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羊肠毒血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2023-12-19    9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羊肠毒血症是由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造成的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患病羊只表现为急性腹泻、呼吸紧张急促、肌肉震颤等症状。该病会对羊只造成较高的死亡率,严重威胁整个养羊产业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以及文献资料,对羊肠毒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案以及综合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使广大养殖户对该病有充分清晰的认识,从而在养殖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此病的发生率。

  • 关键词:
  • 临床症状
  • 治疗方案
  • 羊肠毒血症
  • 诊断方法
  • 预防措施
  • 加入收藏

我国作为畜牧业大国,牛羊养殖数量不断增多,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满足了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但是在养殖和流通过程中往造成了一些疫病的传播。羊肠毒血症作为一种常见疾病,会严重威胁羊只的生命健康,减缓羊只的生长发育速度,阻碍养羊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是,一些养殖户由于自身专业水平有限,未能对该病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忽略了羊肠毒血症的危害性。实际上羊肠毒血症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且春末夏初、秋末冬初为此病的高发季,广大养殖户需多加注意。


1、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1.1 病原学

羊肠毒血症是由革兰氏阳性的D型产气荚膜梭菌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导致羊肠毒血症的D型产气荚膜杆菌通过在肠道内形成芽孢并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只有在90°C处理150 min才能进行灭菌。

1.2 流行病学

此病可发生于各个阶段的成年羊,尤其是6~24月龄羊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绵羊的发病率高于山羊,且此病具有群发性和散发性的特点。在地域分布中,潮湿地区养殖场的发病率更高。


2、临床症状


可以将其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以及慢性型3类。

2.1 急性型

此种类型的羊肠毒血症的病程一般仅有1 h左右,羊只会发生突然的死亡。一部分病程较短的羊只基本看不到临床症状,一些放牧的羊只即使会表现出呕吐腹泻,呼吸紧张急促,全身肌肉震颤,四肢僵硬等症状,常常还未来得及进行治疗就已死亡。

2.2 亚急性型

一般病程为几小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体温无明显的变化,腹泻消瘦,肌肉震颤,呻吟磨牙,有些病羊盲目地乱窜。

2.3 慢性型

一般病程为1~2 d,临床症状明显。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不合群喜独自活动,有白色的泡沫状液体从鼻腔流出,可视黏膜(眼结膜、口腔黏膜)苍白无色,虽不采食但是腹部膨大且触摸表现出明显的疼痛感,排出黄褐色恶臭味的糊状或水样稀粪,且有的混有血丝,步态蹒跚,心跳呼吸均加速,角弓反张,最终死亡[1]。


3、诊断方法


当一些养殖场出现异常情况之后,广大技术工作人员要根据患病羊只的精神状态、临床表现等做出初步的判断。使用实验室检验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常用的方法有动物接种、涂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中和试验等[2]。

3.1 动物接种

从患病羊只回肠中采集病料,用生理盐水稀释过滤之后对实验动物进行注射感染;接种动物一般选择体型较小的品种,如大鼠、家兔等。以家兔为例,将2~3 m L的分离物在家兔的耳缘静脉进行注射,10 min内死亡则说明含有较高浓度的毒素,0.5~1 h内仅静卧或者有轻度的昏迷,1 h后又恢复正常的状态,则说明所含毒素的浓度较低。

3.2 涂片镜检

将从患病羊只肾脏、肠道壁采集的样品进行涂片处理,并使用革兰染色法染色后进行镜检,若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紫色的、有荚膜、无鞭毛、不具有运动能力的两端钝圆、单独存在或者成对排列的革兰氏阳性菌时,说明羊只疑似感染梭菌。

3.3 细菌分离培养

首先,将从患病羊只肝脏、肾脏、肠道中采集的病料接种于普通的琼脂平板上;其次,在特定条件(37°C,厌氧)下培养24 h,并将生长出来的表面湿润、中间隆起的灰色圆形菌落制作成涂片;最后用革兰染色法进行染色镜检,若观察到革兰阳性的、菌体中间有卵圆形的芽孢时,说明分离到梭菌。

3.4 中和试验

此诊断方法主要是确定羊群所感染的产气荚膜梭菌的菌型。首先将采集到的患病羊只的病料进行离心和过滤即得到肠毒素滤液,并使用移液器移取0.1~0.3 m L的肠毒素滤液注射到小鼠体内,若在注射后的短时间内小鼠出现了死亡,则说明可能有产气荚膜梭菌的存在。其次,确定病菌的类型可取5支小试管分别编号1、2、3、4、5并分别加入0.5 m L的肠毒素滤液,然后再分别将0.5 m L A、B、D型抗毒素血清分别加入1、2、3号试管中,第4、5支试管分别添加0.5 m L的生理盐水和肠毒素滤液,将其混合均匀后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按照0.3 m L的剂量对每只小鼠进行注射,并在24 h内观察情况。注射D型产气荚膜梭菌抗毒素血清和肠毒素滤液产物后的小鼠未死亡而其他组的小鼠全部死亡,说明此病是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导致的肠毒血症[2]。


4、治疗方法


对于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羊肠毒血症,可以根据厂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西药或者中药进行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4.1 西药治疗

方案一:此方案适合治疗病程较缓的羊只。使用高锰酸钾(浓度为0.5%,剂量为250 m L)对患病羊进行灌服,然后按照每kg体重使用0.3~0.5 g磺胺嘧啶钠的剂量搭配安钠咖注射液对其进行肌肉注射,1次/d,3 d为一个疗程。

方案二:将青霉素(600万IU)+硫酸阿托品(5 m L)混合配制后对患病羊只进行静脉注射,然后将葡萄糖溶液(浓度为5%,剂量为250 m L)+磺胺嘧啶(浓度为10%,剂量为20 m L)混合后也进行静脉注射,1次/d,连用3 d。

方案三:首次使用10 g的磺胺脒对患病羊进行口服用药,1次/d。在第2、3天,使用一半的剂量进行口服;同时,为了避免病羊出现脱水,应使用1~2 L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浓度为5%)对其进行静脉注射,连续用药3 d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3]。

4.2 中药治疗

与西药相比,中药治疗羊肠毒血症具有药效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小等优势。

方案一:苍术、甘草和大黄各10 g,贯众和龙胆草各5 g,玉片3 g,将上述6味中药混合后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煎煮,然后再加入1.5 g包好的雄黄再煎煮30 min,等冷却至适宜温度后对患病羊只进行灌服,为了保证良好的药效,再灌服50 m L的食用油,1剂/d,连用3 d[4]。

方案二:地榆15 g、诃子和生地各12 g、黄连、黄芩、当归和白芍各10 g,木通6 g,甘草3 g,川芎和石膏各2 g,乌梅5个,将上述12味中药称取后混合均匀,然后放入研钵中研成粉末,用开水进行冲泡,等冷却至适宜温度后对患病羊进行灌服。上述剂量为1剂的用量,病情轻缓的使用1剂即可,病情严重的使用2剂[5]。

方案三:甘草40 g,金银花、连翘、郁金、黄柏、槐花和地榆各30 g,栀子、黄芩、当归和白芍各25 g,将上述11味中药称取之后加水进行煎煮,等冷却至适宜温度后对患病羊进行灌服,1次/d,连用5 d[6]。


5、预防措施


5.1 免疫接种

对羊只定期进行疫苗的接种是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的直接、有效的措施之一。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健全的免疫制度,严格对羊只进行免疫。其次,在春秋季节对羊接种三联四防疫苗(羊快疫、羊猝狙、羔羊痢疾、羊肠毒血症),在开展接种工作时必须要严格遵循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如适用羊只、疫苗稀释倍数、保存条件等。最后,在接种完疫苗的一段时间内要进行抗体水平的检测,可以采用抽检的方式进行,如发现一些羊只的抗体水平较低,则需要及时进行补免。

5.2 加强饲养管理

5.2.1 要做好圈舍的环境控制

尤其是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避免夏季闷热和冬季寒冷对羊只造成严重的应激,并且要及时通风换气,避免过量的甲烷等气体造成呼吸道疾病;保证圈舍的干净清洁,每天均要及时将粪便等排泄物进行清理,破坏适合细菌繁殖的环境。

5.2.2 提供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的饲料

营养全面、易消化吸收的饲料是羊只提高自身抵抗力、获得良好免疫力的基础,因此一定要选择种类丰富、营养价值高的各种饲料原料,通过专业的饲料配方设计,为羊只的生长发育提供保障,也要保证日粮有适宜的精粗饲料比例。这样既能够充分发挥羊只的生产性能,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饲料成本。

5.2.3 做好定期消毒

要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来保证羊只的生存环境。对于患病羊要立即隔离,并选择聚维酮碘、来苏儿、碘仿等消毒剂对墙面、围栏、地缝、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对于死亡的羊只尸体,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填埋到指定的地点,必须在表面喷洒生石灰等进行消毒;对于无疫病发生的圈舍,每半月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即可。


6、小结


羊肠毒血症的发生不仅会阻碍羊只正常的生长发育速度,严重时还会危及羊只的生命健康。因此在养殖管理中,需要清晰认识到此病的危害,并根据病原学特点、临床症状并结合专业的实验室诊断做出准确判断,然后采用适宜的治疗方式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并通过免疫接种、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来预防此病的发生,降低羊肠毒血症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袁慧.羊肠毒血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 2022, 18(8):44-46.

[2]简光应,徐雄真.山羊肠毒血症的诊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6):136-137.

[3]江丽丽.羊肠毒血症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J].中国动物保健, 2022, 24(3):52, 59.

[4]张鹏.中西医结合治疗山羊肠毒血症[J].中兽医学杂志, 2019(5):65.

[5]姚红英.羊肠毒血症的诊断与治疗[J].兽医导刊, 2020(11):116.

[6]乌云其木格.羊肠毒血症流行与诊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1(20):32-33.


文章来源:刘宗美,李再光.羊肠毒血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23,44(12):57-5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畜牧兽医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

期刊人气:276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671-7236

国内刊号:11-4843/S

邮发代号:2-215

创刊时间:197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