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乳腺癌化疗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病历资料和随访资料,根据2年内复发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转移组(35例)和未复发转移组(14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ER2阴性乳腺癌化疗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依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检验模型准确性。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检验风险预测模型对HER2阴性乳腺癌化疗患者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在月经状态、临床分期、p53蛋白、Ki-67、VEGF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经状态、临床分期、p53蛋白、Ki-67、VEGF是HER2阴性乳腺癌化疗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上述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曲线和Y=X直线相近,模型校准度良好,C-index值为0.844,提示该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绘制ROC曲线发现,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预测HER2阴性乳腺癌化疗患者复发转移的AUC为0.844。结论 月经状态、临床分期、p53蛋白、Ki-67、VEGF是HER2阴性乳腺癌化疗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有效评估患者复发转移。
乳腺癌为乳腺导管上皮或腺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与死亡率[1,2]。乳腺癌可分为浸润性癌与非浸润性癌两类,以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 IBC)最为常见。浸润性乳腺癌是具有侵犯四周组织、远处转移能力的乳腺癌[3,4]。近年,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转变,IBC的患病人数急剧增长[5,6]。手术为目前临床治疗IBC的重要手段,通过手术去除癌变组织,能达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效果。然而,影响IBC手术患者预后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肿瘤浸润深度与淋巴结数目。既往临床研究多专注于阳性淋巴结数目与癌症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关于阴性淋巴结数目与患者预后之间的有关报道较为缺乏。基于此,本研究以84例IB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阴性淋巴结数目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信息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84例IBC患者的病历有关资料。纳入标准:①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IBC;②患者病历有关资料齐全;③预计生存期>6个月。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疾病者;②合并全身性感染者;③合并其它恶性肿瘤者;④存在传染性疾病者;⑤合并凝血功能、免疫系统异常者;⑥存有严重的脑器质性疾病者;⑦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所有患者中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60.71±2.49)岁;疾病类型:29例浸润性导管癌,30例浸润性小叶癌,15例髓样癌,10例黏液癌;文化程度:20例小学,31例中学,33例专科及以上;体重指数18.4~26.9 kg/m2,平均体重指数(24.75±0.63)kg/m2。
1.2 方法
运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收集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所有IBC患者的病历有关资料,统计其阴性淋巴结检出数目;另收集IBC患者的年龄(≥60岁、<60岁)、BMI(≥24 kg/m2、<24 kg/m2)、疾病类型(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髓样癌、黏液癌)、TNM分期(Ⅰ~Ⅱ期、Ⅲ~Ⅳ期)、辅助化疗(有、无)资料,分析阴性淋巴结数检出数目与患者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全部患者于出院后均通过门诊定期复诊和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随访,共持续随访1年,统计患者生存率。
1.3 观察指标
(1)IBC患者阴性淋巴结检出情况。(2)阴性淋巴结检出数目与I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3)阴性淋巴结检出数目与IBC患者预后的关系。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20.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n(%)”表达,以χ2检验;计量资料表达,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IBC患者阴性淋巴结检出情况
84例IBC患者,共检出648枚阴性淋巴结,人均检出7.7枚。
2.2 阴性淋巴结检出数目与I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将人均检出的7.7枚阴性淋巴结取整数后,以阴性淋巴结检出数目8枚作为界值,把所有患者划分为2组,其中阴性淋巴结≥8枚组共38例,阴性淋巴结<8枚组共46例。2组的年龄、BMI、疾病类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性淋巴结≥8枚组中TNM为Ⅰ~Ⅱ期、辅助化疗患者占比高于阴性淋巴结<8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阴性淋巴结检出数目与I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例,%)
2.3 阴性淋巴结检出数目与IBC患者预后的关系
阴性淋巴结≥8枚组的1年生存率为92.11%(35/38),高于阴性淋巴结<8枚组的73.91%(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5,P=0.030)。
3、讨论
乳腺癌为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常年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7,8]。IBC为乳腺癌的常见类型,且近年该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涨趋势[9]。IBC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尚未发现明确的致病因素,一般认为遗传、生活方式、环境暴露等因素与IBC的发生与发展有关[10,11]。IBC在发病早期,通常不具备典型症状,因此多数患者经临床诊断时已处于病情的中晚期,此时已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预后较差[12,13]。因此,对IBC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手术为现阶段临床治疗IBC的主要手段,可有效去除病灶,提高患者生存率。然而,术后复发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淋巴结转移是IBC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故乳腺癌根治术在去除原发病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规范合理化的淋巴结清扫,规范的淋巴结清扫能够有效改善各种癌症患者的预后[14]。现阶段的肿瘤临床分期内,对于淋巴结的转移判定多是以转移阳性淋巴结数目为基础,而单独的阳性淋巴结并不能够准确反映淋巴结清扫是否完全。同时,因淋巴结微转移的存在,常规病理检查得出的阳性淋巴结数目并不一定能够精准反映淋巴结转移情况。存在淋巴结转移的癌症患者,其5年生存率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症患者[15]。而增加阴性淋巴结数目,能够在一定水平上提升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还可避免淋巴结微转移对IBC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84例IBC患者,共检出648枚阴性淋巴结,人均检出7.7枚;其中阴性淋巴结≥8枚组共38例,阴性淋巴结<8枚组共46例。2组的年龄、BMI、疾病类型相比无差异(P>0.05);而阴性淋巴结≥8枚组中TNM为Ⅰ~Ⅱ期、辅助化疗的患者占比分别为78.95%(30/38)、68.42%(26/38),高于阴性淋巴结<8枚组的34.78%(16/46)、28.26%(13/46)(P<0.05);且阴性淋巴结≥8枚组的1年生存率为92.11%(35/38),高于阴性淋巴结<8枚组的73.91%(34/46)。由此可见,阴性淋巴结数目与IBC患者的TNM分期、辅助化疗有关,阴性淋巴结数目越多,IBC患者的生存率越高,预后越好。分析原因认为,由于Ⅲ~Ⅳ期IBC患者淋巴结转移与微转移较Ⅰ~Ⅱ期患者增加,不足的阴性淋巴结数目通常说明淋巴结清扫不完全,进而导致患者手术预后较差。同时,阴性淋巴结数目越多,则对患者的N分期越准确,可保障患者术后病理分期更精准,有利于术后辅助化疗的选择,利于提升其生存率。阴性淋巴结数目还可反映外科医师的技术与手术的彻底性。此外,阴性淋巴结数目越多,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愈强,机体对于循环肿瘤细胞的杀伤功效也愈强,可有效减少远处转移与复发风险,提升患者的生存率。但需注意的是,本试验依然存在纳入样本量较少等局限,存在一定的几率干扰本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因此,临床需要持续完善试验设计,扩大样本量,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进一步证实阴性淋巴结数目与IBC患者预后之间的联系,为临床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依据,并制定个体化的后续诊治方案,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改善其预后。
综上所述,阴性淋巴结检出数目与IBC患者的TNM分期以及辅助化疗存在密切关系,阴性淋巴结检出数目越多,则IBC患者生存率越高,预后越好。
参考文献:
[3]何英剑,范照青,李金锋,等.腋窝淋巴结状态对不同类型浸润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30):2382-2386.
[5]杨丽君,朱玉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NOB1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0,37(5):749-751.
[6]查小应,黄磊,吴炜,等.不同分型浸润性乳腺癌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2,25(1):37-40.
[10]于岩,曹军英,于馨,等.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Luminal B型乳腺癌临床病理学与超声图像特征相关性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22,50(7):677-681.
[11]张岚,李群锋,冯耀霞.系统性炎症指标与浸润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2,32(12):1482-1485.
[12]吴均,任晓秋,杨君,等.浸润性乳腺癌合并的导管内癌成分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21,26(10):914-919.
[13]邓润枢,邓丁梅,王永霞,等.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21,37(4):302-307.
[14]李金洲,黄泽平,穆彦熹,等.阴性淋巴结数目在实体肿瘤预后中的价值[J].肿瘤防治研究,2022,49(8):843-849.
[15]奚克兴,宋诗瑜,罗振恺,等.淋巴结数量指标在N1c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19):1423-1429.
文章来源:薛茗予,宋薇,杨柳.HER2阴性乳腺癌化疗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J].实用癌症杂志,2024,39(06):1033-1036+1041.
分享:
这些症状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伴随着其他多种症状共同出现[2],这些症状被称为症状群。乳腺癌术后患者具有患侧上肢疼痛、精神心理困扰、癌因性疲乏等症状群,急需有效的症状群护理方式,然而临床护士当前仅根据护理常规方式进行照护,无法针对特定症状群给予精准护理[3]。
2025-02-08现如今乳腺癌已是导致女性癌症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恶性程度显著。乳腺癌的患病年龄、生物学特性、恶性程度、临床诊疗及预后效果等方面在不同分子亚型间表现不同。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 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 ofno specific type,IBC-NST) 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分型,其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依据病理分子分型决定。
2025-02-06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是常见的乳腺癌亚型,超过70%的乳腺癌患者为HR阳性和/或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4]。乳腺癌内分泌疗法是治疗乳腺癌重要的手段之一,但存在并发症较多且难以缓解、耐药现象频发、细胞分子学机制未完全明确、治疗手段缺乏突破性进展等问题。
2025-01-27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分子水平高度异质性肿瘤疾病之一,孕激素、雌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对该病的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1]。有研究显示,HER2阳性乳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增殖活性、强烈浸润性和高远处转移风险的亚型,其临床特征包括疾病快速进展、治疗难度大以及预后较差,通常伴有较高的复发率[2]。
2025-01-25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临床治疗早、中期乳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由于乳腺及腋窝区域淋巴组织丰富,病灶切除对淋巴通路均会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导致淋巴液循环代谢功能下降,淋巴液回流受阻而形成淤积,进而出现上肢水肿,导致患肢运动功能受限,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不利影响。
2025-01-21新辅助化疗(NAC)又称术前化疗,指在手术前使用化疗药物缩小肿瘤病灶,降低肿瘤分期,从而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是乳腺肿瘤根除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NAC治疗后患者手术前都推荐进行此手术,能够为后续的切除手术提供重要的信息,对腋窝区域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进行控制,可以提高肿瘤根除术效果。
2025-01-18乳腺癌现已位于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手术治疗是目前国内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术后患者会出现淋巴水肿、局部感觉异常等并发症,文献[2]表明,乳腺癌患者在术后患肢正常功能受限,甚至1年后仍不能恢复至术前水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2025-01-15乳腺癌发病率在中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由于手术范围广、创伤面积大,术后肩关节容易发生功能障碍,甚至会出现患肢水肿、肌肉僵硬,导致患者肢体外观异常,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因此,寻找有效的乳腺癌上肢功能锻炼策略非常重要。有研究证实。
2025-01-06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式,改良根治术可完整切除病灶,避免术后复发和转移,但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且易破坏乳房结构,使乳房塌陷,影响乳房美观性。乳腺区段切除术是一种保乳术式,具有切除彻底、操作简便等优势,并可保持乳房外形。但有研究显示,区段切除术术后存在复发、转移风险,影响患者预后。
2025-01-03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检测具有致密乳腺组织的病变,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定量分析可以客观地提供反映肿瘤血管分布和通透性的多个药代动力学参数[3],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速率常数(Kep)等参数可以比形态学参数更早地显示出有诊断价值的变化,能够更好地评估肿瘤微血管特征[4-5],但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2025-01-02人气:18292
人气:16236
人气:15684
人气:15175
人气:1490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期刊人气:2799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0807
国内刊号:11-9146/R
邮发代号: 78-168
创刊时间:2007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107
影响因子:0.952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784
影响因子:1.02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