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对森林抚育性间伐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的森林含量逐渐增多,可以说科学的抚育间伐工作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森林管理的过程中重视各个环节。抚育间伐技术是促进森林资源健康发展和科学开发的重要技术之一,该技术不仅能够改善林木生长的环境,为林木的快速生长奠定基础。结合森林资源发展的情况看,我国的间伐技术处在不足之处,只有正确认识间伐的重要性,明确间伐技术的特点,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才能为森林抚育工作奠定基础。
1、林木抚育间伐应该坚持依据和原则
在林木抚育间伐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即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间伐抚育之前需要综合考虑林木的数量和品种,保证被留下的树木都是优质、健康和价值相对较高的,为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其次,经过抚育间伐之后的林木应该科学的利用,经过运输和加工之后形成有效的利用价值。最后,在采伐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统一。
2、林业抚育间伐的要点分析
2.1间伐时间的确定
间伐时间的确定应该结合间伐的目的、林木的树龄和间伐的成本。首先,确定间伐的时间,及时的调节树种的结构,一般情况下,间伐在林木生长季节为好。其次,多数的林木树龄在二十年到四十年之间,在成熟之前对其进行间伐是科学的。在一般的情况下,林木休眠季节进行间伐的话成本较低,因而在林木的休眠季节间伐较好。
2.2间伐树种的选择
对于混交林的间伐,应该将林中长势不好、品质低劣和经济价值不高的林木去除,如果一些树种不利于水土保持的话可以适当的采伐,经过采伐之后的森林需要及时的封山育林。此外,将患有病虫害的林木去除,避免病虫害的扩散。因为森林是一些动物重要的栖息场所,为此,在采伐的过程中应该检查林木上是否有动物的巢穴,尽量保留有动物巢穴的树种。将枯木及时的间伐,避免影响健康林木的采光率。
2.3实施采伐
在实施间伐之前,相关的技术人员应该将关键的间伐技术传递给作业人员,保证间伐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因为主观因素对间伐的成果造成影响。
此外,工作人员还应该将待间伐的树木做好标记给技术人员,目的是提高间伐的效率。在一般的情况下,间伐作业主要分为几个部分,即前两次将间伐的强度控制在百分之七十和百分之八十之间,经过计算合格之后需要进行第三次的间伐。间伐之后及时的将倒木运走。
2.4造材和迹地清理
林场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和企业建立合作的关系,同时签订承包的合同,承包商负责进行林木的采伐工作,同时也负责运输和造材等,同时加强对承包商的监督管理,保证间伐过程的规范化,避免承包商使用不当的工具作业。此外,承包商还应该及时的清理地面间伐留下的痕迹,保证作业现场的清洁,如果有染病虫害的树枝一定要及时的清理,避免病虫害的进一步扩散和传播。
3、完善我国森林抚育间伐的对策建议
3.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一些地区对森林抚育间伐的科学性认识不足,尤其是地区林业工作人员认为抚育间伐就是木材采伐,从而在间伐的过程中存在轻视“育”而重视“伐”情况和重视经济效益、轻视生态效益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林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很好的融合。为此,在进行抚育间伐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间伐科学性的认识,摒弃传统的观念。
3.1.1应该知道抚育是促进森林资源发展的重要手段,而间伐是抚育的重要措施,在实施间伐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改善林内光照条件,一部分树木被间伐之后不仅降低林内营养流失,同时促进了林木快速的生长。
3.1.2改变传统的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在培育间伐的过程中坚持生态效益第一的原则,更好的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融合。
3.2建立高素质的抚育间伐队伍,为提供工作效率奠定基础
抚育间伐工作人员对间伐质量的提升很关键,但是我国一些地区的抚育间伐工作技术人员的能力还需要不断的提高,为此,应该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和技术能力强的间伐队伍。抚育间伐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在具体的工作之前应该对技术人员进行岗前的培训,同时聘请专业的高技术人才进行授课,具体讲解抚育间伐的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工作,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水平。在培训之后对技术人员进行考核,真正做好持证上岗。此外,还应该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激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在间伐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技术和业务能力。
3.3加大落实资金投入,达到预期抚育质量要求
3.3.1加大对森林抚育间伐资金的投入力度,在具体间伐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对间伐工作的规定,同时重视对资金的投入力度,为提高间伐的质量奠定基础。
3.3.2加强对抚育间伐资金的管理,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让资金用到实处。建立专业的资金管理体系,重视日常对资金的管理和检查,可以定期进行资金用途的检查。此外,为了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保证资金落实到位。
4、结束语
综合上面阐述可以知道,科学的抚育间伐工作不仅能够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融合,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提高林木生长的质量,科学的调整林分结构。为了提高抚育间伐效果,应该充分认识到抚育间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抚育间伐的要点技术和提高抚育间伐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抚育间伐的工作效率,促进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玲.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探讨[J].绿色科技,2017(9):156-157.
[2]张旭东.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7(24):191.
沈燕冬.森林抚育性间伐对林木速生丰产的问题分析[J].农家参谋,2020(17):116.
分享:
水曲柳是木犀科梣属的落叶大乔木,是东北地区天然次生林中优良的混交组分,是红松阔叶林的主要建群树种之一。水曲柳树形圆阔、高大挺拔,适应性强,具有耐严寒、抗干旱、抗烟尘的特性,自身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也较强,可与许多针阔叶树种组成混交林,形成复合结构的森林生态系统,对提高整个林分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效能有显著地促进作用。
2020-10-1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林业发展规划、经营、管理的基础性调查工作,其中森林蓄积量调查是一项重要的调查内容,是反映森林数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森林蓄积的定量估测一直是林业调查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森林蓄积的定量估测也是政府掌握国家森林资源状况的主要途径。通过研究二类调查角规测树和形高表的方法步骤来进行研究,实现小班森林蓄积量的计算。
2020-09-17近年来,南丹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坚持“生态立县”作为第一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初步构建了平面与立体绿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城区与郊区有机结合的城乡一体化绿化体系,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格局逐步呈现。南丹县是广西西北的重要门户,是黔、桂、川、滇交通枢纽,是南宁到贵阳的中心节点,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区位优越。
2020-09-01古树名木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人文历史的见证,是社会发展和自然变迁的客观记录者和生动表现者,承载着一个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与精神寄托,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科研和经济价值[1,2]。近年来,国家针对保护古树名木资源开展了大量工作[6,7]。
2020-09-01林业产业是林业下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其相关经济-林业经济在建设和发展我们的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林业经济占有非常高的地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国的某些地区,林业产业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林业经济受到许多因素的阻碍,例如生态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林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限制作用。
2020-06-18传统以“超计划”生产木材为目标的林业生产政策导致我国森林资源频频遭受重创,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森林资源面临枯竭的现象问题。通过实行林业采伐限额规定措施,减少木材砍伐量,以期可以达到改良森林土壤、森林生态环境、气候等目标内容。根据近几年的实践管理效果来看,各级林业部门积极响应国家生态和谐社会构建号召,在林业木材生产管理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2020-06-06为了保护森林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联合发起了保护森林的活动,这些国家针对自己国家林业的特点,对保护森林活动制定了不同的计划,这些计划包括非洲进程、亚马逊计划、蒙特利尔计划、中美洲计划等很多活动,我国参加了蒙特利尔计划。本文介绍了我国新时期林业采伐管理改革的探索。
2020-06-06我国是人口大国,虽然地大物博,林地覆盖面积较大,但人均林地拥有量较少。同时我国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重,极大的威胁到国家的正常生产,加重了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发生。森林采伐更新使得水土流失严重,林地的生产能力逐渐变差,地力逐渐减退。
2020-06-05自然成长环境下形成的天然林通常包含有各种不同品种、密度以及起源的立木,此时其中不乏存在许多品次较差、劣质的非目的树木,若能够采取森林抚育间伐的措施,自然林或人工林中生长茂密的树木便能够有更充足的生长条件,从而获得足够的营养成分。同时,森林抚育间伐也能够帮助人类调整森林树种,确保树木更好地生长。
2020-06-04在林木抚育间伐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即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间伐抚育之前需要综合考虑林木的数量和品种,保证被留下的树木都是优质、健康和价值相对较高的,为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其次,经过抚育间伐之后的林木应该科学的利用,经过运输和加工之后形成有效的利用价值。最后,在采伐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统一。
2020-05-29人气:7411
人气:5953
人气:5276
人气:5048
人气:472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期刊人气:1747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2095-0756
国内刊号:33-1370/S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518
影响因子:1.826
影响因子:0.14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