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疾控中心网站建设与运营维护研究

  2024-06-06    2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随着国家公共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且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疾控中心网站也将承担着更多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疾控中心网站现状及存在问题,认为网站不仅要发挥门户网站政务服务功能,还要发挥其特殊的专业优势。所以,结合其定位和特点本文探讨研究了疾控中心网站建设和运营维护的具体举措。

  • 关键词:
  • 疾控中心
  • 网站建设
  • 网站运营
  • 网络安全
  • 运营维护
  • 加入收藏

1、引言


近年来,国家公共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疾控机构各项业务信息化程度也不断提高,疾控中心网站也在越来越发挥其重要作用。但各地疾控中心网站规模、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且没有统一标准。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公众对公共卫生的关注空前高涨,网站点击量、浏览量、转发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咨询留言每日激增。这些都对疾控中心网站建设和运营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网站的目标定位


2.1 网站的职能与定位

疾控中心是政府设立的实行疾病预防与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它隶属于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同时也受到上级疾控中心的管理与指导,其服务对象为社会公众、企业用户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其网站承担着发布疾病预防和控制信息、传播健康教育知识、提供专业技术服务[1]、交流与指导疾控业务、共享信息资源等方面功能。网站不仅要提供门户网站政务信息公开、互动交流、便民服务等公共服务,还要发挥其专业优势,发布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形势等权威信息。

2.2 网站的特点

疾控中心作为一般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网站具有官方门户网站性质,应在政策解读、回应关切、咨询建议、便民查询等方面服务于普通民众。另一方面,虽隶属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但不同于其他医疗机构和相关直属单位。其网站要重点突出鲜明的行业属性和专业服务,发布的信息比一般卫生健康网站的层次高、专业性强,具有准确性和权威性[2]。公众和专业人士能查询到更准确、更翔实、更有指导价值的资料。这也是大众广泛宣传、普及健康教育、促进公众健康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3、现状分析


3.1 基本情况

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除港澳台地区)均建设有疾控中心门户网站,可以提供基本的疾控信息资源和专业服务,整体运行良好,网站发展成效显著。所有省级疾控中心网站均已具有一定规模,内容翔实,实现了宣传教育功能。但在内容、功能方面各地还存在很大差异。有的网站在热点专题、科研工作、培训交流、反馈公众等面向疾控业务服务和公众在线服务的功能模块不够,没有快速适应当前公众信息获取平台移动化的趋势。

地市级疾控中心网站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符合,也基本实现本机构基本职能和专业特性。当前网站内容比较偏重于日常工作动态、疾控业务的介绍、健康知识的宣传,与公众互动不多。也体现了地市级疾控中心担负的各项监测、检测和宣传普及教育作用,特别是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县级疾控中心网站有其各自特点且质量相差较大。各个网站顶层设计的出发点不同,有的侧重于疾控知识普及,有的侧重于办事服务,也有的侧重于公众互动交流[3]。

3.2 存在的问题

3.2.1 网站网页层次不清,页面冗杂

疾控中心网站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具体明晰具体功能定位,没有做好网站顶层设计,未建立面向服务对象的分类机制,公众信息和专业信息混在一起。这样导致网站网页层次划分不清、页面冗杂、栏目混乱、内容分散。比如信息检索功能等重要功能设置位置不明显,且无高级检索功能。网站地图中的栏目组织构架不清,逻辑性不强,用户浏览网站时眼花缭乱、难以分辨,不能准确及时找到自己需求的相关信息。

3.2.2 网站内容质量有待提升

网站部分栏目信息发布不规范或者缺失,动态信息的更新量和时效性不够,总体质量不高。如有些网站仅仅发布基本的政务信息,但如人事信息、发展规划、预算决算等信息并未公开。相关栏目并未设置,或者长期空置,无人维护。公共服务栏目如科研技术、培训交流等专业技术服务栏目信息缺失。特别是有的网站自身内容输出少,原创性信息少,很多引用摘抄转载其他媒体发布的信息,权威性和专业性大大降低,影响了网站的整体质量,未能充分体现出网站应具备的职能和作用。网站内容信息量、信息发布的及时性、栏目内容的准确性提升空间大。

3.2.3 网站用户互动功能和在线服务功能不足

电子政务越来越受到重视,面向公众的服务应注重网站互动功能和在线办事。目前疾控中心网站的现状是信息公开多,只能完成基础性信息服务,网上办公少,面向业务系统整合、面向公众的在线服务提供功能较弱,没有适应当前公众信息获取平台移动化的趋势。许多网站只能提供办事指南和流程说明,不能通过网络提供在线办事一条龙服务。大多数网站建立起与公众沟通的双向互动渠道,但是渠道不多且不够畅通。信息反馈功能不够,对于公众提交的咨询信件、调查问卷不能进行及时、有效反馈。

3.3.4 网站特色服务有待挖掘

大部分网站均处于特色服务初创阶段,创新发展不够,其个性化、特色化服务还应加强。特别是应结合疾控相关业务特点和各地实际情况,深入挖掘特色内容,强化特色服务功能建设。比如网站辅助功能及人性化设计方面等等。


4、网站的建设分析


4.1 网站的版式设计

作为门户网站,网站页面设计整体风格和色调要统一稳重、简约大气、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各个功能区域划分合理明晰,所有栏目层级架构科学明确。用户浏览网站时可以快速准确找到所需信息,不至于操作繁杂或迷失。同时,有些板块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使得页面活泼鲜明,起到健康宣传教育功能。

另外,在版式设计中应考虑到特殊人员使用和新媒体的结合。比如设立长者专区,其页面、字体、屏幕都比一般网页要大,并且可以随时调整。设立无障碍模式,方便残障人士,包含语音浏览、配色调节、阅读辅助等各方面[4]。设立网站繁体字版和英文版,方便港澳台及海外人士。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站也要与新媒体融合:比如设立网站手机版,与官方公众号、官方微博结合,实现与网站内容共享互通。

4.2 网站的内容建设

4.2.1 政务公开栏目设置

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大背景下,国家对门户网站政务公开部分提出了更高要求[5]。很多疾控中心网站忽略了这一部分的建设,发布信息的范围和深度都不够,如图1。应设立信息公开栏目,发布信息公开指南、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提供主动公开内容和依申请公开的流程。信息公开栏目还应包含有机构信息、政策文件、规划计划、财政信息、人事信息等栏目。其中各栏目可以更加丰富其具体内容:比如机构信息包括内设机构及其职能介绍、领导信息、专家简介。政策文件包括有规范性文件和政策解读。规划计划包括本机构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信息等。财政信息包括有机构预决算信息、三公经费公开和政府采购。要进一步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深入推进网站信息公开,提升网站信息公开透明度。这也是树立形象、拓展服务的重要宣传窗口,让社会公众更充分地认知和监督疾控中心工作。

图1 某地疾控中心网站政务公开栏目

4.2.2 疾控服务栏目设置

一是针对普通民众,门户网站应提供专业的、权威的疾病防控知识。设立各类疾病的健康教育栏目,提供各类疾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诊疗信息,特别是一些特殊传染病、慢性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动态信息[6]。整合和加工其他媒体疾控信息,正确引导公众。另外,介绍提供本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设置与本单位相关的各类公共信息的查询服务,如免疫接种点、健康体检、卫生检测等相关信息查询。二是针对专业人员,网站应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与指导。介绍当前疾控相关技术标准和本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设立科研动态栏目,发布相关科研动态、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信息。积极提供培训资料及视频、课件等,供用户浏览下载学习。疾控网站要积极挖掘更多重点、热点业务信息,开设更多专题栏目,丰富专题内容,完善网站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模块。

4.2.3 公众互动栏目设置

网站要起到信息交流与反馈的平台作用,与公众的互动交流栏目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7]。设立在线咨询、在线投诉栏目,使公众可以方便地在网站留言。同时,公众也可以快速查询回复信息。设立征集调查栏目,围绕疾控中心工作重点和社会热点开展网上调查,了解公众需求,广泛征集民意,且可以查看后期的统计分析结果。要优化网站互动交流渠道,搭建多元化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完善反馈信息查询功能。

4.3 网站的创新和特色

网站建设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充分融合服务资源优势,加大信息整合力度,发挥自身特色。可以结合各地特定情况给公众以健康指导,提供其他地区网站所没有的本地疾病防治特色[8]。个性化功能可以进一步挖掘,比如开发出特色手机应用、提供机器人智能问答服务、提供网站多语言版本和支持IPv6技术、为用户提供精准推送和智能服务。“网上办事”、“在线服务”等网络服务平台发展缓慢,要向政府机构网站学习,逐步实现疾控中心网络化办公,建设服务型门户网站[9]。


5、网站的运营维护分析


5.1 网站内容及时更新

网站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数据系统,而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动态信息系统。要注意根据疾控中心工作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栏目、更新内容,以反映不同阶段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重点和公众需注意的事项。要有专人专班进行长期的维护和管理,每个栏目都应有相关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特别是需沟通协作的共建栏目,网站负责人要统一部署,分工制作。建立信息发布和审核、信息存档、内容监管等相关信息管理制度,扩展信息获取渠道,采取网站抓取、信息报送、内容链接、栏目共建等各种方式保障,并保障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安全性。网站不存在栏目长期不更新,错链、断链、空栏目等现象,为网站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5.2 重视与公众互动反馈

网站是以服务公众为本的,且逐步由宣传型向服务型及互动型进行发展。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人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上升到顶点,咨询、建议、意见几何式暴增。需要提供各种服务、咨询、监督、举报的联系邮箱、联系电话,重视网友意见。特别是网友的线上咨询和建议,要尤其注意及时认真反馈,答复友好,有亲和力、责任心。加强对线上互动渠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力度,重视反馈机制,设立专人审查维护,确保及时反馈用户诉求,及时回应诉求问题[10]。对需由其他政府部门处理的,仔细说明解释,回复其相关联系方式。对属于本机构职能范围的,交由相关负责部门及时处理。倾听公众意见,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反馈机制,促进互动渠道的实用性及高效性,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建立起与公众的有效沟通,更好地发挥网站互动交流的桥梁作用。

5.3 提升网站系统安全性

安全是任何信息系统维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新冠疫情后,疾控中心网站受到来自国内外的网络攻击显著增强。网站系统可以配置到政府政务信息化数据中心,也可以配置到本单位内部。但无论其服务器配置在哪里,都应有专班人员进行定期维护。防火墙设置、内外网隔离、数据备份等等基础性安全措施要首先做到位。其次,要开展定期巡检,利用专业安全检查工具进行扫描,开展系统升级、漏洞补丁修复、病毒查杀、垃圾清理等[11]。再次,进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建立符合等级保护相关要求的安全防护措施,最终获得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或三级备案认证。另外,还要注重信息内容安全,把好内容审核关,网站信息应注意表述标准规范,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特别注意外链接安全。建立健全网站管理制度,完善各项安全防护措施,保障网站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5.4 网站运营与政务新媒体结合

政务新媒体是指各级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在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平台上开设的政务账号或应用,以及自行开发建设的移动客户端等[12]。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网站运营是指在网络环境中,通过管理、维护和改善网站,实现网站经济、技术和管理目标的过程。网站运营和政务新媒体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网站运营是新媒体的基础,而政务新媒体又是网站运营的具体实施方式。

政务新媒体如今发展十分迅猛且影响广泛,如疾控中心官方微博、公众微信号等,利用多媒体、交互式技术,将新闻、资讯、教育等内容以多种形式展现给公众。结合疾控中心网站各类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疾控服务等信息编辑更生动、活泼,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公众开展互动交流、寓教于乐。网站与政务新媒体融合发展,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整体发声[13]。这样,政务新媒体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疾控网站经济、技术和管理目标,才能让疾控网站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6、结语


疾控中心网站的建设和运营维护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时间和精力来维持运行。其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比如制度、组织、人员、智能化、集约化等等方面。要继续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思考网站建设,结合信息化发展趋势,丰富网站内容,强化网上服务,提高疾控中心网站影响力,推进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在促进公共健康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景文.省级疾控中心门户网站建设调查研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19(11):15-17+77.

[2]曹彦.疾控系统网站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7(06):64-67.

[3]苏雪梅,李海燕,万明.省、地市、县级疾控中心门户网站建设引导方向和评估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03):319-322.

[4]郑环,万明,王崴,等.省级疾控机构网站评测[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7,38(05):43-47.

[5]陈强,郑环,王松旺,等.中国疾控中心网站群评测[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8,39(07):50-53.

[6]廖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的建设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6):242-243.

[7]张群,万明,陈强,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用户体验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12):11-15.

[8]张越.浅谈疾控机构信息网站建设[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21(06):94-96.

[9]鞠英杰,傅辉子.服务型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化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20,5(06):33-41.

[10]曹燕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户网站建设思考[J].中国地方病防治,2022,37(05):429-430.

[11]胡志强.疾控中心网站建设与运营维护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22):49-50.

[1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EB/OL].(2018-12-27)[2023-07-30].

[13]于洪奇,叶兴茂,徐晓婧,等.自然资源部门户网站与政务新媒体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自然资源信息化,2022(03):15-20.


文章来源:李珍珍.疾控中心网站建设与运营维护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4(06):118-12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期刊名称: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期刊人气:207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1009-6833

国内刊号:11-4522/TP

邮发代号:2-741

创刊时间:200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