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场景化传播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的价值与路径

  2024-08-30    1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高校思政课堂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从课程设置到教材编写再到师资培养,都呈现出新的突破和进步。高校思政课堂场景化应用是一种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场景相结合,创设模拟的社会、历史或文化场景,组织学生到实际场景中学习,利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思政知识,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具体、易于理解和接受。围绕场景化传播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的价值与路径这一主题,首先,介绍了场景化传播的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场景化传播具有多媒介联动与全场景传播的并举、交互式传播与沉浸式满足的并举、场景化细分与个性化定制的并举等特点;其次,场景化传播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的价值,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精准性、融合性;最后,场景化传播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的路径包括推动主流价值深度融入思政教学场景,创新场景化深度融入思政教学的形式,营造场景化深度融入思政教学的氛围。

  • 关键词:
  • 场景化传播
  • 思想政治教育
  • 教育形式创新
  • 虚拟现实
  • 课程思政
  • 加入收藏

“场景”一般指的是某一种情景,通常出现在电影艺术作品中,根据具体的环境与所处环境的人和物的因素构筑出了某一种概念性的空间,为当下的人和物赋予意境式的情景化条件。以传播学的视角,“场景”通常被划分为“场”和“景”两个独立的字,它们各自具有涵盖人的行为和心理的独特功能。在传统的高校思政课堂中,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足够的参与感和投入感。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需要更具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教学方式。场景化传播为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势必会影响到各个领域的渗透融合,场景化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样态,也为高校思政课堂创新了教学形式,提供了多样化的价值。


一、场景化传播的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场景”概念最初出现在影视创作领域,是主体行为与特定的事件空间、人物关系等构成的具体画面或特定过程[1]。场景化传播是指基于一定的时空条件,主体以自身需求为导向,搭建符合主观需要的具象化场景,同时借助于技术手段实现场景要素的连接与融合,实现满足主体切身体验和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定过程。作为新传播模式的场景化传播,综合运用VR、AR、MR等新兴技术,能够打造出虚实交融的各类信息内容传播场景,场景化传播的连接能力、体验能力以及服务能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提供了创新性思路。

(一)连接能力:多媒介联动与全场景传播的并举

多媒介联动与全场景传播的兴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手段。场景化传播的第一个特点是强大的连接能力。场景化传播强调在特定情景下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传播和服务,通过场景与用户以及服务之间的连接,将场景化传播的优势提升到其他科技所无法媲美的程度。

1.场景化转播的多媒介联动

场景化传播的连接能力是通过多媒介联动实现的。虽然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文本识别等形式孤立存在,但其中的信息可能高度相似,媒体数据无法整合并对信息进一步分析处理。大众媒体受限于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介,各个媒介之间很少互动流通,信息无法传播。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相比较传统孤立的媒介形式:一方面,多媒介联动能够整合海量信息,促进信息的交叉传播,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传播主体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理念;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发展拓展了媒介传播的更多可能,大众可以在多媒体中存储、传播信息。面对传统媒介无法整合各类信息的困境,多媒介联动下的数据处理技术能够更好地对多样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人工智能多媒体分析推理技术整合多媒体平台的信息,能够促进数据共享。信息传播平台的数据由平台适用者创造,多媒介联动有利于各媒介实现信息共享,反过来服务于信息传播平台的使用者。多媒介联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赖于课堂讲授、书本阅读等方式,这些方式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媒介联动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将教育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让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增强了教育的趣味性,也提高了教育的效果。设定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如历史事件重现、社会问题模拟等,让高校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进行角色扮演和互动。利用VR或AR技术,使模拟场景真实生动,增强高校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理解深度。

2.场景化传播的全场景传播

场景化传播的连接能力是通过全场景传播实现的。全场景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传播理念,依托于智能化技术在传播媒介中的渗透,使受众能够与传播媒介的服务对接,在特定情形下体验个性化传播和精准服务。各种信息传播平台将原本没有联系的人整合在同一个社群中,增加受众连接的机会,促进不同媒介数据的共享与传播。信息传播载体最终以产品的形式呈现给用户,人工智能创造体验场景,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和体验。全场景传播为传播渠道打造全景式的体验平台,用户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可以通过多个传播平台共用来满足自身要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全场景传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教育更加自然、轻松。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在线课程等多种形式,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中,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

(二)体验能力:交互式传播与沉浸式满足的并举

场景化传播第二个特点是其强大的体验能力。信息传播的用户在传播者构造的场景中能够产生强烈的传播体验,用户会更加有互动的意愿,用户在不断互动中对周围的事物认识更加深入。这种体验能力是场景化传播的核心,通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形式和社交平台,加深用户体验感,更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培养更多具有正确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的人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场景化传播的交互式传播

交互式传播有利于用户实现多维体验。传播是人类产生的双向的互动行为,不能将传播过程孤立出来进行研究,必须将传播放在人类生产活动和人类交往活动中加以探索[2]。在互联网信息传播形态下,信息传播呈现出双向传受趋势,信息虽然储存在传播媒介中,但是传输方式不再是线性的,社会各主体参与度越来越高,同一信息传播领域内传播主体的关联度也显著加强。“交互性”是信息网络传播平台独有的特征。“交互”具有互动性的含义,对于交互式传播行为而言,只有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都具有主动性,才能促进信息的双向甚至多向互动。人们通过在社交媒体中输入音频、文字等进行信息交互传播,远程的交互活动更接近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能够带来更加真实的体验,考虑到用户的需求,为用户制定个性化服务。情感交互通过考察用户的体验来探究用户的情绪状态,进而改变用户的行为。情感交互关系到用户在使用信息网络传播平台时的感受,用户对传播媒介的依赖程度而增加的体验感越强,用户进行信息传播的可能性就越大,产生场景价值也就越大。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在场景化传播的交互式过程中,更好地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其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等方式对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为后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参考和指导。将线下课堂与线上资源相结合,形成线上线下互补的教学模式。线下课堂注重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线上资源则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拓展阅读。通过线上平台发布作业、考试和评估结果,方便学生随时查看和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不断实践和改进,更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2.场景化传播的沉浸式满足

沉浸式满足实现受众的立体化、动态化体验。随着传播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的传播载体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新的传播载体通过AR、VR、MR等科技应用,再加上虚实结合的空间营造,打造出沉浸式场景,实现沉浸式满足,让人体验到感官的震撼和思维的认同。用户能够以第一视角身临其境地感受信息的泛文化体验,包括获取定制化服务或者享受移动式的跨媒体体验。用户不仅可以突破时间界限与过往对话,也可以打破空间壁垒将信息传播到任何地方。人们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同时将接收到的多种混合型信息按照需求充分利用。每个用户所能够接触到的信息源于一个更大的信息池,在这里,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借助于虚实相融的技术加工,丰富了原有的信息价值,以多元的方式呈现出最原始的意义,使本来的内涵得到充分彰显。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构建一个有趣的故事场景,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例如,在讲解爱国主义精神时,可以构建一个抗战胜利的故事场景,让学生在感受历史的同时,也体会到爱国主义的内涵。通过打造互动体验,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例如,在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时,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过程,更好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服务能力:场景化细分与个性化定制的并举

场景化传播的特点还在于传播的精准性。5G技术产生的信息革命彻底重塑了原有的媒体生态[3]。信息传播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GPS定位系统等技术为目标群体提供精准服务,有力地提升场景化传播的服务质量。具体表现为信息传播平台将分析后的信息推送给有需要的用户,提升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帮助用户在有限时间内接收自己需要的相关信息,节省了筛选信息的成本,提高了用户参与信息传播的体验。

1.场景化传播的场景化细分

场景化传播通过场景化细分提升服务能力。场景化细分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实际场景相结合,针对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和特点,制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教育方案。场景化细分的底层逻辑是以“人”为本,从用户的视角传播信息。有学者把Web3.0定义为“场景细分时代”“场景细分时代”,认为“不同用户都是按照他们各自的需求而进行有关于场景式移动体验选择和享受的”[4]。场景化细分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从多个维度细分受众市场。信息传媒平台中的受众有自身的身份特征,平台在掌握受众的基本身份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的加工处理将同一因素内的受众整合起来,同质化的信息在同一类型的受众群体中传播广泛。信息传播平台对此类信息的分析不仅依靠用户提供的客观信息,还通过用户在平台中不断的交互活动更新确定,这种心理特征的划分是动态、不稳定的,但对于信息传播而言更有价值。此外,还依据地理特征将市场场景化细分,帮助信息传播平台确定服务区域,对该区域的受众依据当地的风土人情甚至监管规则提供相应的服务。在数据时代,用户在信息传播平台中的访问记录形成信息传播路径,通过行为数据将用户进行场景化细分。信息传播平台通过行为数据制作用户精准画像,用户的信息传播行为被标签化,从而为用户优化信息传播服务而进行个性化定制和精准推送。高校思政课教师利用智能屏幕播放历史纪录片,同时结合PPT展示关键知识点,使学生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通过PPT的引导深入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相关课程时,利用VR技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模拟的历史场景,如长征途中的某个重要战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精神。

2.场景化传播的个性化定制

场景化传播通过个性化定制提升服务能力。个性化定制是针对不同个体或群体的需求,制订出符合其特点的教育方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根据个体的性格、兴趣、职业背景等因素,制订出符合其特点的教育方案。通过场景化细分将传播对象分类后,如何进一步满足传播对象的需求是个性化定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信息传播平台通过场景化细分可以将用户区分为不同的类型,然后对每种类型赋予场景描述,进一步建立用户画像。在建立用户画像的过程中,信息传播的平台以目标人群的标签为服务依据,连接用户画像和智能服务,对其进行精准营销。个性化定制能够增加用户对传播媒体的黏性。信息传播平台的用户在信息交互过程中接收的信息高效且精准,节省用户筛选比对信息的时间,用户对媒体的青睐度就会提高。人工智能传播拓展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在保留传统媒介的基础上赋予信息传播形式多样化。依托移动终端的便携性,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选择传播媒介,拥有获取信息的权利。场景化细分与传播媒介相结合,在满足用户的同时,能够整合多平台的信息。各个信息传播平台信息共通,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使用户在特定信息传播媒介中也能接收到来自其他媒介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为学生推荐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智能推送技术,定期为学生推送定制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拓宽学习视野,深化学习理解。


二、场景化传播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的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下,内容与形式作为联系的基本环节,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基本范畴。在场景化传播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内容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永葆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保证;形式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影响范围和实际效果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内容创新的重要动力。在数字时代,场景化传播基础上的形式创新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交互性、精准性、融合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形式价值。当代数字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的传统认知,还影响着人们对传播时空的体验,传统的传播时空观正在被颠覆。传播时空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产生了空间时间化、时空的重复与想象等新的场景化现象。而借助于场景化传播这一新兴的技术导向的传播模式,为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提供多个实践路径的选项,并能够深度发挥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一)场景化传播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

1.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学习环境

教育者充分利用强连接场景的稳定优势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症下药”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场景化教学的首要连接点是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营建政治学习环境是提升思政教学政治性的初步工作,这一学习环境的营造,以课堂时空为中心,以新传媒技术为纽带,对接外部的政治现实生活。这要求教师准确地选用最为贴近学生生活、最具及时性的时政素材。时政素材是在一个特定时期所发生的与政治有关的事件,它体现了一定时期内社会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对于如何引导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具有一定意义上积极的价值。思政课教师必须选择恰当时间节点,以相关政治活动为依托,配合政治教学工作和政治学习环境的建构。由于党和国家的政治会议时间间隔较长,因此在选材上并非都要选择国家层面的政治活动,而是要根据高校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就地取材。在时间和素材兼备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使用相应的传媒技术,如现场视频和立体音响等,直接播放现场会议或活动,最终在课堂上形成政治学习环境。只有为学生打造学习场景的政治性提供基本条件,学生才能去真正感悟政治内容,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而这一工作就需要教师的解读和新媒体的使用。“以互联网、大数据及自媒体为核心的信息化改革,较大程度上转变了课堂以往的组织架构、生态系统、运行机制,信息化与网络化思维也成为现阶段立体化思政课堂的关键要素与最大自变量”[5],思政课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式地进行时政解读,而是必须学会灵活运用新媒体的技术对课程内容加以讲解,只有在自身的引导和技术手段的辅助下,才能建立起一种全景式的政治学习模式。

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思政场景产生“感受”,这也是思政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政治学习感受在本质上导向的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获得感。大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实际获得”越多,说明思政课对其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越高[6]。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自然有这个年龄段特有的愿望和对未来的期许,政治场景的布局能够让学生对政治活动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倾听相关内容,因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很多都可以回应自身的关切,对于其中不甚清晰的地方,配合教师的讲解,可以更加方便地理解,从而切实提高思政课堂的收获与政治学习感受。通过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教师也会更易于捕捉到学生的情绪以及得到教学质量的反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作出最为精准的指导和解决。

2.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多场景联合培养

这种场景化传播既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中心聚焦型传播,也能实现其分散外溢型传播,极大地推动了思政教学承载的主流政治性的具体化。事实上,大学校园本就是一个施展政治教学的天然良好场域,因此在课堂之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见缝插针”式的思政内容传播,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与传统课堂相比,校园内的思政教学场景具有三个连接点。一是校园文化场域。与其他场域不尽相同,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性的,它包括吃穿住行等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重要作用。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传播时,应当着重结合校园的地点开展相关活动,比如在食堂中,可以加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约粮食的讲话,通过视频播放每年粮食浪费的直观数据,使学生在进餐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将思政的教育性与政治性完美结合。二是在手机应用场域。“手机是当前普及率最广的新媒体之一,毫无疑义必须积极探索利用手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路径,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现代手机信息技术高度融合”[7],特别是在大学生中间,手机早已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点餐、购物,抑或学习、娱乐,都离不开手机,因此这是思政教学弱连接场景中的重要节点。对于手机APP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可以与时俱进,例如在学生点餐过程中,偶尔插入部分与农业有关的政治类小问答,并赠送餐饮优惠券,又或者在学生观看短视频时,插入一些和视频内容本身有关的政治类话题的推送,敦促学生正向地使用手机,而非沉迷于其他缺乏教育意义的娱乐中,自觉抵制低俗和不健康的内容。三是在学生社团场域。大学的学生社团是一个具备理论与实践的场域选择。在设计场景化思政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能够准确地知晓不同学生社团的本质,为不同学生社团在学习和利用思政教学资源方面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和帮助[8]。大学生参加社团的主要目的,大多数是休息和放松,所以在高校各类社团中会呈现出明显的娱乐化和去政治化倾向,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形势,完整构建思政教学的场景,充分利用契合学生兴趣的现代技术,插入红色资源的传播,如在电影社团中,运用VR播放红色题材的影片,既可以使学生易于接受,又可以增强社团连接点的政治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场景化传播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

1.细分场景情况以实现教育内容的精准化

在精准细分教育对象所处场景、社交方式多样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网日益复杂和流动。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要更加关注学生所处的时空环境和主观感受。场景化的概念对扩展教育资源至关重要,也使得教育资源的采集日趋多元化,其中对“传感器”的应用链接了人们的躯体感知与物化空间,通过传感器获取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传统课堂上的教学疏漏,获取常规教学方式中不易发现的信息价值,弥补学生课堂反馈与宏观描述的不足,提升教学主体的精准性,并引导学生在自我感受中主动分享信息、共享体验[9]。场景化传播通过细分教育对象所处的场景情况,使教育内容更具针对性,更符合学生的需求。通过对学生的行为和反馈数据进行分析,教育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期待,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更精准的教学服务。这也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通过在场化智能技术,能够突破教师传统思政备课空间,在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教育的灵活性,改变原本单一的传输模式,在与数据的交往互动中提升在场化教育的结构性,从而革新教育模式,加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补充学生个性化教习内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库,以构建信息优质、资源丰沛、形式活泼的思政课堂[10]。

2.绘制主体画像以实现教育方式的个性化

在精准画像和精准传播的方面,正如上文所述,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收集高校学生的学习数据、兴趣爱好、学科特长等信息,绘制出学生的全面画像。了解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需求,教育者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实现精准传播。就新媒体技术而言,相比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的线性单一的灌输式信息传播,新媒体的媒介介质更偏向视觉的联动与信息的立体,能够通过与受众的交互创造出立体的在场性对话平台。新媒体平台的用户既提高了自身的媒介素养和算法素养,也通过信息交流建构起了自己在数字社会的特殊身份认知。在这样的背景下,用户更乐于与传播主体互动,并改变自身的认知模式,从而实现信息的增值。相比于微博、微信、短视频等社交媒体平台,高校思政课堂上的学生身份并无匿名性和虚拟性的存在,但是这种通过在场化介质的虚拟交流本身具备了数字化的场景身份,从而为师生双方营造了全新的认知体验[11]。人性化体验能够带来学生的心理认同,场景时代、用户、场景体验组成了重要的系统空间,可以预见,场景在未来的思政教学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呈现出平台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场景趋势[12]。

3.加强数据分析以提升教育效果的科学化

在精准分析教育传播效果方面,场景化传播不仅可以精准传播教育内容,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精准评估教育传播的效果。教育者应掌握学生在传播过程中的活动轨迹、数据信息,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深度分析,准确评估教育内容的传播效果。基于这些数据,教育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但也要警惕沉浸化的传播效果所带来的学生心理问题,若长时间沉溺于虚拟空间构建的拟态世界中,将导致学生过于依赖虚拟网络,从而成为“容器人”[13]。在高校思政课堂上,教师既要对教育对象进行引导,强调现实世界的内容,帮助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在场认知,也要了解学生对于政治知识和政治态度的掌握情况和思维方式,依据科学全面的课程评价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增强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的兴趣度和参与度[14]。

(三)场景化传播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5]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并非独立的学科领域,而是与其他学科、其他专业相关联的教育内容,其不仅能够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系统的、本质的认知范式和思维方式,还能够通过品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全方位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化、形式化发展趋势与其最初的发展目标相背离,可能会使受教育者陷入被迫接收理论知识、在课程考核中敷衍了事的窘境。此时,场景化传播能够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效果等维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从而有效破除上述困境。

1.建立适配场域以促进教育内容融合

场景化传播能够打破领域壁垒和群体壁垒,在建立适配场域的同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融合。新媒体在消除传统社会交往方式时滞的同时,也帮助不同专业、不同时空的人实现了一种脱域互动[16]。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一方面,场景化传播能够借助于新媒介和数字技术创建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的知识图谱,通过建立适配的知识场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供给。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还原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组织活动,使学生能够具身、深刻地了解党史。另一方面,场景化传播能够吸引和筛选不同群体中具有相近认知范式、相似求知需求的个体,通过建立适配的群体场域集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在穿戴设备、传感器、语音识别等技术的加持下,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会出于共同或类似的求知需求实现群体聚集,以集中式的认知、情感需求倒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教学内容与主体需求的融合。如在场景化学习中,对同一课程或同一知识点有兴趣的学生可能会聚集起来观看课程回放,并在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为教师调整课程内容提供现实观照。

2.增强实践自觉以实现教育方式融合

场景化传播能够通过增强主体能动性和实践自觉性,在建立人机连接的同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融合。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专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了教学方式的实践性考量。场景化传播的底层设计以智慧性、感应性和贴近性为主要特征,能够在激活人类感官感觉的同时,更加契合人类的主观需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场景化传播能够借助于数字技术,通过“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模态形式模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场景,提高学生的主体沉浸感和实践主动性,在强化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同时,以寓教于乐的互动交流形式达到教育引导的目的,让思政教育方式“活”起来[17]。

3.嵌入价值共识以强化教育效果融合

场景化传播能够在场景打造和主体参与的过程中嵌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内容,在优化场景生态的同时,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价值的融合。场景化传播具备沟通价值属性,能够在情境搭建过程中将具有公共价值的图像符号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起来,构建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对话空间,将施教者的认知方式、经验知识和价值观念以具象化的方式生动地呈现在受教者面前。场景化传播能够为受教育者选择价值观念和是非判断一致或者相近的人和事提供场域支持,便于受教者选择价值观念相近的教师或场景,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价值观念的融入[18]。场景化传播能够避免传统教育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教,转而以一种沉浸式、兴趣式、可选择的方式实现价值共识的全面介入,从整体上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立德树人的教育实效。


三、场景化传播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的路径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场景化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理论与实践维度的内在统一性。从理论基础看,场景化传播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符合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场景化传播是数字技术迭代演进的结果,本身具备明显的生产力属性,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活动,是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从场景化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过程来看,二者统一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从实践基础看,场景化传播能够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表现形式和影响范围。场景化传播以数字技术为依托,既能够借助于微媒介、沉浸式传播等路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精准化、沉浸式、交互式传播,也能够通过场景搭建、场景运营、场景维护等环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时效果。场景化传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升级。通过场景化传播,高校思政课堂将不再是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场所,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创意的学习空间,使思政课堂建立在大学生主动体验新的教育模式上,让大学生获得参与感。

(一)推动主流价值深度融入思政教学场景

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在整体上呈现出由多种媒介元素组合而来的立体化结构,其结构要素主要包括图像、视频、音频等,根据这一现实框架的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需要对在场景中开展教育活动的不同方式和元素的参与进行合理的、准确的匹配。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人工智能这种专业度高的知识和技能,在开展移动课程期间,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实现有效的场景式教育,为新型思想政治教育赋予有效意义。在进行思政教学之前,高校教师需要能够把握“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移动互联网元素,以及怎样将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新媒体元素整合进全场景传播”的教学情境,在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基础上,增加教学互动和趣味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1.注重场景题材的教育性和感知性

在场景题材的选择上,应当兼具教育性和感知性。所谓感知性,就是使学生能够最切实地感受到相关价值理念在实践中的体现。图片的形式虽然也能使学生产生代入感,但是在沉浸程度上还是逊色于音频和视频,因此在教学场景中合理运用相关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题材的选取可以从两类材料入手:一是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要庆典或者会议的录音;二是选用一些红色电影让学生集中观看,影片的内容分布范围必须广泛,既要涉及保家卫国的主题,又要展示普通生活中的“催人奋进”。在现今的高校思政课堂上,在现代科技条件的支撑下,思政教学场景完全可以通过课堂视频的立体音响等技术,让大学生真正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经过对相关电影的赏析,升腾起热爱祖国与服务人民的炽热情感,相比于课后单调的书面作业,这种“全景式”的价值观培育过程显然更胜一筹。

2.增强场景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在场景教学的方法上,应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性。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进步,当下的学生已不再满足于课堂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在推动新媒体进行红色文化资源传导时候,应重点关注其内容对目标受众群体的吸引力,使用便于理解和接受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来提升思政教育内容的实效性,如引进AI技术和VR技术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编辑和展示等”[19],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课堂互动,这也是新媒体场景教学的一个突出优势。在过往的高校教学活动中,囿于技术支持的匮乏,互动局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一问一答的来往环节,不免单调和乏味,实质的效果仍然非常有限。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教师要主动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兴趣点,找准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授课方式,比如抖音等短视频应用,就深受学生群体的喜爱,在思政教学场景中完全可以在播放视频、音频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表演环节,安排学生饰演电影中的某一个段落,并录制相关视频上传抖音,加深学生对有关价值理念的认知,增加趣味性,吸引学生专注于课堂内容的学习,提升思政教学的效果。

(二)创新场景化深度融入思政教学的形式

场景化传播可以创新高校思政课堂数字化教学形式,充分运用可获取的信息对教育对象的课堂信息获取进行设计,通过数据分析把握不同年龄群体及不同阶段学生的价值态度与政治认知,分析其共性特征与规律,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动态,强化场景构建的价值指向性,为教学主体与受教者之间带来更好的供需适配性,并及时通过引导帮助其形成良性思考,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与有效性[20]。此外,基于海量数据的场景构建,建构出思政课堂效果显示度与互动频数之间的数据框架,并运用语义分析法研究学生通过在场化学习后情感的接受与外显程度,更深层次地解决思政课程与跨学科的信息内容,重组零散信息,使思政内容传播更具系统性,借助于场景化构建引导教学互动双方主体达成共识,加强情感联结[21]。

随着3D打印、XR扩展现实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强化了现在场景的高卷入性、高黏合性与高体验性。将高校思政内容融入具体场景中,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建立思政课堂与学生思政素养的关联路径,将重构课堂设计,并带来教学价值的升级,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形塑具身化教学特征,以价值目标为最终导向,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22]。具体来说,关注于沉浸式场景的构建是为了能够提高大学生在参与进场景式教学方式过程中的专注力,同时减少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当前,有很多人工智能工具已经在为沉浸式场景体验作出积极的贡献,包括AR、VR、MR等。学习的方式方法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移动科技时代背景下,更高效的学习方法无一不是运用人工智能手段来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感官体验。以沉浸式为核心技术的教育场景建设将更关注以人为本的概念,要将是否能够判断科技教学模式的价值放在重要考量位置,不仅满足身心上的体验,而且是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习这件事。虽然个体的知识背景与叙事解读能力均有不同,但在增强现实技术与虚拟技术赋能下,教学主体可以构建出立体化、富有临场感的虚拟场景,通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政治信息的传播,修正其政治认知,在场景体验过程中达到思维高峰,伴随着积极情绪与政治认同感,动态结合“在场”与“在思”,从而进一步强化政治态度[23]。思政课教学需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新媒体技术,提高大学生沉浸体验的层次,发挥大脑沉浸作为沉浸体验的最高样态的潜能,并设定为场景化教学的最高目标。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

沉浸是场景化传播的重要特点之一。沉浸式体验能够让学生完全融入教学场景中,忘记周围的环境,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以沉浸为核心的场景建设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构建生动、具体的场景,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教学内容,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通过佩戴VR设备,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事件,参与社会实践,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思政课程中的重要概念和价值观。

(三)营造场景化深度融入思政教学的氛围

1.创建全媒体场景化课程连接

相较于传统高校思政课程相对刻板化的课堂教授模式,场景化传播以其特殊的时空一体化的实时体验为思政课程带来了全新的机遇。通过沉浸式教育场景的构建能够将教师与学生、教学服务与学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现实的和虚拟的交互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场景化传播技术,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加入VR等数字场景体验,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通过全息影像打造革命过程中的场景人物等,利用逼真的移动虚拟技术结合真实的历史事件,使场景化的思政教学过程能够呈现出教师和学生都想看到的场面[24]。既增强了思政课程的体验感,也使课程所教授的内容更加具体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开展多主体场景化资源共享

在场景化传播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不再是以往的教学资源与学科资源分割的模式,而是实现二者之间的场景连接。要实现场景化传播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不是单一学科能够完成的,要关注这些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将人工智能、传播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成果充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建立社群连接,以更加开放、包容、多样的思维创造性将多方主体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社群学习方式通过圈群共同点这一特征扩大用户面,在大家都关心的共同点中进行相关的互动和各自的活动。场景化传播的普及为社群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助推力,而社群也同样为场景化传播提供了重要圈群,二者相辅相成。社群连接下的思政课程创新通过场景化传播的助力,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广阔空间,为营造场景化深度融入思政教学的氛围提供支撑。

3.高效评估反馈场景传播实效

在搭建好场景化传播的硬件支撑后,还需要实施监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场景化传播中的具体实效。具体而言,应当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的场景学习的相应反馈机制。在场景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大学生的学习效果整体取决于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相结合的效果。课程的内容与设计是在具体教授之前便已确定的静态条件,而与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关联的各种元素都是通过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包括知识、技能、价值观等。另一方面,学习的过程同样也是常态因素与非常态因素相结合的复杂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常态化的思政课程、活动等方式,也包含对非常态的思想政治教育风险事件发生时采取的特殊或有针对性的暂时性教育。发挥场景化教学的优势,需要形成以过程评价为重点的场景学习反馈机制。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化学习过程中的静态因素通过量化评估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场景,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动态因素利用智能技术生成学习画像,激发大学生在场景化教学下思政学习的热情和气氛。其次,高校思政非常态事件处理的特点是在事件发生后集中进行处理,而相应的非常态事件发生前的预防与预警能力较弱[25]。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对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倾向、流行趋势等碎片化信息进行收集并分析,预测并规避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非常态化因素,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郜书锴.场景理论的内容框架与困境对策[J].当代传播,2015(4):38-40.

[3]赵睿,喻国明.5G大视频时代广电媒体未来发展的行动路线图[J].新闻界,2020(1):52-58.

[4]胡正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关键与路径[J].新闻与写作,2015(5):22-26.

[5]张雪,杨海宽.基于场景转换的立体思政课堂建设[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7):96.

[6]何珊.新时代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与提升[J].社会科学家,2022(9):121-127.

[7]刘邦捷,刘新庚.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路径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135-139.

[8]胡颖蔓.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2):73-75.

[9]杜娟.场景化:移动互联时代传播模式创新的新图景——兼论“场景+媒体”的基本运作形态[J].出版广角,2017(18):62-64.

[10]范楚晗.人工智能赋能思政教育的价值和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33):86-87.

[11]刘振海,魏永军,祖强,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J].江苏高教,2023(10):104-108.

[12]王军峰.场景化思维:重建场景、用户与服务连接[J].新闻与写作,2017(2):97-99.

[13]刘铁英.媒介融合背景下思政教育有效沟通模式创新[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36):40-43.

[14]刘曙光.新媒体技术赋能大学思政教育的高质量转型与发展——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27):65.

[15]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275.

[16]刘宏,周婷.场景化时空:一种理解当今社会的结构性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8):27-32.

[17]闫研,陈凡.网络媒介技术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37-144.

[18]杨国辉,徐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讲述内容的融合性与超越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3):11-14.

[19]王娇,严实.新媒体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与策略[J].传媒,2023(2):86-88.

[20]李婷婷.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发展中的应用——评《网络环境下学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传媒,2023(17):104.

[21]高盛楠,吴满意.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性场景:基本内涵、主要问题与实践指向[J].思想教育研究,2023(4):31-36.

[22]袁凡,陈卫东,徐铷忆,等.场景赋能:场景化设计及其教育应用展望——兼论元宇宙时代全场景学习的实现机制[J].远程教育杂志,2022(1):15-25.

[23]黄冬霞.场景化传播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22(1):115-120.

[24]黄冬霞.场景化传播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时代价值和实践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2(11):93-100.

[25]王瑞丽,张斌.谈非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建构的动力解析及指导原则[J].教育探索,2013(5):123-124.


基金资助: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全媒体传播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研究”(编号:2022BKY206); 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政治传播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研究”(编号:2022KYCX058Y);


文章来源:孟朝.场景化传播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的价值与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4,42(09):117-12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期刊名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期刊人气:2761

期刊详情

主办单位: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政治

国际刊号:1002-9907

国内刊号:11-1496/D

邮发代号:2-378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