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林业生态建设在当今这个污染严重的生态环境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都是制约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大因素。近些年,国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在倡导可持续发展,而保护环境就是首要任务。林业产业是一个新兴的经济体系,它包含了很多不同的产业项目,因其具有投入小、收益大等特点,深受人民以及政府部门的青睐。
林业产业是林业下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其相关经济-林业经济在建设和发展我们的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林业经济占有非常高的地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国的某些地区,林业产业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林业经济受到许多因素的阻碍,例如生态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林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限制作用。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对林业经济的发展一直高度重视,以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林业产业,是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模型的框架内诞生的[1]。自林业生态系统建立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们在所有地区的森林覆盖率都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车辆尾气及噪声污染等产生的风险降低了,最重要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
1、林业产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现状与内容
1.1林业产业与生态建设的关系现状研究
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们开发了大量森林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问题,例如荒漠化日益严重且会发生泥石流等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大大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随着我国林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必要提高森林系统的科学性,因此给我国林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的空间,此外,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已引起人们对生态学与林业经济之间关系的认识提高。只有合理结合二者的关系,才能确保林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保护到环境,林业产业的建设见图1。
图1林业产业建设
1.2林业产业与生态建设关系主要内容
非专业人员可能不了解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林业生态建设(也称为林业生态工程)是一种用于设计、构建和调节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技术原理是根据林业、生态和生态控制论的原则,建造以木本植物为基础的人造复合系统。林业的产业主要是依靠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发展起来的,是林业的重要分支之一,其中包括林木的种植与采伐、森林旅游业等。它们的涉猎面都非常广,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森林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才能得到坚实的发展。在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的水平和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污染问题的产生[2]。大多数人只看到明显的经济利益,却忽视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以说,中国的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到了不能拖延的地步。2018年,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启动,由此表现出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与信心,这也与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同时赚取经济利润这一目的一致,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林业生态建设如图2所示。
图2林业生态建设
2、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2.1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林业产业的传统作业模式是耕种和砍伐,这似乎并没有损害环境,但他们忽略了植物的生长是周期性的,砍伐木材通常是个瞬时事件,这表明木材的种植量很可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随后的结果是去砍伐越来越多的树木来满足需求,如此的恶性循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但是,林业生态的建设和林业产业是不同的,与传统林业产业相比,最基本的区别是林业的生态建设具有不同的起点,遵循着不同的原则,而传统的林业产业是基于经济效益,而这与工业并无大差,实际上是一种以委婉的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方式来交换经济价值的行业,而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旨在确保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生态的绿色发展。换句话说,根本目标是恢复和逐步改善已受损的生态环境。中国是林业大国,林业在中国的利益问题不容忽视[3]。林业实际上是改革后的一种新的林业制度,会给农村等地区带来非常客观的经济效益,这使得农村地区很多闲置劳动力得以有效利用,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这对于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2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依存关系
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森林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森林资源相对丰富,林业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基础,在发展林业产业时,不仅要提高森林的植被覆盖率,还要顾及林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协同作用主要体现在下列领域:
(1)林业产业所带来的经济可以为环境建设做出贡献,如果林业产业得到较好的发展,那么植被将得到保护,而大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等情况的出现。
(2)破坏生态环境必将不利于林业产业的发展,良好的森林资源保护将有助于提高林业产业的水平,反之亦然。
3、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建设和谐发展的措施
3.1林业生态建设背景下的林业经济发展项目的科学规划
基于林业经济发展模型,进行适应当地条件并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科学规划,特别是通过专家研究制定相应可行性报告的基础上确定并建立发展项目,总体而言,需要建立更现实的关系,这需要林业资源与林业产业之间的互补和互利。
3.2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发展林业
林业部门的项目批准条件必须符合国家政策,并严格遵守法律和法规,一旦发现以产业发展的名义开发度假村和别墅,占领森林土地资源的情况,立即查处,绝不姑息。
3.3建立法人资格制度
林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设计完善的专业资格审批体系,在这方面,必须通过合作社和股份制等管理方法对林业产业进行更多的指导。这不仅有助于林业产业的产业化,而且有助于消除以森林开发项目为幌子下的野生种植和开发。
3.4促进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协同发展
为了促进林业经济的更好发展,应强调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经济产业之间的联系。植被和树木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它们已经成为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组成部分之一[4]。因此有关部门应优先保护和建设森林资源,并要求相关生产企业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利用和开发森林资源,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效结合。
3.5加强抚育间伐的科学管理
必须加强木材的抚育间伐工作,因为它在林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影响木材的生产速度。抚育间伐工作的特点是技术含量高,必须注意树木的疏密、优劣等情况,严格按照强度适中、照顾均匀的原则进行。而在采伐杉木时,必须根据杉木重视抚育的原则,严格遵守步骤间歇地进行砍伐。在采伐树木之前,必须发布在有关的林业部门取得的认可文件,以得到群众的认可。此外,还要根据实际需求在采伐之前进行标记工作。在采伐冷杉时,其根部的采伐必须小于10cm,并且不得损坏植物的根部。如果无法及时运输砍伐的树木,则必须对其进行休整,将其树枝进行清理、清除并统一收集,同时根据砍伐处的地貌特征和运输条件选择林木的存放区域。此外,为了方便运输,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楞场归楞,要求尽量靠近主要交通路线,以便在靠近主要交通路线的地方返回楞场。归楞时要注意做好不同大小直径木材的分离工作,便于后续的生产与加工。对于归楞技巧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人工归楞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的有效性。根据木材的等级进行木材分区和木材的平整。由此可见,科学的伐木管理对于提高树木的利用率至关重要。
3.6建立联系机制,促进共同富裕
应建立联系机制,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林业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一些农民可以联合起来建立的可获得一定经济利益的企业。企业为农民提供了林下种植技术,在他们的帮助下农民可以生产无公害的产品,同时在医疗治病、产品宣传和市场销售方面对农户实行统一帮扶,从简单的贸易转型到产权制度。在顺应科学发展观的同时,随着工作的继续开展,林场的农民获得了相应的经济利益,并为周围林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4、林业生态及林业产业的发展前景
林业建设与林业产业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而且由于其自身的价值,政府采取了许多扶持政策,使之在国家研究人员及专业团队的帮助下,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巩固了未受到严重破坏的原有天然林地,同时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改善了土地状况,使得土地再生,为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林业部门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计划,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林业产业是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系统是一个良性循环,只有科学地确定引进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才能将林业产业的最大潜能发挥出来。现今许多林业产业中建立了示范基地,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家禽养殖业,其中的粪便可以被微生物分解并转化为植物的营养成分,既节省了施肥成本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因此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
5、结束语
在实施尊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广泛背景下,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产业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是朝着可持续发展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按照资源经济的国家目标和经济社会的要求,从传统的林业模式过渡到更科学的林业模式,进一步扩大林业产业的产业链,并为林业的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建立完整的营销渠道,以使其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吕洁华,蔡秀亭.中国省域森林生态安全与林业产业结构时空耦合测度[J].世界林业研究,2019,32(4):34-39.
[2]闫焕智.下足生态扶贫“绣花”功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J].发展,2019(7):5-6.
[3]付新峰.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探究[J].绿色科技,2019(3):145-146.
[4]霍霈.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联系[J].现代园艺,2015(12):225.
李莉君.论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联系[J].低碳世界,2020,10(06):206-207.
分享:
水曲柳是木犀科梣属的落叶大乔木,是东北地区天然次生林中优良的混交组分,是红松阔叶林的主要建群树种之一。水曲柳树形圆阔、高大挺拔,适应性强,具有耐严寒、抗干旱、抗烟尘的特性,自身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也较强,可与许多针阔叶树种组成混交林,形成复合结构的森林生态系统,对提高整个林分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效能有显著地促进作用。
2020-10-1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林业发展规划、经营、管理的基础性调查工作,其中森林蓄积量调查是一项重要的调查内容,是反映森林数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森林蓄积的定量估测一直是林业调查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森林蓄积的定量估测也是政府掌握国家森林资源状况的主要途径。通过研究二类调查角规测树和形高表的方法步骤来进行研究,实现小班森林蓄积量的计算。
2020-09-17近年来,南丹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坚持“生态立县”作为第一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初步构建了平面与立体绿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城区与郊区有机结合的城乡一体化绿化体系,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格局逐步呈现。南丹县是广西西北的重要门户,是黔、桂、川、滇交通枢纽,是南宁到贵阳的中心节点,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区位优越。
2020-09-01古树名木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人文历史的见证,是社会发展和自然变迁的客观记录者和生动表现者,承载着一个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与精神寄托,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科研和经济价值[1,2]。近年来,国家针对保护古树名木资源开展了大量工作[6,7]。
2020-09-01林业产业是林业下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其相关经济-林业经济在建设和发展我们的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林业经济占有非常高的地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国的某些地区,林业产业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林业经济受到许多因素的阻碍,例如生态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林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限制作用。
2020-06-18传统以“超计划”生产木材为目标的林业生产政策导致我国森林资源频频遭受重创,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森林资源面临枯竭的现象问题。通过实行林业采伐限额规定措施,减少木材砍伐量,以期可以达到改良森林土壤、森林生态环境、气候等目标内容。根据近几年的实践管理效果来看,各级林业部门积极响应国家生态和谐社会构建号召,在林业木材生产管理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2020-06-06为了保护森林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联合发起了保护森林的活动,这些国家针对自己国家林业的特点,对保护森林活动制定了不同的计划,这些计划包括非洲进程、亚马逊计划、蒙特利尔计划、中美洲计划等很多活动,我国参加了蒙特利尔计划。本文介绍了我国新时期林业采伐管理改革的探索。
2020-06-06我国是人口大国,虽然地大物博,林地覆盖面积较大,但人均林地拥有量较少。同时我国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重,极大的威胁到国家的正常生产,加重了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发生。森林采伐更新使得水土流失严重,林地的生产能力逐渐变差,地力逐渐减退。
2020-06-05自然成长环境下形成的天然林通常包含有各种不同品种、密度以及起源的立木,此时其中不乏存在许多品次较差、劣质的非目的树木,若能够采取森林抚育间伐的措施,自然林或人工林中生长茂密的树木便能够有更充足的生长条件,从而获得足够的营养成分。同时,森林抚育间伐也能够帮助人类调整森林树种,确保树木更好地生长。
2020-06-04在林木抚育间伐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即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间伐抚育之前需要综合考虑林木的数量和品种,保证被留下的树木都是优质、健康和价值相对较高的,为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其次,经过抚育间伐之后的林木应该科学的利用,经过运输和加工之后形成有效的利用价值。最后,在采伐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统一。
2020-05-29人气:7411
人气:5048
人气:4086
人气:3839
人气:372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浙江林业科技
期刊人气:773
主管单位:浙江省林业局
主办单位: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林学会,浙江省林业科技情报中心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1-3776
国内刊号:33-1112/S
创刊时间:197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518
影响因子:1.826
影响因子:0.14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