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研究先兆流产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

  2020-05-25    41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先兆流产与新生儿黄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40例黄疸新生儿资料。按其孕母在孕期是否出现过先兆流产症状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比两组黄疸新生儿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C反应蛋白(CRP)、转铁蛋白(TRF),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对先兆流产与黄疸新生儿血清TBiL、CRP、TRF的相关性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的血清TBiL、CR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TR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6.110、53.910、12.520,均P<0.001);先兆流产与黄疸新生儿的血清TBiL、CRP呈正相关,与血清TRF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76、0.643、-0.656,均P<0.001)。结论:先兆流产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纠正先兆流产新生儿的血清TBiL、CRP、TRF表达水平,可降低新生儿时期的黄疸发生率。

  • 关键词:
  • 先兆流产
  • 新生儿
  • 相关性
  • 黄疸
  • 加入收藏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在345/10万~566/10万之间,且近年来呈现出了明显上升的趋势[1]。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一般生理性黄疸可自愈,对新生儿健康影响较小;而病理性黄疸则较为复杂,常伴感染、缺氧、酸中毒等危险因素,在病情进展时可造成部分重症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发展成核黄疸,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导致患儿生长发育迟滞[2]。可见,对新生儿黄疸早期识别与干预,对新生儿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现已知有多种因素参与新生儿黄疸的发病过程,如遗传、孕期感染、母乳性黄疸等环境因素[3]。临床上诊断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指标主要有血清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转铁蛋白等[4],且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但关于孕母在孕期出现先兆流产因素是否与新生儿黄疸存在相关性,目前尚未见有确切报道。故本研究结合新生儿黄疸的血清TBiL、CRP、TRF表达水平,分析先兆流产是否与新生儿时期发生黄疸存在相关性,旨为临床上防治新生儿黄疸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将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40例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妇产科学》(第8版)中的先兆流产诊断标准[5],将其孕母在孕期出现过先兆流产症状的黄疸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孕母在孕期未见有先兆流产的黄疸新生儿纳入对照组。①观察组70例,男44例,女26例;胎龄37~42周,平均胎龄(39.12±1.36)周;出生时体重2.56~4.56kg;黄疸持续时间3~15d,平均(4.53±1.32)d;其中生理性黄疸15例,病理性黄疸55例。②对照组70例,男45例,女25例;胎龄37~42周,平均胎龄(39.12±1.36)周;出生时体重2.56~4.57kg;黄疸持续时间3~15d,平均(4.63±1.35)d;其中生理性黄疸14例,病理性黄疸56例。两组的性别、胎龄、出生时体重、黄疸持续时间、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儿科学》(第8版)制定黄疸诊断标准[6],符合以下任意1条均可诊断为新生儿黄疸,①新生儿出生后2~3d出现黄疸;②TBiL>221μmol/L或每日上调>85μmol/L;③黄疸病情持续时间>2周;④黄疸退后而又复现。

1.3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6];②临床资料完整;③孕周≥37周,且出生在3~15d内;④所有研究对象的监护人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肝胆管先天性畸形的患儿;②合并新生儿败血症、头颅血肿、围产期窒息、肿瘤的患儿;③新生儿溶血性黄疸需要换血疗法的患儿;④早产儿,过期产儿;⑤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儿;⑥合并感染性疾病。

1.4方法

1.4.1标本采集

所有黄疸新生儿均在入院时采集静脉血2mL,置于抗凝管内,室温静置10min,离心处理(转速为20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离心半径r=15cm),离心完成后,提取血清到另一支EDTA管内,置于-80℃低温冰箱内保存待测。

1.4.2标本检测

血清TBiL含量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检测,血清CRP含量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TRF含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仪器均为日本日立生产的7180型生化分析仪,所有试剂均购自上海沪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者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其中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分析,r>0表示为正相关,r<0表示为负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越接近1,相关越密切。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清TBiL、CRP、TRF表达水平对比

观察组的血清TBiL、CR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TR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110、53.910、12.520,均P<0.001),见表1。

表1两组的血清TBiL、CRP、TRF表达水平对比(x±s)

2.2先兆流产与黄疸新生儿的血清TBiL、CRP、TRF相关性分析

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先兆流产与黄疸新生儿的血清TBiL、CR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6、0.643,均P<0.001),与血清TRF呈负相关(r=-0.656,P<0.001)。


3、讨论


3.1先兆流产与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的关系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长期性的新生儿黄疸会导致患儿的生长发育遭受影响。新生儿黄疸是由血清胆红素生成过多或代谢异常所引起的胆红素在皮肤黏膜的异常沉积。TBiL作为机体红细胞合成细胞色素,在红细胞凋亡时释放大量血红蛋白,并分解珠蛋白和血红素,而血红素在酶促反应下,可生成TBiL并进入循环血液中。在新生儿黄疸的病理条件下,血红细胞受破坏、肠肝循环增加,导致血清结合的胆红素上调[7,8,9]。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血清TBiL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相关性结果显示,先兆流产与血清TBiL呈正相关。提示孕母在孕期出现先兆流产症状时,新生儿的TBiL水平会出现上调。究其原因:正常妊娠条件下,肝脏并不受到损害,TBiL无异常,且孕母的肝脏代谢功能承担着胎儿和自身胆红素代谢负荷的情况,能够使血清胆红素保持在正常范围内[10]。但孕母在妊娠期出现先兆流产,可导致TBiL出现异常,同时也会直接导致胎儿胆红素代谢异常。而新生儿循环中的TBiL高表达不仅能够加剧代谢性毒素的蓄积,促进皮肤或者黏膜等部位的黄疸发生,同时还能通过刺激氧化应激损伤或者激活下游细胞炎症因子等,促进病情的进展。

3.2先兆流产与新生儿血清C反应蛋白的关系

CRP作为反应机体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当血红细胞受破坏时,CRP表达水平会明显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炎症损伤程度及体内免疫功能水平[11,12]。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血清CR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相关性结果显示,先兆流产与血清CRP呈正相关。提示孕母在孕期出现先兆流产症状时,其新生儿的CRP水平会出现上调。究其原因:妊娠期妇女免疫功能相对较差,受感染的概率和携带病原微生物并传播的概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出现先兆流产的孕妇,其在妊娠早期,蜕膜中的巨噬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明显增强,刺激细胞炎性因子增加,进而诱导干细胞产生大量的CRP[13],同时先兆流产孕妇体内或者生殖道内发生隐匿性感染,使得前列腺素增加,进而诱导CRP的产生,从而使细菌感染通过破坏红细胞和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加重新生儿黄疸。

3.3先兆流产与新生儿血清转铁蛋白水平的关系

TRF是肝细胞合成的转铁蛋白,其水平主要受到铁的供应影响,在缺铁的条件下,血清TRF下调。近年来发现,血清TRF水平变化与胆红素代谢异常存在关联。国外研究表明,TRF含量与红细胞稳定性密切相关,可对感染所致的红细胞破坏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可与游离胆红素结合,促进肾脏胆红素代谢[14]。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血清TR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相关性结果显示,先兆流产与血清TRF呈负相关。提示孕母在孕期出现先兆流产症状时,其新生儿TRF水平会出现下调。究其原因:妊娠期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铁蛋白。有文献表明,正常妊娠4个月后,孕母自身加上胎儿对铁的需求量是正常人的2倍[15]。妊娠期母体TRF的缺失,可能是造成先兆流产原因之一。而TRF可以通过拮抗铁离子的结合,进而影响红细胞膜的稳定性,并影响细菌感染等外源性致病因素下红细胞的破坏,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当TRF下调时,预示着这种保护因素失去了作用。

综上所述,先兆流产与黄疸新生儿的血清TBiL、CRP呈正相关,与血清TRF呈负相关。临床上纠正先兆流产新生儿的血清TBiL、CRP、TRF含量,有助于降低新生儿时期的黄疸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雷,董巧丽.胆红素的变化与新生儿黄疸发生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29(6):738-741.

[4]贺健.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RF、CRP及胆红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9,26(2):290-293.

[5]乐杰.妇产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9-111.

[6]王卫平.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0.

[11]雷喜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1):4470-4471.

[12]田爱存,尹彦姝,宋存红,等.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对病理性黄疸患儿感染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9):174-175.

[13]王耀霜,杨曼,韩萍,等.新生儿黄疸应用多次短时蓝光照射对其血清胆红素浓度及不良反应的改善作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0):995-997.


骆珊,钱文文,陈亚宁.先兆流产与新生儿黄疸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0,31(05):609-61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国际儿科学杂志

期刊名称:国际儿科学杂志

期刊人气:524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4408

国内刊号:21-1529/R

邮发代号:8-73

创刊时间:197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