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伴随改革开放,作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深化公平、效率二者错综复杂的关系,对于深度衔接与深化认识、高效处理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等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从不同方面论述,对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政治学分析,使其在新时代下两者协调统一,以此来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
公平和效率关系问题和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紧密相连,是党和国家在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大关键性政治问题[1],需要在政治学分析基础上进行深层次思考、探索,在理论联系实践中准确把握公平、效率二者关系,多层次科学化处理的同时最大化发挥积极作用,在保持社会公平的前提下最大化提升效率,在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协调、持续发展中确保社会政治更加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高效建设和谐社会提供重要支撑力量。
1、公平和效率
公平、效率二者关系科学认识建立在二者内涵深化把握基础上,也是高效处理二者关系的必要基础。通常情况下,公平属于见仁见智的一个概念,其含义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以及伦理三大层面,强调起点、过程、结果以及环境公平的协调统一,和一定的生产关系、社会财富分配等有机联系。公平并不等同于财产以及收入分配方面的均等,财产分配、收入分配的均等是公平的关键性内容,但并不是唯一以及根本性内容,这样极易导致平均主义的出现,而这会忽视人们在贡献方面的差异性,不符合公平的实质,不利于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
与此同时,公平和平等二者也有着根本上区别,要在对比、分析基础上深层次探究公平、效率二者之间的关系。公平并不仅仅是抽象化的经济学以及政治学概念,也包括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原则、伦理规范,关系到人们多样化社会关系的调整、约束,也是经济利益关系层面的一项基本性原则。在此过程中,和公平概念,效率概念层面的争议并不多,从广义上说,效率主要体现在社会整体效率层面,包括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效率,合理配置、排序以及分布经济社会领域中多样化的要素,从狭义上说,效率主要强调经济效率,也就是资源的最优配置或者投入、产出二者比例关系。
2、公平和效率关系的政治学分析
公平和效率二者关系问题不仅仅是经济或者社会层面的问题,也属于政治层面的问题,二者之间的争论已出现在政治学视野。从政治学层面深入把握二者关系政治学分析重要性的同时高效剖析、处理公平以及效率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2]。
2.1公平与效率关系政治学分析的重要性
在政治学分析过程中,公平以及效率都是政治制度优劣判断的关键性标准,在判断过程中利于将公平、效率二者协调统一,这是因为政治制度发展、变迁属于社会历史现象之一,是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效率以及公平彼此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在此过程中,公平、效率二者都是政治决策过程中的关键性选择,要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切入点,在权衡基础上进行科学化决策,而不是过分偏向公平或者效率,要在公平促进效率中借助效率的提升顺利实现公平,促使作用到实践中的政策更加公平,规范经济行为的同时持续提高效率。与此同时,社会政治稳定程度和公平、效率二者关系处理有机联系,要在科学化处理基础上确保社会公平,协调好社会物质层面的多种利益关系,调动劳动者参与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挖掘各方面潜能中实现效率提升目标,在效率不断提升中社会秩序也能得到更好地维护,借助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促进社会经济持续性发展。此外,公平、效率二者协调统一是建设政治文明的关键点,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政治文明建设强化社会乃至人的全面发展,不可避免会涉及到公平、效率两大层面,要注重对公平要求的体现,合理化调整社会大众间的利益关系,也包括效率要求体现,满足人们在物质层面的利益需求,要在合理处理二者关系中促进现代社会稳定发展[3]。
2.2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分析
2.2.1相互一致与相辅相成的关系
站在政治学角度来说,公平、效率二者属于相互一致、相辅相成的关系。从机会平等层面来说,不论是平等利用机会还是起点平等,公平、效率二者并不矛盾。机会平等主要是对人权平等、人道价值的客观折射,属于底线平等,并不是将差别直接消除,也不是一味地谋求结果的平等,我国义务教育、最低生活保障线等方面都是对其的客观呈现,将平等的起点有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可以防止对效率产生不利影响,持续提升社会整体效率。在此过程中,如果将公平作为制定且执行的普遍性规则,效率和其也属于相互一致的关系。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法律面前一律平都是对公平原则要求的真实写照,也就是说,公平竞争必须建立在二者基础上。
效率的持续提升离不开真实的竞争,利于劳动者在公平竞争环境下充分挖掘自身各方面潜能,在缩短劳动时间的过程中确保各类社会资源流动更加科学,促使个体收入层面的差异具有其合理性,也能在无形中促进经济效率有效提升。公平竞争是效率提升的必要前提,如果缺乏平等的起点、公允的规则,机会被垄断,破坏效率的同时也会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在此过程中,公平以及效率二者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从对等意义层面入手,深化理解分配结果的公平程度,公平对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是现代化管理学中公平理论可以证实的,在采用多样化管理手段基础上促进效率提高[4]。
2.2.2相互对立与冲突的关系
公平、效率二者属于相互对立以及冲突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借助自由化竞争实现效率提升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基本原则。如果社会完全被效率原则支配,社会财富会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平等现象日渐严重,人们在政治权利层面的平等也会受到不同层次影响,归根结底是因为公平、效率二者间相互对立以及冲突的关系,极易引发矛盾问题,是在损失一定的效率基础上拥有更多平等,还是在放弃一定的平等基础上获取高效率很难选择。随之,在相互对立以及冲突关系作用下,公平、效率二者优先问题日渐显现,也是过程以及结果二者平等之间的矛盾问题,主要体现在两大层面,即经济平等、政治自由的关系,经济效率、社会公平的关系,需要从政治哲学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深层次探索。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自由、平等二者间动态变化始终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主流,从卢梭到当代罗尔斯等,对平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偏重,从亚当.斯密到当代诺齐克等,更加关注个人的自由。罗尔斯、诺齐克对此进行了深层次对话,罗尔斯强调自由优先的同时兼顾公平,也就是说,要在把握过程公平过程中对不平等的结果进行合理化限制。诺齐克强调自由便是公正,结果公正也是对过程公正的客观体现。在此过程中,如果完全以个人自由为基点,相关的分配原则很难落到实处,比如,按劳分配、收入均等,过分强调社会的平等,对人自由权利会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从社会发展具体情况入手,如果落到实处的某一社会政策过分强调借助自由来提高社会效率,将会出现社会不稳定、贫富差距持续拉大等问题,人们对平等有着更为强烈的诉求。如果过分强调社会政策的平等,不利于满足人们多方面客观需求,影响社会效率提高。在基础上,自由和公平、效率在价值层面不具有优先问题,要在合理化把握、)整合过程中处理好公平、自由二者间相互对立以及冲突的关系[5]。
2.3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处理,公平与效率协调统一
2.3.1落实现代化社会公平理念与原则,维护好公民的权利在处理公平以及效率二者关系中,要将现代化社会公平理念以及原则落到实处,引领、指导各层次社会大众深化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呈现的新要求、新观念,准确把握市场经济作用下的公平、效率,对统一化的竞争规则有深层次认识,确保在权利平等、机会均等作用下的收入差距具有其公平性,顺利调动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进行合理化公平竞争,促进效率提升。此外,在公平以及效率关系处理中要维护好公民的权利,在政治层面,要在追求社会效率过程中将公平原则落到实处,确保公平、效率二者协调统一中公民都能依法享有平等、自由的政治权利,在社会经济层面,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的关键点,要在坚持人格、权利两大层面平等基础上提升效率[6]。
2.3.2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氛围,落实公平的竞争规则
从某种意义上说,贫富差距和不公平竞争深度联系,要借助法制作用,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氛围,确保市场的交易更加公平,市场运行中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具有鲜明的法律化、制度化的特征,防止制定的公平竞争规则不断被破坏,在公平理念、法制观念以及公平的竞争规则层层落实中确保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效率。
2.3.3优化经济发展战略,完善社会财富分配
在公平与效率关系政治学分析中,要明确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具体化作用,优化经济发展战略,合理缩小不同阶层以及地区见的差距,促使社会财富分配得以优化完善,在把握公平、效率矛盾关系中从不同角度入手合理深化,在相辅相成中促进社会经济持续性发展的同时保证社会政治稳定。
2.3.4以法治为基本行为准则,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公平与效率协调统一 在处理公平以及效率二者关系中,要将法治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将其落到实处,要加大政府部门建设力度,在职能转变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避免出现滥用政治权力的现象,在依法行政过程中优化社会监督管理体系,公开对各类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化分配,在保证社会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优化完善效率提升环节,在落实公平理念、原则要求等基础上达到公平竞争的目的,促进收入差距形成,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同时将收入差距有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效率,注重公平、效率二者间的协调统一,在相辅相成过程中公平、效率相互促进中达到双赢的目的[7-8]。
3、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平、效率二者间的矛盾、冲突在多个重要领域中呈现的程度并不相同,要在实践过程中立足政治学分析,深化把握公平以及效率的内涵、特征、关系等,通过多样化路径提出确切可行的措施,科学化处理二者关系的同时加以优化完善,使其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最大化效能,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呈现社会政治稳定新局面,客观展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周健.共享发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必然逻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6-13.
[2]张雷.公平和效率关系视角下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论析[J].现代农业研究,2018,(1):121-122.
[3]张丽.共享理念下我国分配制度中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J].法制与社会,2018,(10):132-133.
[4]黄有璋.改革开放以来效率与公平关系演变的历史等察及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17,(10):171-175.
[5]姚立新.试论我国分配制度下的效率与公平问题[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7,(1):26-31。
[6]聂清华.新形势下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和效率关系探究[J].求知导刊,2017,(24):55-55.
[7]吴泽华.我国效率与公平关系演变历程研究[J].中国经贸,2018,(5):81-82.
[8]陈熙.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与效率关系浅析[J].文学教育(中),2017,(3):162-162.
梁立达.浅谈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政治学分析[J].中华传奇,2019(11)182-182.
分享: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要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就要继续高扬改革开放精神。
2024-10-10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呈现出哪些新的发展态势与路径走向,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需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内涵何解”、“动力源何”以及“何以推进”的问题。
2024-09-05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创新、增质培优。如何与时俱进,结合过去、现在、将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准、讲透、讲活,真正让青年学生愿听、爱听,最终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改革的主要任务。
2024-08-2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2024-08-08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网络空间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阵地。大数据时代,如何更好地运用网络思政,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大数据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网络思政的工作策略和有效路径,以期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2024-07-3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1]同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了整合新闻媒体资源、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2]。近年来,新兴媒体技术发展势头迅猛,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已然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
2024-07-312024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必然以整个思政学科尤其是思政研究的内涵式发展为基础。其中对青年网络新思潮的研究尤其重要。
2024-07-25价值观的塑造离不开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论述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时,七次提及情怀、情感,而在“3·18”讲话中,更是十余次提及“情”“真情”和“情怀”。可见,情感教育与德育、智育和美育密不可分,高度统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07-231936年10月,宁夏战役计划落空后,为打通苏联国际交通线,争取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援助来进行抗日,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一千八百余名将士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向甘西、新疆挺进。深入河西走廊的将士,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英勇奋战近5个月,歼敌两万余人,但最终因粮绝弹尽、强弱悬殊而惨遭失败,血沃祁连,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悲壮的篇章。
2024-07-23制度化是一个持续演进和完善的过程体系,强调制度的动态性发展和持久效能。系统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意识形态的制度性规定一般不是单一孤立地存在,相反,往往是结构化、体系化的。”
2024-07-23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期刊人气:3311
主管单位: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政治
国际刊号:1002-9907
国内刊号:11-1496/D
邮发代号:2-378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77
影响因子:0.05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