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深海鱼油与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预防乳腺癌放射性皮炎效果

  2024-10-16    10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讨深海鱼油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预防乳腺癌放射性皮炎的效果。方法 将96例乳腺癌保乳术术后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放疗后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试验组放疗前在放疗照射范围的皮肤上涂抹深海鱼油,放疗后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记录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率、首次发生乳腺放射性皮炎时间,观察放射性皮炎损伤程度,评价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患者的创面愈合、红肿、疼痛及瘙痒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首次发生放射性皮炎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放射性皮炎损伤Ⅰ~Ⅱ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红肿、疼痛及瘙痒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海鱼油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乳腺癌放射性皮炎具有防治作用,且未产生明显不良反应。

  • 关键词:
  • 临床疗效
  • 乳腺癌
  • 放射性皮炎
  • 深海鱼油
  • 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 防治
  • 加入收藏

乳腺癌保乳术术后约80%患者需要进行同步放化疗[1]。因放疗过程中使用放射线会对放射区域的皮肤造成损伤,引起皮肤炎性反应,被称为放射性皮炎[2]。放射性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红肿、疼痛、瘙痒等,不仅影响放疗效果,严重者甚至影响放疗进程[3-4],故对术后放疗患者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降低放射性皮炎发生、改善放射性皮炎症状尤为关键。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以增加成纤维细胞数量,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在受损创面愈合中发挥促进作用[5]。深海鱼油是从深海鱼类体内提取出的ω-3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等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被证实在减轻创面瘢痕等皮肤护理方面具有显著效果[6]。本研究主要探讨深海鱼油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防治乳腺癌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96例乳腺癌保乳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8例,年龄22~75岁,平均(45.89±14.85)岁;病变位置:左胸30例,右胸18例;TNM分期:Ⅱ期26例,Ⅲ期22例;月经状态:绝经28例,未绝经20例。试验组患者48例,年龄23~74岁,平均(48.51±13.00)岁;病变位置:左胸28例,右胸20例;TNM分期:Ⅱ期23例,Ⅲ期25例;月经状态:绝经26例,未绝经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符合《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7]标准;具备乳腺癌保乳术指征;年龄在18~75岁,均为女性;术后均接受放疗。

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全身炎性疾病者;精神异常者;过敏体质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因不耐受中途放弃治疗者;合并其他皮肤病者;拒绝接受随访或失访者。

1.2方 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法,放射剂量为乳腺5 000 cGy/25F,瘤床区6 000 cGy/30F。试验组予以深海鱼油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每日放疗前将深海鱼油均匀涂抹至放疗照射区域内皮肤上,放疗后涂抹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国药准字S20020113,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 g/支),1次/d。对照组仅在放疗后使用表皮生长因子,1次/d。两组用药疗程均在放疗首次开始日至放疗结束后2周。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放疗过程中发生放射性皮炎的情况,放射性皮炎的评价标准参照《放射性皮炎诊疗专家共识》[8],记录首次发生放射性皮炎时间,并参照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 RTOG)分级标准[9]评价放射性皮炎的损伤程度,共分为4个等级;2)记录两组放射性皮炎患者中创面愈合、红肿、疼痛及瘙痒消失时间;3)观察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1.4疗效评价

参照《放射性皮炎诊疗专家共识》[8]进行疗效评价:以创面愈合,表皮光滑,疼痛、瘙痒等症状消失为治愈;以创面大部分愈合、症状减轻为有效;以创面未愈合、症状未减轻、渗出增多为无效。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处理与统计学分析。首次发生放射性皮炎的时间,创面愈合、红肿、疼痛及瘙痒消失时间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两组间样本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损伤程度、临床疗效等以n(η/%)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及首次发生放射性皮炎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率降低,首次发生放射性皮炎的时间延长(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及首次发生 放射性皮炎时间

2.2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损伤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放射性皮炎损伤程度Ⅰ~Ⅱ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损伤程度

2.3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红肿、疼痛及瘙痒消失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红肿、疼痛及瘙痒消失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红肿、疼痛及瘙痒消失时间

2.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2.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其中试验组出现1例皮疹,对照组出现1例皮疹、1例痤疮,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4,P>0.05)。


3、讨 论


放射性皮炎是由射线照射引起的皮肤黏膜炎性损害,放疗患者是放射性皮炎的高发群体,发病率高达90%,尤以乳腺癌、头颈部癌放射治疗患者最为常见[10-11]。放射性皮炎轻者会导致皮肤色着暗沉、瘙痒级疼痛,重者可导致脱皮、出血及局部组织坏死,从而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影响化疗进程[12]。因此,对于乳腺癌放疗采取积极防治措施十分必要。既往临床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防治放射性皮炎,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加快创面修复,对于放射性皮炎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但单纯的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效果有限,故仍需联合其他药物提高防治效果[13]。深海鱼油是深海鱼类体内所有油脂类物质的总称,主要成分为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炎、抗氧化和促进细胞修复的功能,在改善局部皮肤黏膜损伤方面具有一定效果[14]。本研究主要探讨应用深海鱼油联合表皮生长因子防治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发生放射性皮炎的时间延长,提示加用深海鱼油后可明显降低乳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延缓皮肤损伤,说明深海鱼油对放射性皮炎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分析原因认为,深海鱼油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放射区域皮肤提供所需营养,促进皮肤细胞再生,从而可能对放射性皮炎预防起到辅助作用。张裕坚等[15]的研究证实,鱼油中ω-3鱼油脂肪乳剂可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而通过醛类应激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 (Nrf2/HO-1)信号通路是其可能机制。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放射性皮炎损伤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也说明深海鱼油可增强放射性皮炎的防治效果,这可能是因为深海鱼油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放射性皮炎的损伤程度。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红肿、疼痛及瘙痒消失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提示深海鱼油可有效促进放射性皮炎恢复,郭永琴等[16]的研究证实,由鱼油制成的伤口护理软膏对皮肤切线伤愈合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认为,鱼油中的ω-3脂肪酸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可有效减轻伤口周围的炎症反应,从而有助于减轻皮肤红肿和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同时,鱼油中的营养成分可以改善局部皮肤微环境,促进血管生成和胶原合成,为创面愈合创造有利条件[17]。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说明表皮生长因子联合深海鱼油防治乳腺癌放射性皮炎的效果明显且安全。

综上所述,深海鱼油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对乳腺癌放射性皮炎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可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案,但关于深海鱼油的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2]曹静,刘海波,安琪,等.二甲双胍缓解小鼠放射性皮炎引起的病理性疼痛:基于抑制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3,43(10):1815-1820.

[4]程方方,朱欢欢,贾朝朝,等.癌症病人放疗期间放射性皮炎的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研究,2023,37(19):3597-3604.

[6]王鑫荃,庞泽星,吴逸钊,等.深海鱼油对应激性胃溃疡的抑制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8-1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2,19(10):1-26.

[8]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与美学分会皮肤美容学组.放射性皮炎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21,27(5):353-357.

[9]杜江蓉,廖玉芳,李飞.虎黄烧伤搽剂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20,31(17):2141-2145.


基金资助: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资助项目(2020106);


文章来源:何雨歆,凌华,荣丽雯,等.深海鱼油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预防乳腺癌放射性皮炎效果[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25(06):810-81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名称: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人气:112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北华大学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9-4822

国内刊号:22-1316/N

邮发代号:12-184

创刊时间:200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