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肌电图检查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2024-12-16    2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讨肌电图检查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7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和70名周围神经正常志愿者,分为神经损伤组和对照组。两组人员均开展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神经损伤组患者接受肌电图检测,比较两组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腋神经、股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各检测肌肉肌电图异常情况。结果 神经损伤组患者的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患者(P<0.05)。神经损伤组检测120条受损神经均存在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主要类型依次为安静时存在自发电位(95.00%),多相波增多(63.33%),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呈单纯型或混合型(62.50%),不能主动进行肌肉收缩(29.17%)。结论 肌电图检查在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可明确损伤的性质与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 关键词:
  • 创伤性损伤
  • 周围神经损伤
  • 神经传导
  • 神经肿瘤
  • 肌电描记术
  • 加入收藏

神经肿瘤、创伤性损伤、局部卡压等因素均有可能引起周围神经丛、神经干或其分支损伤[1]。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细胞体及效应器、轴突等在生化、生理、形态等多方面发生变化[2]。一旦造成周围神经病变涉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及自主功能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3-4]。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尽早得到准确诊断和科学的治疗干预是实现良好预后的关键[5]。现阶段临床主要通过患者体征表现、病史和相关辅助检查诊断周围神经损伤,辅助检查手段主要以电生理检查和实验室检验为主,其中电生理检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7]。伴随着电生理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临床诊断、治疗方案、预后效果判断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8]。肌电图检查作为一种电诊断技术,旨在精确捕捉并记录肌肉的生物电活动以及神经传导情况。该检查方法能够明确损伤的具体位置与程度,为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至关重要的证据支持,也为后期评估治疗与干预效果提供参考依据[9-10]。本研究旨在探讨肌电图检查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治中的效果及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7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和70名周围神经正常志愿者,分为神经损伤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1)神经损伤组患者符合周围神经损伤诊断标准,主要为上臂受压、外伤引起,存在虎口区麻木、垂腕垂指等表现;(2)所有入组人员或家属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者因尿毒症、糖尿病、药物、酒精等作用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者;(2)存在恶性肿瘤、肾脏、肝脏等重要脏器病变者;(3)存在认知、精神障碍者。

二、方法

两组人员均进行常规检查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神经损伤组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将检查室内温度控制在25℃,对7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120条受损神经进行检测分析。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在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股神经以及胫神经等各自所支配的肌肉肌腹部位,精确放置记录电极,采纳正负极相隔2.5 cm刺激器,带通频率:100 Hz~2kHz,刺激强度:20~60 mA,显示灵敏度:5 ms/D,放大倍数:1 000。

肌电图检测:于记录肌肉的肌腹内刺入同心圆针电极,在检查部位肌肉处于静息状态、大力收缩状态、轻收缩状态时开展测定。静息状态下测定存在自发电位情况,轻收缩状态下测定运动单位电位波幅、时限,大力收缩状态下测定引起募集电位类型。测定灵敏度:10µV/cm,滤波带通范围:20 Hz~2kHz。肌电图检测异常标准:静息状态下自发电位增多;轻收缩状态下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正常值的20%;波幅小于正常值的75%或者波幅大于正常值的1.5倍;多相波>正常值的20%;大力收缩状态下呈单纯型/混合型放电。

三、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腋神经、股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各检测肌肉肌电图异常情况。

四、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一、对照组与神经损伤组一般资料比较

健康对照组和神经损伤组性别构成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照组与神经损伤组一般资料比较

二、对照组与神经损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神经损伤组患者的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三、神经损伤组患者肌电图检查结果

肌电图检测神经损伤组所有患者均存在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主要类型依次为安静时存在自发电位(95.00%),多相波增多(63.33%),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呈单纯型或混合型(62.50%),不能主动进行肌肉收缩(29.17%),见表3。


3、讨论


周围神经损伤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肌腱反射减退、无力、肌肉疼痛等症状,情况严重时甚至可发展为肌肉萎缩,引发众多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1]。针对周围神经损伤及时明确诊断和对症治疗,能极大程度避免机体组织退化和功能的严重丧失[12]。对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诊断,临床上主要依靠患者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综合判定,其中肌电图检查更是被临床普遍认为是周围神经病变的最佳诊断方法[13-14]。现阶段肌电图检查已在临床应用中十分成熟。通常情况下人体肌肉收缩会出现微弱电流波动,肌电图检查通过将电极附着在适当部位,可测定肌肉电流活动,通过记录肌肉在收缩/静止状态下的肌电活动,评估在特定刺激下诱发的电位变化,能准确判断肌纤维的健康状况以及终板(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功能状态[15]。肌电图检查可准确地反映神经肌肉系统的生物电变化和特性,以具体的数值来实时呈现和评估肌肉活动状态,故在以往很长时间肌电图用来检查神经、肌肉兴奋及传导功能,鉴别各类神经源性损害。根据不同的电生理表现,能获取到患者神经纤维具体损伤部位、损伤性质和程度,临床上联合针极肌电图检测还能进一步了解神经损伤恢复情况。肌电图检查对于研究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制定治疗手术方案及评价康复效果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神经损伤组患者的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肌电图检测神经损伤组所有患者均存在周围神经损伤,主要类型为安静时存在自发电位、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呈单纯型/混合型、多相波增多、无法主动进行肌肉收缩等。肌电图检查可有效获取传导异常和肌电异常状态,帮助诊断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损伤类型。在艾芳和李进[16]的研究中,纳入15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和80例健康志愿者开展神经传导速度和神经肌电图检测,发现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所检测的228块肌肉全部异常,主要表现为在安静状态下,多相波显著增加,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异常,出现自发电位,以及患者无法主动进行肌肉收缩,且与健康者相比,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运动传导速度明显降低(P<0.05),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共同验证了肌电图检查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治方面的重要价值。

表2对照组与神经损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m/s,)

表3神经损伤组患者肌电图检查结果[例(%)]

综上所述,对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肌电图检查有助于明确损伤的性质与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3]张华.肌电图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7, 16(2):74-77.

[4]蒋丽丽,袁端华,黎玲.肌电图检查对临床常见的手臂麻木的临床价值[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3, 30(2):78-80, 84.

[8]谭梓骁,齐腾飞,蔡金全.周围神经损伤电生理学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21, 26(4):190-192.

[10]冯海燕,刘云峰,刘青蕊,等.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 36(10):802-804.

[16]艾芳,李进.神经肌电图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0, 27(4):235-237.


文章来源:罗坤能,丁小洁.肌电图检查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24,31(04):221-22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期刊名称: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期刊人气:104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0458

国内刊号:13-1327/R

邮发代号:18-295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