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肝片吸虫病和前后盘吸虫病是羊较常见的寄生虫病。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的寄生于反刍兽和其他哺乳动物及人类的肝实质和肝胆管内而引起的病症。前后盘吸虫病是前后盘吸虫寄生于羊的瘤胃、网胃、皱胃及小肠中,危害相对较严重。这两种寄生虫病无论单发还是混合发生,均危害性大,死亡率高。发病多在10~11月,经常放牧于潮湿地块或露水、阴天、水泡里饮水的羊易感染,因此现对一起绵羊感染后症状,剖检变化、流行病学、治疗、预防进行了论述,仅供参考。
1、病原
1.1肝片吸虫
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动物的肝脏和胆管内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重度中毒及营养障碍等症状的疾病。慢性和急性症状的患畜因消廋而体重速减,乳产量显著下降。
1.2前后盘吸虫
该虫寄生在瘤胃壁上,有时在网胃、瓣胃也可发现,一般危害不大。在幼虫阶段,因发育过程中移行于真胃、小肠、胆管或胆囊内,可造成家畜较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
2、生活史
2.1肝片吸虫
肝片吸虫的成虫寄生于羊及其他宿主的胆管内,产出的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并同粪便一同排出体外。虫卵在适宜温度(5~30℃)和充足氧气、水分及相关条件下,经10~25天孵出毛蚴,毛蚴在生活期间如遇宿主(如螺)则进入体内,经过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各阶段发育,最后形成大量的尾蚴从螺体逸出,尾蚴附着于水生植物上或水面上形成囊蚴,羊等终末宿主在吃草或饮水时吞食了囊蚴即被感染,并移行到胆管寄生。在小肠内脱囊的童虫向胆管移行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穿过肠进入腹腔经肝包膜、肝实质进入肝脏达到寄生部位,二是钻入肠黏膜进入肠静脉经门静脉循环到达肝脏,并最终移行到胆管。童虫在移行过程中,可造成肠壁、肝组织损伤等。
2.2前后盘吸虫
前后盘吸虫的发育与肝片吸虫相似,只需一个宿主,成虫瘤胃内产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温度下(26~30℃)经12~13天孵出毛蚴,浸入水中找到适合的中间宿主,即进入体内发育成胞蚴、雷蚴、子雷蚴及尾蚴,成熟后离开中间宿主附在草上被羊吞食后感染,童虫在真胃黏膜下组织、小肠、大肠、胆囊、腹腔液,其中在肾盂中移行寄生5~8周,最终达到瘤胃发育成幼虫。
3、流行特点
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的流行特点基本相似,外界环境和季节对该病的流行有很大的影响,主要发生夏秋季节,特别是多雨年份和多雨季节,在低洼潮湿地区有大量小椎宗螺滋生,淡水螺剧增该病流行严重,甘南地区在8~10月易感染,主要取决于当地湿度、中间宿主的繁殖发育季节及大群放牧情况(常年放牧)。
4、病例情况
2016年10月24日,巨宝镇养殖户来诉,养殖210只绵羊常年放牧,近期相继死亡3只,自行给药不见效果,羊陆续死亡,发病时长10天左右。发病前发现患羊逐渐消廋,下颌肿,掉群,病死亡羊都有腹泻症状,死后颌下面部唇部发生水肿,皮肤苍白,放血后血液稀薄,呈粉红色,羊痘疫苗、三联四防疫苗、口蹄疫疫苗,小反刍兽疫疫苗都接种过。
4.1临床症状
患羊表现消廋、贫血、黏膜苍白、黄染,食欲不振,异嗜,步行缓慢,被毛粗乱无光,眼睑、颌下、胸、腹下出现水肿,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后期有的羊顽固性腹泻,粪便有腥臭味,体温有时升高。病后期精神萎靡,极度虚弱,最后因恶病质死亡。
4.2剖检变化
将一只死亡2h及一只未死亡的病羊送往齐齐哈尔市动物医院剖检,病羊尸体消廋、贫血、水肿,黏膜苍白、黄染,鼻、口唇上有潜在溃疡,肛门周围被毛被稀粪污染。剖检可见血液稀薄,腹腔内有红色液体,有腹腔炎变化,有时在液体内发现红色蚴虫体,在瘤胃壁吸附着大量成虫,胃幽门部、小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黏膜下可发现蚴虫体,肠内充满腥臭味的稀粪,胆管、胆囊膨胀,内有童虫。肝脏可见急性肝炎和大出血样现象,肝脏肿大,有2~5mm长的暗红色虫道,虫道内有凝固的血液和少量蚴虫。在肝组织破坏的部位出现淡白色索状瘢痕,肝实质萎缩、褪色、变硬,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胆管有虫体和污浊粥样液体,胸腔及心包内有透明液体。
5、诊断
2016年该地区在8~9月末期间雨量偏多,发病羊群在沿江低洼与沼泽地边放牧,经常饮沟内的污水。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确诊为羊肝片吸虫与前后盘吸虫混合感染。
6、治疗
(1)左旋咪唑与硫双二氯酚联合用药:按体重使用左旋咪唑10mg/kg,硫双二氯酚100mg/kg,一次性口服,7天后再用药1次。(2)严重病羊10%葡萄糖500 mL、维生素C 30 mL,混合后静脉注射。(3)能量合剂250mL,静脉注射。(4)体质较差病羊可口服健胃液300mL。经全群驱虫后,病羊病情逐渐好转,痊愈。
7、预防
7.1定期驱虫
根据该地区实际情况,每年至少进行2次驱虫。预防该病的关键选择秋末冬初进行驱虫,并且药量一定达到剂量。
7.2粪便处理
对粪便及时清理堆积发酵,杀死虫卵。
7.3消灭中间宿主
可用物理疗法和化学方法,配合农田水利建设,草原改良,填平低洼水泡子,使椎实螺无法生存,饲养鸭子可减少螺的数量。喷洒化学硫酸铜或氨水可以杀死螺。
7.4饲草、饮水卫生
尽量不去低洼的草原放牧,尽量减少感染虫囊蚴的机会,尽量饮自来水或井水,或者流动河水。
7.5轮牧
在易感染的季节放牧,可采取轮牧。按照国家政策,养殖户将进行圈养,减少放牧感染机会。
8、小结
各种寄生虫广泛寄生动物体内,以多种方式掠夺营养,损害健康,降低动物机能,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有的畜禽寄生虫系人畜共患,可危害人类健康。在驱虫用药时首选丙硫咪唑、左旋咪唑、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
通过剖检变化能够准确对比出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的寄生部位不同,但在症状、流行病学上基本相似,因此在解剖每一部位仔细检查、记录,并为确诊疫病及治疗用药过程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综合上述希望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在每一环节仔细检查,详细记录,综合分析,及时确诊,为养殖户尽早尽快挽回经济损失。
文章来源:毕思文.绵羊肝片吸虫病与前后盘吸虫病混合感染的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21(09):113-114.
分享:
恩诺沙星又名乙基环丙沙星, 是动物专用的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 对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 巴氏杆菌、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 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支原体等均表现较高的抗菌活性。 恩诺沙星通过抑制细菌 DNA 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干扰细菌 DNA 复制过程而发挥抗菌作用。
2025-02-12细菌性肠炎是一类常见的动物肠道疾病,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发的急性肠道炎症,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增长,导致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并造成肠道菌群紊乱,严重时会导致动物大面积死亡,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1]。
2024-12-02禽类痛风是非常普遍的营养代谢病之一,因蛋白质代谢障碍而导致大量尿酸盐在人体关节、内脏器官等处沉积。禽痛风通常发生在鸡和水禽身上,在饲喂高蛋白饲料的雏鹅中尤其常见。禽痛风一般分为内脏型和关节型两种类型,在临床上表现为腿部和翅膀关节肿胀、跛行和腹泻。
2024-12-02犬未知来源的低分化癌为罕见的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并具有侵袭性,易发生转移和扩散。未知来源的低分化癌细胞相较于其他来源明确的恶性肿瘤细胞不再保留起源组织或器官的细胞特征。与临床来源明确的恶性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和鳞状细胞癌等)相比,低分化癌的恶性程度更高,患病动物的整体生存期更短。
2024-11-14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是对养殖业最具威胁的霉菌毒素之一,存在于谷物、油籽、坚果和香料等多种农作物中。AFB1污染属于全球性食品安全问题。肠道是AFB1进入机体后首先接触的生物屏障。被AFB1污染的食物或饲粮进入机体后可使肠道内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失调,进而导致肠道结构损伤。
2024-11-14鼻腔肿瘤在犬的肿瘤性疾病中占2.4%,约80%的鼻腔肿瘤是恶性的。同时,老年犬鼻分泌物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鼻腔恶性肿瘤。该病通常预后不良,如果不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患犬可能因为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 PNS)以及鼻腔肿瘤引起的呼吸困难和鼻衄等死亡,及时诊断和治疗可改善患犬的生活质量,延长患犬的存活时间。
2024-11-13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是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具有促进生长、调节物质代谢、影响生殖和免疫等生物学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肌肉和骨骼等组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方面[4]。GH基因在组织和细胞中发挥作用,首先与靶细胞表面的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结合,由GHR基因介导将信号转入细胞内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应。
2024-11-13由于ADV具有宿主范围广、感染效率高、易于培养和纯化、基因结构稳定等优点,通过修饰ADV衣壳蛋白构建的ADV载体已被用于基因治疗及疫苗开发[2-3]。重组ADV载体也被应用于对抗人类或动物病毒性疾病[4]。关于CAdV、PAdV及FAdV-4研究较多,主要倾向于Fiber、Penton表达及单克隆抗体制备[5],对其余ADV的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2024-11-13在多羔母羊妊娠后期,由于日粮结构改变及胎儿增重,母羊激素水平、代谢状态及免疫机能都会出现较大波动,从而增加酮症、炎症性疾病及产前瘫痪等风险[2]。代谢组学是一门探究疾病成因、反映生物标志物、描述疾病及监测和预测复杂疾病的学科,其中包括对机体整体水平上代谢物变化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3]。
2024-11-13作为一种典型的原核表达系统,改造后的大肠杆菌因生长速度快、连续发酵能力强和成本相对较低,被广泛作为外源蛋白表达的细胞宿主,而外源蛋白的表达形式主要分为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8]。陈忠广等[9]利用稀释复性法探讨了不同条件对重组犬IFN-γ(rCaIFN-γ)蛋
2024-11-13人气:7397
人气:5917
人气:5243
人气:4999
人气:472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畜牧兽医学报
期刊人气:2018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0366-6964
国内刊号:11-1985/S
邮发代号:82-453
创刊时间:195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191
影响因子:0.518
影响因子:0.270
影响因子:0.956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