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近些年国民生活水平提升,又因作为山间溪流和江河中上游等急流环境中栖息的小型淡水鱼类像光唇鱼、马口鱼等山溪鱼的品质好,使其在浙江水产品市场广受欢迎。
光唇鱼又称石斑鱼,属鲤形目,鲤科,光唇鱼属;是中国东南部和亚洲东部特有鲤科鱼类,分布几乎遍及中国长江以及长江以南各个水系,光唇鱼种和亚种有21个之多[1]。市场热销的光唇鱼是体侧具有5-7条垂直条纹,体色鲜艳、味道鲜美,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2018要2019年在浙江省绍兴越城区池塘开展为期一年的养殖试验,致力于探索光唇鱼青虾共享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新模式,达到野鱼+虾共享池塘循环流水冶双丰收,为山溪鱼类走向平原池塘养殖提供一条可行途径。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原理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负责该试验的设计,由绍兴市越城区农业农村局资助,绿达水产专业合作社建设鱼虾高密度循环水综合养殖系统(图1),该系统基于稻田异位修复的复合池塘养殖模式依据生态平衡、整体效应等生态学和水产养殖学原理,试验设计是基于青虾池水草转化营养物质机理和整个系统生态养殖容量评估,通过设施渔业工程的带动,形成各次级微生物、水草、鱼虾等转化降解排泄物作用,达到富营养化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及提高鱼虾品质的目的。
图1 鱼虾共享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示意图
1.2 试验设施
养殖基地位于浙江省绍兴陶堰镇白塔村,总面积163伊667m2。根据核心高密度养殖区实际载鱼量,高密度跑道养殖区配套青虾稻田65伊667m2,青虾稻田标准水深为0.8-1.1m;高密度跑道养殖区核心设施是二个跑道,长50m,宽6m,有效水深1.8m,折合有效养殖水体1080m3,水体相当于国内普通6条跑道。该试验设施在核心养殖区一个跑道里进行,把长50m通过不锈钢网拦成为3个相同长度养殖区(宽6m,长16m,有效深1.8m),简单称为前段、中段和后段,折合有效养殖水体3伊172.8m3,水体相当于国内常规3条跑道。该试验通过对青虾稻田进行生态工程改造,将青虾稻田既作为生产单元,又作为水和营养物质再利用的水质净化单元,构建形成了基于稻田异位修复的稻田-跑道共享循环水养殖系统。
1.3 苗种放养
青虾为两季养殖,青虾品种为野太湖1号冶。光唇鱼放养苗种分3次进行,放养苗种采购自浙江省衢州江山和绍兴新昌人工繁育苗种,从2018年4月24日至2019年4月23日。每次放养入池前用高聚碘消毒,鱼种浸泡消毒,浓度10g/m3,浸浴10-15min。
1.4 投饲管理
光唇鱼所用饲料为浮性加州鲈鱼饲料。夏季适当投喂一些植物性饵料,如薸砂等。采取野四定冶投饵法,按鱼体质量的1%-8%每天分早中晚3次投喂,天气变化或水质变差时可适当调整投饲量,投饲量两头多中间少。
表1 苗种放养情况
1.5 病害防治
光唇鱼人工养殖过程中由于水质普遍较好,且交换水较多,因而出现病害情况较少,整个试验阶段没有用药。
1.6 日常管理
1.6.1 光线调控
养殖跑道上面1.8m处加盖双层黑色遮阳网,可降低跑道内水体温度,减少阳光直射刺激鱼,遇到刮台风前及时收集捆绑起来。跑道底部放置直径10cm的开放型毛竹筒(二节10根一捆),密度为1捆/5m2。
1.6.2 推水和曝气
由于密度相对不高,平时一般不开推水机,吃食后1h后推水机推30min。当检测溶解氧6mg/L及以下情况下跑道自动开底增氧;曝气采取自动模式。
1.6.3 粪便去除
该试验跑道养殖所需要的优良水质是通过青虾池塘持续换水取得;移去跑道底部粪便和剩饵等物质管理是通过以下方法。一是利用换水时刻进行;5月开始,每10天换水1次;6月开始,调整为每周换水1次;7月开始,由于水质变化较快,调整为2天换水1次。二是利用底部管道纳米增氧冲击作用,采用底部充气增氧办法,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对流,将底部有害粪便和残饵带离底部,通过推水机形成水流带离跑道,底部管道从前端依次到后端间歇性曝气。三是使用游泳池水下吸尘器吸污机对跑道底部清洁,每周1次。
1.6.4 换水及频率
4月开始,每周换水1次;6要7月,随着气温升高,换水频率调整为每周2次;8月开始,水质变化较快,调整为2d换水1次;换水是先排水后加水,换水要配合移去粪便进行;8月夏秋青虾养殖的高温期间,每2d换水1次,时间是早上换水,抽去水(跑道一半左右),然后加放水,最终池塘水位要提高到1.5m左右,并保持稳定。
2、试验结果
2.1 水质
光唇鱼青虾养殖的整个过程定期测定共享的水质,其测定平均范围见表3。
表3 光唇鱼青虾养殖测定共享的水质
表2 每月换水频率
2.2 肥满度指标测量
表4 光唇鱼肥满度测量
2.3 商品鱼养殖结果
表5 光唇鱼商品鱼养殖结果
2.4 成本与收益比较
池塘微流水跑道养殖光唇鱼商品鱼前段、中段和后段成本经济效益见表6、7。
表6 光唇鱼商品鱼养殖成本比较万元
表7 光唇鱼商品鱼养殖收益比较万元
3、小结与建议
3.1 光唇鱼池塘跑道养殖适宜水生态环境
光唇鱼是生活于山区溪涧中的一种杂食性的小型溪流性经济鱼类,因此光唇鱼养殖池塘要求水质较好、透明度很高,要避免夏季高温阳光直射,水温超过30益易引起厌食[2],可在池塘上方加设防晒遮阳网;跑道底部可根据养殖鱼密度放置直径10cm的开放型毛竹筒(长度二节10根一捆)隐避物质。晚上后半夜适当加大换水量,以稳定和降低池水温度。跑道微流水养殖非常适应光唇鱼生物学特性,流速可以设为3-10cm/s,特别需要控制流速,养殖鱼类要保持一定的游动状态,平时通过开底增氧来实现。
3.2 选择具有典型特征的光唇鱼养殖的品种
根据目前市场光唇鱼销售情况,影响光唇鱼价格高低最重要因素是体色,消费者喜欢具有5-7条垂直条纹,体色鲜艳野味十足品种,比较畅销。目前苗种生产当中,品种比较混乱,其中有4个种归入无垂直条纹类群,消费者因难以辨别光唇鱼而拒绝购买从而影响销售。实际上光唇鱼种和亚种有21个之多,雌雄两性条纹体色也有明显差别。所以,建议养殖户购买具有5-7条垂直条纹品种,增加市场最认可度。
3.3 鱼虾共享养殖模式达到了富营养化尾水资源化利用的目标
光唇鱼青虾共享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新模式首先是基于鱼类代谢途径研究,考虑到鱼类饲料的氮代谢(氨氮)60%以上通过鳃呼吸排出,鱼粪收集是决定养殖水体水质好坏的关键因素,在跑道后端省去吸污装置。其次该试验光唇鱼池塘循环流水养殖需要的良好水质主要借助青虾池巨量水草吸收转化养殖肥水能力实现;测定光唇鱼肥满度2.12%和商品规格养殖结果表明,青虾喜欢生活在水草丛生的水域,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8-30益,由此可见光唇鱼青虾需要的水质环境非常相似。最后本模式是通过调控好养青虾的水质来获得养殖光唇鱼所需要水质,还要特别考虑光唇鱼喜阴,不耐高温生物特性,这个与青虾池塘水草(夏天温度逐渐升高,水位的逐步加高)要求一致。光唇鱼代谢物质可以提供青虾池塘水草生长,既实现了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又提高了鱼虾品质,二者形成互补关系。试验的青虾稻田区65伊667m2冬春季养殖,青虾平均每667m2产46.4kg,同比增加6.6%;养殖产量同比5.3kg/667m2,相当折合新增加4.3伊667m2稻田青虾面积,折合344.5kg青虾,增加利润1.9万元。由此,肥水被青虾养殖池塘水草吸收,减少生物肥使用量,实现零排污,对生态改善有现实作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3.4 避开高温时段,选择最佳池塘养成模式
光唇鱼一般生活在山区溪流中,生长水温1-28益,最适合生长水温为22-26益之间[3]。根据对池塘跑道微流水养殖光唇鱼观察,每当水温接近29益,光唇鱼就开始厌食,特别中午投饵,吃饲效果更加不理想。前段(m1)虽然在跑道上方加设防晒遮阳网,也难以根本上改变厌食情况,如果水温持续在29益及以上,光唇鱼反而瘦下去。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和山区进行接力式养殖,池塘养殖光唇鱼要避开8要9月高温峰节。该试验中段(m2)和后段(m3)因为养殖时间短,成本相对较低,经济效益较为明显。该试验中的前段和中段的试验鱼是隔年冬片鱼种,前段养殖苗种规格比较小,难以在高温前养殖成功,所以春季放养要求在120尾/kg以内,放养要求在2要3月。考虑到浙江光唇鱼繁殖期在5-7月,6月份出现一个繁殖高峰,秋天进当年繁殖苗种养殖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苗种成本,但是秋季放养要求在300尾/kg以内。从中段(m2)养殖到捕捞销售时间只有100d左右,尽管生长时间短,影响规格和产量;但是从经济效率看,中段(m2)养殖因为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率还是最高。所以,笔者认为光唇鱼青虾共享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选择,最佳选择购买大规格鱼种,适当提前到开春吃食就放养,一般在2月底到3月初,争取高温来临前养成。
3.5 不同养殖周期经济效益差异
池塘微流水跑道养殖光唇鱼商品鱼前段、中段和后段规格分别为37.9、41.7和44.1g;直接利润,前段、中段和后段利润分别是3.342万元、2.589万元和1.38万元,利润率依次为29.7%、29.5%和15.1%;养殖饲料成本基本稳定,工资水电与养殖周期密切相关,中段和后段因为养殖时间短,成本相对低。苗种成本是经济效益差异大小的关键,前段、中段苗种成本分别是33.3%和74.3%,相差巨大。综合来看,中段(m2)养殖因为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率最高。该试验养殖三段最大载鱼量在2600kg,没有达到笔者评估的养殖容量25000kg;所以可以适当增大放养殖密度,增加养殖产量减少成本,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乐字.中国光唇鱼属鱼类的分类整理[D].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2005.
[2]姜建湖等.光唇鱼池塘静水养殖技术初探.叶科学养鱼[J].2017(5):43.
[3]姜建湖等.光唇鱼水泥池规模化养殖技术初探.叶科学养鱼[J].2015(10):35-36.
周聃,孙丽慧,李倩,夏佳佳,高令梅,杨仲达,胡廷尖.光唇鱼要青虾共享池塘循环水养殖的试验[J].水产养殖,2020,41(2):39-42.
分享:
渔业科技是实现我国渔业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的重要驱动力,渔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渔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而生产经营主体是渔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具体实施者,他们对渔业技术的实际需求和应用体验是科技成果能否有效转化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微观视角出发,结合实地调研,对不同类型渔业经营主体技术采用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2020-12-14作为全世界领先的渔业管理国家,新西兰一直是国内渔业相关研究比较与借鉴的对象。生态管理机制这一概念可以追溯至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地球峰会(UNCED),并在之后短短数年内被众多国家与国际公约所采纳(例如《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
2020-12-12随着中国渔业科技能力的不断提升,现代化渔业船舶和捕捞设备不断更新并装备,渔民在生产过程中的工作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保障,捕捞量和渔民的实际收益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北斗导航技术作为中国自主研发和使用的现代化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2020-12-12水利工程的修建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影响了鱼的日常行为,比如鱼类洄游繁殖。鱼类的水域生态环境改变也对渔业产业不利,而我国重视水生动物的保护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并修建了不同类型的过鱼设施。比如鱼道是让鱼类在水道中逆流而上或者顺水而下游而修建的,它的最终目的与升鱼机、鱼闸、拦鱼坝等装置一样,是使鱼能够保持正常的生理行为,而保障水域的生态环境。
2020-06-20饲料占水产养殖总生产成本的一半以上,而蛋白质是影响鱼类生长性能和饲料成本的最重要也是最昂贵的营养素,肉食性鱼类倾向于把蛋白质作为供能物质,而不是脂质和碳水化合物。因此,为了满足鱼类的营养需求并节约成本,必须要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效率。有研究表明,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效率与蛋白质水平和非蛋白质水平(糖和脂质等)的可用性有关。
2020-05-23大菱鲆属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俗称欧洲比目鱼,在中国又被称为“多宝鱼“。自1992年被引入我国以来,因其生长速度快、易于进行大面积工厂化养殖等特点深受我国北方沿海养殖者的喜爱,并迅速成为主要海水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大,其病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更准确地监测鱼类的健康状况,对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2020-05-23左旋肉碱(L-carnitine)是一种促使脂肪转化为能量的类氨基酸,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生物体的基本成分,其中肉类和乳制品中左旋肉碱的含量最高,而蔬菜和水果类左旋肉碱的含量最低。水产动物自身能在肝脏和组织中合成左旋肉碱,但在幼体时期,体内合成的肉碱远远不能满足水产动物快速生长的需要,此时其饲料中必须添加一定量的左旋肉碱。
2020-05-23我国现有的水库大坝,具备防洪发电功能的同时,还应合理利用河道水流的连通能力,减少对河道的破坏,使水库范围内的河道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尤其是为洄游鱼类提供繁殖路径,避免影响到洄游鱼类的生长过程。所以保持河流的连通性,是水库大坝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有效途径。
2020-05-19在实践生产中,应合理安排好茬口。第一茬龙虾养殖苗种放养越早越好,不仅可提高产量,并且上市早,保证水稻能及时种植。第二茬虾在水稻保持良好长势时投放,不影响水稻生长,若放苗过早,由于气温过高,导致虾成活率较低[4]。二茬虾产量有待提高。由于投放苗种时天气炎热,虾苗应激反应较大,死亡率高,总体产量不高。
2020-05-19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突破,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快速增加,北方、南方地区形成了刺参养殖的一个新的高潮。但是,由于2013年、2016年受到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造成我国山东、辽宁、河北、天津等省市沿海池塘养殖的刺参大面积死亡,有的甚至绝产现象,使刺参养殖这一兴旺产业遭到毁灭性重创。
2020-04-30人气:2309
人气:2182
人气:2050
人气:1953
人气:174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渔业现代化
期刊人气:1596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7-9580
国内刊号:31-1737/S
邮发代号:4-230
创刊时间:197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698
影响因子:0.77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