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氟化泡沫对学龄前儿童的防龋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市三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3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氟化泡沫预防龋齿,B组采用防龋保健指导,C组给予安慰剂,2年后进行口腔检查,记录新增龋率、龋失补牙数、SIC指数以及浅龋的再矿化率。结果:三组儿童实验后的患龋率均高于实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实验后患龋率及新增龋率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实验后DMFT指数及SiC指数均高于实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实验后DMFT指数及SiC指数明显低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试验后浅龋的再矿化率明显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无明显不良反应,与A组、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氟化泡沫对学龄前儿童的防龋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龋齿发生率,降低龋齿补牙比例以及龋齿指数,增加浅龋的再矿化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龋齿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牙科疾病,其起病缓慢,通过细菌的产酸作用,破坏牙体硬组织,造成牙冠缺失,成为残根,甚至导致牙体缺失,若龋病向牙体深部发展,会诱发牙髓炎及牙周炎,严重影响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和消化吸收功能[1]。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5岁儿童患龋率高达66%[2],说明我国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率高,放龋形势较为严峻。局部应用氟化物预防龋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手段,其防龋效果已获得临床研究证实。氟化泡沫是一种新型的氟化物防龋产品,能够有效增强牙釉质表明的硬度,减少细菌酸性产物对牙质的破坏,且操作简单,含有水果口味,易于被学龄前儿童接受[3]。本研究对我市三所幼儿园的360例3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分组研究,旨在进一步观察氟化泡沫对学龄前儿童的防龋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市三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3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年龄均满3周岁,而小于4周岁。A组120例,男63例,女57例,有龋病46例;B组120例,男65例,女55例,有龋病41例;C组120例,男61例,女59例,有龋病43例;所有学龄前儿童均于实验前检查口腔,记录乳牙龋齿情况;所有儿童均处于龋齿高发年龄段,且幼儿园尚未开展口腔健康保健项目,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完成儿童口腔健康行为调查问卷;排除有口腔炎症、过敏体质、胃肠不适、发热等儿童;比较三组儿童的年龄、性别、龋齿率等无明显差异,可进行相关分析研究。
1.2 方法
1.2.1 材料:选用北京鑫源恒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氟化泡沫,氟含量在0.6%;由天津市宏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口腔检查包(含口镜、探针、镊子);一次性手套、棉签、塑料牙托;安慰剂为不含氟泡沫。
1.2.2 操作方法:①由2名口腔医师和2名护士完成A组及C组操作;操作前告知家长及幼儿园老师氟化泡沫的作用、操作过程、配合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详细了解儿童情况及生活习惯,告知小儿氟化泡沫有水果香味,不必紧张,对口腔没有刺激,帮助其克服心理恐惧、恶心等不适[4]。②操作步骤。将氟化泡沫/安慰剂置于上下颌泡沫托盘中,越占托盘容积1/3,总量约0.6-0.8g;使用前清洁儿童牙齿,使牙面保持干燥,根据儿童的年龄选择不同牙套,将氟化泡沫灌注入一次性牙托,约占1/4高度,使其能够与牙列良好接触;儿童取端坐位,头向前,将托盘放入口腔中,嘱咐儿童轻咬使泡沫将整个牙面及牙间隙均布满,告知儿童在操作过程中勿咀嚼及吞咽,头向下使口内混合液流入到可回收的塑料治疗盘中,将氟化泡沫与牙列接触4min后取出,完全吐出牙托和残余的氟化泡沫,整个过程控制在30min内,结束后30min内禁止漱口、饮水及进食。每6个月按照上述操作进行一次治疗,共进行2年干预[5]。③防龋保健指导。B组仅组织进行防龋保健指导,开办培训班、讲座、开展护齿日活动、召集家长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告知龋齿的危害、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介绍护齿食品、保健手段以及含氟制品等;幼儿教师通过日常教学指导儿童,使其明白保护牙齿的重要性,用游戏表现的形式教给儿童选用合格牙具和正确的刷牙方法,告诫其少吃零食和糖,吃完食物一定要漱口,将保护牙齿增订在保健制度中;每日早晨检查儿童口腔卫生,督促其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并提倡通过补牙来挽救龋齿[6]。
1.3 龋齿诊断标准
参照WHO口腔健康调查标准,在自然光线下,用口镜或探针查看儿童口腔,探诊检查牙齿,若明确可探及牙齿光滑面或窝沟有明显的色、形、质改变,即为龋齿。使用探针来证实咬合面、颊舌面视诊所判断的龋坏[7]。再矿化:已经脱矿、软化的釉质恢复健康硬度,或早期釉质龋消除或终止。
1.4 观察指标
所有参加试验的医务人员均为从事口腔医疗工作人员,进行过专业口腔检查训练,检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公布的口腔健康检查基本方法为标准。采用单盲法,于实验1年后进行回访,记录每组儿童牙齿患龋人数、患龋率、新增患龋数、牙数、龋失补牙数、DMFT指数、SiC指数、浅龋的再矿化数及浅龋的再矿化率。DMFT指数是指患者龋病的牙齿数目,包括健康牙、龋坏牙、因龋而填充的牙齿和失牙数。SiC指数是指显著性龋均指数,12岁儿童中1/3数量具有高患龋分数个体的平均DMFT指数。
1.5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采用(x±s)表示组间计量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三组儿童实验前后患龋率比较,见表1。三组儿童实验后的患龋率均高于实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实验后患龋率及新增龋率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与实验前相比,P<0.05;**与##相比,P<0.05。
表1三组儿童实验前后患龋率比较(n%)
2.2 三组儿童实验前后DMFT指数及SiC指数比较,见表2。三组实验后DMFT指数及SiC指数均高于实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实验后DMFT指数及SiC指数明显低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与实验前相比,P<0.05;*与#相比,P<0.05。
表2三组儿童实验前后DMFT指数及SiC指数比较(x±s)
2.3 三组儿童试验后浅龋的再矿化率比较,见表3。A组试验后浅龋的再矿化率明显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与B组、C组相比,P<0.05。
表3三组儿童试验后浅龋的再矿化率比较(n%)
2.4三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A组发生误吞9例,发生率为7.5%;C组发生误吞11例,发生率为9.17%;B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B组与A组、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龋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由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如蔗糖、葡萄糖、淀粉等,与口腔内的细菌发生作用,产生酸性物质,其中的氢离子会腐蚀牙齿表面的轻基磷灰石晶体,产生持续脱矿,使牙釉质表面出现龋洞。但人体对龋病脱矿的牙齿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将唾液内含的矿物质扩散到多孔脱矿病变部位,称为再矿化。脱矿和再矿化循环往复,维持着龋平衡[8]。学龄前儿童的龋齿发病与不良口腔卫生、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摄糖次数过多、刷牙不彻底等,使得残留牙面的碳水化合物增加,产酸增加,则龋齿发病的风险加大。
氟化物是WHO倡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氟化物进入人体后主要存储在体内的矿化组织中,如骨和齿,牙本质的氟来自血液循环,而牙釉质内的氟主要来自唾液。口腔内应用氟化物后,其与牙釉质发生反应,局部使用24h即能显著提高牙釉质中的氟含量,进入釉质的氟的量与进入深度是与所用氟化物的浓度和处理时间成正比。经过氟化物处理的牙齿,其上有氟化钙沉淀,使釉质变得更紧密坚固,防止酸性物质对晶体表面的腐蚀,降低酸对牙齿的透入,从而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9]。临床研究表明,氟化物可以抑制变异链球菌利用葡萄糖,抑制细菌酶的活性,减少细菌产酸,从而抑制细菌堆积,减少牙菌斑形成;同时,能加速再矿化过程,促进矿物质的沉积,增加牙齿再矿化[10]。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实验后患龋率及新增龋率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实验后DMFT指数及SiC指数明显低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试验后浅龋的再矿化率明显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在学龄前儿童中使用氟化泡沫防龋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龋齿发病率,降低DMFT及SiC指数,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郝瑞.氟化泡沫与氟保护漆在学龄前儿童防龋方面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3):81,84
[2]江蕙芸,钟荣秋,陈红慧等.学龄前儿童使用氟化泡沫防龋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5):94-95.
[3]马小红.氟化泡沫对学龄前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6,3(3):35-37.
[4]黄彦,朱洪水,何予敏.0.6%氟化泡沫预防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10):595-597.
[5]肖亦芳,唐黎黎,王小杰等.氟保护漆与氟化泡沫预防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效果对比[J].广西医学,2016,38(6):854-855.
[6]周京义,肖芳,邹萍等.护齿保健与氟化泡沫在学龄前儿童防龋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257-258.
[7]何苗,殷忠平.应用氟化泡沫预防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6):168.
[8]梅银娥,周春泉,王向荣等.应用氟化泡沫预防幼儿龋齿的防龋效果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30(1):50-51.
[9]陈周焕.含氟涂料和含氟泡沫对儿童乳牙龋预防效果的对比研究[D].贵州:遵义医学院,2013:1-35.
[10]林建琴,田富明.氟化泡沫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8):485-487.
韩建红.氟化泡沫预防学龄前儿童龋齿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5):83-84. DOI:10.19347/j.cnki.2096-1413.201705045.
分享:
小儿腹股沟斜疝在临床十分常见,该病在男性患儿中具有更高的发病率,病情严重时还会出现肠梗阻、精索扭转坏疽等,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成长及身心健康,同时还会威胁其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且多为腹腔镜微创手术,其安全性高、创伤性小、术后恢复速度快等。
2025-04-01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群体。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可导致心脏功能急剧下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1-2]。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从无症状到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不等,其诊断和治疗均具有挑战性。
2025-02-26桡骨头半脱位(RSH),也称桡骨小头半脱位, 是小儿骨科及儿外科门急诊中最常见的上肢损伤之一,5岁以下婴幼儿多见。患儿因上肢疼痛,拒绝抬高及活动受限,被动牵拉上肢出现疼痛、哭闹而就诊。桡骨头半脱位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体征可诊断,也有学者[2]建议行放学评估,及时手法复位基本可恢复患肢功能和缓解疼痛。
2025-01-18新生儿代谢旺盛,年龄越小,氧耗越大,围术期越易发生低氧血症。特别是麻醉诱导期,由于早产、感染、酸中毒、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和低体温等可改变患儿周围血管的阻力以及抑制心肌功能,很容易影响新生儿刚刚建立的体肺循环,威胁新生儿围术期生命安全[1]。
2024-12-09孟氏骨折是儿童常见的前臂损伤之一,由Monteggia首次报道,后由Bado进一步分类,Bado Ⅲ型孟氏骨折中尺骨骨折发生在干骺端而不是骨干,由于儿童骨骼具有较大弹性,在受到暴力后容易出现弹性形变,发生青枝骨折,桡骨头通常向外侧移位。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我科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28例Bado Ⅲ型孟氏骨折患儿,报道如下。
2024-12-06双侧扁桃体切除是儿科常见手术,低龄儿全身麻醉仍被用作临床首选麻醉手段。受手术或麻醉应激反应影响,20%~70%术者在围术期常伴有不良意识改变,且麻醉后伴有记忆力、行为、意识紊乱等认知障碍行为,与术后麻醉药物残留和意识未完全恢复有关。咪达唑仑为患儿的术前常用药,经静脉注射后可促进氯离子入胞而发挥强效中枢抑制性镇静催眠功效。
2024-11-08外科手术是儿童鼾症治疗的常用方法,虽能有效改善患儿鼾症症状,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儿的预后恢复存在较大影响[4-5]。因此,高效合理的康复干预模式对改善患儿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疾病预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常规围术期干预模式缺乏针对性,忽略了患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干预效果难以达到理想预期[6]。
2024-10-15蜂窝织炎属于侵袭性感染,是一种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可发生于眼眶、面部、颌下、颈部和躯干等部位。由于颈部存在潜在的筋膜间隙,相互沟通,感染易蔓延,尤其是在儿科患者中,病情进展迅速,可发生喉头水肿和气管压迫,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还可导致纵膈脓肿、脓胸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2024-09-04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是儿科常见疾病,此类患儿易合并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窦炎及打鼾等,严重者可能发展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影响患儿睡眠质量。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的发病机制及对睡眠的影响作用目前尚不明晰,有研究认为患儿扁桃体、腺样体中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R)水平上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OSAHS发病率及患儿睡眠质量改变等密切相关。
2024-08-13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是儿童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中的一种,占住院儿童CAP的10%~40%。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前移趋势,即往小龄化发展。通常情况下较易治愈,不及时治疗或耐药易导致各种肺内外并发症,如肺不张、肺坏死、支气管扩张、闭塞性支气管炎等。
2024-06-26人气:15875
人气:13886
人气:10663
人气:9230
人气:713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
期刊人气:2990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3606
国内刊号:31-1377/R
邮发代号:4-426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035
影响因子:1.188
影响因子:1.636
影响因子:0.607
影响因子:0.71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