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重症肺炎为儿科常见危重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凶险等特点,可引起呼吸窘迫,导致多器官衰竭,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纠正患儿缺氧症状,改善通气功能是临床主要治疗手段,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改善患儿通气功能的方法,可有效提高患儿呼吸功能[1]。
142
0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的最常见致病菌。儿童由于年龄较小,机体的免疫水平较低,因此成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敏感人群,在感染后往往容易诱发其他多种呼吸道疾病。其中支气管哮喘(BA)则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相关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是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约有50%以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可发生喘息或哮喘[1,2]。
140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流行病学特点为:突然暴发,迅速扩散,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具有季节性,发病率高。在流感流行季节,可有超过40%的学龄前儿童及30%的学龄儿童罹患流感。年龄<5岁者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年龄<2岁者更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1,2,3]。
133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属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占比高达10%,且可伴随病情进展而发展成RMPP,引发全身多器官功能受损、溶血及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生命安全。目前RMPP发生机制仍未完全明确,有研究认为本病产生与炎性反应相关,迄今仍无特效疗法,而以化痰、止咳、抗感染及雾化等治疗为主,但疗效有限。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是一种婴幼儿较为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数见于2岁以下,尤其是1~6月的小婴儿,其临床症状以发作性喘憋为其重要特征,80%以上病例多在1岁以内,男婴重症较多,过去又称之为喘憋性肺炎。其病原多为不同的病毒所致,如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极少数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
136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也称为新生儿慢性肺疾病,由国外学者NORTHWAY第1次描述报道。自第1次描述以来,BPD的定义发展逐渐趋于完善。从那时起,人们一直不懈努力地了解其病理生理学,并开发有效方法来防治BPD。现将BPD的定义、病理特征、发病机制及防治新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又称新生儿慢性肺疾病,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或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LBW)呼吸系统常见疾病。随着危重新生儿救治技术的迅速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明显升高,使得BPD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并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非常棘手的问题。BPD患儿长期住院会增加院内感染和医源性疾病的风险,也会导致家长经济上的压力和婴儿分离焦虑。
144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城市环境污染较严重,患儿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发病率不断升高,目前已经成为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热点话题之一。临床学者认为喘息儿童可以分为3个发病演变过程,而其中有超过30%的喘息患儿会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
128
1944年Principi等[1]首先从患有“非典型”肺炎的患者中痰液中分离出肺炎支原体(MP)。肺炎支原体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最常见致病病原体之一,并且由此引发的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壮年。MP的流行范围越来越广,危害日益加剧,因为MP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肺外疾病。在儿童肺炎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比例高达20%~40%,并以5~9岁年龄段为发病密集区,近年研究发现其患病率有低龄化趋势。
130
喘息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喘息反复发作是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对喘息患儿进行评估并早期干预可改善患儿预后。近年,YKL-40在成人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在肺部疾病中,血清YKL-40水平增高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相关。血清载脂蛋白C1(APOC1)在肺部疾病的特异性炎症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在免疫性炎症如过敏、哮喘等疾病中的作用尚未明确。
129
支气管哮喘主要由于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及及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导致的气道发生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常见临床症状为反复发作的憋闷、呼吸困难及喘息等不适[1,2]。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呼吸道病毒感染会引起机体炎性因子分泌及免疫应答发生改变,研究表明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使哮喘动物模型的病情加重[3]。
125
《医碥》中云:“发热者,热之发现于肌表者也”。自外而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有余,邪盛化火而为毒,或感温热邪毒、疫毒而热至。外毒为患,使机体出现正邪交争、阴阳不济而热作,故小儿外感发热乃邪正相争的征象,多由邪气实所致,是一种儿科临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儿童,且年龄越小,其患病率越高。
137
过敏性咳嗽是一种主要与过敏性体质及环境因素有关的咳嗽,为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其中以过敏性咳嗽变异性哮喘多见[1]。小儿因支气管黏膜嫩弱、抵抗力低下较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与免疫功能异常,从而引起咳嗽并逐渐发展为此病[2]。除了应该及时寻找过敏原并摆脱,规范的治疗也是很重要。
咳嗽是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常见症状[1]。咳嗽作为一种保护性反射,可将呼吸道中痰液等分泌物排出体外,但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咳嗽排痰能力降低,且长期咳嗽会损伤呼吸道[2,3]。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儿咳嗽症状,但效果有待提高[4]。
肺炎是儿童期、婴幼儿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会引起患儿肺脓肿、呼吸衰竭、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目前,临床通常采用抗菌药物治疗肺炎,但大多数患儿初次治疗时,均为经验性用药,而不合理用药易导致其菌种变化及耐药菌增加,使治疗难度加大。
127
影响因子:2.002
影响因子:1.939
影响因子:0.459
影响因子:0.462
影响因子:0.982
影响因子:1.356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