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一清胶囊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

  2024-08-20    9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观察一清胶囊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江阴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光照组和联合胶囊组,每组42例。光照组给予红蓝光照射治疗,联合胶囊组在光照组基础上加用一清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油脂分泌量、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率、皮肤弹性指数、皮肤红斑指数、痤疮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GAGS)评分及痤疮症状积分。结果 联合胶囊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光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24%vs. 88.10%,χ2=0.623,P=0.430)。治疗8周后,2组油脂分泌量低于治疗前,皮肤角质层含水量高于治疗前,且联合胶囊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光照组(P<0.01);2组经表皮失水率、皮肤红斑指数及GAGS评分低于治疗前,皮肤弹性指数高于治疗前,且联合胶囊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光照组(P<0.01);2组皮损数量、皮损程度、皮肤颜色及皮肤肿痛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胶囊组低于光照组(P<0.01)。结论 一清胶囊联合红蓝光的治疗方案对中重度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痤疮再生、修复皮肤屏障。

  • 关键词:
  • 一清胶囊
  • 中重度寻常痤疮
  • 损容性皮肤病
  • 治疗效果
  • 红蓝光照射
  • 加入收藏

寻常痤疮是临床皮肤科常见的一种损容性皮肤病,是由丙酸杆菌及毛囊角化过度而引起的慢性炎性疾病[1]。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好发于20~40岁人群,发病率约9.4%,且男性多于女性[2]。面部丘疹、囊肿、结节为寻常痤疮主要临床表现,若未及时干预,可导致疾病长期发展为中重度,患者易因皮肤胶原纤维破裂而产生遗留性色素及永久性瘢痕,甚至影响面部美学及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3]。目前,临床针对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常采用物理疗法、酸类药物、光动力疗法等对症治疗,虽可一定程度上抑制皮脂腺分泌油脂,促进表皮细胞生长分化,但治疗有局限性,且患者易反复发作[4]。本研究现观察一清胶囊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江阴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光照组和联合胶囊组,每组 42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签署相关文件。

1.2 病例选择标准

诊断标准:参考《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5]关于中重度寻常痤疮的诊断标准:(1)中度(2级):存在中等数量的粉刺、丘疹及脓疱,病灶数为31~50个;(2)中度(3级):偶见大面积的炎性皮损,且存在大量丘疹及脓疱,分布较广,结节≤3个,病灶数为51~100个;(3)重度(4级):痤疮呈囊肿性、聚合性或结节性,并伴有疼痛感,结节>3个,病灶数>100个。纳入标准:(1)符合中重度寻常痤疮的相关诊断标准;(2)年龄>18岁;(3)近1个月内未采用其他治疗措施;(4)意识清楚,无心理或精神疾病。排除标准:(1)合并红斑狼疮或日光性皮炎者;(2)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3)因化学物质引起的职业性痤疮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3 治疗方法

2组治疗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阳光暴晒及化妆,同时暂停使用其他治疗皮肤病药物。光照组给予红蓝光照射治疗:彻底清洁面部,保持面部干燥,嘱患者取仰卧位,消毒患处,佩戴专用防护镜,使用红蓝光治疗仪(型号为YR- 680C)距面部5~8 cm照射,设置红光波长为(650±20)nm, 能量密度为(160±40)mW/cm2;设置蓝光波长为(460±20)nm, 能量密度为(100±25)mW/cm2,红蓝光交替进行,每次20 min, 每周2次,每次治疗间隔时间需>2 d, 连续治疗8周。联合胶囊组在光照组基础上加用一清胶囊(四川济生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0 g口服,每天3次,连续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皮肤屏障功能指标:治疗前后采用皮肤油脂测试仪检测2组油脂分泌量、皮肤角质层含水量。(2)临床指标[6]:治疗前束后采用MPA500测试仪检测2组经表皮失水率、皮肤弹性指数及皮肤红斑指数;采用痤疮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GAGS)评估2组痤疮严重程度,包括头部、右颊、左颊、鼻部、背部、下巴6个区域,各区域评分范围均为0~4分,无皮损计0分;有粉刺计1分;有丘疹计2分;有结节计3分;有脓疮计4分,分值越高表明痤疮越严重。(3)痤疮症状积分:包括皮损数量、皮损程度、皮肤颜色及皮肤肿痛4项,各症状由轻度至重度分别计0~6分。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寻常痤疮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7]制定疗效判定标准:治疗8周后,患者面部丘疹、囊肿、结节等临床症状消失,皮损数量减少90%~100%,未出现新发病灶为痊愈;治疗8周后,患者面部丘疹、囊肿、结节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皮损数量减少60%~<90%,未出现新发病灶为显效;治疗8周后,患者面部丘疹、囊肿、结节等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皮损数量减少30%~<60%,未出现新发病灶为有效;治疗8周后,患者面部丘疹、囊肿、结节等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恶化,皮损数量减少<30%,或可见新发皮损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胶囊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光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24%vs. 88.10%,χ2=0.623,P=0.430),见表2。

表1光照组与联合胶囊组临床资料比较

表2光照组与联合胶囊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皮肤屏障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油脂分泌量、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油脂分泌量低于治疗前,皮肤角质层含水量高于治疗前,且联合胶囊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光照组(P<0.01),见表3。

表3光照组与联合胶囊组治疗前后皮肤屏障功能 指标比较

2.3 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经表皮失水率、皮肤弹性指数、皮肤红斑指数及GAG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经表皮失水率、皮肤红斑指数及GAGS评分低于治疗前,皮肤弹性指数高于治疗前,且联合胶囊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光照组(P<0.01),见表4。2.4 痤疮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皮损数量、皮损程度、皮肤颜色及皮肤肿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皮损数量、皮损程度、皮肤颜色及皮肤肿痛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胶囊组低于光照组(P<0.01),见表5。


3、讨 论


近年来,寻常痤疮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其发生发展与面部慢性炎症具有密切关系,毛囊开口堵塞、皮脂腺堵塞、皮脂分泌过旺、痤疮丙酸杆菌增殖过度以及环境、遗传等因素均可诱导皮肤发生炎性反应,导致痤疮发生[8]。中医学认为,痤疮多由肺经热盛下移至大肠后,热结上犯肌肤或肺胃热盛熏蒸肌肤所致,主要病机为热、湿、瘀,故治疗应以“祛湿化瘀”“清热解毒”为主要原则[9]。目前临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主要围绕去除油脂、抗炎杀菌、溶解角质及调节激素水平为主,方法包括物理疗法、酸类药物、光动力疗法等,其中光动力疗法(红蓝光照射)是临床治疗寻常痤疮效果显著且较安全的方法之一。万红新[10]研究显示,一清胶囊对中重度寻常痤疮的治疗有效率可达到70%,且患者反馈良好。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胶囊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光照组总有效率为88.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红蓝光照射治疗通过输出(460±20)nm高纯度蓝光和(650±20)nm高纯度红光产生大量的单线态活性氧,同时刺激细胞线粒体活性,从而提高免疫细胞活性,加速细菌与痤疮丙酸杆菌的凋亡[11]。一清胶囊作为一种天然中成药,由黄芩、黄连及大黄组成,适用于湿热蕴结型寻常痤疮患者,其中黄连主清心火,具有泻火解毒的功效,为君药;黄芩主清肺火,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为臣药;大黄主通便泄热,具有泻下解毒的功效,为佐使药,三者联合应用,可共奏清热泻火、化瘀凉血之效。同时,一清胶囊兼具中药多靶点的治疗优势,可有效提高寻常痤疮患者机体T淋巴细胞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表4光照组与联合胶囊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

表5光照组与联合胶囊组治疗前后痤疮症状积分比较

有研究表明,典型痤疮患者由于皮肤机能受显著损害,具体体现为角质层水分含量及皮肤弹性指标均低于正常水平,导致皮肤干燥。此外,痤疮还引发皮肤红斑指数升高、皮脂过度分泌以及经表皮失水率增加,这些因素使得疾病的治疗和恢复较复杂,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负面影响[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联合胶囊组油脂分泌量经表皮失水率、皮肤红斑指数及GAGS评分均低于光照组,且皮肤角质层含水量与皮肤弹性指数均高于光照组,表明一清胶囊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皮肤屏障功能。分析原因为,红蓝光照射疗法可显著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有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及再生,从而有效提升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消炎、止痒及消肿的作用[13]。现代药理学证实,一清胶囊方中大黄活性成分为大黄蒽醌类,具有性寒味苦、药强力专等特点,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杀灭痤疮丙酸杆菌,促进钙离子内流以提高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方中黄芩的主要成分黄酮类,广谱抗菌活性较强,可有效抑制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痤疮丙酸杆菌,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理活性作用,且黄芩还可抑制雄激素受体mRNA转录表达间接降低皮脂腺细胞活性,从而缩小皮脂腺,减轻皮脂腺细胞增生,抑制皮脂腺分泌,且有文献记载,相同浓度条件下,黄芩苷抗菌能力较甲硝唑更强;方中黄连的主要成分小檗碱、黄连碱,抗菌谱较广,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来延长睡眠时间,对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具有良好的安神泻火作用,且对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也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一清胶囊联合红蓝光的治疗方案对中重度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痤疮再生、修复皮肤屏障。但本研究样本存在地域局限性、样本量较少等不足,在后期需进一步增加样本量,进行大范围、多中心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范斌,刘荣奇,曹洋.痤疮清热合剂加减联合超脉冲点阵CO2激光治疗寻常痤疮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23,32(2):112-116.

[2]姜海晶,张海红,杜卓然,等.痤疮挑刺联合红蓝光照射及康复新液湿敷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22,31(7):27-30.

[3]康絮煦,杨苑,肖鹏,等.二黄消痤面膜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22,31(11):118-121.

[4]何淑娟,胡蝶,李尤宝,等.超分子水杨酸与阿达帕林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22,31(4):1-4.

[5]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专家组.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48(9):583-588.

[6]刘慧玲,甘才斌.辅助应用20%超分子水杨酸外涂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效果及对患者GAGS评分的影响[J].辽宁医学杂志,2023,37(2):90-92.

[7]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等.寻常痤疮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3,22(2):138-145.DOI:10.3760/cma.j.cn114798-20221121-01095.

[8]范华,陶诗沁,张燕.光动力结合果酸联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8):3323-3325.

[9]郭峥,王有鹏,孙莱莱,等.“分消走泄法”在治疗青少年痤疮中的运用[J].江苏中医药,2023,55(1):55-57.

[10]万红新.多西环素与一清胶囊治疗寻常痤疮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对比分析[J].临床医学,2021,41(10):113-115.

[11]吴一文,王珊珊,张吕亚,等.红蓝光照射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22,18(1):3.

[12]程党党,王飞飞,莫隽颖,等.喷雾式富氧水仪在改善面部寻常痤疮皮损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23,32(5):120-123.

[13]刘玉东,李秀丽.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观察[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50(5):74-78.


文章来源:陆珊超,王悦佼.一清胶囊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24):147-15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期刊名称: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期刊人气:250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1293

国内刊号:11-5654/R

邮发代号:2-946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