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下文以中国田径运动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对策展开了深入分析,并且研究了当前中国田径存在的6个制约因素,从而提出了六种解决方法,分别为引入国外先进训练技术、进行体制调整、破除旧有观念的影响、强化正确的舆论导向、破除“唯金牌论”、 强化运动员的前期选拔和培养以及鼓励田径运动影响力的恰当变现。旨在通过有益的研究和探讨,提升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田径运动可以提升人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并且对相关体育运动技能也会起到辅助作用,帮助训练人员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高校田径运动对于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帮助其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则是相关教职人员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而竞技体育也应该将其作为基本点,从体育环境、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提出一套可持续的发展对策。
一、中国田径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一)体制因素
体制是制约中国田径运动发展的重要的原因之一。由于我国的田径运动时,举国体制,政府有专门的机关和部门负责管理中国的田径运动事业,但是从田径运动本身的性质上来看,田径运动本身是一门科学,田径运动在训练的过程当中所需要依据的是人体的运动学方面的知识来进行的,它是一项专门的学科门类。中国田径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受政府部门机关的影响过于深,由于体制机制的限制,往往存在着外行领导内行的问题,由于国家机关内部的人员调动时,相对比较频繁的,上级机关在进行机关人员配备的时候,往往是根据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经验,而不是在田径运动方面的科学经验引起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在田径运动训练的管理过程当中,时有发生,这就导致了我国田径训练在根本上缺乏科学性,往往运动规律,屈从于政治规律,影响了训练效果的发挥。
(二)技术因素
影响中国田径运动成绩的第二个因素是技术。田径运动训练能否先出城继续出水平,一方面与运动员有关,最重要的事,教练能否在训练的过程当中掌握并使用正确的训练技术,才是重点和关键。我国科学化的田径运动训练历史相对比较短,起步晚,进步慢,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技术层面的鸿沟,影响了我国训练员在进行田径训练的过程当中的能力的发挥,也制约了我国田径领域突破性成绩的取得。与此同时,由于教练员和国家整个田径运动训练系统技术的缺乏,导致了运动员在接受训练的过程当中,也无法掌握更加先进的技术,由于田径训练的目标是为了参加大型的国际比赛,在国际比赛的赛场上,与同年龄段的其他国家的运动员相比,运动员本身所掌握的技术,无法与这些发达国家接受高质量训练的运动员抗衡,这就导致了我国田径运动无法取得好的成绩。
(三)历史因素
历史因素是第三个问题。在我国仅有的运动管理体制之下,由于官方领导和官方一致,对于田径训练和田径运动员选拔的影响过于深刻引起受历史及其影响的田径运动训练,往往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历史因素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管理,第二次训练。从管理的层面上来看,国家有关部门对于田径运动训练的管理,还沿用此前以往的管理体制以编制和政治规矩为依托的管理架构,本质上无法适应田径运动训练竞技性的内在属性。在训练层面,由于我国政治体制的影响,旧有的历史因素,决定了在训练的过程当中,相关主管部门对于训练实际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这种历史上积淀下来的管理的习惯和训练的习惯,影响了田径运动训练过程当中良好效果的发挥。
(四)舆论因素
第三个方面就是舆论因素。应该认识到,舆论对于运动员的状态和整个中国田径界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舆论唱衰田径界,使得整个田径训练的赛场上人人自危,人人都对这个行业和训练科目产生怀疑,这种相对悲观的情绪影响了运动员训练的情绪,也影响了教练员培训运动员的情绪。田径运动训练和田径运动赛场上,是需要激情和活力的媒体上一片唱衰的情况,田径运动员教练和媒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在宣传和舆论反馈上不及时、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田径运动事业的发展。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之下,田径运动训练实际上是举国体制,也是一项公益事业。帮助和引导全民共同关注田径事业,一方面能够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帮助人们热爱运动,积极运动,与此同时,舆论引导公众关注和重视田径,能够提升公众的自尊心,自豪感,提升民族的凝聚力,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五)经济因素
第五个层面体现在经济因素。在市场经济的环境和条件之下,经济因素是制约我国绝大多数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是举国体制,国家体育中心能够为国有体制之内的田径运动员提供必要的生活资助和训练支持,但是对于田径运动员本身来说,自己经受了艰苦的训练,实际上他们的内心诉求并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需要社会对他们本身的价值予以认可,从事田径训练,从事田径事业,无法为他们取得预期的经济回报,就会使得优秀运动员的流失成为一种常态。田径事业市场化发展推进的不利,导致了很多运动员的生活是相对比较困窘的,并且媒体上屡见报端的,那些在运动赛场上取得了优异成绩的明星运动员,在退役之后生活窘迫的报道也会使公众,甚至一些潜在的田径运动员失去对于田径运动的信心,这是导致我国田径运动受到制约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亚洲人身体条件的限制
影响中国田径运动的因素,第六点是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国人是黄色人种,中国人在先天的体质条件上,在肌肉的肌力和爆发力上不如黑人,甚至不如白种人,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在田径赛场上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这是由中国人作为亚洲人本身的身体条件限制的。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漫长的时间里,受到了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掠夺,积贫积弱人口的素质不好,营养摄入情况也不容乐观,这也是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人的身体状况,呈现相对劣势的状态的重要的原因。
二、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对策
(一)进行体制调整
中国田径运动要想发展,首先必须要进行体制的调整。要绝对避免在日常管理的过程当中,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的出现,要通过对体制机制的改革,给运动员的成长腾出空间,要让更加专业,更加科学,更加市场的理念,进入到运动员的日常管理和田径训练的日常工作当中,要用更加市场化的思维考虑进来,引领中国田径运动训练,推进田径运动事业的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从已经退役的田径运动员当中,遴选那些具有市场经验,管理能力和超前思维创新能力的优秀运动员,进入田径运动管理工作岗位,由他们引领田径事业的创新和改革。
(二)引入国外先进训练技术
第二点,应该引入国外先进的训练技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国外的先进训练技术,并不是要摒弃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田径训练层面所积累的先进的经验和理念,而是要通过东西方结合的方式,去吸取西方在运动训练过程当中已经积累的先进经验,借鉴他们使用的先进技术,结合中国运动员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国田径训练的实际状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调整和改革,用这样的方式来提升中国田径运动发展过程当中的质量和速度。
(三)破除旧有观念的影响,破除“唯金牌论”
第三点,要破除旧有观念的影响,破除唯金牌论的理念,用更加健康且普世的价值观来看待并对待中国的田径运动,要让快乐运动成为一种共识,吸引并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中国的田径运动事业当中,营造一种全民健身,全民运动的氛围,只有这样,人才的选拔才能够在一个更加宽广的平面当中进行田径运动的新生力量,才能够真正的成为我国田径运动事业的终极动力。
(四)强化正确的舆论导向
第四点,要强化正确的舆论引导,田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媒体记者和媒介报道的助力,中国的田径事业若要想得到真正的发展,离不开记者的关注和媒介的支持,因此,作为中国田径事业的管理者,应该充分的尊重媒体的意义和价值,强调正确的舆论导向。更加尊重和重视媒体的意见,并且尝试与媒体进行良性的沟通,强化正确的舆论导向,力求通过这种方式,来在公众面前塑造一个更加积极向上,阳光活泼的中国与田径运动训练队伍。积极的拓展外部的因素,来提升我国田径运动事业的发展质量。
(五)鼓励田径运动影响力的恰当变现
第五个路径就是要鼓励优秀田径运动员以恰当的方式将自己的影响力变现。专业运动员尽管要以“更快、更高、更强”为奋斗目标,但是在竞技价值之外,优秀运动员本身的社会价值也应该以恰当的方式被实现。鼓励优秀田径运动员将自身在竞技领域的价值积极变现,能够保护运动员的努力训练的积极性。于此同时,优秀运动员本身在商业上的成功也将成为年轻人加入田径训练、努力出成绩的现实动力。从当前的田径运动训练的实际上看,城市中产阶级以上家庭出身的孩子已经不再了如从事田径训练了,一方面是由于训练辛苦,家境良好的孩子没有生活压力,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护之心,不会将田径训练当做培养孩子的首选项目。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田径事业长期低迷,从事田径训练已经无法为运动员无法得到社会的肯定,能够出头冒尖的运动员少之又少,更多的运动员没有得到更好的市场肯定。寻找正确的路径,帮助田径运动员将影响力正确变现,能够更好的提升我国田径运动的人才队伍质量,提高团队积极训练的士气。
(六)强化运动员的前期选拔和培养
最后一点,中国田径运动若要实现长足进步,强化运动员的前期选拔,遴选更加优秀、更加有天赋的少年田径运动的队伍当中,从小接受专业、正统、科学的田径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强化运动员的前期培养和选拔,是中国田径运动事业发展进程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帮助和引导更多有天赋、有热情的孩子家UR东安田径运动训练当中,是突进我国田径运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三、结语
田径运动的发展和进步,不仅关乎国家荣誉,更与全民运动健身事业息息相关。从当前我国田径运动本身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当前的问题进行有针对的处理和解决,提升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推进我国田径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周宏.论激励理论在大学生田径运动训练中的应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05):54+88.
[2]柳川.课余时间提高学生田径运动训练兴趣的对策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05):78+93.
[3]胡顺风.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有效策略[J].田径,2019(05):9-10.
[4]吕多文.校园大课间体育活动资源开发研究[J].田径,2019(05):24.
孙凯涛.我国田径运动发展问题探讨[J].魅力中国,2019,(17):80-81.
分享: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面临新的发展要求,针对现代人才培养需求,新课改教育理念的落实备受关注。在新课改环境下,小学田径教学目标也有着一定的变化。因此,体育教师应重视起小学田径教学,以发挥田径教学价值来为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023-08-09小学时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在教学当中尊重学生能动学习意识,是建立良好教育环境的重要基础。素质教育的提出,使体育学科不再作为应试教育下的辅助课程,而是通过体育教育特点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价值,帮助学生强健体魄,养成良好的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2023-08-09初中生的身心发展速度快,且处在一个黄金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提高初中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有着很高的优越性,抓住时机优化田径训练活动也有助于提高田径训练效果。力量训练是田径训练活动的重点,因为田径项目对运动员力量的要求很高,要想确保技巧的充分发挥,也要有良好的力量作为支撑。
2023-08-09小学体育的教学中,田径运动的开展有着显著的意义,具体表现为:第一,田径有着繁多的活动形式,其不仅符合小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调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以促使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田径运动有着多元化的项目类型,通过各种形式的运动,如跑跳、竞走等,促进小学生自身的机体发育。
2023-07-30田径运动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意志品质,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但田径运动训练的开展过程中,会出现枯燥、乏味的现象。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如何科学、创新设计田径教学方案,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当务之急。
2023-07-30在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现代教育背景下,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也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而对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田径教学法的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为了推进田径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构建起以学生自主发展和积极参与的田径体育课堂,以此增强他们的田径技能和身体素质。本文对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趣味田径教学法的策略进行探究。
2023-07-05在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现代教育背景下,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也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而对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田径教学法的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为了推进田径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构建起以学生自主发展和积极参与的田径体育课堂,以此增强他们的田径技能和身体素质。本文对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趣味田径教学法的策略进行探究。
2023-07-04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课程体系当中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课程,注重的是多元学科知识和技巧的整合,能够大大完善学生的跨学科素质,助推学生的终身发展。把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也能够解决当前学科教学内容单一和素质培养单调的问题。
2023-07-04田径运动具有动作结构相对固定、变化不大等特点,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兴趣。所以,能否培养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兴趣,直接影响着田径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是当前田径教学的主要难题。本文对目前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学生田径运动兴趣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对培养小学生田径运动兴趣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2023-07-04田径是小学体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对田径训练的热情不高,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的效果。面对这一现状,融入快乐体育理念,提升田径教学的魅力,已经成为一线体育教师关注的重点。
2022-06-15人气:5172
人气:4341
人气:4132
人气:4041
人气:381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人气:4010
主管单位:上海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体育
国际刊号:1000-5498
国内刊号:31-1005/G8
邮发代号:4-793
创刊时间:195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9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