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大民屯页岩油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应用

  2024-08-3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大民屯页岩油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但是受地质工程技术制约未获得实质性突破,近些年通过一批直井、水平井压裂改造突破了出油关,下一步需要探索解决的就是加强地质工程一体化,精细优化压裂方案提高稳产能力。为此,介绍了大民屯凹陷一口重要水平井SY1的压裂方案研究及应用效果情况,通过对前期压裂施工分析和对储层精细评价,提出了基于水平井体积压裂的细分切割、差异化设计、暂堵转向等设计思路,最大限度增加了储层改造体积,措施实施后产量实现了大幅提升,成效显著。

  • 关键词:
  • 体积压裂
  • 压裂过程
  • 大民屯页岩油
  • 孔隙度
  • 水平井
  • 加入收藏

1、大民屯区块储层特点


1.1岩性复杂多变

“源储一体”互层状储层,岩性频变,甜点识别难度大,而且压裂过程中容易产生“扭曲”裂缝。

1.2物性极差

大民屯页岩油属低孔、低渗储层,孔隙度集中在5%~8%,渗透率集中在0.01~0.5 mD,平均孔吼半径为50 nm,折算原油流度较低,为0.03~0.1 md/mPa·s,整体渗流条件差。

1.3粘土含量高

储层粘土含量>30%,岩石偏塑性,支撑剂易嵌入裂缝壁面,损失导流能力;伊蒙混层等水敏性矿物含量高,储层表现出强水敏特征,容易对储层造成二次伤害影响压裂效果。


2、前期页岩油压裂认识


2.1前期水平井改造指标相对较低

与国内其他页岩油典型区块相比,见表1,此前施工的SP1、SP2从改造段数、总砂量、总液量、加砂强度、液体强度上都有着较大的差距,改造强度、改造体积不够[1]。

表1前期大民屯页岩油压裂和同期国内其他页岩油区块压裂指标

2.2储层渗流条件差

通过对大民屯页岩油渗流机理研究发现,储层渗流的启动压力梯度高,达到1 MPa/m。而且属于低成熟原油,这种油藏不同于汽油比高的油藏,产量下降快,而且在这种储层物性差、流体粘度高的情况下渗流条件极差,井筒附近有效渗流范围极小,无法实现正常生产,若想改善这种情况,就要最大程度打碎储层,缩短流体从基质向裂缝渗流的距离,扩大有效渗流范围。

2.3裂缝复杂程度不够

压裂倾向于形成简单双翼裂缝,局部存在复杂裂缝分量,具备工艺提高复杂程度。


3、水平井体积压裂适应性分析


大民屯页岩油储层较为特殊,不能将其他区块成熟的压裂设计方式直接套用。需要先从精细储层评价入手全面认识储层,而后根据储层评价结果对水平段进行精细分段、差异化设计,在设计上从针对性压裂液配方研究、导流能力等参数精细优化、支撑剂优选、配套压裂辅助技术等几个方面逐项研究,最大程度改造储层。

3.1储层有效性评价

(1)岩性。

SY1井完钻井深5085 m,水平段长1795 m,钻遇两套目的层,4535 m前是Ⅰ组高阻油页岩,4535 m后为Ⅱ组泥质白云岩。

(2)物性。

本区油页岩储层整体物性较差,孔隙度集中分布于5%~8%,渗透率集中分布于0.01~0.5 mD。低温吸附实验表明:Ⅰ、Ⅱ油组孔喉半径整体较小,整体低于50μm,局部存在一定的大孔喉储层;其中泥质云岩的孔喉半径较大,孔隙结构较好,是相对优势岩性。

(3)油品。

地层温度梯度按邻井取值3.51℃/100 m,水平井段垂深为3240 m,折算压裂段地层温度110℃。地下原油粘度取值7 mPa·s,地层渗透率取值0.5 md,折算流度为0.07 md/mPa·s,流动阻力较大。此外,由于原油凝固点比较高,低温压裂液注入地层后会引起高凝油析蜡,造成岩心伤害率降低。以大民屯原油进行低渗砂岩驱替实验表明,“冷伤害”后,岩心渗透率仅为初始40%。

(4)敏感性。

通过全岩分析结果显示,粘土含量比较高,平均分布在32.2%~36.2%,高粘土含量造成两个不利储层改造的方面:一方面是岩石偏塑性,支撑剂易嵌入裂缝壁面。通过支撑剂嵌入实验证实,导流能力损失约32%;另一方面是粘土矿物中,主要含量为伊蒙混层,岩石表现出强水敏特征。

(5)地层压力系数。

大民屯地区整体处于超压状态,地层能量充足。Ⅰ组及Ⅲ组的地层均具有高压异常,平面上最大地层压力系数可达1.6;Ⅱ组属于正常的压力系统,邻井压力系数1.15。

3.2复杂裂缝要素评价

(1)天然裂缝发育情况。

通过区块内邻井成像测井解释可知,储层整体裂缝不发育,局部存在高导裂缝和小断层。此外,结合SP2井下裂缝监测数据,压裂裂缝以双翼对称裂缝为主,局部存在复杂裂缝分量。基于工程品质初步分析,储层具有工艺提高裂缝复杂度的潜力。

(2)最大最小地应力。

根据SY1井和邻井地应力解释结果,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差值较小。其中Ⅱ油组5~7 MPa,Ⅰ油组2~3 MPa,具备造复杂裂缝的应力条件。

(3)脆性指数。

SY1井脆性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其中I组粘土含量高、脆性小(30%~40%);II组脆性矿物含量较高,脆性相对较好(40%~50)%。


4、水平井体积压裂最优化方案


4.1整体设计思路

基于I组、II组储层特征的分析,采用差异化的分段压裂思路,提高“缝控储量”,最大程度地提高水平段储量动用程度和单井产量。

I油组:发育含碳酸盐油页岩,纵向层薄,天然裂缝欠发育,水平两向主应力差相对较小(2~3 MPa),采用缩短段簇间距,减小孔簇长度,采用适中的裂缝半长并兼顾裂缝导流能力,实现对储层的细分密切割;配合簇间暂堵转向工艺促进裂缝开启,连通离散的甜点,减小油气在基质中的运移距离。

II油组:多发育泥质云岩、粉砂岩,致密油储层,天然裂缝欠发育,水平两向主应力差较大(5~7 MPa),采用大排量缝网体积压裂技术,低粘度滑溜水结合缝内暂堵转向提高裂缝复杂度,最大程度提高储层改造体积。

4.2分段参数

进行“双甜点”识别,地质甜点包括TOC、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岩相,工程甜点包括杨氏模量、脆性指数、闭合应力梯度、两向应力差,通过对双甜点的综合评价,将水平段划分为“I类层、Ⅱ类层、Ⅲ类层”三类层,只针对“I、II类层”改造。水平段共分为23段进行改造,其中I类层9段,II类层14段。

4.3分段工艺优选

目前速钻桥塞、可溶桥塞等分段工艺和工具都较成熟、分段数不受限制。为了满足SY1井长水平段大排量、大液量、分簇射孔等体积压裂需求,减少钻塞作业流程,提高压裂时效,降低施工复杂处理难度,选用可溶桥塞作为分段工具。

4.4裂缝参数

(1)段长。

依据北美页岩油和国内页岩油成功开发经验[2],以提高单井产量和控制成本为目的,结合SY1井地质特征以及钻遇情况,综合考虑施工成功率以及井筒完整性,基于数值模拟优化结果,最终优化段长为50~70 m,平均60 m。

(2)簇间距。

利用裂缝扩展软件建立多簇数值模型,对簇间距进行优化,固定液量和支撑剂量,簇间距为5 m、10 m、15 m、20 m、25 m,模拟结果显示,簇间距越小,产量越高,经过综合分析SY1井簇间距取值5~10 m。

(3)裂缝半长。

通过模拟不同裂缝长度对产量的影响,I类层裂缝半长超过150 m后产量上升趋势变缓,因此裂缝半长确定为150左右。Ⅱ类层裂缝半长超过120 m后产量上升趋势变缓,因此裂缝半长确定为120左右。

(4)裂缝导流能力。

通过模拟不同导流能力对产量的影响,I类层导流能力超过20 DC·cm后产量上升趋势变缓,因此导流能力确定为20 DC·cm左右。Ⅱ类层导流能力超过15 DC·cm后产量上升趋势变缓,因此导流能力确定为15 DC·cm左右。

4.5压裂规模

通过压裂软件模拟,得到不同加砂规模下的裂缝参数,加砂90 m3时有效缝长能达到120 m,加砂110方时有效缝长能达到150 m。若现场加砂难度大,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改造规模。

4.6压裂材料

(1)优选压裂液。

针对储层物性差、粘土含量高、水敏性强的特点,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确定了最优配方:滑溜水使用0.10%的乳液聚合物,在排量10 m3/h较清水的降阻率提高70%以上,满足SY1井大排量施工要求;压裂液采用0.5%有机防膨剂,应对页岩水敏地层;优选压裂液助排剂类型,确定50%低分子醇(甲醇)+30%破乳剂+20%助排剂的添加剂配比,降低毛管力,减小水锁伤害。

(2)优选支撑剂。

SY1最小主应力66 MPa左右,井底流压20 MPa,有效闭合压力达到46 MPa左右。页岩压裂形成的裂缝宽度较小,特别是支缝和微缝系统,且对导流能力要求低,多采用小粒径支撑剂。滑溜水携砂性能较差,为提高支撑剂运移距离以及铺置效果,优先考虑低密度支撑剂。综合以上要求,为实现各级裂缝的有效支撑,总体原则采用混合粒径支撑剂。70/140目石英砂支撑剂除支撑分支裂缝外,兼具打磨炮眼和近井裂缝的作用,有利于降低施工压力,而且70/140目支撑剂的降滤、转向作用,有利于提高裂缝复杂程度。40/70目低密陶粒支撑剂用于支撑主裂缝,提高主裂缝导流能力,建立缝网和井筒流动通道。

(3)暂堵剂优选。

优选了AccessFrac暂堵转向工艺,该工艺是用来优化分段压裂中支撑剂缝内分布的技术,以确保每个射孔簇都可得到有效改造。AccessFrac工艺应用了新型近井转向材料——Biovert NWB。Biovert NWB是一种适用于各种裂缝条件的化学转向剂,该转向剂可以提供暂时的炮眼或近井裂缝封堵,但随后会完全降解,对地层及环境伤害极小,暂堵转向剂由不同大小粒径(4~200目)的颗粒组合,粒径分布范围广,对不同形状的炮眼及近井带压裂裂缝、天然裂缝、支撑裂缝进行桥接降滤封堵,适用温度范围为60~160℃,降解时间12~72 h,将暂堵剂放入清水中,120℃条件下,约12 h后无固相,24 h完全降解。暂堵剂承压差强度45 MPa以上,实际堆积承压强度可达约70 MPa。

4.7射孔参数

基于“岩性、TOC、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天然裂缝、脆性指数、应力差”等参数进行综合评价,优选综合分析高值作为簇射孔点,建立了总体分簇原则:(1)射孔工艺:首段采用油管打压射孔,后续段采用电缆传输分簇射孔;(2)射孔枪参数:枪型89枪、弹型89弹、孔密12孔/m、60°相位角;(3)射孔位置:选择综合解释好、泥质含量低、脆性指数高的点射孔,同时单段内的射孔点最小主应力要尽量相似,避开岩性分界面和固井质量不好的位置,根据测井校正可对射孔位置进行微调。

4.8压后焖井时间

针对高凝油冷伤害的问题,模拟储层温度场变化,待储层温度高于熔蜡点温度后再进行放喷排液,根据模拟结果初步确定焖井时间72h。


5、压裂实施及压后效果


应用此技术历时15天SY1井顺利完成23段45级压裂施工,加砂总量2008 m3,液体总量50743 m3,施工排量14.0~16.0 m3/min,均达到设计要求。压裂井段长度、分段数、压裂规模、布缝密度、加砂强度、液体强度等关键指标均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从压裂施工曲线和实时裂缝监测结果看,添加暂堵剂再次起泵后施工压力、裂缝延伸方向发生了一定变化,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暂堵转向,增大了改造体积。

SY1井压后放喷三个月开始抽油机试采,∮44泵×2200.98 m生产,冲程5.1 m,冲次3.4次/min。初期日产液39.3 t,日产油16.9 t,日产气912 m3,压后第一年累产油2650 t,产天然气202517 m3,累出压裂液8126 t,创造了大民屯页岩油攻关以来稳产时间、稳定产量的新纪录,实现了大民屯页岩油储层改造新的突破。


6、结论


(1)与前期的SP1、SP2施工相比,SY1井施工规模提高了一倍,施工排量由10 m3/min提升到目前的16 m3/min,簇间距由20~25 m缩短到5~10 m,针对水平段储层特点采用差异化设计参数。从效果来看产量提升很明显,说明“缝控储量”是页岩油储层改造的核心。

(2)水平井桥塞分段压裂仍然是目前页岩油储层改造最为可靠、有效的工艺,在施工规模翻倍的情况下本次施工效率还有所提升,平均每天完成1.5段(3000方液、135方砂),但是泵车损耗较大,需要展开单台泵车施工排量、施工时间的优化,实现泵车效率与效益的最佳平衡,为后续经济开采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梁兴,徐政语,张介辉,等.浅层页岩气高效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以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太阳背斜区为例[J].石油学报,2020,41(9):1033-1048.

[2]王金刚,孙虎,任斌,等.填砂分段压裂技术在页岩油套变水平井的应用[J].石油钻探技术,2021.


文章来源:刘迪.大民屯页岩油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应用[J].石化技术,2024,31(08):194-19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当代石油石化

期刊名称:当代石油石化

期刊人气:49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石油

国际刊号:1009-6809

国内刊号:11-4547/TQ

邮发代号:2-771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