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制约思政研究内涵式发展的三对矛盾及应对建议

  2024-07-25    1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思政“学科”的发达不等于思政“科学”的发达。文章以思政研究对青年网络新思潮的把握能力作为衡量思政研究内涵式发展的一项指标,根据大量已发表论文、会议论文以及线下调研考察思政研究在主题、方法上的得失,指出当前思政研究在主题上存在对于“要命”的问题重视不足,在研究方法上存在对现象分析浅尝辄止、急于进入套路化的抽象化分析;提出的对策建议和解决方案空乏雷同;修辞与概念相互禁锢等问题。由此总结出制约思政研究内涵式发展的三对矛盾:固化的意识形态地图与变化的意识形态地理的矛盾;日新月异的质料与僵化的方法论及表达形式的矛盾;思政工作要求的实践能力与学院化逻辑之间的矛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升级意识形态地图,尤其要重视定位“生活政治”,有机引入跨学科方法,强化思政人才实践能力并配套相应保障措施。

  • 关键词:
  • 内涵式发展
  • 思政学科
  • 思政研究
  • 生活政治
  • 网络思潮
  • 加入收藏

1984年高校思政教育专业诞生,“首批批准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12所院校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本科学制,进行试点。”[1]经过四十年发展,思政学科越来越“发达”,但“学科”发达不等于思政“科学”发达。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学科的外延扩展迅速,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由2012年的100余家发展到2021年的1440余家,截至2021年年底,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人,较2012年增加7.4万人,教师配备总体达到师生比1∶350的要求[2]。思政研究论文发表方面,在知网以“思政”为主题词查询可得,2012年发表论文2635篇,2023年发表论文47682篇①,年发表论文增长了约17倍。然而研究的总体水平以及思政科学的内涵发展如何?在最直观的实践层面,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如何?能否充分回应大学生关心的思想问题?

2024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必然以整个思政学科尤其是思政研究的内涵式发展为基础。其中对青年网络新思潮的研究尤其重要。新时代的青年基本是网络原住民,沉浮于网络思潮之中,塑造着自身的思想人格。思政研究对于青年网络新思潮的把握与回应能力,将直接影响思政课对于学生的吸引、教育能力。

本文主要以知网上公开发表的论文为样本,结合笔者在2023年年底参与的关于思政教育前沿论坛的论文集作为补充观察样本,再结合笔者对部分思政教师和学生的调研,考察思政学科领域对于青年网络新思潮的研究状况,发现思政研究在内涵方面既有簇新的发展,也有明显的短板。


一、研究主题:丰富性与不足


首先明确何为当代青年网络新思潮现象,为此梳理如下几条线索:一是2012年以后,互联网上涉及意识形态争论的主线表现为从“公知VS自干五”到“正能量VS负能量”再到“中国话语VS西方话语”的爱国主义话语斗争,以“帝吧出征”为其最显著的网络青年现象标志,多被学界称作网络爱国主义,以区别于传统爱国主义。二是随着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政经危机以及中美贸易、科技战的发展,世界局势动荡,国内也遇到经济、就业挑战,叠加全民自媒体的放大作用,使得社会心态发生变化,在青年当中表现为消极群体现象出现,如“内卷”“躺平”“乐子人”“最后一代人”“孔乙己文学”等话语现象引起网络热议关注。但新时代青年自信奋斗精神也在生长,如“建设非洲”的一带一路精神[3]。三是消费主义与平台经济“加速”下,各种文化经济现象翻新,典型如“饭圈化”和“泛娱乐化”。同时各种舆论斗争向生活领域深度发展,表现为性别对立、身份政治、就业焦虑、婚恋焦虑、宠物保护等议题引发的社会撕裂,深刻影响青少年思想状况。根据以上线索描述,我们来观察有多少新现象进入了思政研究视野。

1.进入研究视野的新现象

第一,关于网络爱国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以及中国话语的主题研究在知网“思想政治教育”类目下已经很多,分别有132篇、343篇和432篇。

第二,近4年以来的一些新消极话语现象也进入了研究视野,“思想政治教育”类目下“内卷”“躺平”“孔乙己文学”等主题论文数量均超过两位数。此外,在笔者参加学术会议时,就留意到思政研究主题日益丰富,既有研究高职学院学生受西方价值观影响的论文,也有直面青年贫困问题的研究,有对于“润”“神兔二象性”“键政乐子人”等最新甚至小众的青年消极现象的研究,虽然,这些论文暂未发表,但也体现了思政研究在前沿维度上的深入。

第三,知网上关于平台泛娱乐化的讨论相当多。具体到饭圈、citywalk、说唱、剧本杀、元宇宙等刷屏新现象,都成为了思政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另外,关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技术影响的论文异乎寻常地多,在知网思政教育类目下高达1172篇。

2.缺乏研究但事实上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性别对立、反婚反育、女权思潮、身份政治、网络游戏、宠物冲突等现象和话题近年来在舆论场所向披靡,多涉及道德伦理领域,对青年的人格成长影响显著。比如高校不时出现学生保护流浪猫狗与保安冲突事件,再比如婚育焦虑及其相关的性别撕裂已经体现出社会风气和青年伦理观念的显著改变,关系到“立德树人”这个思政教育根本任务。202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就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公开征求意见,5月青年“胖猫”自杀事件舆情发酵,引发青年男女网民潮水般的疑虑、愤懑情绪,借用赵晓力教授的说法,这些都是“要命的地方”[4],不只事关思想道德,甚至与人口危机关联。

“要命的地方”少有研究回应,无论是在知网,还是在笔者所参加的思政教育前沿论坛。以性别议题为例,在知网上以“网络女权”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得29篇论文,其中不乏对于激进女权甚至“中华田园女权”概念的辩护式研究,多为社会学或传播学论文,来自思政教育专业的仅有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知网上关于“宠物保护”的论文有59篇,多数仅仅当作法律问题和技术问题讨论,基本态度是呼吁保护宠物以及文明养宠,而没有一篇将宠物保护作为网络思潮和社会问题来研究。电子游戏文化及其带来的争议是一个巨大社会思想话题,但知网上关于游戏文化问题的研究极少,多是简单抨击游戏成瘾的文章。这些研究议题罕见,可能有几个原因:

一是思政研究者安全性考虑过多,“斗争性”不足。并非思政学者们真不关心这些议题。相关思潮剧烈冲击社会传统,引起学者们的担忧,成为学者们私下热议讨论的话题。但是能否进入研究公开发表,大家都持谨慎态度。由于互联网的放大效应,相关议题极易导致观点极化,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不少学者研究时对这类主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思政研究本来要服务于国家总体意识形态安全,但不自觉服从于学科自身的安全诉求,自我设限,无形中缺乏了对影响青年思潮的“要命”议题的及时关注与回应。

二是学院派主流的意识形态地图和方法论跟不上现实发展。当下青年思想政治生活主题已经在相当程度上从宏大政治转向生活政治。我们可以借用安东尼·吉登斯对“生活政治”的定义来理解:区别于为了推翻压迫而奋斗的“解放政治”,“生活政治”表现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政治”,将私人领域的生活方式选择带入公共领域,以此重新塑造政治①。生活政治本身内涵广泛,从日常生活政治到情感政治,再到以婚育、健康、生活质量议题为表现的生命政治,正在从人格的底层架构上改造一代人。无论是现有思政研究已经重点关注的消费主义、就业焦虑、饭圈文化、数字化生存,还是尚需加大研究力度的性别、婚育、游戏等等都属于生活政治。同时,在思想斗争前线,和平演变也不再追求只从影响政治价值观入手,而是迂回到生活价值观乃至生命价值观领域打游击战,从底层瓦解社会传统,进而影响政治。学院经典的认知范畴如中西竞争、左右对立、代际差异等,并不能很好地捕捉和回应这些新问题。


二、方法论不足:基于案例分析


纵观目前思政研究论文成果,一个直观印象是只要涉及到相同议题的论文,多数文章的内容相差不大。这不是新现象,十多年前即有思政专业人士这样总结:“一方面,参与者之广泛,成果数量之庞大,研究场面之热烈,令人叹为观止;另一方面,成果水平之低、选题之重复也令人感叹。”“实证研究方法缺失,流于肤浅的现象描述,许多研究成果——不仅仅文章结构窠臼化(原因、特点、对策),论述枯燥化(家庭、学校、社会),而且结论大都是‘正确的废话’(加强、提高、重视)。”[5]这个现象今天依然严重。结合具体案例进一步分析总结现存的问题:

1.对现象浅尝辄止囫囵吞枣,急于进入套路化的抽象分析概括

当下的思政研究往往追求总体、全面、抽象把握现象,因此观察事物的焦距较大,在获得较为宽泛视野的同时,也常常会失去焦点。

案例一:关于网络泛娱乐化研究

知网思政教育类目下的“泛娱乐”主题论文超过160篇,下载量排名前十的文章,都是泛泛谈到各类娱乐现象,几乎没有聚焦任何具体娱乐现象。论述大同小异,比如在论及泛娱乐化成因的时候,几乎都会讲到资本逻辑(5篇)、消费主义(5篇)、历史虚无主义(5篇)、媒介技术(9篇)和互联网平台推动(6篇)。这些论文大半都会引用波兹曼《娱乐至死》一书,甚至引用波兹曼相同的一句话。

这些论文都试图从最高的抽象层面把握问题,因此互相之间难有层次区分。不仅缺少针对具体典型娱乐事件的研究,也缺少针对具体互联网平台或者技术的分析,对于具体的资本运作逻辑也不甚了解。相比之下,新闻传播学类目下的泛娱乐化相关论文至少会探讨不同平台不同媒介的泛娱乐化具体形状。思政研究由于习惯于总体论述,导致一旦讨论具体案例时往往捉襟见肘。

案例二:关于“南阳迷笛音乐节”事件讨论

2023年10月在南阳举办的中原迷笛音乐节之所以出圈,主要是因为现场乐迷大量财物被周围村民以拾荒名义搬走。这是一次城乡观念的大碰撞,中产小资文化、内地城市追求现代文化形象的努力、当地农民作风暨乡土中国灰暗面之间发生了错位与冲突。然而在讨论相关事件时,部分学者的关注点却是迷笛音乐节的青年粉丝们为何如此放浪甚至在泥浆里打滚,表示不要一味批评年轻人,首先要理解年轻人。然后从青年的生理、心理规定性来解释青年,既要理解包容,又要耐心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这个论述完全没触达该事件的核心意义。

年轻作者包括研究生乃至本科生对新问题更加敏锐,在笔者参与的思政教育前沿论坛论文集中研究“键政乐子人”和“神兔二象性”的论文均出自本科生之手。一些研究也尝试从现象中提炼出趋势、规律,但明显被方法论的单一和论文形式套路所约束。

案例三:关于“反劳动话语”的研究

关于“内卷”“躺平”“摆烂”等话语,知网上已经有相当多的论文。若论创新性,则从“反劳动话语”角度展开的讨论较为独特,试图点出“躺平”等词汇背后的话语争论实质,即消磨工作意识,破坏社会积极氛围。知网上有五篇论文,这些文章在研究方法上不约而同采用从语词到理论的路径,即采集现象中的词语,立刻用理论进行解释,诸如异化理论、亚文化理论、后现代理论等等,都缺少了鲜活的案例分析环节。比如2021年B站用户“墨茶”之死引发的巨大舆论就与反劳动话语高度相关,网民为此自发收集了大量丰富材料。这些论文往往也缺少话语谱系研究——这一点可以对照传播学的研究比如马中红对“躺平”的词簇和语系变迁分析[6]。在结论上,这些研究多一分为二,既承认有一定合理性,又警惕其危害性,并搬用马克思的劳动观念来反驳当下“反劳动”观念,流于机械的道德说教。

从许多论文中可以看出青年作者追求理论高度的愿望,但最终往往只表现为一堆大词,如:“虚无主义、功利主义、后现代主义等非理性社会思潮就潜藏在‘孔乙己文学’的文化圈层中,为‘孔乙己文学’的产生提供价值基础。”“从社会症候角度来看,‘X媛’实质上是结构上的后现代主义、行动上的文化民粹主义、被操控与引诱的消费主义、价值层面的虚无主义……”,这种堆砌着类似大词的话来自两篇不同研究主题的文章,完全无暇展开利用这些大词的具体力量,例如提到“社会症候”,却完全没有使用阿尔都塞-拉康症候式阅读法来对具体细节展开洞察。

在调研中得知,有的作者为了给研究的现象强加一个理论以便提升论文的“学理性”,才去找了一本理论书,甚至在理论焦虑的驱使下,用各种可能互相冲突的理论来解释现象,较少考虑理论之间的逻辑一致性,从而产生缝合拼凑色彩。

至此总结一下方法论问题:在论文发表机制的规训下,研究者们有一种学理化、抽象化冲动,多数文章急于进行抽象概括,在尚无掌握基本材料,没有充分感知、洞察现象细节的情况下,就开始分析和总结。没有谨慎地从特殊性进入普遍性,没有做典型案例分析的习惯,直接从皮毛现象跃入理论,大而化之,常使用生硬的二分法,套路化问题严重。用在南阳迷笛音乐节现象上的分析方法同样可用于一个月之后发生在上海的万圣节青年cosplay狂欢事件上,并得出同样的结论,堪称放之四海而皆准,却抓不住事件的具体特殊意义。这种虚浮的普遍性抽象,似乎成为了论文发表的硬通货。

2.提出的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空泛雷同

思政研究者至少试图在形式上体现影响现实的取向,即在论文最后部分一般会提出政策性或者教导性建议。但是纵观这些建议,往往空泛雷同。

针对“孔乙己文学”现象,知网上共有7篇论文,提出的建议大同小异,基本是国家要下大力气保障就业,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年,青年则要自强。针对网络泛娱乐化乃至具体到“饭圈”治理建议,几乎不离规制资本、优化技术、健全法治、加强媒体队伍建设。而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风险及应对”的论文,提出的方案同样是规制资本、优化算法、价值引领、法律约束。

这些建议多数是同义反复。例如: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一定要保障就业。建议对象往往是政府、社会、媒体,但是部分论文作者并不了解各个层面的组织和运作规律,例如平台算法运作之复杂,即便行业局中人也不敢轻易指点江山,有的干脆连建议对象都没有,相当于笼统地“对天许愿”。

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源可能在于,研究者自身缺乏思政专业之外的行业实践性训练,因此只能提出虽然正确却无法落地、也没有切身性的建议。有思政研究生告诉我,自己想要投身于为社会主义企业制度辩护,但是自身既无具体的企业工作经验,也没有去企业工作调研的意愿,只追求坐而论道的“辩经”。一个私营企业主可能在实践层比这些思政研究者面对企业的理解深刻得多。

相比之下,在参与论坛时,笔者留意到该论坛论文集中一篇中央级青年工作智库专家分析“孔乙己文学”现象的文章,有调研,有访谈,有民族志观察,建议部分也更具体,体现出较多青年群众工作经验。另一个难得的积极案例是,有一篇关注青年婚恋观的文章,作者具有帮助青年进行婚恋情感交往的实际经验,对于资本在婚恋营销中如何具体运作也有了解,可惜显然受制于流行的论文模式,该文仍然拘泥于用消费主义理论在现象上进行演练,没有放开手脚根据真实案例展开自己的理论创新。

3.修辞与概念互相禁锢

修辞与思路既可以相辅相成,也可以互相禁锢。思政研究论文的普遍修辞问题有如下几条:

一是“定义偏执症”,例如有论文对于“流量”“解构”等几乎是常识的概念都要先下定义,但是对于应该解释的新概念比如“抽象文化”反而没有解释,默认圈内人都知道,这显示出作者没有把握好文章写给谁看。

二是“框架强迫症”,拘泥于固定的概念框架,凡事必谈“内涵”“外延”“理论逻辑”“实践路径”等,强行用一些看似高度概括的词语来进行归纳:底色、本色、成色,基础、基座、保障等,这些看似有表面的层次逻辑,实际机械生硬,文气不彰。

三是“语言自闭症”,在没有内容可谈的情况下强行编文字,导致不断出现“车轱辘话”,循环论证,例如“青年人之间的内卷也会倒逼淘汰机制的缩紧”之类。

为了适应论文发表机制而产生的乏味文体,几乎没有考虑读者与可读性。相比之下,各种涉及日常生活价值观的自媒体,使用生动、夸张、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几乎每天都在给青年“洗脑”,这也是一种“思政”,却比思政课吸引眼球。


三、制约思政研究内涵式发展的三对矛盾


造成以上诸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如果我们聚焦于内生因素,则可以总结出制约思政研究内涵式发展的三对矛盾:

1.固化的意识形态地图与变化的意识形态地理的矛盾

对于当下社会意识形态张力的描述,无论是传统式从阶层、民族角度出发的横切法,还是当代西方式从身份角度出发的竖切法,都不能完整描述今天的意识形态层次状况。促成今天意识形态地理和生态状况的因素,既有中西政治经济文化博弈的外在张力,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矛盾动力,综合发展出复杂的内生性思想生态。此前的“胖猫”事件引发的舆情是个典型案例,属于传统横切的粉红爱国阵营内部分裂了,属于竖切的女权阵营内部也分裂了。学院意识形态地图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意识形态现实尤其是庞杂生活政治的地理变化。

2.日新月异的质料与僵化的方法论及表达形式的矛盾

思政研究必须以现实为基础,新材料里蕴含着新理论的可能,然而不少研究者或者缺乏材料收集能力和田野调研能力,或者面对材料缺乏文本细读能力和情感分析能力。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在今天的思政研究中依然存在。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是预设一个主题,找一个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去经典理论里找语录、定义来证明,而不是贴合历史、现实进行理论创新。机械僵化的形式套路与浅尝辄止的材料拼凑起来,形成新的八股文,装不下鲜活的现象,也难以孕育出新的思想。

3.思政工作要求的实践能力与学院化逻辑之间的矛盾

今天的思政专业建设在实践维度上有所不足。第一,人才培养的实践维度不足。毋庸置疑,相当多的思政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具有崇高的理想,但其培养训练过程却少有超出学院的实践设置。第二,考核体系缺少实践维度。思政教育学院在外延扩张的同时,内涵式发展的运营逻辑尚未合理化。在现有晋升考核系统约束下,教师更重视职称晋升本身。立德树人的目标与庸俗化的职业目标产生矛盾。第三,专业交流缺少深度。官方鼓励思政之外的学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是个丰富思政内涵的好办法,可以带入其他专业的入世经验,不过出自思政专业的论文极少研究具体课程思政问题,这是思政专业教师不了解其他专业的一个侧面证明。

如此一来,矛盾双方陷入恶性循环,缺少实践的刺激,没有新问题新研究提出,学院化日趋僵硬,也会让思政教师自身的工作感觉趋向消极无趣。

四、促进思政研究内涵式发展的几点建议

毋庸置疑,全国思政研究在整体上已经取得相当丰富、优秀的成果。本文针对思政研究中网络新思潮相关研究领域提出问题与不足,试图帮助打破行业瓶颈,推动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此,制度改革与主观能动性激发缺一不可,二者互相促进,方能克服矛盾,升级思政思维范式与工作范式。具体而言,包括意识形态地图的升级、研究方法论的升级和引入充分的实践性训练。

1.根基篇:升级意识形态地图

第一,重视定位生活政治。

新时代文化建设必然要以“两个结合”为原则将生活政治及其文化形式充分考虑在内。生活政治是一般市场经济及市民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阶段所自发产生的政治类型,尤其以复杂多元的文化矛盾形式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中产是生活政治的主体。随着城市化与市场经济发展,青年人在思想和身份上日益成为“新中产”后备军,并不断体会着由此产生的生活预期与现实的落差感,从而进一步被“生活政治”所影响。毋庸置疑,思政教育可以是社会主义国家用于平衡生活政治之松散分裂、统筹生活政治与主旋律政治的有效工具。因此必须在新的意识形态地图中精准定位生活政治。

第二,重新理解革命政治与生活政治的关系。

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大变局的时代,也是一个平凡的年代。革命政治或者解放政治的宏大主题从未退场,但是经常寄寓在生活政治里,如过去关于经济制度之类的抽象争论现在看似减弱了,实质以具体方式寄寓在就业、婚恋等各种生活内容之中,尤其婚恋的消费化、资本化正日益成为困扰青年的问题,这正是“姓资姓社”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返,获得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上野千鹤子的女权主义著作在中产文艺青年中走红,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女权理论搅合在一起,在具体学理阐释上很不严密,但在趋势上却精准踩中中产心态,产生了广泛社会效果。这一切都提醒我们重新思考并掌握革命政治与生活政治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具有进行生活政治分析的潜质,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用更加丰富细腻的维度来描画二者的关联。

第三,重视对流行话语的谱系研究。

海德格尔称:“不是人在说语言,而是语言在说人”,即不是人在利用语言,而是语言在利用人。语言不只是我们的工具,还是一种包含特点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网络,即话语。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跳出不自觉被话语利用的能力。对于流行的话语和修辞,不应简单地照搬使用,而应首先反思其隐含意图。例如近年流行起来的“共情”“情绪价值”“情绪劳动”,这样一套话语本身嵌入在一整套新的生活政治意识形态当中。一些教育工作者简单照搬这套话语,称今天教师工作更多是情绪劳动而非体力劳动[7],这是在劳心与劳力的传统谱系里定位情绪劳动,却不自觉陷入这套意识形态的意图。或许更应该在商品使用价值、符号价值、情绪价值这样一套消费主义网状权力结构的谱系发展中定位情绪话语。

2.方法篇:有机引入跨学科方法

方法论升级的首要旨归在于问题意识,即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需要更加细腻的认知与辨析方法。

针对细节发掘与解读能力弱的问题,可以借鉴文学研究和传媒研究领域一系列方法。文学研究重视文本细读,从西方引入的文化研究理论则能够将社会文化现象视作文本,解析背后的文化\意识形态生产机制,穿透语言现象层面,看到话语背后的动力、情感机制,近年来更有从“语言转向”到“情感转向”的方法论发展。但借鉴时要扬长去短,例如文化研究多追随西方话语体系,流于站在安全位置一味做批判,或者仅仅视自身为对抗主流的方法,较少把自我带入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在批判与建设之间,在文本、理论和现实之间,不缺少守正精神的思政科学可以扮演中介平衡的角色,从中国主体性和实践理性的角度稳健借鉴理论。

针对缺乏调研方法和实践经验的问题,可以借鉴社会学、管理学注重田野调查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可资参考的案例,如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连续数年参加该校“家乡田野”调研活动,在婚恋、打工、养老诸多主题方面都写出了富有血肉的报告。“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8],可资参考的案例,如东方电视台的大思政节目《这就是中国》以及上海虹口区以内山书店为空间基地,以鲁迅精神为文化基础的系列社区思政活动就富有社会意义。

研究互联网思潮,尤其需要提升“网感”——面对喧嚣,屏蔽杂音,感知其核心脉搏,把握典型细节事件。例如,讨论历史虚无主义,已经有太多雷同论文制造出来。不妨专门讨论一下“意林体”的衰落案例,比如考察网民群众如何自发批评“美国超市里停电了也没有人偷拿东西”“中日夏令营里的较量”这类故事,破除对西方社会的虚无主义式美化,阐发其思政意义,这也能够丰富本专业的论文生产。

3.人才篇:赋予实践能力与落地能力

思政能力背后是人的能力。思政工作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需要有处理现实问题的主体。就培养思政主体的目标来说,在事业层面,赋予现实经验,才可能发挥“人师”作用,在思想与精神上切实教育引导学生;在就业层面,思政专业在经过十多年外延式大发展之后,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未必都能进入教师、公务员一类文职岗位,也需要让他们学习更多务实的工作技能以适应社会。

因此,首先要提倡思政工作者端正态度,摆正位置。要建立终生学习制度,强调学以致用和教学相长。院系领导、教师不仅要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也要作为调研、互动对象,在改造学生的同时改造自己。

其次,引入多维度的行业知识与实践经验。鼓励思政院系领导具有跨专业甚至跨行业经验,着力拓宽师生的各行各业经验,具体方法可以是:在师资方面,增加从其他专业、行业招募思政教师的比例。增加思政教师跨部门挂职机会和跨专业轮动学习机会,鼓励思政教师研究其他专业的课程思政。相比在思政工作中大量引入心理学咨询工作方法,更需要引入职业咨询能力训练。在生源方面,适当减少本科招生人数,鼓励其他专业学生或者有工作经验的人士报考思政研究生。

再次,在任务导向上,提倡落地能力而非大而化之习惯。写论文未必一定要提出全面政策建议,哪怕能把一个小问题分析清楚也更有价值。相比指点江山,研究者可以多思考自身能做什么,比如能否对某个行业或某项媒介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课堂上能结合什么案例进行生动的分析讨论,能否在自媒体平台上运营帐号开展网络思政等等。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立刻有全面完善的解决方案,而是需要不断博弈,不断探索,不断克服矛盾。不妨借鉴互联网产品开发中的“小步快跑”思维,不画大饼,小步试错,不断迭代。

最后,相应的,需要在评价标准上做出调整,例如,对教师的论文评比要具体化,可以进行专门的案例研究评比,与理论创新评比区分开,鼓励教师深入现象,提升讲好故事的能力。鼓励教师参与网络思政,做好配套措施,包括网络能力训练,提供容错空间等等。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以马克思主义为方法的思政教育共同体当舍我其谁,凭借自我革命精神,克服学科的经院化倾向,推进思政科学的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3.

[2]樊未晨.全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12.7万人[N].中国青年报,2022-03-18(2).

[3]余亮.出征与“内卷”:青年网络思潮的双重节拍[J].文化纵横,2024(1):24-33.

[4]赵晓力.要命的地方:家庭、生育与法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

[5]张澍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1.

[6]马中红.“躺平”:抵御深度异化的另类姿势[J].探索与争鸣,2021(12):54-62.

[7]李希贵.今天的教师,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劳动[EB/OL].

[8]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文章来源:余亮.制约思政研究内涵式发展的三对矛盾及应对建议[J].青年探索,2024,(04):104-11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期刊名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期刊人气:2743

期刊详情

主办单位: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政治

国际刊号:1002-9907

国内刊号:11-1496/D

邮发代号:2-378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