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总结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郭程湘医生运用双凤锤手法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经验。郭程湘医生将峨眉武术中的双凤锤手法引入至其畅气通络疗法推拿治疗中,用以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时,患者采用俯卧位,治疗部位集中在背部、腰部的督脉、膀胱经循行部位,即从督脉的大椎穴到腰俞穴、膀胱经的大杼穴到下髎穴这一循行路线。治疗时先采用抚法、掌背㨰揉、肘㨰法让患者充分放松,然后依据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相结合的原则,对腰阳关、命门、环跳、委中、承筋、承山等穴采用点穴治疗,再以双凤锤手法按压脊柱两侧的关节突关节,最后以腰部擦法、拍法结束治疗。与传统的腰椎斜扳法相比,该手法有一定特色且疗效确切,为临床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尤其是因腰椎的滑膜嵌顿引起的急性腰扭伤提供了参考。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及椎间小关节、腰骶关节等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损伤,多由于姿势不正确、剧烈运动、负重不当、用力过度以及不慎跌扑、外伤等原因引起牵拉和过度扭转所致,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痛、活动受限,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急性腰扭伤属“筋伤”范畴,多因跌仆闪挫而致腰部经脉受损,,气机运行失畅,气血不通则痛;筋主动,筋伤则运动失主,故活动受限[1]。急性腰扭伤的西医治疗主要以口服或外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功能锻炼为主。中医常用的方法有针灸、推拿、拔罐、、刺络放血等,其中推拿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主要中医疗法之一,若治疗得当,能快速解除患者的病痛且不易复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郭程湘医生是峨眉武术传人,推拿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其创立的峨眉畅气通络推拿手法特色明显,疗效显著。郭程湘医生的畅气通络推拿手法中,有一双凤锤手法,在峨眉武术中是一种用第2、3指近端指间关节攻击对手双眼的招式,郭程湘医生将其改良,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颇具特色且疗效确切。笔者有幸师从于郭程湘医生,跟随其学习武术、功法和推拿,现将其采用双凤锤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经验总结如下。
1、双凤锤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适应症
急性腰扭伤患者约占国内骨科门诊总就诊人数的5%~25%。腰扭伤急性期若未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易转变为慢性顽固性疼痛[2]。现代研究认为,腰痛与腰方肌密切相关。腰方肌起于髂嵴上缘,外侧部肌纤维向上附着于12肋下缘的内侧,内侧部的肌纤维向内上分别通过4个小肌腱连于第1~4腰椎的横突尖[3]。胸腰段和腰骶部是急性腰扭伤治疗的重点。推拿手法治疗可缓解肌紧张和痉挛,对因小的腰部动作偶然造成腰部突然不能活动且伸腰则疼痛尤甚的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患者[4],推拿手法治疗可解除嵌顿,效果往往立竿见影。双凤锤手法可调整双侧关节突关节,特别是对腰椎的滑膜嵌顿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双凤锤手法还可用于点按双侧华佗夹脊穴,起点穴治疗作用,故双凤锤手法尤适合因腰椎的滑膜嵌顿引起的急性腰扭伤患者。
2、手法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治疗时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站于患者左侧。急性腰扭伤患者往往腰痛难忍,腰部紧张,治疗时一定要先采用轻柔手法充分放松,再予以刺激量较大的点、按手法,最后以擦法、拍法结束。
2.1放松手法
手法治疗集中于督脉及膀胱经在背部、腰部的循行部位,即从督脉的大椎穴到腰俞穴、膀胱经的大杼穴到下髎穴的这一循行路线。先用抚法,医者双手叠掌,左手掌心叠放于右手掌背,用右手掌面轻放在治疗部位上,做轻柔、徐缓的直线抚摩,连续3遍。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平稳,沿着经络走行,随生理曲线起伏。再用掌背㨰揉法:两掌掌心相对,呈“十”字相握,右手在下,掌心朝上,右手掌背紧贴施治部位,双掌配合作环旋按揉,速度约每秒1圈,用力柔和沉稳,力达右掌掌背,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每部位按揉5圈以上,沿着督脉和膀胱经的经络循行路线做连续按揉,边揉边移动,动作连贯,不能出现跳跃。先㨰揉督脉,再㨰揉双侧膀胱经,在㨰揉胸背时力度稍轻,㨰揉腰部时力度稍加重但不能引起明显疼痛。最后以肘㨰法㨰揉双侧膀胱经,肘㨰时屈肘90°,以前臂的中上1/3处吸定治疗部位的皮肤,前臂做旋前旋后往复运动。
2.2治疗手法
充分放松后点揉穴位。先以大拇指点揉腰阳关、命门穴,肘尖点环跳穴、委中穴、承筋穴、承山穴各约30s。注意承筋、承山穴对痛觉较敏感,手法不宜过重。再以双凤锤手法治疗。此手法来源于峨眉武术双凤锤,又称二龙戏珠,郭程湘医生将其引入推拿治疗,独用于胸椎、腰椎关节突关节的点按和调整。操作要领:以右手操作为例,患者俯卧位,医生立于患者左侧,右手第2、3指掌指关节伸直,指间关节屈曲,其余三指半握拳,将第2、3指的中节背侧分别贴于脊柱两侧的关节突关节,连续按压4次。前3次轻按,第4次则重按;手指力量不足时,可将左手小鱼际贴于右手第2、3指近节背侧,起加强稳定和辅助发力的作用。操作时要求患者放松,口略张开,自然呼吸,避免憋气,在患者呼气时按下,以免引起岔气。到腰椎后方部位可加大力度,重复操作2~3遍,以出现“咔哒”声为佳。
2.3结束手法
最后以腰部擦法、拍法结束治疗。实施擦法时,用手掌紧贴皮肤,稍用力下压并作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直线往返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的热量,以皮肤有温热感即止。实施拍法时,操作者用拇指的腹面或手掌腹面着力,五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使掌心空虚,然后以虚掌有节律地拍击治疗部位,重复操作3~5遍,至表皮微红充血为度,以使患者肌肉得到放松。
3、病案举例
患者万某,女,39岁,于2020年4月16日因“腰痛1d,加重1h”就诊。患者白天逛街后出现腰痛,酸痛为主,尚可忍,拟卧床休息,在上床时突然加重,腰部剧痛难忍,无下肢放射痛,不敢屈伸活动,行走需人搀扶。查体:神清,腰椎生理曲度存在,腰部屈伸转侧活动受限,腰肌紧张,右侧L1-L5棘旁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因疼痛拒检,双下肢皮肤感觉、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腰椎正侧位片示腰椎轻度退行性变。西医诊断:急性腰扭伤;中医诊断:腰痛病(气滞血瘀)。采用手法治疗。患者俯卧位,先施以放松手法。于背部的督脉循行部位分别施以抚法、掌背㨰揉法,再沿膀胱经的大杼穴至下髎穴施以掌㨰揉、肘㨰揉法。然后采用点穴治疗,以大拇指按揉腰阳关、命门穴,肘尖点环跳穴、委中穴、承筋穴、承山穴各约30s,再以双凤锤点按胸椎及腰椎的关节突关节。点按到胸12至腰1的部位时,稍加大力度,只听到“咔哒”一声,患者发出“啊呀,好了”的声音。之后患者便轻松起身,弯腰转身活动自如,腰椎活动正常,治疗即结束。未使用任何药物和其他治疗,随访1个月后未复发。
按:郭程湘医生临床经验丰富,对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时独取腰背部的督脉、膀胱经,选穴采用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究其原因,乃因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一身阳气;足太阳膀胱经为腰背部主要经络,五脏六腑之背俞皆在其中[5]。畅气通络手法可先让腰背脊柱气血畅通,调动全身阳气,为最终的经络疏通提供基础和动力。手法上重视充分放松,用抚法、掌㨰揉、肘㨰揉法反复操作,充分疏通经络,以使患者在轻松无痛甚至舒服的状态下完成治疗。关于抚法,有学者认为抚法实为摩法的一种,有“轻摩为抚”之说[6]。但笔者认为,两者虽同为轻柔手法,但实有区别,不同之处在于,摩法是做环形而有节律的体表摩动,而抚法则是做单方向的线性运动,一般沿经络部位轻抚体表,具有镇静解痉、消肿止痛的功效。
传统的腰椎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也可取得较好效果。但施行腰椎斜扳法时,患者一般需采用侧卧位。侧卧位时,放松手法难以操作,患者很难得到充分放松。若先采用俯卧位放松,再改为侧卧位斜扳,也存在不足之处。因为急性腰扭伤的患者,经放松手法治疗后,疼痛往往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肌痉挛可稍缓解,若此时变换体位,患者仍然会紧张、疼痛,使治疗效果打折,甚至在实施治疗手法时发生对抗,造成损伤。这可能是部分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后,疼痛无明显缓解的原因之一。本病案的治疗过程中,在施行放松手法后,采用双凤锤手法治疗,患者始终保持俯卧位,避免了变换体位引起的痛苦以及由此带来的紧张感,在充分放松的状态下完成治疗。
当然,双凤锤手法对医生的指力有较高的要求,对指力不足者不建议采用该手法,以免损伤自身指间关节。为加强指力,平时可练习沙袋,或购买指力训练器进行锻炼。在这里介绍一种可增强指力的练习方法:将沙袋置于治疗床或高度合适的桌面,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右手第2、3指掌指关节伸直,指间关节屈曲,二指张开如钳状,其余三指半握拳,将第2、3指的中节背侧贴于沙袋持续按压,每次持续时间30s以上,每组8~10次,每天练习3组以上。可根据自身指力情况调整力度,练习的时候调匀呼吸,避免憋气,常加练习,收效显著。
综上,郭程湘医生将峨眉武术中的双凤锤手法引入推拿治疗,颇具特色且疗效确切,为临床拓展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腿痛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周慧,王祖杰.针灸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2):55-56.
[2]邵福元,邵华磊.肩腰腿痛应用诊疗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45.
[3]朱光琼,刘建,李寿田.腰方肌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4,22(3):32-33.
[4]林刚,鄢行辉.急性腰扭伤的防治[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9):50-51.
[5]邓特伟,郭程湘.郭氏“畅气通络”手法治疗膝关节炎体会[J].中医药导报,2016,22(8):51-52.
[6]王之虹,严隽陶.中国推拿大成[M].2版.长春:长春出版社,1994:450.
肖春生,何倩伟.郭程湘采用双凤锤手法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经验[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03):599-602.
分享: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脑血管疾病,致死致残率高,约70%—80%脑卒中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痉挛性肢体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脑卒中病治疗管理的关键内容。
2025-04-12先天性肌性斜颈是患儿出生后不久出现的一种体位畸形,典型特征是因胸锁乳突肌单侧缩短或挛缩而导致的头顶部向患侧倾斜,颜面部向健侧旋转,下颌部指向健侧肩关节。目前,临床对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推拿手法、磁疗。
2025-04-05中医认为,颈性眩晕的出现多由于患者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外加颈椎退行性改变、颈部肌肉劳损等,从而出现颈部血液循环不畅,椎基底动脉血供不足,最终表现为颈部疼痛、头目晕眩和肢体功能障碍。龙氏正骨推拿手法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主要从颈椎骨体、肌群等组织入手,以疏理颈部气血、舒筋活络、推经行气、化瘀消滞为治疗目的[3]。
2025-03-17推拿是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的中医外治疗法,通过特定技巧作用于患者体表,产生力、热,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掌擦法是温通类、循环往复类手法的典型代表。保持力量、热量的充足与稳定是掌擦法满足临床要求的前提[1],也是推拿初学者练习掌擦法时的重点、难点[2]。
2025-03-06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均超过相应年龄允许范围的异常行为,可分为行为(多动、攻击、偷窃、逃学、说谎等)和情绪(焦虑、抑郁、恐惧、人际关系困难等)两方面。儿童异常的心理行为会严重影响其学习、生活以及成年后的身心健康。学龄前是儿童行为发育的关键时期,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心理行为问题。
2025-02-20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以长期、持续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复杂症候群,临床表现包括低热(体温略低)、全身疼痛(涉及咽喉、肌肉、关节等部位)、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此类患者在临床检查中通常不会发现器质性病变[1-2]。根据中医理论,慢性疲劳综合征可归属“虚劳”“郁证”等范畴。
2025-01-25从中医角度出发,先天性肌性斜颈疾病属“筋结”“筋肿”范畴,病在头颈部,是由妊娠阶段孕妇体制失养、跌扑闪挫等导致胎儿颈部脉络受损、血行不畅或胎儿先天发育不足导致筋挛结聚所致。郭氏正骨手法作为具有特色性的中医疗法,在使患者病情得到改善的同时,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活动度等均得以有效恢复[2]。
2025-01-170~6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1],这个阶段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尤为重要。近年大量研究显示,胃肠道与大脑之间存在多样而复杂的双向信号调节系统“脑-肠轴”,即肠道微生物与神经系统、内分泌、免疫等系统之间可以相互发生作用,同时还可通过肠道菌群影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大脑的发育和功能等[2]。
2025-01-10推拿按动疗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医 患互动的形式,医者运用按压等手法作用在患者穴位、 经筋等特定部位,同时让其配合做主动或被动的关节 运动,边按边动、边动边按,动静结合,局部按动法与远 端按动法相结合、局部与整体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治疗 目的[1 - 2] 。
2024-12-26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指患者尽管有充 足的睡眠,却仍然在入睡、维持睡眠、巩固睡眠或睡 眠质量方面遇到困难,并因此引发日间功能障碍。 以往的分类标准根据是否伴随其他疾病或药物因 素,将失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失眠。 而根据当前 的指南,失眠可分为慢性失眠、短期失眠及其他类型 失眠,其中慢性失眠患者约占 56% 〔1,2〕 。
2024-12-24人气:18522
人气:15538
人气:15056
人气:14768
人气:1303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人气:4695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3213
国内刊号:44-1425/R
邮发代号:46-275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550
影响因子:1.700
影响因子:0.961
影响因子:0.410
影响因子:1.56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