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糖尿病在临床上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极为常见,一旦无法有效控制则会产生各种并发症,糖尿病足较为常见,糖尿病足极易造成肢体残疾,严重者需要截肢[1,2]。致病原因一般为神经病变、血管、感染等[3]。其治疗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胫骨横向骨搬移术作为治疗术式极为常用,以此对肢体进行保留。中老年人为常发人群,一般对同时存在功能障碍(多脏器),面对麻醉和手术,呈现较差的耐受性
在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有效的麻醉方法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本院在麻醉实践中发现股神经与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本次研究对其实施价值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评价病例选择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时间段就诊于本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6例,以麻醉方法不同实施分组评价,均分例数,均开展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分别实施股神经与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病例所在组分别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命名,两组病例男女例数分别为26、42/45、43(例),(68.28±2.55)、(68.65±2.52)(岁)为病例年龄平均值计算结果,年龄以51~78岁、52~79岁为区间,(55.29±6.75)、(56.18±6.65)(kg)为病例体重平均值计算结果,体重以46~63kg、45~62kg为区间,统计分析2组信息,对比差异性无(P>0.05),两组可实现对比。本院伦理委员会了解本次研究,并通过和批准,患者和家属也知晓本次研究。将感染(穿刺部位)病例、凝血功能障碍、抗凝药物服用、过敏于麻醉药物的病例均从本次研究中排除。
1.2方法
在手术之前对胰岛素或降糖药物进行利用,以控制血糖水平于7mmol/L~10mmol/L,对病例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对静脉通路实施建立,对实验组病例应用超声实施引导,保证定位图像正确、清楚之后,对患者实施股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其中针对坐骨神经阻滞,设置6~13MHz频率(超声探头),在腘窝上方平放应用无菌包膜实施包裹的探头,对坐骨神经图像进行获取,通过皮肤利用穿刺针实施穿刺,正确位置达到之后,回抽注射器,血液不存在的情况下,将15~20ml罗哌卡因(0.375%)注入坐骨神经附近;股神经阻滞,选择扫描碘为韧带(腹股沟)下方2cm位置,股动脉外侧1cm位置,对股神经图像进行获取之后,通过皮肤利用穿刺针实施穿刺,正确位置达到之后,回抽注射器,血液不存在的情况下,将15~20ml罗哌卡因(0.375%)向股神经附近注入,在麻醉操作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一边回抽一边注射。对照组则实施硬膜外麻醉,L2~3为穿刺点,将3m利多卡因(2%)药物注入硬膜外间隙,进行5min观察,无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下,将10~15ml罗哌卡因(0.75%)分次注入硬膜外间隙,5ml/次,对阻滞平面实施有效控制,使其小于T8水平;与基础值相比,平均动脉压降低在30%以上或者其水平在60mmHg以下,对6mg麻黄碱进行静脉注入。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病例使用麻黄碱和输液量的情况,以完成注射局部麻醉药物为起点,患者感受到疼痛为终点,此阶段实施记录和统计。对麻醉前,麻醉开始后10min、20min、30min、1h、术后1h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进行记录。感觉神经阻滞利用针刺法实施评价,运动阻滞则利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并对持续运动神经阻滞时间、持续感觉神经阻滞时间进行统计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全文数据的分析及处理全部选择以SPSS23.0为版本的软件包,数据中计量验证、计数验证以t、x2为分别方式,统计学以(P<0.05)为判断意义依据,证明差异性大。
2、结果
2.1比较输液量
在手术过程中实验组的输液量为(760.12±39.68)ml,对照组的输液量为(1561.25±58.26)ml,相对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例手术过程中输液量减少明显,对比差异性明显(t=78.7410,P<0.05)。
2.2比较使用麻黄碱情况
实验组中使用麻黄碱的病例数为4例,使用率为8.33%;而对照组中使用麻黄碱的病例数为18例,使用率为37.50%,相对比于对照组麻醉,实验组麻醉的实施使用麻黄碱的病例和比例下降明显,对比差异性明显(x2=11.5577,P<0.05)。
2.3比较两组病例在不同时间段平均动脉压和心率
相对比于对照组,各个时段实验组MAP提升明显,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而HR对比差异性并不明显(P>0.05),见表1。
表1两组病例在不同时间段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对比
2.4比较阻滞情况
相对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例持续运动神经阻滞时间缩短明显、持续感觉神经阻滞时间延长明显,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而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比较差异性并不明显(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上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极为常见,一旦无法有效控制则会产生各种并发症,糖尿病足较为常见,糖尿病足极易造成肢体残疾,严重者需要截肢[1,2]。致病原因一般为神经病变、血管、感染等[3]。其治疗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胫骨横向骨搬移术作为治疗术式极为常用,以此对肢体进行保留。中老年人为常发人群,一般对同时存在功能障碍(多脏器),面对麻醉和手术,呈现较差的耐受性,在手术过程中,极易发生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方面[4]。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麻醉方式的选择极为关键,以此将器官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减少[5]。股神经和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可较小影响血压水平,降低麻黄碱使用率,该麻醉方式的实施较小影响全身,对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实施该麻醉方式,利用超声技术,可将神经图像清晰、直观地显示出来,可将神经损伤减少,麻醉用药减少,也可将全身毒性降低[6,7]。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该麻醉方式的实施所获得麻醉确切,尤其是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稳定。
表2阻滞情况比较结果
综上所述,针对实施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股神经和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可达到满意的麻醉目标,可较小影响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较高,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杨艳艳,冯丝丝,林成新.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在糖尿病足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9):1410-1414.
[2]赵玉华,吴震,邵文年,郭学文.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联合MEBT/MEBO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难愈性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9,31(5):316-319.
[3]蒋跃菊.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9例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9,33(1):121-122.
[4]曾涟,阳丽云,蒋卓汛,肖志凌,刘敬臣.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胫骨横向骨搬移术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35(3):294-297.
[5]王斌,刘伟,霍永新,宫中平,王伟,郝睿峥,方钧,张荐,蒋文平.股-股动脉旁路移植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或合并糖尿病足[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8,32(12):1576-1580.
[6]镇普祥,陈炎,高伟,林震迅,钟兆伟,腾治海,何立环,花奇凯.应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合并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重度糖尿病足[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8,32(10):1261-1266.
[7]刘毅,唐哲明,毛庆龙,何勇,孔靖,梁国荣,芦慎,杨小辉.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老年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1):2751-2752.
王鹏鹏.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对老年糖尿病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包头医学,2020,44(04):11-13.
分享:
糖尿病往往与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及胰岛素抵抗等存在着关联。当今社会日趋老龄化,加之人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剧,使得糖尿病患病率与日俱增[1]。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讲,仅是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已经无法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所以应通过药物治疗进行控制。
2025-04-25近年来,临床中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在治疗药物的选择及用药方案的选择上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多,用药依从性不高,容易对疾病控制效果产生影响[2]。所以,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2025-04-24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损害人体生命健康。据统计,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最常见的。DR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渗漏和阻塞导致的眼底病变。
2025-04-19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增加,尤其是中低收入国家的发病率更高。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和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5.3亿和7.8亿。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很多患者出现了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由高血糖引起的肾小球损伤,不仅提升了患者的不适感,也导致其治疗难度加大。
2025-04-16肌少症是一种以肌肉质量下降、肌肉功能减退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可导致患者跌倒,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下降。肌少症的患病率及病情进展与年龄呈正相关,研究显示,高龄人群的肌肉密度较中青年人群的肌肉密度至少下降约50%。
2025-03-29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用于痴呆症的费用估计为1.3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这一费用将增至1.7万亿美元,而如果将护理费用的增加考虑在内,则为2.8万亿美元[5]。中医药尤其是中医外治法近年来在痴呆症早期阶段-认知功能障碍阶段的预防与治疗中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广泛关注。
2025-03-2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因血糖代谢异常导致患者视网膜局部组织微循环损害进而诱发一系列眼部典型病变,患病率逐年 升 高,统 计 发 现 亚 洲 国 家 人 群2型 糖尿病(T2DM)患者的 DR 发生率已达23%,是目前劳动人群中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的首要原因。
2025-03-18阴茎是由自主神经支配,自主神经是由交感、副交感神经两大系统组成,受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支配和调节,主要支配平滑肌、心肌、腺体分泌、内脏活属于阳痿范畴,其临床症状有阳痿不举、遇劳加重,心悸失眠、多梦,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舌质淡暗苔白,脉细弱[2]。
2025-03-17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呈井喷式增长,它所导致的慢性病亦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其中糖尿病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该病临床治疗效果差,病情迁延不愈,逐渐加重,直至进展为终末期肾病,依靠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2025-02-10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糖尿病一旦发生,除了疾病本身之外,引发的并发症不断折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如眼病、足病、肾病和脑病,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糖尿病脑病最为常见。慢性高血糖可缓慢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生理结构异常称为糖尿病认知障碍。
2025-02-08人气:11607
人气:10366
人气:9309
人气:8053
人气:665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期刊人气:2738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4157
国内刊号:12-1383/R
邮发代号:6-53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388
影响因子:0.021
影响因子:1.038
影响因子:0.279
影响因子:0.14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