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标同向同行,是理论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化的重要载体。首先,某些现实因素制约了青年学生积极情感的获得,影响其真实情感的发展;其次,理论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化需发挥情感的载体作用;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效果会间接影响教师积极情感的形成。为此,在将情感教育充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应提升教师情感素养,打造有温度的课堂;提升教学内容精度,于情理中入脑入心;构建师生协同课堂,营造和谐教学情境;优化思想政治教学微环境,增强立德树人效果。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3·18”讲话),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之后,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2]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担负着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实现铸魂育人目标,需要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增强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及亲和力。而在诸多影响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要素中,大学生是否认同并自觉践行思政课的思想内容及其价值内核,是检验思政课教学成效的关键。价值观的塑造离不开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论述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时,七次提及情怀、情感,而在“3·18”讲话中,更是十余次提及“情”“真情”和“情怀”。可见,情感教育与德育、智育和美育密不可分,高度统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思政课呼唤情感教育
高校思政课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既是讲思想讲政治讲理论的意识形态课程,具有突出的政治功能,又是铸魂育人,塑造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鲜明德育功能的课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要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事物,不能没有感性直观的形式,也不能没有理性思维的形式,因为感觉无思维则“盲”,思维无感觉则“空”。当人们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本质及规律后,就会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要为大学生理解并认同,不仅要知道基本原理、概念知识等“知”的层面,更要探寻理论背后的思想价值,并将其转化为理论素养和行为自觉,而要实现这种转化,便离不开“情”。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情感教育密不可分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情感的质量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生命质量,这并非仅靠单纯知识的输入或外部力量的推动就能解决,而是源于个体生命内在的精神发育。情感教育是促进个体精神发育的有效途径,它“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3]。而人作为社会的人,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具体的人,人的全面发展不仅离不开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还离不开精神文化生产活动。在现代社会,人的精神文化生产活动的高度和整体水平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在这个意义上,培养与人的社会性相统一的人的个性的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准。情感教育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和精神发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个人是否具有稳定的情绪、善良的内心、健全的人格,不但有助于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从价值意义上看,积极情感的获得能促使个人将某些客观认知转化为主观认同,有助于使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二)高校思政课育人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情感教育
思政课体现着党和国家的意志,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思政课鲜明的育人目标决定了微观层面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都必须落脚在立德树人上。从思政课德育功能的角度看,高校培养的人应该是对家庭、社会、国家、人民及全人类有深刻理解和关切的人,而不是“‘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4]。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让思政课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找到一条心灵沟通的有效渠道,情感教育无疑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有效渠道和重要维度。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人“缺乏崇高的情感素养,缺乏感情的崇高思想倾向,不能设想他对共产主义的理想有坚定的信念和矢志不渝的忠诚”[5]。站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可以认为,情感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德育目标有机统一、同向同行,“没有情感教育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教育”[6]。
(三)实现理论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化需要情感教育赋能
思政课具有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特点,“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将价值观引导和塑造渗透于知识传授之中”[7]。知识传授需用好教材,并在教学中实现教材话语体系向教学话语体系转化,用党的创新理论赢得学生,浸润学生心灵。然而,不论是思政课教学内容还是思政课教师皆“有情”,教师既需要用透彻的理论掌握和说服学生,还需要用饱满的情感,即用对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充满热爱的集体主义情感打动和影响学生,实现价值认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不我待,在这两个变局相互交织影响中,如何读懂中国读懂世界,进而赢得青年,增进认同,是思政课的理论目标和价值目标。因而,在思政课教学中,应发挥情感教育的载体作用,在理论话语和教学话语中架起一座桥梁,使理论话语落地、落实,最终扎根于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情感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境遇
高校思政课的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具备基本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思政课施教者(主要指思政课专兼职教师)、思政课受教者(主要指高校大学生群体)、思政课教学内容以及思政课教学环境。这几方面只有协同发力,相互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用。
(一)立德树人关键课的属性寄予思政课教师应具备更加充沛的情感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的施教者,教师自身的情感素养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学校思政课教学的效果。总体来看,党中央对高校思政课越来越重视,政策支持越来越充实,制度保障越来越到位,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越来越规范,教师队伍年轻化、高学历化、学科综合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这支队伍是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1]。然而,思政课教师作为高校教师中较为特殊的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显然要更高于其他学科的教师。若只是形式上成为思政课教师,讲台上照本宣科,情感意识上模棱两可,情感体验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缺乏热情、不愿投入,甚至教学科研“两张皮”,所讲非所研,所研非所讲,从长远看,是不能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甚至还会拉大思政课与学生间的心理和情感距离。
(二)现实因素制约青年学生积极情感的获得
一方面,由于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和局部冲突影响,失业率攀升,这对高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部分学生对前途信心不足,定位不准,加之考研考公人数逐年增多,使得学生看待问题趋于简单和实用;另一方面,大学课业学习的压力以及校园快节奏生活的影响,致使部分学生逃避现实,沉溺于手机、网游等虚拟空间,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出现陌生和疏离。在现有课堂教学规模下(多数高校思政课教学授课人数基本保持在每班一百人左右),实现师生小范围交互是比较困难的,即使能交互也是短暂的。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积极情感的发展,对我们在新时代如何从学生情感发展的视角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理论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化需发挥情感的载体作用
好的教材是实现好的教学的基本前提。令人欣喜的是,多年来,高校思政课教材建设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的指导、中央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学者的帮助与支持,结合广大思政课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规范、权威且充满情感能量的教材,受到越来越多师生的认同和好评。其一,由于统编教材的权威和规范,在具体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好怎样将教材中严谨的表述和结论性话语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且听得懂、记得住、用得着的生活话语,使学生在现实中有思想上的冲撞感、情感上的同理心,潜移默化中变为行动自觉。其二,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两个大局”,回答了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如此一系列涉及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原创性思想,在教学中就更加需要解决好理论阐释和学生需求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面对在疫情期间参加高考进入高校的“00后”们,他们内心世界的困惑及所思所想,与我们理论阐释的方式恰当与否有一定关系,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影响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实效,也关乎师生情感交流的真实度。
(四)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效果有待进一步彰显
情感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需要整体推进、系统谋划,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将情感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社会环境所覆盖的范围来看,高校教务主管部门充满公平公正和人文关怀的教学管理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正向情绪,升华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消极情绪,降低情感体验。目前,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仍显得机械、被动,部门间协同性不强,教育合力不够,一定程度上间接制约了思政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教师积极情感品质的形成,给思政课建设带来了消极影响。因而,只有协调好各种教育因素,才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取得最佳的育人效果。
三、构建情感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路径
针对上述现状,如何在高校思政课中有效融入情感教育,克服和消解现实教学中存在的潜在危机和困境,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升教师情感素养,打造有温度的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1]教师是思政课情感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立场、价值取向、精神状态,会使学生受到理论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全面教育。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讲授思政课本身就是一项极具创造性和挑战性的使命型事业,教师应以对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对广大人民群众深切的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层的爱、对青年学生宽仁的心,用情、用爱、用心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激发“强国一代”矢志不渝爱国、知国、报国的决心和意志。
第一,对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对广大人民群众深切的情,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谋业之基。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对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神圣思想,对人民的道德智力财富表示自己的态度,以此来建立集体的多方面的生活,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在这种生活中成为跟自己思想一致的人。”[8]“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9]这启示我们:思政课教师的情感选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在经意或不经意间扎根于学生心灵,乃至影响学生一辈子的价值选择。当然,思政课教师的这种情感,不能是刻意装饰或点缀出来的,更不能是一种情绪的简单宣泄,而应当是一种真诚、朴实、自然情感的流露,是由知觉、思维、注意和其他心理机能来承担和反应的,是情感的主动体验过程,表现为厚植家国情怀,感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紧跟时代发展大势,以同理之心关切人民所思所想。总之,在影响思政课教学的诸多因素中,关键因素是教师,而教师又需要有积极的情感来支配和调节,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和爱人民群众以新的思想内涵。
第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层的爱,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成事之本。高校思政教育应该使学生成为情感经验丰富、内心世界丰富的人,而不是只会用理论剪裁丰富的现实世界,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人。那么,若思政课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无感,对所教授的课程无感,对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无感的话,很难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因为无感即无爱,无爱就无信仰,如此一来,学生也很难有情有感有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思政课教师是一个考验,要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知行统一,自觉抵制利益诱惑,提升个人境界,恪守职业道德,跳出“营生”视角,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视作一份崇高事业来守候,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涵养精神世界,用广博知识和兴趣爱好感染学生,在关注现实问题中唤醒学生的真情实感。
对青年学生以宽仁的心,用情、用爱、用心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实现“小我”和“大我”有机统一。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情,要落脚在对学生的爱上,这种爱,是仁爱,是宽厚,是有原则讲方法的爱,不是迁就、随性、无原则易妥协的爱。习近平总书记说:“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2]一方面,思政课要走进学生内心世界,需要教师持续投入真情和真心,用心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教师要读懂当代青年学生,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走进他们的现实世界,“用心教”才能落在实处。事实上,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思政课教学的黄金法则,对于教师而言,不仅能提高教学的亲和力,同时也是学生情感和精神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当教师用心从学生思想困惑中发现教学发力点时,就能成为学生心灵塑造的引路人。
(二)提升教学内容精度,于情理中入脑入心
高校思政课教学一定是经过充分准备的,思政课教师应具备提炼和归纳教学内容、把握课程主线的能力。这既有助于提升教师对关键问题的情感意识,也有助于教师从学生情感角度设计教学内容。
第一,提升教学内容精度,不能面面俱到,没有取舍。
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史党建等,这是由思政课的性质决定的。然而,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重点,以点带面,抓重带轻,在“点”和“重”上下功夫、做文章,把“点”讲深讲透,这样才能以理服人。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教学如果没有聚焦,四面出击,就会出现理论不彻底,抓不住要领,学生也会云里雾里,这就容易造成思政课是讲具体知识或宣传政策的课的主观印象,感受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价值逻辑。如果学生缺少这种情感体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会显得生硬、缺少活力,达不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目标。
第二,提升教学内容精度,有助于教师从学生情感角度设计教学内容。
思政课教学要回应学生的情感诉求,应按照学生情感需要设计教学内容,而学生对思政课主动的接受性体验,会产生明显的传递性,具有提升思想境界、情感碰撞的显著效果。为了达到提升教学内容精度的目的,就需要思政课教师首先摸清学情,做到备学生;其次,抓主要矛盾,层层剖析,做到备教材;再次,对学生关心的问题和思想的困惑及时回应,做出理论解答;最后,引导学生理性分析问题,辨明是非曲直。
第三,提升教学内容精度,需要在情理交融中实现入脑入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2]把道理讲通透、讲全面、讲深刻,离不开教学内容的支撑,从整体性上应着重讲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个根本问题。同理,要想把思政课的道理讲透彻,“使思政课走入学生心扉,必须找到心灵沟通的契合点”[10],这就需要发挥情感对道理的贯通和引导作用,实现情中含理、理中有情、情理交融的情境,从而把深刻的马克思主义道理于丰富的情感表达中阐述出来,达到师生共情的良好效果。
(三)构建师生协同课堂,营造和谐教学情境
高校思政课具有一般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双向活动。同时,由于思政课教学的独特性,即兼具理论教育和价值引导功能,就决定了“有效教学要解决的是对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实现从知识层面认知,到深化情感体验,最后实现内心价值认同进而落实到行为的问题”[11]。因此,教师不能只作知识的传声筒,学生也不能被当成思想理论的被动接受者,有效教学应是师生的双向奔赴,是心灵在场更是心随神往的和谐教学情境。
第一,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在价值引领方面的主导性、创造性和超越性作用。
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支配和主导作用,其基本前提是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情感性理解,并在教学中转化为对学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运用归纳和演绎法,寻找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提炼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必然结论,这种严谨的推理和分析,本身就是教师情感和价值观的再现,这就使得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满了情感,既真实又自然。同时,教学活动中生成的新思路、新想法,是基于教师对思政学科内容敏感性的捕捉,渗透了教师的情感和态度;对课堂状况的观察、课堂秩序的调控及师生教学互动的展开,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动力和热情,也推进了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总之,思政课教师价值引领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离不开积极情感的投入,这既能培育和谐的教学情境,也能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充分发挥学生在思政课中的主体作用,打造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课堂。
马克思认为,人是实践活动本身。思政课教学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如果离开了学生主动有效的参与,是难以达到知、情、意、行统一的。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基本学情,知道学生所思所想所困,懂得他们的思维习惯及话语特点;另一方面,时常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知晓他们思想上的难点痛点堵点,以便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及恰当的叙事方法,达到思想及情感共鸣。进入新时代,更应探索学生对理论学习的需要和特点,树立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的理念,将老师所讲和学生所需结合起来,在“语境同构、思维同构、情感同构”[11]中实现立德树人。
(四)优化思政教学微环境,增强立德树人效果
高校思政教学微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产生直接影响的具体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等”[12]。这里,以学校环境为例探讨本论题:
第一,树立以师生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
立德树人是一个整体概念,不但需要发挥思政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更需要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管理的人的对象,以教师为本,就应体现在尊重各学科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分类管理,体现差异,特别是对思政课教师的人文关怀,包括精神与物质的关怀,充分信任,倾心交流,营造宽松愉快的育人氛围。只有这样,思政课教师才能将对教学和科研的兴奋与热情转化为对学生真挚的情感与关爱,进而出色地履行好教书育人职责。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关注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制定培养计划、培养方案时将学校特色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等具体事项上,充分考虑学生课业学习与身心健康的协调关系,落实好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目标。
第二,营造自上而下立德树人的情感环境。
常言道,环境育人。的确,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积极向上的教风学风,有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置身于校园微环境中的每个人,都是创建立德树人情感环境的主人:一是校领导应具有较高的情感素养,真正树立以师生为本的学校治理理念,全身心投入立德树人的工作中。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你要做整个儿校长,而不是‘半个儿’校长,‘分命’校长。”[13]二是学校各职能部门应本着积极协助的态度,实施公平公正和充满人文情怀的教师管理。须知,“人的情感支配着人的行为,如果人与人能够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就会增强人的亲切感”[14]。思政课教师积极情感的获得是内外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来看,在制度设计、教师管理及考评考核上是否积极有效、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符合实际,某种程度上是思政课教师能否生成人文情感,进而全力以赴,以饱满姿态投入到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因素。
综上,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要讲好思政课,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在情感建设上需要融通各个环节,共同发挥作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应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在情感教育中实现理论内化与价值引领,于知、情、意、行的统一中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590-1591.
[2]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光明日报,2022-04-26(1).
[3]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95-196.
[4]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647.
[5]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3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17.
[6]苏霍姆林斯基.公民的诞生[M].黄之瑞,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92.
[7]龚志宏.高校思政课落实“八个统一”的三个维度[J].武警学院学报,2020,36(7):65-69.
[8]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71.
[9]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
[10]齐卫平.思政课讲好道理是一门大学问[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2(3):18-24.
[11]沈壮海.新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188-189.
[1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104.
[13]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49.
[14]万有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非权力性影响力及实现路径[J].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2022,38(3):43-46.
基金资助:浙江工业大学2021年教学改革一般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四史’教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的路径研究”(GZ21131270070);
文章来源:赛北,姜洪欧.情感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实境遇及有效路径[J].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2024,40(07):33-38.
分享: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要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就要继续高扬改革开放精神。
2024-10-10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呈现出哪些新的发展态势与路径走向,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需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内涵何解”、“动力源何”以及“何以推进”的问题。
2024-09-05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创新、增质培优。如何与时俱进,结合过去、现在、将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准、讲透、讲活,真正让青年学生愿听、爱听,最终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改革的主要任务。
2024-08-2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2024-08-08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网络空间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阵地。大数据时代,如何更好地运用网络思政,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大数据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网络思政的工作策略和有效路径,以期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2024-07-3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1]同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了整合新闻媒体资源、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2]。近年来,新兴媒体技术发展势头迅猛,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已然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
2024-07-312024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必然以整个思政学科尤其是思政研究的内涵式发展为基础。其中对青年网络新思潮的研究尤其重要。
2024-07-25价值观的塑造离不开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论述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时,七次提及情怀、情感,而在“3·18”讲话中,更是十余次提及“情”“真情”和“情怀”。可见,情感教育与德育、智育和美育密不可分,高度统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07-231936年10月,宁夏战役计划落空后,为打通苏联国际交通线,争取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援助来进行抗日,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一千八百余名将士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向甘西、新疆挺进。深入河西走廊的将士,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英勇奋战近5个月,歼敌两万余人,但最终因粮绝弹尽、强弱悬殊而惨遭失败,血沃祁连,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悲壮的篇章。
2024-07-23制度化是一个持续演进和完善的过程体系,强调制度的动态性发展和持久效能。系统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意识形态的制度性规定一般不是单一孤立地存在,相反,往往是结构化、体系化的。”
2024-07-23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期刊人气:2747
主管单位: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政治
国际刊号:1002-9907
国内刊号:11-1496/D
邮发代号:2-378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77
影响因子:0.05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