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精选了部分乳腺癌方面的优秀论文题目,供各位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如需更多关于论文写作和题目的相关内容,请查阅本网站的其他文章。
本文精选了部分乳腺癌方面的优秀论文题目,供各位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如需更多关于论文写作和题目的相关内容,请查阅本网站的其他文章。
1、疏肝健脾颗粒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Fas、FasL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颗粒对模型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Fas、FasL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阻断乳腺癌癌前病变发展的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三苯氧胺组及疏肝健脾颗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以雌孕激素与DMBA联合诱导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三苯氧胺、疏肝健脾颗粒不同剂量干预60 d后,进行组织病理学及Fas、FasL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乳腺癌前病变率为69.2%,疏肝健脾颗粒各剂量组及三苯氧胺组的癌前病变发生率均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和疏肝健脾颗粒中、低剂量组部分大鼠乳腺组织发生浸润癌。正常对照组大鼠乳腺组织Fas蛋白表达较高,FasL蛋白表达在模型组大鼠乳腺组织表达较高,疏肝健脾颗粒各剂量组和三苯氧胺组Fas蛋白表达增强,FasL蛋白表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疏肝健脾颗粒可以显著降低DMBA诱导的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发生率,调控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Fas、FasL的表达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2、弹力带抗阻训练与正念运动在乳腺癌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弹力带抗阻训练与正念运动在乳腺癌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弹力带抗阻训练与正念运动干预。比较两组的感觉功能障碍量化评分、臂肩手障碍评分(DASH)、中文版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及并发症。结果 (1)术后1月,对照组的感觉功能障碍评分(1.68±0.43)分,而观察组为(1.72±0.46)分。在术后3月时,对照组的感觉功能障碍评分(2.32±0.47)分,而观察组为(2.85±0.56)分。术后6月,对照组的感觉功能障碍评分(2.93±0.54)分,而观察组为(3.67±0.61)分。在术后1月时,两组感觉功能障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8,P>0.05)。然而,在术后3月和6月,观察组的感觉功能障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t=3.971;术后6月:t=4.975,均P<0.001)。(2)对照组干预前的DASH评分为(58.40±5.28)分,FoP-Q-SF评分(45.62±6.79)分,PTGI评分(56.37±5.32)分。在接受8周干预后,对照组的DASH评分显著增加至(74.25±6.19)分,FoP-Q-SF评分显著降低至(31.10±5.48)分,PTGI评分显著增加至(68.49±6.27)分。在干预前后的对照组比较中,DASH、FoP-Q-SF及PTG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干预前的DASH评分(59.18±4.97)分,FoP-Q-SF评分(46.13±6.57)分,PTGI评分(57.08±5.64)分。在接受8周干预后,观察组的DASH评分显著增加至(81.34±7.65)分,FoP-Q-SF评分显著降低至(22.34±4.26)分,PTGI评分显著增加至(77.42±7.31)分。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的DASH、FoP-Q-SF及PTGI评分均呈现出极显著差异(均P<0.001)。在干预前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DASH、FoP-Q-SF和PTGI的评分无显著差异(均P>0.05)。然而,接受8周干预后,观察组的DASH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946,P<0.001),而FoP-Q-SF和PTGI评分在观察组中显著低于对照组(FoP-Q-SF:t=6.913; PTGI:t=5.079,均P<0.001)。(3)对照组中创口感染发生2例(6.67%),术后出血发生2例(6.67%),皮下积液发生3例(占总体的10%),上肢淋巴水肿发生8例(26.67%),皮肤麻木发生6例(20.00%),术后慢性神经痛发生2例(6.67%)。观察组中创口感染发生1例(3.33%),术后出血发生3例(10.00%),皮下积液发生1例(3.33%),上肢淋巴水肿发生2例(6.67%),皮肤麻木发生1例(3.33%),术后慢性神经痛发生3例(10.00%)。两组患者创口感染、术后出血、皮下积液及术后慢性神经痛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然而,上肢淋巴水肿和皮肤麻木在观察组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弹力带抗阻训练与正念运动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感觉功能障碍,提高其早期康复效果。
3、乳腺癌保乳术后摆位误差对放疗计划剂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摆位误差对治疗计划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左右保乳术后女性患者各1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移动治疗计划的治疗中心模拟摆位误差情况,分析不同摆位误差对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和瘤床推量区(CTV-boost)95%体积的受量:CTV-D95和CTV-boost-D95,以及危及器官(肺V5、肺V20、健侧乳腺Dmean、左乳患者心脏Dmean)的影响。结果 单向摆位误差在0.5 cm以内时,在治疗中心偏患侧、头、腹3个方向上,CTV-D95的平均值接近原计划,危及器官受量显著减小;在治疗中心偏健侧、脚、背3个方向上,CTV-D95的平均值均显著降低,危及器官受量显著增加,其中治疗中心偏背方向剂量变化最大,但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治疗中心同时偏向患侧、头、腹3个方向0.5 cm范围内,计划剂量变化可以接受。治疗中心同时偏向健侧、脚、背3个方向0.3 cm范围内,计划剂量变化可以接受;当这3个方向上的偏差同时达到0.5 cm时,CTV-D95、CTV-boost-D95受量小于处方剂量的95%,肺V20受量平均值超出了要求的剂量限制,治疗实际受量不满足临床要求。结论 本中心的摆位平均误差在X、Y、Z方向均小于0.3 cm时,摆位误差导致的剂量偏差基本处于临床可接受范围。实际工作中,治疗中心同时偏向健侧、脚、背方向达到0.5 cm时,应引起治疗师高度重视,可适当增加锥形束CT次数。
4、乳腺癌耐阿霉素细胞MCF-7/ADR外泌体传递tTG参与MCF-7细胞耐药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耐阿霉素细胞MCF-7/ADR通过外泌体传递tTG参与敏感细胞MCF-7耐药的过程。方法:本实验首先培养MCF-7、MCF-7/ADR细胞,然后检测MCF-7、MCF-7/ADR细胞中外泌体的含量,并将外泌体提取后备用。MCF-7/ADR细胞外泌体(EXO/ADR)与MCF-7细胞共培养建立MCF-7的外泌体耐药细胞(MCF-7+EXO/ADR)。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MCF-7/ADR、MCF-7+EXO/ADR细胞中的tTG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敏感细胞株外泌体(EXO/S)、耐药细胞株外泌体(EXO/ADR)中tTG的表达水平。使用CCK-8法分别检测MCF-7、MCF-7/ADR、MCF-7+EXO/ADR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EXO/S、EXO/ADR中均可以表达CD63、TSG101,但是较低表达Calnexin。经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EXO/S、EXO/ADR中的tTG表达水平分别为(18.3±3.63)%、(46.07±8.31)%,二者tTG的表达有明显差异。经过Western blot检测MCF-7、MCF-7/ADR、MCF-7+EXO/ADR细胞中tTG的表达情况,我们发现MCF-7+EXO/ADR细胞的tTG表达水平较MCF-7细胞升高。MCF-7、MCF-7/ADR和MCF-7+EXO/ADR细胞对阿霉素的IC50分别为(1.91±0.18)μg/mL、(82.11±3.51)μg/mL、(6.16±1.15)μg/mL。结论:MCF-7/ADR细胞可能经分泌外泌体来传递tTG参与MCF-7细胞对阿霉素耐药的过程。
5、HMGB1及PD-L1在浸润性乳腺癌非特殊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及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在浸润性乳腺癌非特殊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57例女性浸润性乳腺癌非特殊型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浸润性乳腺癌非特殊型及同一患者正常乳腺组织HMGB1和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评价其预后价值。结果:HMGB1高表达与肿瘤体积大小、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以及雌激素受体有关(P<0.05)。PD-L1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以及分子分型有关(P<0.05)。在预后方面,HMGB1高表达和PD-L1阳性显著影响浸润性乳腺癌非特殊型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P<0.05)。结论:HMGB1高表达和PD-L1阳性与浸润性乳腺癌非特殊型患者多项预后不良因素密切相关。HMGB1高表达和PD-L1阳性对浸润性乳腺癌非特殊型患者的术后复发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分享: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且近年来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其发病与遗传、环境暴露、年龄、行为生活方式、生育方式等密切相关[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一种存在于乳腺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通过促进癌细胞分裂、增殖、恶性转化使乳腺癌进一步发展。
2025-03-21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乳腺癌常见的手术方式,但术后病人需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病人极易对自己产生厌恶情绪[2]。
2025-03-17确诊为BC后应及时治疗,否则随着病情进展会导致乳房肿块、皮肤红肿、乳头溢液等症状发生,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的,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最初癌细胞在乳腺位置,随着癌细胞生长繁殖会向周围组织或器官扩散,其中癌细胞最容易向腋窝扩散,一旦癌细胞扩散,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2]。
2025-03-12化疗药物除了对癌细胞产生破坏外,也会对患者的心脏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可能引发心脏毒性反应,导致心功能下降,出现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2],因此,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进行心功能评估显得尤为重要[3]。
2025-02-20临床对于TNBC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以往研究认为,早期乳腺癌病灶发生微转移,既往有专家认为考虑到患者出现胸骨旁内乳淋巴结转移风险,故手术采取扩大根治术治疗方案,腋窝淋巴结清扫是手术治疗关键[2];但实际临床显示,扩大手术清扫范围对提高患者生存率价值有限。
2025-02-20乳腺癌除常规癌症症状困扰之外,还会出现外在形象受损、性功能障碍、家庭婚姻关系改变等问题,故其癌因性疲乏度较其他类型恶性肿瘤患者更为多见与严重,大量乳腺癌患者皆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疲乏感的伤害侵袭,成为其预后不良的重要促成因素之一,生活质量因此受损者不在少数[3]。
2025-02-17这些症状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伴随着其他多种症状共同出现[2],这些症状被称为症状群。乳腺癌术后患者具有患侧上肢疼痛、精神心理困扰、癌因性疲乏等症状群,急需有效的症状群护理方式,然而临床护士当前仅根据护理常规方式进行照护,无法针对特定症状群给予精准护理[3]。
2025-02-08现如今乳腺癌已是导致女性癌症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恶性程度显著。乳腺癌的患病年龄、生物学特性、恶性程度、临床诊疗及预后效果等方面在不同分子亚型间表现不同。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 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 ofno specific type,IBC-NST) 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分型,其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依据病理分子分型决定。
2025-02-06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是常见的乳腺癌亚型,超过70%的乳腺癌患者为HR阳性和/或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4]。乳腺癌内分泌疗法是治疗乳腺癌重要的手段之一,但存在并发症较多且难以缓解、耐药现象频发、细胞分子学机制未完全明确、治疗手段缺乏突破性进展等问题。
2025-01-27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分子水平高度异质性肿瘤疾病之一,孕激素、雌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对该病的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1]。有研究显示,HER2阳性乳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增殖活性、强烈浸润性和高远处转移风险的亚型,其临床特征包括疾病快速进展、治疗难度大以及预后较差,通常伴有较高的复发率[2]。
2025-01-25人气:18486
人气:16557
人气:15896
人气:15485
人气:1521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期刊人气:2859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0807
国内刊号:11-9146/R
邮发代号: 78-168
创刊时间:2007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107
影响因子:0.952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784
影响因子:1.02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