网络游戏易导致过度疲劳,对大脑皮质功能产生损伤。第二,网络游戏成瘾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也会受到不良影响,高度亢奋的游戏环节、学业繁重的现实世界,易使青少年的心理产生巨大落差,从而带来自杀、离家出走等倾向的风险[1]。
1.2造成成绩下降,影响前途学业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对其课业学习带来严重影响,一局一局的游戏升级使青少年欲罢不能,通宵达旦沉迷在网络游戏中,不仅在生活质量方面受到了影响,也会使其在学习上时间不够、精力不足、目标不明确,造成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在学校中与周围同学积极向上活泼好动的氛围显得格格不入。
1.3导致人际关系疏远,影响社会交往
沉溺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容易满足于虚拟世界的成就感,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和较为复杂人际社交时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久而久之易产生自闭倾向。在网络游戏虚拟环境中的满足与现实生活的巨大落差更使得青少年的心理方面受到影响,复杂紧张的人际关系无法有效解决,悲观的情绪、责任的淡漠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稳定的发展,也会在长时间的落差中加重对互联网、网络游戏的依赖,从而产生恶性循环[2]。
1.4强化暴力倾向,扭曲性格人格
目前网络游戏监管工作不到位,许多网络游戏存在着色情、暴力、凶杀等不良的内容,青少年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些不良的信息内容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易产生负面影响,致使其责任感、道德意识不同程度缺失。缺乏经济来源、沉迷网络、迷恋网吧,加之暴力、凶杀游戏对青少年思想的不良影响,个别青少年因在虚拟世界升级网络游戏需要资金,在现实社会中发生偷窃、抢劫等犯罪行为,影响了青少年的人生轨迹。
2、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造成危害的对策
2.1政府要强化网吧规范管理
网吧是网络游戏蔓延和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地方,因此做好网吧运行监管工作,有助于有效防范青少年的沉迷网络游戏和不良游戏传播。加大对网吧的监管力度,对上网内容、上网时间、身份证信息登记等进行严格的制度管理,尤其是加大对网络不良信息传递的打击力度,净化上网环境,可有力地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非法经营网吧,政府监管部门不能仅仅采取罚款的方法,还需要依法采取停业、取缔等处罚措施,坚决杜绝网吧经营乱象,努力营造规范健康的网吧经营环境。
2.2学校要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
学校的主体教育工作需要落实到位,通过班会、思政课、课外活动、心理辅导等,对学生中进行一些诸如人际交往、控制情绪、树立自信心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在有趣、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找寻到自身价值,可有助于避免儿童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不良倾向发生。科普网络知识十分重要,青少年对于网络的认识不够全面,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积极利用网络的同时需要认清楚网络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使青少年能更好地利用网络丰富学习与生活。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心理辅导设施,青少年需要在校园的沃土上,实现自身价值观和人生成就,满足内心的理想、愿望等积极情感,从而自觉抵制网络游戏的诱惑。
2.3家长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成长各个阶段都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为避免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应在课余时间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为控制孩子上网时间,在孩子上网之前先确立好上网的目标,限定好上网的时间,这样既有助于养成学生做事规范、有条理的好品质,也可以有效地控制青少年的上网时间、增强青少年对于网络的自控能力。
2.4社会要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日益显现,这已经不仅仅是青少年个人问题,也是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问题,青少年网络游戏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建立“防护墙”“保护网”,在加强监督管理同时,广泛利用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力量,使网络环境进一步优化。应从网络游戏开发根源加以规范、监管,杜绝虚拟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赌博、色情等不良因素,全力营造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使网络的运行和开发工作更加绿色化、科学化、合理化。
3、结论
综上所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国家和家庭未来,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威胁其身心健康,杜绝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给青少年建立健康的成长环境,是目前亟待进行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温佳琪.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的自我认知[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夏晓彤,牛溪溪.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及网络游戏成瘾应对策略[J].江苏教育,2018,66(56):37-39.
沈敏军.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危害及对策[J].心理月刊,2020,15(11):64.
分享:
间质性肺疾病是以弥漫性肺泡、肺实质炎症和肺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变,以渐进性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弥漫性肺实质性疾病的总称,其病理分型大多不可逆,患者预后不甚理想[3-4]。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近年来ILD的发病率、病死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呈明显上升趋势[5]。
2025-02-28当前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 场所,肩负着教育学生专业知识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 双重责任。近年来,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学业压力、人际关 系问题以及就业焦虑等,导致心理问题频发。如何有效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2024-12-24青少年时期充满着变化和挑战,她们面临学业、人际关系、自我意识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状况、睡眠时间及质量呈下降趋势[1]。研究表明:青少年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为34.6%和19.8%,共病率达5.6%[2],青少年睡眠时长不足8 h并伴睡眠质量下降者占比为67.03%[3]。
2024-12-12UGIB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血便、血容量减少或丧失,其属于消化内科常见急症,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3-4]。UGIB治疗的关键是止血,现阶段,临床对于UGIB主要以抑酸类药物治疗为主,通过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血管生成,减少早期再出血的可能性[5-6]。
2024-09-14个体会有认知、情绪、行为、生理等方面的变化。相对于一般的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碍问题,心理危机是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的集中爆发,表现为焦虑、抑郁等强烈的情绪反应,并伴随认知障碍、行为异常和躯体反应等症状,严重时可能精神崩溃,甚至发生攻击、自残等极端行为[2]。
2024-08-05问题性网络使用又被称为网络成瘾、病理性网络使用、互联网成瘾症,是指对个体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学习和工作带来消极影响的长时间无节制网络使用[4]。以往研究发现,压力性生活事件、人际困扰、学业压力及负性情绪都是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显著预测因素[5-6]。
2024-07-26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痴呆最常见的原因之一。2000年,全世界约有2 500多万人患有痴呆症,2016年,数字增加到4 380万人,其中大部分患有AD,每年新增约500万例。合理的干预措施可以适度地延缓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2024-03-22目前,自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抑郁症则是自杀死亡的重要原因。自杀包含自杀意念、自杀死亡和自杀未遂3个阶段。自杀意念是自杀的初始阶段,是个体主观上故意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但尚无自杀行为。自杀意念是抑郁症病人自杀的重要预测因素。近年来,关于自杀意念研究多集中在其危险因素分析及消极干预上,关于积极能动性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欠缺。
2024-02-19乳腺癌是指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情况,以乳头溢液、乳房肿块及腋窝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症状,诱发因素包括饮食过度、长期酗酒、肥胖等,晚期患者会发生转移,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本研究主要分析早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SAS(焦虑自量量表)、SDS(抑郁自量量表)及SIS评分(社会影响量表)的影响。
2024-01-22先天性胆道闭锁等疾病最终会演变为终末期肝病,进而威胁儿童病人的生命。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亲体肝移植术已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优选项。亲体肝移植术通常在父母和其孩子间进行,在术后的随访期间,供者的生理和心理情况被给予了较多关注。研究显示,在实施手术前对供者进行包括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在内的心理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2023-08-17人气:4725
人气:4507
人气:3885
人气:3215
人气:294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心理科学
期刊人气:1309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学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671-6981
国内刊号:31-1582/B
邮发代号:4-317
创刊时间:196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3.758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2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