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地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活动不仅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地理教学的实效性,还能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地理学科素养。本文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为例,阐述了学校开展天文观测课外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
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地理学科素养,还能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地理教学的实效性。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地理组的教师们结合当地空气质量优良、晴朗的夜晚多、水汽含量低、观察星空的条件得天独厚等情况,确定开展天文观察课外实践活动。通过系统、规范的地理实践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适合西藏自治区学生特点的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地理相关知识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能力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天文观测活动前期准备
1. 成立天文兴趣小组
人类生在天地之间,从很早的年代就在探索宇宙的奥秘。天文观测课外实践活动,既可增强学生探索宇宙奥秘、参加天文活动的兴趣,普及大众天文常识,还可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生活,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毅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报名,地理组的教师们根据报名情况严格进行选拔,着重从兴趣和爱好、坚持不懈的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等方面选拔学生,每次选取三十个学生组成天文兴趣小组。同时积极和学校主管领导沟通,争取活动的各种软硬件配备,如专用教室(主要用来讲授天文基础知识,播放科普视频、课件),天文望远镜等观测仪器。在天文兴趣小组成立的第一天,就特别要求小组成员具备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为课外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2. 实践活动形式
活动主要采用室内学习与户外观察相结合的形式。因为林芝二高学生的天文基础知识水平相对薄弱,所以首先进行一些基础内容的讲解,随着学生天文认知水平的提高,逐步开展户外实践活动(主要包括设备使用培训和观测活动)。在此过程中还将有关天文的最新消息(如中国天眼、卫星发射、月食、流星等)传达给学生,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3. 天文基础知识讲解和观测技能培训
天文基础知识学习是天文初学者的必经阶段,可以为其他方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观测活动中有相应知识做铺垫,教师们对学生进行了基础天文知识的讲座(图1)。该部分从天文学的简介开始,让学生对天文学有一个总体认识,然后讲解星座、星空和天体的运动等。主要内容包括:天文学基本概念;天球系统;天体运动;太阳系;地月系统;星座;银河系;望远镜里的宇宙;流星;月球及其观测方法。
因为林芝二高学生基本未系统学习过天文知识,对天文仪器的操作和实验也很陌生,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天文仪器的操作培训,内容包括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和月球的观测及野外观测的注意事项。先利用课件或视频资料,介绍天文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名称,由教师现场安装望远镜进行演示,然后由参加培训学生自行再次组装,安装调试完毕后,通过天文望远镜让学生观察远处高山上的景物,学会和熟悉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图2)。学生在参加观测技能的培训中,通过动手、动眼、动脑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有明显提高。
二、天文观测活动的实施
无论是天文基础知识讲解还是天文观测技能的培训,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学生能够进行天文观测。天文观测使学生在户外通过亲身体验宇宙空间,真正促进宇宙空间整体概念的形成,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提升多种能力,是整个天文观测课外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
在确定具体的观测内容后,应提前进行与该次观测主题相关内容的培训。如要观测月球前,学生应了解月海、环形山、月相变化等相关知识。天文观测大多数在夜间进行,所以安全问题很重要,要求所有参加观测活动的学生严格遵守相关纪律,同时教师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安全预案,确保学生安全。观测内容除了观察月球等常规内容外,还可以结合当时当地发生的重大天文事件(如流星雨、月食等天文现象)。内容确定后,提前一周通知学生观测时间、地点、结束时间等细节,同时安排学生提前准备观测仪器。观测活动当天,教师和具体负责的学生提前到达观测地,提前架设和调试好天文观测仪器(图3)。等学生到齐后,按照预先分组进行有序观测活动。对于不会观测的同学,教师及时为他们提供帮助。观测学生及时填写和记录观测到的信息。教师组织所有参与观测的学生对观测到的信息进行集体讨论,各个小组经过组内讨论交流后再汇报小组的观测结果,教师对各小组的观测汇报进行分析、指导、点评。图3
三、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林芝二高天文观测课外实践活动得到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但是在开展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和困难。首先,观测活动基本都是在晚上,如何确保学生的安全是一个让大多数教师头疼的问题;其次,天文观测活动对指导教师素质要求很高,学校没有天文专业的教师,这就需要地理组的教师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再次,建设天文专业教室,需要大量资金购买各种天象观测设备,普通中学在开展天文观测活动中经常面临资金短缺等问题。
尽管面临很多问题,我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带领更多的藏区孩子仰望星空,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探究宇宙星空、探索自然的兴趣和热情,相信林芝二高天文观测课外实践活动会开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费拉马立翁(法国).大众天文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洪韵芳.天文爱好者手册[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
[3]特伦斯迪金森.夜观星空[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4]西蒙纽康.通俗天文学[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6.
赵一旻,李爱明,朱蓓.刍议天文观测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J].地理教育,2019,(5):52-53.
分享:
火星是地球的邻星,是太阳系内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天体,也是人类深空探测的重要目标。当前火星气候寒冷干燥,表面覆盖着大量未固结或固结较差的风化物质,被称为火星土壤(简称火壤)[1],根据其粒度和胶结状况可分为尘埃、砂状、皮壳状-团块状和块状四种类型[2]。多源遥感探测和就位探测数据均指示火壤的主要物质组成与地球玄武岩类似(表1)[3,4]。
2020-08-27航天器的电能来源形式包括自身携带与原位提取。自身携带电能包括化学燃料发电、化学电池、核电池等,而原位利用则包括太阳能及星球资源利用等。星球原位能源利用具备规模体量大、供应时间长、原料成本低等特点,是空间领域中长期任务得以确立及执行的基本技术保证,属能源动力系统长期攻关方向。
2020-08-27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MassEjection,CME)是太阳大气中最剧烈、尺度最大的活动现象,表现为在短时间内日冕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并伴有1011–1013kg携带磁场的等离子体抛射.当日冕物质抛射的方向朝着地球时,可能会与地球磁层发生相互作用,引起近地空间的地磁暴、极光等现象,会对通讯系统和电力系统等产生干扰,
2020-08-27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MassEjection,CME)是大尺度的磁化等离子体从太阳大气抛向行星际空间的现象,是最剧烈的太阳活动之一.目前,已建立的有关太阳活动爆发的CME模型认为CME的爆发是由于系统不稳定性导致的,原先储藏在太阳磁场中的磁能以焦耳耗散和等离子体加速的形式转化为热能和动能.
2020-08-27全球GPS网(InternationalGNSSService,IGS)可以监测地心移动(包括大气、海洋的整体地球质心相对于固体地球的形状中心的运动)和固体地球旋转运动,是维持高精度地球参考框架的重要手段。同时IGS台站的坐标变化直观地反映了地球表面的构造运动和形变运动,在季节变化的时间尺度下,台站坐标变化机制不属于构造运动。
2020-08-27射电天文装置中模拟或数字接收机需要靠近天线,将天线接收的电磁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并最终调制为光信号,通过光纤拉远,再经过光电转换、放大、滤波、模数转换,对信号进行相关和波束合成。射频链路包括:低噪放(靠近天线)、前端、接收模块。针对射频链路的系统噪声基底和预期的最大信号功率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射频接收链路中接收模块设计指标。
2020-08-271959年,苏联的Luna-1号卫星上天,人类首次得以对太阳风进行就地观测。此后数十年的观测和研究表明,近地太阳风有着不同的特性,起源于不同的源区。太阳风可大致分为四类:冕洞风、冕流风、扇区反转区风和日冕抛射风。根据源区对太阳风进行分类对于太阳和日球物理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2020-07-1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对于大大小小的每一个科学领域来说,对于每一位科学工作者来说,2019年自有得失。科学上真正的重要性亦不在于一时的吸引眼球。总的来说,我感觉,目前物理学的重要进展比较多地在于实验、观测和技术的进步,而较少有重大的理论突破。但是随着实验进步的积累,理论突破可以期待。
2020-07-15随着GNSS系统的快速发展,基于广域(全球)跟踪站网络的精密实时应用已拓展到导航和地学领域的多个方面,如实时精密单点定位、地震海啸等灾害的实时监测、空间气象实时监测、对地观测、卫星实时精密定轨等。导航卫星的实时精密轨道与钟差确定技术作为GNSS精密实时服务的核心技术,已成为热门的前沿性研究课题之一。
2020-07-13滤光器是全日面太阳磁场望远镜核心光学组成部件,其中的双折射晶体的折射率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温度波动能直接导致观测的太阳谱线中心偏移出656.281±0.2nm的设定要求[3]。因此,要使滤光器稳定工作在要求的窄带范围内,达到预期观测目标,就要求光学原件的温度稳定精度必须控制在0.01℃以内[4]。
2020-07-13人气:7409
人气:6206
人气:4542
人气:3241
人气:263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天文学报
期刊人气:1782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天文学会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0001-5245
国内刊号:32-1113/P
邮发代号:2-818
创刊时间:195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435
影响因子:0.406
影响因子:0.74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