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面对全市淡水资源缺乏、客水依赖程度高、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调配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东营市通过着力提升引黄灌区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调蓄和水安全应急保障能力、水资源统一调配能力等措施,以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来为推动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东营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迎来了重大历史发展机遇,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新挑战,将积极推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节约集约利用,以水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1、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现状
1.1全市水资源基本情况
东营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辖3区2县,面积8 243 km2,总人口217万。全市现状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3亿m3。其中,客水可利用量10.35亿m3(黄河水7.28亿m3、长江水2.0亿m3、支脉河水0.36亿m3和小清河水0.71亿m3)。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2.65亿m3(地表水1.8亿m3、地下水0.85亿m3)。
全市多年当地平均水资源总量7.22亿m3,其中本地水资源主要依靠降雨,年均降雨量566 mm,地表水年均径流量4.47亿m3,年均可利用量1.8亿m3。可利用浅层地下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广饶县小清河以南地区342 km2,储存总量2.75亿m3,可利用量0.85亿m3,其余地区基本为咸水和微咸水,不能直接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全市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量296 m3,不到全省的4/5,不到全国的1/6,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 000 m3的临界值,属北方典型的缺水城市。
1.2全市水资源基本特点
一是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少,且年内分配不均。当地河流流域面积小,汇流时间短,河道拦蓄能力有限,加之降雨年内分布不均,75%的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大部分地表径流在汛期直接外排入海,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二是生态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高。东营市濒临渤海,地势低洼,土壤盐碱化程度高,生态环境脆弱,黄河水和地下水均存在严重超引情况,其中引黄水量超引3.72亿m3,地下水超引0.55亿m3。三是客水依赖程度高。正常年份引黄水量占全市总供水量的78.6%,对客水的高度依赖,决定了东营市对水资源引、输、蓄、调的高要求,凸显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及水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的矛盾,决定了水资源已成为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资源因素。
1.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是建成麻湾、曹店、胜利、双河、王庄、宫家等骨干引黄工程。全市目前万亩以上引黄灌区17处,其中大型引黄灌区3处,中型引黄灌区7处,设计灌溉面积20.85万hm2;并建成引黄涵闸、引黄泵站17处,自流引水能力435 m3/s,动力提水能力271.66 m3/s;建成引黄输水干渠33条,渠道总长度599.5 km。二是基本建成南水北调续建配套一期工程,自胶东干渠引水,中心城区供水单元设计流量13.0 m3/s,设计年引江水量1.75亿m3;广饶供水单元设计引江流量2.0 m3/s,设计年引江水量0.25亿m3。南水北调输水干渠与多条引黄输水干渠交汇,构建起了遍布全市的引水输水体系。三是建成水库333座,设计总库容6.55亿m3,其中大型水库1座,设计库容1.36亿m3;中型以上水库14座,设计库容3.21亿m3;小型水库318座,设计库容1.98亿m3。水库数量众多,布局基本合理。四是在骨干河道上建成河道拦蓄工程38座,年调蓄利用地表水1.8亿m3。五是开发利用广饶县小清河以南地区地下淡水资源,建设机井7 809眼。引输蓄提等各类工程星罗棋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源工程体系。六是科学利用非常规水,建设污水处理厂37座,设计年污水处理能力105.48万m3,实际年污水处理量88.90万m3。
2、存在的问题
2.1水资源短缺问题依然突出
东营市淡水贫乏,年降雨量偏少且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加之河道拦蓄能力有限,每年4~5月春灌用水高峰期,季节性缺水问题尤其突出,导致农业灌溉保障能力不强;客水依赖程度高,超引黄河水成常态;地下水含盐量高,碱地种植耗水量大,小清河南部井灌区超采区面积达到455.2 km2,地下水超采形势严峻,
2.2用水效率低下
产业用水方面,工业用水占全市用水量的约20%,而作为全市支柱产业的石油化工、盐化工、橡胶轮胎、有色金属等多为中高耗水产业且用水重复利用率偏低,现状年万元GDP用水量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高于省平均水平。农业用水量占全市用水总量的60%以上,但由于小清河以北地区地下水埋深浅,土地盐碱化严重,农田需要大水漫灌压碱、洗碱;像水稻、莲藕种植和淡水养殖等高耗水农业养殖业仍存在;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比例还不高。另外,全市95%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就近排放,缺乏再生水利用配套工程,中水利用与湿地建设相结合的文章没有做好。
2.3水资源调配保障能力不足
一是客水依赖程度高,水库调蓄能力不强。黄河仍然是最重要的客水资源,现有的水库,主要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因油田开发建设需要而兴建,蓄水总量小且受黄河引水时间限制,调蓄能力不强。二是供水网络缺乏系统规划。大中型水库独立分布,除几座中心城区水库外,其余没有建设区域水库间连通工程,黄河以北地区是全市工业、港口发展的重心,同时也是盐碱地改良和自然保护区生态退化修复的重要区域,但区域内引水工程、水库缺少联系,丰欠互补的水安全应急保障能力不强。
2.4水资源缺乏统一调配
水资源管理体制方面仍存在城乡分割、部门分割、“多龙管水”的现象,黄河部门负责引水口门管理,水务部门负责城市供水、城市防洪、灌溉等工作,环保部门负责水污染防治,供排污各自为政。另外,15座大中型水库,油田管理9座,地方管理6座,油田水库主要位于油田开发区块,区域用水调蓄功能不强,导致水资源统一调度和配置水平不高。
3、对策措施
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东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将按照治污水、分雨水、纳洪水、用中水、节黄水、排涝水“六水共治”的总体思路,优化水资源配置,不断提升水资源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3.1提升引黄灌区供水保障能力
一是推进灌区配套工程建设。重点解决灌区不配套、有水引不了、引不到“水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二是推进灌区节水工程建设。结合东营市特殊的土壤条件,重点推进支渠渠道衬砌节水改造、低压管道输水工程建设,在农业园区和高附加值种植产业区积极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建设成方连片的高标准节水示范区。三是推进灌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切实提高灌区间、区域间的水资源统一调配能力,重点在引黄干渠连通工程建设上发力。积极推进南展大型灌区建设,通过水系连通工程将麻湾、曹店、胜利、路庄灌区在上游串联为一体;推进南水北调输水干线与麻湾二干、三干、四干、曹店干渠、胜利干渠连通工程建设,实现长江水和黄河水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供水水网保障能力。
3.2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一是按照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年度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结合东营市实际,进一步健全年度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推进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重大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用水方式转变,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效益。二是深挖工农业用水潜力。调整工农业及生态用水结构,压缩高耗水产业用水计划指标,用“一促双控”的倒逼机制提高用水效率,压缩水稻、莲藕等高耗水农业种养产业,提高单位用水产出率。三是优化淡水资源市场化配置。积极培育水权和水交易市场,推进农业用水分类差别定价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和区域综合水价改革,用市场化手段和价格杠杆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3.3提升水资源调蓄和水安全应急保障能力
一是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在黄河以南地区,依托黄水东调工程,发挥广南水库大型水库作用,发挥其中心城区重要调蓄水库和饮用水源地功能。黄河以北地区,以目前黄河唯一备用流路的刁口河生态修复为载体,充分利用其不占用黄河用水指标和用地指标的优势条件,加快推进刁口河黄河流路生态修复暨水资源综合利用综合治理项目的规划论证和实施,做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章,探索生态绿色发展的路子。二是提高水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分区域、分类别制定水安全应急保障预案。一旦水安全发生问题,做到领导上、组织上、技术上、力量上联合调度,能够及时、有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
3.4提升水资源统一调配能力
加强水务部门与油田管理部门、黄河部门、环保等部门的联系与协调配合,统一配置上游、中游和终端供水、用水水量,提高水资源调配和管理效率。
文章来源:赵霞则.东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与建议[J].山东水利,2021(08):72-74.
分享: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在水资源量欠发达地区,如何确保供水水源地的水量与水质安全,直接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健康生活。磐石市是吉林市西南部的重要城市,其供水水源地的安全状况对整个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平衡影响深远。
2024-11-13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以“高投入、高能耗”为特点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为主,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健康和不可持续的,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5]。尤其是在水资源方面,存在水资源短缺、诸多水生态问题交织、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以及水资源空间分布差异导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6]。
2024-11-04地下水,作为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饮用水源,也是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领域的重要水源。在区域水循环中,地下水扮演着“稳定器”的角色,对于维持地表水、大气水和土壤水之间的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4-11-02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对水资源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
2024-11-02青铜峡位于宁夏平原引黄灌区精华地带、九渠之首,历史文化悠久、地理位置优越、资源禀赋丰厚,是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最佳产区之一,处于E38°“黄金地带”、1100m“黄金海拔”,受黄河水滋润造就了“年年都是好年份”的风土条件,自古就有“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美誉。
2024-11-01城市水资源管理是环境及给排水专业一门偏向环境规划管理的模块专业选修课,在本科生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课程内容包括城市水资源基本概述;城市多种类型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
2024-10-19我国主要江河受季风气候影响,径流年内分布具有显著的季节性规律,汛期的洪峰流量在河流总径流量中占较大比重,是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为了应对水资源供需矛盾,我国开始探索从传统的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转变的新策略,将增加洪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量作为“开源”的重要途径。
2024-10-17我国主要江河受季风气候影响,径流年内分布具有显著的季节性规律,汛期的洪峰流量在河流总径流量中占较大比重,是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1]。为了应对水资源供需矛盾,我国开始探索从传统的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转变的新策略,将增加洪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量作为“开源”的重要途径。
2024-10-16随着社会进步,国内饮用水产业发展迅猛,包装饮用水的生产量、销售量、消费量快速增长,已成为较为常见的普通饮用水种类之一,因此饮用水的安全非常重要。制作包装饮用水的水源不能直接饮用,需要进行消毒与杀菌。目前常见的饮用水杀菌方法为臭氧杀菌与超高温瞬时杀菌(ultra-high temperature, UHT)等。
2024-05-21我国领土面积较大,多山多水且东西向横跨地形复杂[1,2],使河流落差较高,为我国建设水电站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同时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km, 海底油气储存量巨大,非常利于海洋勘探。但在进行海洋油气勘探和构建水电站时,受河道和海底复杂环境影响,水利工程建设难度较大。
2023-10-07人气:5209
人气:5200
人气:3446
人气:3396
人气:317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
期刊人气:1969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主办单位:环境水利研究会,河海大学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环境
国际刊号:1004-6933
国内刊号:32-1356/TV
邮发代号:28-298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587
影响因子:0.566
影响因子:1.35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93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