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隔姜灸联合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观察

  2024-06-04    5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究隔姜灸及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及对首次排尿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8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观察组采取隔姜灸联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膀胱剩余尿量、尿道疼痛评分、首次排尿时间及首次排尿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膀胱剩余尿量小于对照组,尿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排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隔姜灸联合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可减少患者膀胱剩余尿量、缓解尿道疼痛感、缩短首次排尿时间、增加首次排尿量。

  • 关键词:
  • 中医综合疗法
  • 产后尿潴留
  • 癃闭
  • 针刺疗法
  • 隔姜灸疗法
  • 加入收藏

产后尿潴留主要指产妇分娩过程中子宫对膀胱产生压迫,导致膀胱神经敏感性降低,无法将潴留在其中的尿液完全排出体外的情况;该疾病发病率较高,如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产妇阴道出血量增多及泌尿系统感染,给产妇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1]。

中医认为,产后尿潴留与产后气虚血亏、脾虚肾亏有关,津液不足导致机体运行失调,经脉的瘀堵导致膀胱受压过久而气化失司,属“癃闭”范畴[2]。因此产后尿潴留的治疗应以养血益气、补肾温阳、解毒利尿为主。针刺治疗可起到刺激患者膀胱,改善和修复受损神经的功效,但效果相对较慢[3];为积极提升效率,应配合其他手段进联合治疗。隔姜灸为隔物灸法,可有效刺激穴位和经脉,传递姜和艾灸的双重温热效应至机体深处,以调节五脏六腑,起到驱除寒邪、治疗病症的功效[4]。本研究就隔姜灸联合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对首次排尿时间的影响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20年5月—2022年5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8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以奇偶数列法根据患者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年龄27~38岁,平均年龄(34.42±1.25)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22±1.25)周。观察组年龄28~39岁,平均年龄(35.47±1.42)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24±1.33)周。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获得南昌市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5]中癃闭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排尿出现障碍,小便闭塞,点滴全无。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外科学》[6]中尿潴留的诊断标准,患者排尿困难、排尿不充分;下腹部伴有疼痛;影像学检查示膀胱剩余尿量>100 mL。即可诊断为尿潴留。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自然分娩,分娩后6~8 h出现排尿障碍伴随下腹疼痛等临床表现;(2)膀胱剩余尿量>100 mL;(3)年龄18~39岁;(4)患者知情并同意。

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衰竭者;(2)有精神病史者;(3)产后大出血伴其他并发症者;(4)严重语言、认知障碍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取针刺治疗。详细步骤如下:选取足三里、气海、阴陵泉、中极4个穴位,嘱患者取仰卧位,暴露需针灸的部位;选用0.30 mm×13 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苏械注准20162270970),直刺足三里、阴陵泉25~30 mm,斜刺中极、气海20~25 mm;针刺的过程中需询问患者感受,当患者感受到酸、麻、胀等明显针刺感应时,足三里、气海可顺时针方向旋转行针,中极、阴陵泉逆时针方向旋转行针;共治疗30 min,每日1次。治疗10 d。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隔姜灸治疗。详细步骤如下:选择神阙、关元、水道、中极,嘱患者取仰卧位,暴露针灸部位;挑选新鲜老姜切片,姜片以直径2~3 cm、厚度0.2~0.3 cm为宜,针刺数孔,将姜片放置施灸部位的皮肤上;使用器具将艾绒做成圆锥形中等大小的艾炷,并放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过程中注意避风,关闭门窗,防止感冒;同时需及时询问患者感受,避免艾灰掉落,烫伤皮肤。连灸3壮,每日1次。施灸结束后叮嘱患者多饮用温水排毒。治疗10 d。

1.5 观察指标

(1)膀胱剩余尿量:治疗后记录两组患者膀胱内剩余的尿量,若膀胱内剩余尿量≥100 mL,说明效果不佳,如膀胱内剩余尿量<100 mL,说明效果显著。(2)尿道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法(VAS)评估尿道疼痛情况,患者根据自身感受进行评分,分值0~10分;分值越大代表疼痛感越强。(3)首次排尿时间及首次排尿量:记录患者治疗后首次排尿时间并精准测量患者首次排尿量。

1.6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剩余尿量、尿道疼痛评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膀胱剩余尿量、尿道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尿潴留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剩余尿量、尿道疼痛评分对比 

2.2 两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对比

观察组的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后尿潴留患者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对比


3、讨论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的常见疾病,患者尿意明显但无法完全排出体内尿液,导致尿液滞留膀胱,无法排出毒素,极有可能引发尿路感染和盆腔炎等并发症[7]。排尿困难会引发尿道疼痛,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8]。中医认为,产道的损伤极易导致寒邪入侵,使脾肾虚寒,阴阳失衡,导致体内的气血不足。肾气不足则无法发挥气化作用,无法将体内多余水分及时代谢出体外,因而导致产后尿潴留[9]。因此应以养血益气、温阳强肾、养肝健脾为产后尿潴留的治疗原则[10]。文章就隔姜灸联合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首次排尿时间的影响展开探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膀胱剩余尿量比对照组少且首次排尿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隔姜灸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缩短产后尿潴留患者的首次排尿时间并增加其首次排尿量。分析原因为,在施灸过程中,艾灸的温热与生姜的温热的共同作用可产生双重温热效应,促进全身气血的正常运行,起到通经脉、疏通膀胱的功效;加之中极穴聚集膀胱之气,刺激此穴可有效改善膀胱功能,促进膀胱排尿,减少毒素聚集,改善排尿量[11]。此外,艾灸与姜片的药力及施灸过程中的热力可对神阙、关元、水道穴产生作用,起到调节五脏、养肾温阳之功效,有效改善机体微循环,促进了机体的代谢;加之水道穴是足阳明胃经津液通行之枢纽,对此穴位进行有效刺激可起到利尿消肿、改善小便不通之功效,促进患者在更短的时间内排尿,缩短首次排尿时间[12]。

产后尿潴留患者生产后产道受损,加之外感寒邪入侵体内,导致体内气血瘀滞,血瘀引起的肿胀进而导致其在排尿时尿道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尿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隔姜灸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减轻产后尿潴留患者尿道疼痛程度。分析原因为隔姜灸中的艾绒可疏经活络,促进体内寒湿排泄、血液循环,有效改善因血瘀引起的痛症;而生姜富含姜醇、姜烯、水芹烯、姜辣素等成分,可起到散寒、镇痛之功效[13]。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之会,可有效改善肝、肾、脾功能,可起到扶阳固元、祛寒止痛的作用[14];中极位于任脉,亦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可改善外感寒邪入侵导致的肾气亏损、经脉瘀堵,起到利尿通便、镇静止痛之功[15]。因此二者联合可有效改善患者尿道疼痛感。

综上所述,采用隔姜灸联合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可减少患者膀胱剩余尿量,增加首次排尿量,缓解尿道疼痛感,并缩短首次排尿时间。


参考文献:

[1]田茂莹.生物刺激反馈仪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在产后尿潴留产妇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2,35(12):139-140.

[2]周建芳,胡丽霞,李海霞.中医推拿联合产后康复仪治疗产后尿潴留45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2,29(3):514-515.

[3]尹迪,董敏,郭凤娇.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J].基层中医药,2022,1(1):81-86.

[4]王薪,唐彩凤,王娟.隔姜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22,35(19):91-9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171.

[6]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52-553,556,732.

[7] 邵岚,谷金玉,韩东香.低频脉冲治疗仪对产后尿潴留的高龄初产妇的影响[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22,23(5):515-516.

[8]罗平,季晓菲.产后尿潴留中不同尿管留置方式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46-48.

[9]程延君.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J].基层中医药,2022,1(2):63-67.

[10]沈玉莲,朱娟英,俞英丽,等.中药封包联合诱导法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22,29(2):24-25.

[11]黄静,丁德权,朱巧玲,等.温针灸加按摩利尿穴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22,14(3):190-192,196.

[12]郑瑜.电针联合隔姜灸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2,54(6):165-168.

[13]李海霞,郝建军.隔姜灸联合针刺在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22,30(12):40-43.

[14]林琳.选穴温灸法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1,29(6):51-53.

[15]张晓旭,曹格溪.前后配穴法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机制探讨[J].中国民间疗法,2022,30(7):1-3.


文章来源:杨荣莉,郑丹,孙金水.隔姜灸联合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13):122-12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畜牧兽医学报

期刊名称:畜牧兽医学报

期刊人气:203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0366-6964

国内刊号:11-1985/S

邮发代号:82-453

创刊时间:195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