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当前学校体育课程的不断改革,准备活动在中学体育中开设越来越明显,下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探讨了准备活动在中学体育课中的众多作用,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在体育课中充分热身,预防了运动损伤的发生。当前中学体育教师需要着重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合理安排中学体育课中准备活动的内容和强度以及关注准备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1、中学体育课中准备活动的目的和作用
1.1准备活动的目的
体育课的日常教学基本上都是在室外操场上进行的,由于操场相对于教室空间较大,受到环境和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可能更容易分散。这样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课堂节奏,明确教学内容,为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主体部分提供很好的承接过渡作用。
1.2准备活动的作用
1.2.1准备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由于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是安排在体育教师教授主体内容之前,所以准备活动完成的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听课的质量,如果安排了容易上手、趣味性较强的准备活动,学生在做这些准备活动时,可以充分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尽力让自己参与到这些准备活动中。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时,学生会聚精会神地听课,课堂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
1.2.2准备活动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体育课基本上都是在室外进行上课,在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或者自主练习时,都存在运动损伤的风险,在体育课中受伤也时有发生。但如果在体育课中进行了准备活动,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因为学生在上体育课前,全身的肌肉都属于紧张的状态,如果这时进行体育活动,就有可能造成肌肉拉伤和关节损伤,这样对学生的身心都会造成影响。所以在体育课中进行准备活动,有利于放松全身肌肉群和关节,同时也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1.2.3准备活动可以相对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与运动成绩
在没有进行准备活动时,学生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在进行一定强度的准备活动后,首先是肌肉的代谢过程加快,肌肉温度升高,使得肌肉的粘滞性下降,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速度提高,同时肌肉力量也增强。其次,在进行准备活动后,学生的心肺功能以及其他内脏的机能水平得到了明显增强,并配合肌肉群以及其他关节进行体育运动。最后,在进行准备活动后,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勇于尝试,敢于挑战。所以,综上所述,在进行准备活动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也近乎调整到了最佳状态,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2、中学体育课中准备活动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
据调查表明,多数中学生对准备活动的目的和作用知之甚少,其中有些学生觉得做准备活动不可以做得太认真,以免消耗过多的体力,会导致后面的教学内容受到较大影响。大多数学生对准备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有一些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在做准备活动时,态度消极,极大地破坏了课堂秩序,影响了课堂氛围,这也加大了体育教师日常教学的难度。
2.2体育课上没有安排专项准备活动
正常情况下,准备活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准备活动,就是适用于一些基础的教学内容;还有一种就是专项准备活动,专项准备活动是针对某一个项目或者某几个项目而制定的准备活动,类似于在篮球课中,手指手腕的专项准备活动;在足球课中,脚踝脚趾的专项准备活动等。专项准备活动是在一般准备活动的基础上,采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同或是相似的动作作为专项准备活动,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这些专项准备活动的作用是一般准备活动无法替代的,同时也能够起到热身充分、进一步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与运动成绩的作用。
2.3准备活动的内容比较单一,乏味
相关研究表明,在现阶段的体育课中,存在大量准备活动的开展形式只用一套徒手操或是只用一种体育游戏的现象存在。准备活动的内容也比较单一,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大量的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抵触心理。结合中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可以在准备活动的内容和开展形式上推陈出新,发展创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3、对中学体育课中准备活动的建议
3.1准备活动的内容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
体育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提前将准备活动的内容制定好,要使准备活动的内容和课堂教学的内容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对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和强度进行调整,要保证准备活动与课堂主体部分相衔接。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一般准备活动的基础上,合理恰当地安排专项准备活动,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调整状态,适应课堂。
3.2准备活动的内容要不断创新,开展形式要多样化
现阶段的体育课中,体育教师选用的内容也是长时间保持不变。这让学生感觉体育课枯燥乏味的同时,也渐渐地对体育课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准备活动的内容要不断创新,开展的形式要具有多样化,开展丰富、趣味性强的准备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中来。
3.3提高学生对准备活动的认识,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要增加准备活动的讲解,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有助于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在课堂上,教师应增加一些可增进师生感情、加强师生间互动的教学内容,使师生间的关系变得和睦融洽,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爱上体育课,这样体育课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4结语中学体育课中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内容的持续开展,体育教师和学生应重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体育教师也应该不断创新,丰富课堂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刘娟,王学敏.谈谈中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
[2]吴晗.浅谈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以及注意事项[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8).
[3]刘兰.中学体育课前准备活动初探[J].运动.2014(8).
宋煜.论中学体育课中准备活动的重要性[J].拳击与格斗,2020,(6):24.
分享:
2019年12月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公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受到巨大挑战。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依然会有零星散发病例与局部爆发的现象存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在疫情防控初期为了切断新冠肺炎的传播链,居民间必须相互隔离,社区是防控疫情的重要主战场。
2021-09-03青少年体育竞赛是竞技体育事业与校园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应然之举。加强青少年体育竞赛治理,推动教体融合进程,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提升,让青少年在更专业系统的竞赛体系里共享体育的乐趣,使其在参与体育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在全民健身已成为社会共有的价值观念的当下,青少年体育竞赛治理的社会价值更加得以凸显。
2021-09-03东盟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区域,与我国互为相邻、隔海相望。据越南现代学者敏泰的推测,在唐朝时期,狮子舞就开始在越南传播[1]。舞狮在东南亚古代传播的痕迹随岁月磨砺逐渐消逝,而文献资料为记忆的归复提供了重要的支撑。随着文献资料应用的不断扩大,东盟当代华人的舞狮传播有了较为详尽的记述,记录了舞狮伴随华人在东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境遇及演迁。
2021-05-17中国体育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现阶段没有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称的体育产业体系,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通过对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和路径进行梳理,借鉴国内外体育产业发展经验,结合国内发展实际,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在体育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中引入先导产业概念。
2021-05-17当前,各种类型的手机APP可以说是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娱乐型APP、运动类APP、新闻传播型APP等等,其中,不同的APP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针对的人群受众也各不相同。随着人们对于健康认知的提升,目前,运动类APP的火热程度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运动类APP在大学生的体育课程锻炼中、业余锻炼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2021-01-21来自许多观测性研究的证据显示,缺乏体力活动会增加许多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风等,高水平的体力活动(60~75min/d,中等强度)似乎消除了静坐少动行为(SB)相关的死亡风险增加。我国学者认为,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根源是体力活动不足或者高水平的SB,而并非仅仅缺少体育活动。
2021-01-20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民族兴旺。通过梳理近30年的数据发现,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存在严重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刻不容缓。人们在审视学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发现,仅靠学校体育推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有限,这势必会影响学校体育最终目标的实现。
2021-01-20为响应国家颁布《全民健身指南》的重要部署,一个“动起来”的西藏如一双有力的手,推动拉萨市成为“全民健身”背景下的一分子。“动起来”顾名思义,主在一个“动”字。“动”其一,指让身体动起来,让拉萨市民在《全民健身指南》的引领下积极参与体育健身,保证每天适当的身体活动,提高拉萨市全体人民的综合素质,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强身健体的需求[1,2,3,4]。
2020-11-12我国西北地区拥有丰富人文内涵和独特自然环境,在这篇繁衍生息的土地上产生很多特色化的文化体系,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具有的丰厚底蕴,拥有鲜明的时代以及社会特色。民族文化属于宽泛体系,进行传承以及发展之时需要借助一些抽象以及具体载体,而少数民族具有的传统体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所以,对裕固族的体育文化的传承及发展路径展开探究意义重大。
2020-11-12“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尚习俗的总称,它包括民间的物质文化、口头文学及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1]。岭南醒狮融信仰、传说、节日等多种民俗文化元素和武术、音乐、舞蹈等要素为一体,拟形传意,是华夏精神的象征,也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之一[2]。
2020-11-12人气:5172
人气:4410
人气:4010
人气:3812
人气:308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体育科学
期刊人气:1827
主管单位: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体育
国际刊号:1000-677X
国内刊号:11-1295/G8
邮发代号:2-436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9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