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艾里克森的发展危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内容、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具体发展危机,并给出了相对应的措施方法,希望为我国教育和教育心理学事业不断创新提供可用素材资料和借鉴。
教育心理学从诞生至今已经历一百余年的发展,当代的教育心理学已经不再是淡出的教育学延伸,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在百年来人类对教育教学领域重视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教育心理学取得巨大成就,然而根据艾里克森的发展危机理论,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危机
(一)教育心理学内容方面缺乏系统性教育
心理学作为探索教育阶段,个体行为、心理改变规律的一门心理专业学科,“教”与“学”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同时,只要涉及“教”与“学”两方面因素的内容,均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向。例如,教育人员、被教育人员、教育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以及对知识的认知等。在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将学校教育过程作为主要研究区域,课外补习、家庭教导等脱离学校的教育内容不再研究范畴之内。纵观国际教育心理学百年发展历程,其设计内容繁琐复杂,然而直至今日,依然没能形成较为理性、系统的教育心理学发展体系,对相关内容整合程度严重不足,缺少清晰、条理严谨的模块,主要集中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整个教育心理学学科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划分,研究者普遍只关注自身所处领域,难以将教育心理学与其他种类的心理学加以必要联系。第二,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繁琐复杂,不仅有对学生逻辑思维、记忆思维的研究,还有对科技教育的多种研究,虽然研究空间广阔对教育心理学未来的全方向发展具有一定帮助,但缺少统一性标准却使研究变得杂乱无序,使本应具有一定联系的内容以孤岛的形式存在。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存在问题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教育心理学不断向科学化、系统化转变,促使整个教育领域研究走向正规。实验、统计等客观研究方式的合理应用,使传统以经验教训为基础的结论得到证明或废除。现阶段,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通过不同种类的自然科学科研手段,进行专业研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现阶段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主要利用的是自然科学研究法,但自然科学又与教育活动之间区别较大,教育活动的结果可以随人的意志、行为转变,但自然科学则不同,其变化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和系统性。例如,在相同的环境下,不同时间的教育活动也可能出现差异性的表现,如果利用自然科学研究法,则会使实验结果带来较大影响。并且人的情绪、思想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意性,这无疑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带来制约因素。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危机应对策略
(一)建立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
教育心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解决、应对教育心理学发展危机,首先,应构建一个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外部框架,以真实、客观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理论的实践,逐渐完善传统教育心理学,形成现代教育心理学,使其在未来的发展中尽量规避种种危机。其次,应充分明确教育研究主体的实际需求,灵活选择研究内容,在全面综合研究对象共性的同时,明确个体差异,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后,在人类社会不断改革、创新的背景下,教育心理学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满足不同教育实践的现实需求,促使以不同范式为信仰的研究派别协调发展,进而确保教育心理学未来发展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二)优化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误区,是导致教育心理学出现发展危机的主要因素。因此,一方面,教育心理学研究人员必须理清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之间的区别,以定性研究在真实的环境中解读种种教育活动,利用数据、信息等的分析,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与客观性。另一方面,还应掌握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之间的差异。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教育学与心理学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产物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不仅与单纯的心理学不同,与教育学也不同。因此,在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避免单独使用实验研究方法,要把两种研究方法进行结合,利用实践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以理论为实验提供方向指导。最终使教育心理学向正向的方向不断发展和前行。此外,由于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相对复杂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大量其他种类学科,因此在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主义教育心理学与其他种类学科的必要联系,如发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
(三)强化对素质教育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终价值就是使自身实质性作用于教育活动、服务于教育活动,因此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才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本方向,针对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危机,提出以下应对策略。第一,应理清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具体区别,以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设为究方向和内容。第二,加强对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研究,将为社会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最终研究目的。第三,结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思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体系,避免照搬西方国家教育心理学内容,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推动教育心理学向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已历经一百余年的发展历史,这期间教育心理学由教育学分支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取得大量重要的研究结果。然而,以艾里克森的发展危机理论审视当代教育心理学,仍存在诸多危机性问题。相关研究人员应紧跟时代步伐,理清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多方面因素,制定全方位、立体化的解决策略,进而使教育心理学实质性作用于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王祥君.网络信息传播时代心理学教育发展的展望——评《教育心理学(第二版)》[J].新闻爱好者,2018(08):110.
[2]刘建军.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价值[J].华夏教师,2018(23):85-86.
刘芳(1981年-),女,山东德州人,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分享:
间质性肺疾病是以弥漫性肺泡、肺实质炎症和肺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变,以渐进性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弥漫性肺实质性疾病的总称,其病理分型大多不可逆,患者预后不甚理想[3-4]。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近年来ILD的发病率、病死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呈明显上升趋势[5]。
2025-02-28当前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 场所,肩负着教育学生专业知识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 双重责任。近年来,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学业压力、人际关 系问题以及就业焦虑等,导致心理问题频发。如何有效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2024-12-24青少年时期充满着变化和挑战,她们面临学业、人际关系、自我意识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状况、睡眠时间及质量呈下降趋势[1]。研究表明:青少年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为34.6%和19.8%,共病率达5.6%[2],青少年睡眠时长不足8 h并伴睡眠质量下降者占比为67.03%[3]。
2024-12-12UGIB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血便、血容量减少或丧失,其属于消化内科常见急症,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3-4]。UGIB治疗的关键是止血,现阶段,临床对于UGIB主要以抑酸类药物治疗为主,通过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血管生成,减少早期再出血的可能性[5-6]。
2024-09-14个体会有认知、情绪、行为、生理等方面的变化。相对于一般的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碍问题,心理危机是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的集中爆发,表现为焦虑、抑郁等强烈的情绪反应,并伴随认知障碍、行为异常和躯体反应等症状,严重时可能精神崩溃,甚至发生攻击、自残等极端行为[2]。
2024-08-05问题性网络使用又被称为网络成瘾、病理性网络使用、互联网成瘾症,是指对个体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学习和工作带来消极影响的长时间无节制网络使用[4]。以往研究发现,压力性生活事件、人际困扰、学业压力及负性情绪都是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显著预测因素[5-6]。
2024-07-26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痴呆最常见的原因之一。2000年,全世界约有2 500多万人患有痴呆症,2016年,数字增加到4 380万人,其中大部分患有AD,每年新增约500万例。合理的干预措施可以适度地延缓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2024-03-22目前,自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抑郁症则是自杀死亡的重要原因。自杀包含自杀意念、自杀死亡和自杀未遂3个阶段。自杀意念是自杀的初始阶段,是个体主观上故意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但尚无自杀行为。自杀意念是抑郁症病人自杀的重要预测因素。近年来,关于自杀意念研究多集中在其危险因素分析及消极干预上,关于积极能动性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欠缺。
2024-02-19乳腺癌是指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情况,以乳头溢液、乳房肿块及腋窝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症状,诱发因素包括饮食过度、长期酗酒、肥胖等,晚期患者会发生转移,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本研究主要分析早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SAS(焦虑自量量表)、SDS(抑郁自量量表)及SIS评分(社会影响量表)的影响。
2024-01-22先天性胆道闭锁等疾病最终会演变为终末期肝病,进而威胁儿童病人的生命。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亲体肝移植术已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优选项。亲体肝移植术通常在父母和其孩子间进行,在术后的随访期间,供者的生理和心理情况被给予了较多关注。研究显示,在实施手术前对供者进行包括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在内的心理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2023-08-17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心理学探新
期刊人气:4370
主管单位:江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江西
专业分类:社会
国际刊号:1003-5184
国内刊号:36-1228/B
邮发代号:44-108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3.758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2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