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马铃薯在我国是一种粮食作物,更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菜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如果在秋收后的田里进行马铃薯种植,有易种植易管理、结果早、生长快、产量高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提升马铃薯栽培效益,有关单位需不断强化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实施,,并掌握要点。文章通过对马铃薯品种的关键点加以介绍,再对马铃薯种植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简述总结,最后分析冬季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无机盐、淀粉、铁、磷及其他多种维生素,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且极具营养的粮食作物。马铃薯本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栽培过程简单,而且产量较高,能为农户带来极好的经济效益,已在全国大范围内进行栽培。为提高冬季马铃薯的栽培水平,促进马铃薯高产,应对土地选取与翻整、种薯挑选与处理、播种与田间。
1、马铃薯品种的选取
作为推动冬季马铃薯高产栽培的核心环节,在马铃薯优良品种的选取上应综合考虑,尽量选取种薯健壮、芽眼多、无虫害病害、早熟、产量高、抗病、大小适中(20~30g)、休眠期短的品种,譬如丽薯6号、8号、l0号等品种。除此以外,选用整薯能有效避免细菌性病毒的侵害,以防种薯腐烂导致缺苗,确保后期出苗整齐、结薯周期一致、成为商品薯的几率高,与此同时,整薯还具有病害少、抗逆性强、增产几率大、耐干旱等优势,有利于马铃薯高产[1]。需要注意的是,整薯的薯块不宜过大,亦不可过小,大都选取30g左右最为适宜。
2、马铃薯栽培的前期准备工作
2.1 栽培用地的选择
与翻整由于冬季马铃薯自身的特殊性,其无法与其它作物(包括番茄、烟草、茄子、辣椒等)轮作,也不适宜在含有过度氯离子与盐的土壤进行栽培,一般可选择在前茬为水稻的耕地完成种植。另外,马铃薯属典型的中耕作物,其块茎多在地表以下形成,因此常采用垄作栽培的方式;其所选取田地的土壤应具备肥力适中、透气且疏松等特点,周边区域还需拥有充足的水源,以便用于排灌[2]。
2.2 种薯的挑选及处理
在挑选种薯时,应注意其是否无病无伤、无裂痕,最好选取优质高产的健康种薯。播种前需将种薯放置于地面或室内楼板有散射光的区域,并均匀摊开,利于打破种薯的休眠期同时形成壮芽;播种时需对种薯完成去劣去杂处理,另外因种薯播种前尚未完全脱离休眠期,故还需进行催芽处理,即使用浓度为0.005‰~0.01‰的赤霉素溶液来浸泡种薯10-15min,随后依照一层湿润沙一层种薯的形式将种薯埋住,并覆薄膜完成催芽,有效打破休眠期,确保出苗快且整齐。
3、冬季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分析
3.1 播种
冬季马铃薯的栽培,应根据各地域不同的耕作习性、自然气候及马铃薯自身的生物特性、鲜薯上市时期等方面来确定最适宜的播种期。一般情况下冬季马铃薯在11月下旬至12月初进行栽培,次年3至4月收获,倘若播种过早,往往会因温度高而出现烂种、缺苗、幼苗生长不良或幼苗期无法承受霜冻等现象,而播种过晚则容易造成鲜薯上市推迟,影响多重效益。
3.2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作为推动农业技术综合应用领域的重要环节,其能为幼苗生长提供优良条件,保障全苗之时也促进幼苗的茁壮成长,是冬季马铃薯高产的关键之处。①应完善放苗工作。即出苗后需及时用小刀或刀片在出苗处划“十”字口,以放出幼苗(刀口不宜过大)。②缺苗时需立即挖出烂种,防止新苗被病菌感染。③还应注重植株生长的调控。齐苗后需依据去弱留壮的观念进行间苗,每个洞穴留1~2棵苗,若后期出现分枝也需及时抹掉[3]。
3.3 科学合理地施肥
马铃薯本身属于喜钾、忌氯、耐酸的作物,其需肥量相对较大,产量也较高,显然,在栽培过程中要按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加大肥料的投入量,重施有机肥,实现平衡施肥的种植理念。出苗期,每亩田地需施用1~1.5t农家肥、20g尿素、20g硫酸钾、100g过磷酸钙等,将这四种肥料混合施入土壤中作为底肥,其中种薯无法直接与肥料接触,预防烂种。待苗出齐后,再对每亩田地追施20g尿素,提苗、壮苗,当然追肥时间应适宜,不宜早不宜迟。此外,马铃薯对钾元素有较大需求,尤其在苗期至花期,其吸钾量占整个生长周期的95%左右,因而早施钾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马铃薯产量,注意需选用硫酸钾。当然,镁、硼等元素对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均有显著影响。
3.4 马铃薯水分管理
马铃薯是喜肥、水作物,土壤缺水会降低植株对N、P、K等养分的吸收速率,减少块茎干物质的积累,所以需结合田间情况及时浇灌,确保水分供给,还具有良好的防霜冻效果。马铃薯生育阶段主要处于空气湿度低、干旱少雨的季节,一般2-4月是其生长最旺盛的时候,对水分需求最大,该阶段也是决定马铃薯产量的关键时期,此阶段需确保5-7d浇一次水,马铃薯生育过程中需将土壤湿度保持在60%~80%范围内;幼苗期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冬季马铃薯不同阶段土壤相对含水量为:①块茎形成至膨大期,土壤含水量控制在75%~80%范围内;②淀粉积累阶段,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60%~65%范围。③后期水分宜少,否则会导致烂薯,影响马铃薯的产量与质量。若土壤水分不足,可进行沟灌,灌水高度在畦高、垄高的1/3~1/2范围内,垄中间8~10cm深处土壤湿润时将水排出去,避免积水导致烂薯问题,用水不合理、不均匀会导致马铃薯畸形、空心等问题。
3.5 霜冻灾害的及时防御
冬季马铃薯在生长周期内很容易被冷害霜冻所影响,严重时会导致马铃薯冻伤或冻死,而在种植过程中采用相应农业措施与合理栽培,可及时预防或减轻冻害。①熏烟驱霜,即在霜冻降临当晚,于锯木屑或稻谷上洒少量废弃机油或柴油,再覆盖少量土于其上,平均每亩地堆放5个,进行小面积熏烟,以实现驱霜、防霜冻的目的。②灌水保温,在寒流来临前1-2d灌半沟水至沟畦,保持畦面湿润,以提高地表温度,减轻冻害,在寒流过后便可排干水。③及时洗霜,下霜后农户要尽早巡查,一旦发现植株有霜,必须立即在化霜前采用喷水洗霜,这种做法既可以缩小温差又能够清洗霜水,避免植株生理脱水来减轻冻害[3]。
3.6 病虫害的预防与根治
植株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病虫害,而病虫害将对马铃薯的增产增收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农户必须注重病虫害的防治。①虫害防治。冬季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所遇见的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蚜虫及斑潜蝇等,要及时做好虫害防治。②病害防治。常见病害包括软腐病、青枯病、晚疫病与癌肿病等,在开展防治工作时要掌握植株的发病条件与症状,对症下药,及时处理病害。
3.7 适时收获
冬季马铃薯主要依靠营养生长,茎叶不枯萎,其块茎便能继续膨大。如果过早收获,块茎不够成熟,其产量将不高;若过迟收获,则会降低马铃薯的质量。当大部分马铃薯植株由绿转黄、逐渐枯黄时收获,可取得较高产量,此外还需结合市场需求,以获取最高经济效益。收获当天最好是晴天,同时防止机械损伤,在剔除烂薯、病虫薯后,需将马铃薯放于阴凉通风处晾晒20min左右方能装袋储存,后期晾晒应避免过度曝晒引起芽眼老化,切不可遭雨淋,以保证产品质量。
4、结语
综上可知,马铃薯是一种优质高产、用途多且分布广的粮菜饲兼用的作物,再加上其生产成本较低、生长期较长、富含丰富的营养,并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因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可想而知,熟练掌握冬季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对有效提高冬季马铃薯的产值产量、增加农户的收入、推动冬季马铃薯的逐渐产业化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当然,这其中便需不断强化对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进而大幅提升农户的栽培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新彩.幼龄果园冬季间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南方园艺,2012,23(1):39,43.
[2]杨彦萍.冬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云南农业,2016(10):24-25.
[3]刘淼.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新农村(黑龙江),2018(30):79.
李强.浅析冬季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大科技,2019,(8):152-153.
分享:
中国茶艺馆发展40年,处于不温不火状态。茶文化学者陈文化指出全国茶艺馆1/3盈利,1/3持平,1/3亏损。新时代茶艺馆的使命是什么,新时代茶艺馆应何去何从,值得所有茶艺馆经营者及相关学者研究和思考。
2021-02-05勉县地区苦瓜露天栽培于3月中旬播种,大棚冷床育苗,4月中旬定植,6月开始采收,一般选用长身苦瓜、汉中长白苦瓜等;生姜4月中下旬播种,11月中下旬采收,选用汉中黄姜等品种。生姜喜阴,不耐高温,生长期正值天气炎热、光照强烈季节,必须采取遮荫措施,以保证生姜幼苗正常生长,而苦瓜藤蔓上架时间刚好是生姜栽培需要遮荫的阶段,苦瓜套种生姜,可大幅提高生姜的产量、品质和价格,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2021-01-11舒城县地处安徽中部,年平均温度15.6℃,无霜期224天,年降雨量1100mm。本地区采用大棚春甜玉米—夏毛豆—冬莴笋栽培模式,实现了大棚蔬菜周年生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且整个生产期用工少,效益显著,群众普遍采用,现将该项栽培模式整理如下。。生产中,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甜玉米、毛豆、莴笋等品种,采用育苗移栽方法种植,加强田间管理。
2021-01-09甜高粱是普通高粱中的一个特殊农艺类群,其茎秆多汁、含糖量高、具甜味。甜高粱同高粱属的其他植物一样也属C4作物,具有光和效率高、生物量大、高抗旱、耐盐碱、适应性广、茎秆富含糖分等特点。甜高粱作为青贮饲草利用在美国已有150多年历史。甜高粱是以茎叶利用为目的、适合中低产田种植的高产牧草品种,在畜牧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更适合西北旱作农业区草牧业的发展需求。
2020-12-28薄皮甜瓜别名小香瓜、梨瓜。北疆地区早春气温回升速度较快,加之大风降温、倒春寒天气过程等均会对薄皮甜瓜的商品性造成一定影响。采用膜下滴灌配套小拱棚生产模式,可提早播种时间,预防春季不利气候因素对甜瓜生长的影响。现将阜康市薄皮甜瓜双膜滴灌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2020-12-05因阿克苏地区棉花播种大多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适墒播种技术,达不到节水增效的目的,2019年田苗科技公司在兵团第1师6团和沙雅县塔里木乡央塔克村进行盐碱地植棉干播湿出(滴水出苗)技术试验,示范面积32公顷。示范结果表明:干播湿出示范田667米2平均保苗株数比对照增加1124.5株,667米2平均籽棉产量比对照增产40.6千克,增产率为11.35%。
2020-12-05光合作用是影响甜菜(Betavulgaris)块根产量和含糖率的重要因素。水分亏缺是影响干旱区或半干旱区甜菜光合生产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新疆是我国甜菜三大产区之一,甜菜总产量及产糖量仅次于我国内蒙古。因此,干旱仍然是制约新疆甜菜产量形成的最大逆境生态因子之一。
2020-11-23不同间套种栽培模式会形成不同的茶园生态环境,从而对茶叶品质产生影响。香草类植物会释放大量特殊挥发性物质,对害虫具有引诱及趋避的效果,也能被其他植物吸收利用。本文开展了香草与茶叶套种试验,以期为开展茶园套种香草模式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生态茶园间套种香草有利于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和茶园生态环境,减少茶园病虫害。
2020-11-04耕地资源与粮食产量问题是当前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及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如何有效缓解该问题至关重要。随着全球人口逐年增加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间作这种在时间和空间上能更有效地利用一种或多种资源的种植方式被广泛应用。间作系统中,豆科和禾本科作物间作是传统农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组合,同时玉米是晋中盆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该区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
2020-11-04该试验安排在崆峒区草峰镇明星村,该地地势平坦,土壤肥力均匀,地形为塬地。根据我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19年化验结果:土壤类型为黑垆土,土壤PH为8.02,养分含量中等偏上水平,平均有机质9.47g/kg、碱解氮107mg/kg、有效磷14mg/kg、速效钾101.2mg/kg。前茬作物为小麦,种植前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kg。
2020-10-28人气:7285
人气:4761
人气:4448
人气:4391
人气:407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作物杂志
期刊人气:2781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1-7283
国内刊号:11-1808/S
邮发代号:82-220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902
影响因子:0.230
影响因子:1.83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60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