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促进了我国各行业的极大发展,同时,对作物栽培技术也日益重视和关注。要搞好科学种植,搞好病虫害防治,特别是要搞好优质高产,达到理想的种植目标效果。为此,本文对作物科学种植和害虫防治技术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仅供参考。
病虫害会对作物的生长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还会让整个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受到严重影响。本文根据农作物种植的日常工作展开分析,研讨了如何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有效防止病虫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
1、加强管制以减少病虫危害
病虫害发生可说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传统的害虫防治方法,主要是以药物防治为主,虽然对害虫防治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使用药物后的一年内还会有病虫害的出现,而且再次出现病虫害后,其害虫的抗药性也会大大增加。这种方式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破坏,是当地的生态平衡失调,甚至出现新的害虫,这就不但对农作物造成影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更大。
所以,前期作物种植期间就必须重视其管理工作,在开始种植之前就要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落实到位。在整个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还要对作物的生长态势进行关注和记录,从而做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与处理,进而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对作物的损害。同时,在作物生产结束后,还需要及时进行清理,进行清理是为了给下茬种植做好准备工作。为了有效保障作物最终的质量与产量,确保该地的生态环境不受影响,不但要在种植期间保障科学合理性,还要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合理控制,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2、确保生态平衡,注重种植方式的多样化
在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工作中,农民在进行植物种植时一般不重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长此以往,该地种植环境下的自然生态环境就会受到破坏。近几年来,随着绿色生态理念不断传输,这也让人们更加重视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作物的种植工作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植物种植能够有效地避免或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
为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作物种植中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时间多样性,一类是空间多样性。简单地说,“时间多样化”是指不同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和成熟期下,选用的种植技术必须保障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而保障最终作物的质量和产量。此外,还要确保空间的多样化利用,空间多样化就是针对不同作物生长环境的不同需求,开展空间多样化种植。
例如对于不同类型的植物,它们对所需阳光的多少是有差异的,所以进行植物的混种是要确保各植物之间的间距符合植物的生长需求,以保障不同的植物所获得的日光是其生长能够满足的。通过多样性栽培技术合理利用土地的空间与时间,不但能让整体的土地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还能让整体的作物质量与产量大大提高。另外,为了推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多样化种植技术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帮助,它不但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伤害,还能对整体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有所促进。
3、注重对种植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活动
种植者自身的种植水平会对作物的生长态势有直接影响,所以需要重视对种植者进行技术培训。通过目前已有的方法对种植人员进行科学的培训,培训其种植技巧。相关部门还要将其管辖范围内的种植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共同培训,相互学习,以实现种植资源的整合利用。另外,还可聘请种植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与培训,让该区域内的种植技术水平都有大大提高,从而保障作物质量与产量。
4、结语
总之,为了提高我国作物的质量与产量,防止病虫对作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必须加强作物栽培管理,重视合理采用多种栽培技术,对种植人员进行有效的栽培技术培训,确保作物增产,促进我国农业有较快、较好的发展。
文章来源:都钧.农作物科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新农业,2021(14):96.
分享: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的重视,昌宁县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强农惠农政策,致力于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协同发展。这一进程不仅深刻改变了昌宁县农业生产的面貌,也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满足广大群众对机械化生产加工的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25-01-1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加工、饮用茶的国家。中国作为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的故乡,且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我国茶叶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在人们的生活中,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消费品,也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现今,茶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已经风靡世界各地。
2024-11-20根据香芋生产前期生长量小,行间空间较大的特点,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种植习惯,在横溪镇先后开展了春马铃薯套种香芋、香芋套种鲜食春大豆、香芋套种鲜食甜玉米+旱稻等试验示范,因鲜食甜玉米市场行情好,农民接受度高,于2022-2023年连续开展了2 a香芋套种鲜食甜玉米—旱稻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
2024-11-20我国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相关报道和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初[1~3]。地膜的使用有利于土壤保温保墒,节约农业用水用肥,防除杂草,促进花生早发,改善花生品质,增产20%~30%,还可促进耕作制度的改革和调整[4,5]。近20 a来,花生覆膜栽培面积稳定在120万hm2以上,占全国花生种植面积的25%~27%[5,6]。
2024-11-19糖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生物发酵菌液通过6个月的有氧发酵而成,含多种生物有益菌。生产实践表明,在大棚马铃薯生长发育期间,叶面喷施红糖与生物发酵菌液混合液,具有提高马铃薯抗旱、抗寒、抗病能力,促进叶片厚实浓绿,防止植株早衰等综合效果。
2024-11-19本文立足现有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围绕满足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从构建智能观测站网、发展“智慧化”服务技术、完善智慧型社会化服务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4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建立现代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体系的对策,为构建现代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2024-11-13各地区探索了适宜藜麦规模化生产的栽培方式。钱欣[8]研究指出,合理的前茬作物及多样的栽培方式能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作用,进而促进作物生长;薛乃雯等[9]研究指出,藜麦苗期间作豆科作物可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全磷含量。
2024-11-13花椒作为重要的调味品,在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机体调节功能等方面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其在食品、保健和药用等方面的应用,开拓出了新的商品产业链[1]。商品花椒对营养、成分、外观和口感等品质要求较高。其品种丰富,种植区域广阔,应用范围较全面,相关学者对该作物的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2024-11-13石灰作为常规改良剂,被广泛运用于酸化农田改良,施用石灰可以明显提高土壤p H和盐基饱和度,增加交换性Ca2+、Mg2+的含量,降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7]。瞿飞等[8]、王梅等[9]研究认为,石灰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在农业生产应用中较为常见,是中和农业酸性土壤的有效措施之一。
2024-11-13马铃薯属于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且适应性强,被广泛种植[1]。马铃薯除用作于粮食、蔬菜、饲料和加工原材料外,还是一种潜在的新型能源材料,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2]。该作物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是其重要的经济农作物之一[3]。
2024-11-13人气:7410
人气:5953
人气:5276
人气:5046
人气:472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华北农学报
期刊人气:4668
主管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主办单位:华北六省市农科院,农学会(河北、天津、河南、山西、内蒙古)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0-7091
国内刊号:13-1101/S
邮发代号:18-10
创刊时间:196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294
影响因子:0.165
影响因子:0.223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0.45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