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产教融合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强调教学与行业的紧密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而更好地满足行业的需求。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变得尤为重要。该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对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畜牧业和兽医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畜牧业及兽医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不高,教学内容与现实应用存在较大差距,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必须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
1、产教融合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飞速增长,畜牧业和兽医行业在我国日益壮大。为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产教融合是实现高职教育质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而畜牧兽医专业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一支,产教融合必不可少。
首先,可帮助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体系更好地与市场需求接轨,为生产和经济发展服务。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需求变化,畜牧兽医行业已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需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行业适应性的优秀人才。产教融合可通过实现课程与行业实际需求的对接,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和适应性,为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其次,可促进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改进。产教融合可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到学校兼职教学,与专业教师共同教授课程,并在实践中指导学生,提高师资队伍的力量和素质。产教融合还可使高职兽医兽科专业的教学更加紧跟市场动态,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最后,还可提高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在畜牧兽医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将产教融合的理念贯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校园和企业实践参与中得到实战经验的积累,更易于就业市场的融入,并且更容易获得用人单位认可,增强彼此信任感,更高质量的人才成长将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1]。
2、产教融合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现状
第一,教育与产业不匹配。由于畜牧兽医产业本身的发展呈现分散、分布广泛、复杂多变等特点,使教育机构在开展人才培养时难以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出现教育培养和实际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第二,教材与实践不协调。课程体系改革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但是在畜牧兽医专业领域,实习环境和实践设备的限制容易导致实践教学和教材内容不协调,影响实际培养效果。
第三,师资队伍不足。在实施教育与产业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有适应产业需求的专业专才,但是在畜牧兽医专业中,受制于行业的相对低薪待遇和限制性职称晋升机制等因素,可能出现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数量不足的情况。
第四,教育与科研脱节。正确的产教融合应该将教育、科研和产业紧密结合,但是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教育和科研仍然相对独立,没有建立科研和教育机构之间的良好互动和协同机制,这也会影响教育改革的效果[2]。
3、产教融合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策略
3.1 融通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素养
在当今产教融合的大趋势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应该更加注重将实际应用与课程设置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职场素养。可借鉴相关企业文化和畜牧文化,将其融入到课程设计中,以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高职院校可结合优秀畜牧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将其融入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企业的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并将其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形成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还可加强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增加文字表达、沟通交流、口语表达及畜牧文化等内容的学习,提高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在课程实施方面,高职院校可加强体育和健康模块的教育力度,融入社会适应、身心健康、岗位需求等训练内容,强化其职业适应能力,提升其职业素养,为其后续的职业生涯浇筑坚实的基础。最后,在学生体验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现代养殖企业,让学生了解现代养殖业的发展及其所需技能,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学校还可建立相应的专业课程企业导师制度,招募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企业导师,通过实践和实战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经验[3]。
3.2 构建校企合作实训体系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畜牧兽医行业的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实践合作基地,增设实训中心,拓宽学生实践场所及机会。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接触实际工作需要的技能和方法。学校可和企业共同打造适应性强的实训环境,进行从简单到复杂的模拟实训,模拟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情况,为学生提供技术和实践经验。学生可在现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练习技能和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可引进企业资本,共同研发先进的技术,共享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营销战略。还可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员来学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讲座,强化学生知识水平跟实践能力。学校还可跟企业一同进行实践教学和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学校和企业可共同制定实践教学目标和计划,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和培训机会。此外,学校和企业还可以共同开展项目教学,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的兽药生产企业合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实训体系。该实训体系涵盖多个方面,包括实验室实训、实习实训和专业人才培养等。首先,在实验室实训方面,将企业的兽药生产工艺和技术引入实验室实训中,让学生实践生产兽药的各个环节。该专业还与企业共同开发一些新产品,通过试验室实训来调试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其次,在实习实训方面,与企业签署实习协议,让学生有机会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实践各种畜牧兽医技术,了解兽药生产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模式。最后,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一些技术交流和研讨会,邀请专业人士和学术专家来到学校进行报告和讲座,鼓励学生参加企业举办的各类畜牧兽医技术培训。学校还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举办实习鉴定、实验技能竞赛等活动,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通过这样的校企合作实训体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也为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合作环境。
3.3 创新教学模式,强化职业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教融合已成为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重要举措。作为高职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负责人,应时刻关注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紧紧把握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趋势,针对所代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做出及时的创新与调整。首先,加强校外教学环节的设置。学校可将养猪和猪病防治、牛羊生产和疾病防治、养禽和禽病防治等核心课程实际讲解放到校外,让学生融入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加深对于行业实践的认知。例如,通过订单培养模式,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发一些具有前瞻性的项目,确保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能与市场需求紧密贴合。此外,高职学校也可与企业进行企业冠名,通过定制化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实习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运营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现代学徒制也是一种有效的校企合作的方式。在学徒制计划期间,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所需的核心技能,这种方式可更好地将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当地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这些创新的校企合作方式,学校能更好地因应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在实践中,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操作,不仅更好地掌握重要的职业技能,同时也能在同业人士中建立实际业务的联系。其次,在畜牧兽医专业中,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校可将本学科的专业教师与企业的实战型导师结合起来,共同组成“双师型”教师团队,为学生提供与行业实际工作相一致的学习经验,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其职业技能。最后,加强虚拟仿真教育与教学。现代化的趋势下,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模拟畜牧兽医技术和场景,能提供一种无风险、合规化、高效的实践教育模式,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融入实际工作场景[5]。高职院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参与专业课程实习,提高学生的现实实践经验和业界工作技巧,增强其职业竞争力。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负责人需要不断拓展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和需求。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以实战为基础的教学及虚拟仿真教育等方式,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将更具人才优势、市场竞争力和适应性,为推动行业发展和培养优秀人才作出贡献。
3.4 注重创新创业教育
为了打造专业特色及确保学生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开始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必然选择,并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院校应将实践教学贯穿于课程的始终,提供充分的实验和实习机会。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养殖、兽医技术和农场管理等实践活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设创新创业课程,包括市场营销、创业管理、商业计划编制等内容。这些课程将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为他们未来涉足养殖和兽医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增加诸如“猪场实务”“饲料营销与技术服务”“禽场实务”等一系列选修类创新创业课程。不仅如此,还需设计和开展实践导向的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实验室实践、场地实习和模拟案例等教学形式,让学生获得真实的实践经验,培养他们在畜牧兽医领域中的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6]。要积极与相关产业进行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校企合作项目等合作平台。通过与企业和行业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学生可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掌握最新技术和趋势,并培养与行业接轨的实践能力。在这种互动中,学生能通过与企业家交流创业经验来消除疑虑,更好地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将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将为他们进入畜牧兽医行业打下坚实的创新创业基础,并促进产业和教育的融合发展,为畜牧兽医行业的未来贡献人才和创新力量。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畜牧兽医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产教融合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为社会培育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重视产业与教育机构的密切合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实践中,实践教学和职业能力培养应成为关注的核心,在校企合作和社会支持方面也需要不断加强,以培养出更多实用型和优秀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为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做出更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申红春,刘弈,黄冬,等.产教融合视野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J].农牧与食品机械,2017(3):16-17.
[2]周丹.产教融合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畜离业,2019,30(3):30.
[3]孙明梅.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J].山东畜牧兽医,2021,42(4):46-48.
[4]甄霆,李艳,赵旭庭.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产教融合双元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海外文摘(学术版),2021(16):103-106.
[5]侯金星,安小鹏,闫红军,等.畜牧兽医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探索:以高职畜牧业经济与管理课程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6)264-266,276.
[6田培育,李东阳,胡喜斌.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探索[J].世纪之星(交流版),2022(22):70-72.
基金资助:2020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ZJGB2020043);2022年湖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22F62);
文章来源:黄祥元,唐伟,谢雯琴等.产教融合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现代畜牧科技,2023(10):161-163.
分享:
恩诺沙星又名乙基环丙沙星, 是动物专用的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 对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 巴氏杆菌、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 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支原体等均表现较高的抗菌活性。 恩诺沙星通过抑制细菌 DNA 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干扰细菌 DNA 复制过程而发挥抗菌作用。
2025-02-12细菌性肠炎是一类常见的动物肠道疾病,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发的急性肠道炎症,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增长,导致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并造成肠道菌群紊乱,严重时会导致动物大面积死亡,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1]。
2024-12-02禽类痛风是非常普遍的营养代谢病之一,因蛋白质代谢障碍而导致大量尿酸盐在人体关节、内脏器官等处沉积。禽痛风通常发生在鸡和水禽身上,在饲喂高蛋白饲料的雏鹅中尤其常见。禽痛风一般分为内脏型和关节型两种类型,在临床上表现为腿部和翅膀关节肿胀、跛行和腹泻。
2024-12-02犬未知来源的低分化癌为罕见的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并具有侵袭性,易发生转移和扩散。未知来源的低分化癌细胞相较于其他来源明确的恶性肿瘤细胞不再保留起源组织或器官的细胞特征。与临床来源明确的恶性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和鳞状细胞癌等)相比,低分化癌的恶性程度更高,患病动物的整体生存期更短。
2024-11-14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是对养殖业最具威胁的霉菌毒素之一,存在于谷物、油籽、坚果和香料等多种农作物中。AFB1污染属于全球性食品安全问题。肠道是AFB1进入机体后首先接触的生物屏障。被AFB1污染的食物或饲粮进入机体后可使肠道内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失调,进而导致肠道结构损伤。
2024-11-14鼻腔肿瘤在犬的肿瘤性疾病中占2.4%,约80%的鼻腔肿瘤是恶性的。同时,老年犬鼻分泌物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鼻腔恶性肿瘤。该病通常预后不良,如果不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患犬可能因为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 PNS)以及鼻腔肿瘤引起的呼吸困难和鼻衄等死亡,及时诊断和治疗可改善患犬的生活质量,延长患犬的存活时间。
2024-11-13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是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具有促进生长、调节物质代谢、影响生殖和免疫等生物学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肌肉和骨骼等组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方面[4]。GH基因在组织和细胞中发挥作用,首先与靶细胞表面的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结合,由GHR基因介导将信号转入细胞内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应。
2024-11-13由于ADV具有宿主范围广、感染效率高、易于培养和纯化、基因结构稳定等优点,通过修饰ADV衣壳蛋白构建的ADV载体已被用于基因治疗及疫苗开发[2-3]。重组ADV载体也被应用于对抗人类或动物病毒性疾病[4]。关于CAdV、PAdV及FAdV-4研究较多,主要倾向于Fiber、Penton表达及单克隆抗体制备[5],对其余ADV的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2024-11-13在多羔母羊妊娠后期,由于日粮结构改变及胎儿增重,母羊激素水平、代谢状态及免疫机能都会出现较大波动,从而增加酮症、炎症性疾病及产前瘫痪等风险[2]。代谢组学是一门探究疾病成因、反映生物标志物、描述疾病及监测和预测复杂疾病的学科,其中包括对机体整体水平上代谢物变化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3]。
2024-11-13作为一种典型的原核表达系统,改造后的大肠杆菌因生长速度快、连续发酵能力强和成本相对较低,被广泛作为外源蛋白表达的细胞宿主,而外源蛋白的表达形式主要分为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8]。陈忠广等[9]利用稀释复性法探讨了不同条件对重组犬IFN-γ(rCaIFN-γ)蛋
2024-11-13人气:7411
人气:7153
人气:5953
人气:5048
人气:422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畜牧与兽医
期刊人气:456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0529-5130
国内刊号:32-1192/S
邮发代号:28-42
创刊时间:193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191
影响因子:0.518
影响因子:0.270
影响因子:0.956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