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2020-09-27    34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体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对体育活动的价值有初步的认知但不够全面,组织体育活动的态度不够积极;现有体育活动场地规范性程度有所提高,但幼儿体育活动器材的适宜性不足;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安排较合理,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设计有待完善和改进;教师普遍缺乏组织体育活动的相关知识与能力;针对以上问题和现状,提出改进对策与建议:首先,明确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价值,重视体育活动的统筹规划和具体实施;其次,开展体育活动专题教研,提升体育活动质量;第三,增强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针对性,丰富教师体育知识,提升教师体育技能与体育教育能力;最后,激发教师的体育运动兴趣,为幼儿体育学习提供积极正面的影响。

  • 关键词:
  • 体育活动
  • 学前教育
  • 对策与建议
  • 幼儿园
  • 现状
  • 加入收藏

一、问题提出


身体健康是幼儿发展的本源,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石。处于学龄前期的幼儿,生命刚刚起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其物质基础还相当薄弱。然而,幼儿期是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和旺盛的时期,是建立物质基础的关键期和有效时期。因此,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是幼儿阶段的首要任务。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等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开展丰富多样、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制、增进幼儿健康的积极手段和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幼儿体育实践精彩纷呈,幼儿体育理论研究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幼儿体育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对幼儿园体育活动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发展对策,对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幼儿健康以及提升幼儿园体育活动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原则,对甘肃省兰州和临夏两市区、9所幼儿园的186名教师进行了调查。其中兰州市所属幼儿园4所,被调查教师93名,临夏市所属幼儿园5所,被调查教师93名。研究根据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施情况自编《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问卷》问卷,问卷包括四个主要内容:教师对体育活动的认知与态度、体育活动的场地和器材、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和教师组织体育活动欠缺的知识与能力。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法作为补充。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为93%。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1.教师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知与态度

受多种因素影响,教师个人对幼儿园体育活动在幼儿成长中的价值有其自身的理解与认知。调查数据显示,98.4%的教师认同体育活动强身健体的功能;29%的教师认为体育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心理品质;19.4%的教师认为体育活动对提升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仅有15.1%的教师认为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形成终身体育;认同率最低的是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幼儿智力的提高,在所有被调查教师中仅占比6.5%,具体数据见表1。教师对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是否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也是影响幼儿园体育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数据表明,仅有19.4%的教师表示非常喜欢组织体育活动;喜欢组织体育活动的教师占比28%;明确表示不太喜欢组织体育活动的教师占比1/3,有9.1%的教师表示非常不喜欢组织体育活动,具体数据见表1。

表1教师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知与态度

2.幼儿园体育场地和器材配备情况

基础体育设施是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物质保障。本研究从幼儿园体育活动使用的主要场地以及教师对现有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的合理性评价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目前,幼儿园室外体育活动的场地主要有塑胶地、水泥地、草地以及沙地4种类型,多数幼儿园同时拥有4种类型的活动场地,本研究侧重调查开展体育活动时主要使用的活动场地类型。数据显示,超过80%的幼儿园能够在塑胶场地开展体育活动;在草地和沙地开展体育活动的幼儿园占调查的9.2%;10.2%的幼儿园是在水泥场地开展体育活动,具体数据见表2。

表2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主要场地

教师对幼儿园现有体育活动场地及器材配备合理性的评价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关于现有体育活动场地,超过80%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现有场地能够满足幼儿体育活动的需求,14.8%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现有场地不能满足体育活动的需求;二是关于现有体育器材的配备数量,80.7%的教师表示活动器材数量充足;三是关于现有体育器材配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63.1%的教师表示认同,24.5%的教师认为现有体育器材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水平,具体数据见表3。

表3教师对幼儿园现有体育活动场地及器材的评价

3.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1)幼儿园体育活动目标的制定

集体体育教学活动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集体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研究对被调查教师在问卷中撰写的一则集体体育教学活动目标进行分析统计,发现目标制定合格(含非常准确清晰和基本准确清晰)的教师仅有52人,占比28%;其余72%的教师撰写的体育教学活动目标均不够规范,或定位不准确、或表述不清晰,具体数据见表4。

表4幼儿园集体体育教学活动目标表述情况

(2)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

研究对幼儿园每周开展体育活动的频次和每次开展体育活动的时长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9所幼儿园都能够做到每周开展5次体育活动,即每天都安排有一次体育活动,占比100%。关于每次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长,6所幼儿园能够做到每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小时,占比66.7%;另外3所幼儿园每次体育活动时长在0.5-1小时之间,占比33.3%,具体数据见表5。

表5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情况

(3)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组织形式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通常包括基本动作和游戏、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器械类活动以及球类活动等4个方面。数据显示,被调查幼儿园对这4种内容的选择度都较高,其中选择基本动作和游戏的教师165人,占比88.7%,选择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的教师139人,占比74.7%,选择器械类活动的教师165人,占比88.7%,选择球类活动的教师146人,占比78.5%,有23人还选择了其他的活动内容,具体数据见表7。幼儿园体育活动常见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4种:集体教学、课间操、户外自主体育活动以及室内体育活动。调查显示,集体体育教学活动是教师最常采用的组织形式,占比95.7%;其次是课间操,占比89.8%;有113名教师会采用户外自主体育活动形式,占比60.8%;选择室内体育活动形式的教师最少,只有18人,占比9.7%;有6名教师还会选择其他形式组织体育活动,占比3.2%,具体数据见表6。

表6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组织形式

4.教师组织体育活动最欠缺的知识与能力

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需要的体育知识由运动解剖学知识、运动生理学知识、幼儿体育发展知识、体育保健知识以及幼儿体育教学方法知识5大类知识构成。数据显示,被调查的幼儿园教师普遍缺乏这5类知识,其中缺乏运动解剖学知识和运动生理学知识的教师最多,分别占比89.2%和82.3%;其次是幼儿体育发展知识和体育保健知识,分别占比74.2%和72%;幼儿体育教学方法知识在5类知识中占比相对较小,但仍有89人表示很欠缺,具体数据见表7。教师有效组织幼儿园体育活动需要具备以下5项基本教育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制体育玩教具能力、创编体育游戏能力、体育教学设计能力以及体育活动组织能力。数据显示,被调查教师最缺乏的是体育活动组织能力,有133人,占比71.5%;超过一半的教师缺乏创编体育游戏能力和体育教学设计能力,分别占比51.6%和50.5%;还有不少教师缺乏自制体育玩教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分别占比44.6%和40.3%,具体数据见表7。

表7教师组织体育活动最欠缺的体育知识和教育能力

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是需要具备的体育技能包括运动技能、体育感知能力以及体育创造能力。调查显示,被调查教师普遍缺乏体育技能,157名教师缺乏运动技能,占比84.4%;146名教师缺乏体育感知能力,占比78.5%;缺乏体育创造能力的教师占比最多,高达87.6%,具体数据见表8。

表8教师组织体育活动最欠缺的体育技能

(二)分析

1.教师对体育活动的认知不够全面,组织体育活动的态度不够积极

作为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对体育活动的理解与认知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被调查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到体育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具有强身健体的重要价值,但体育活动对幼儿健康成长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身体素质的提高。相关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对幼儿的认知和心理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英国著名学者克罗威尔(Cromwell)曾说过:“动作是智力大厦的砖瓦”,这是对身体运动在智力发展方面价值的精辟概括。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增强幼儿的体质,但它同时具有满足幼儿模仿、运动、娱乐、交往、表现、竞争、审美等多种需要,促进幼儿智力、个性品德、审美情趣、交往能力等心理发展的功能。幼儿在体育活动中需要学会与他人友好合作、遵守游戏规则、学会等待和忍耐,体育活动为幼儿良好个性品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而且,早期的运动经验和愉悦体验也有助于幼儿形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教师对体育活动作用的认知过于片面,不够全面和深入。教师对组织体育活动所秉持的态度也是影响体育活动质量的重要因素。关于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不容乐观,高达40%的教师明确表示不喜欢组织幼儿体育活动。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教师个人的体育爱好和兴趣可能是影响教师组织体育活动态度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教师在访谈中提到,由于自身体育运动能力一般甚至较差,所以平时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也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兴趣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活动。

2.体育场地规范性程度有提高,但体育活动器材适宜性不足

质量合格安全规范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能为学生健康安全地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基本的条件保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资,幼儿园现有户外体育活动场地在规范性(面积和材质)方面有了较大提升。调查显示,80.6%的被调查幼儿园选择了塑胶场地来保证幼儿体育活动的安全性。但仍需关注的是,还有10.2%的幼儿园是在水泥场地上开展体育活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关于幼儿体育活动器材配的配备情况,80.7%的教师认为器材配备充足,能够满足体育活动的数量需求。但数量充足并不意味着活动器材能够完全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有24.5%的教师明确表示现有活动器材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水平。可见,在配备幼儿体育活动器材时,还应考虑到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需求。

3.体育活动时间内容安排合理,活动目标的制定有待完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一般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按照这一标准,所有被调查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都达到国家要求,为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保证,这与所有幼儿园每天都能开展一次体育活动的调查结果相互印证,说明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充足且合理。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也较为合理,被调查幼儿园在基本动作和游戏、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器械类活动以及球类活动4大类内容上的选择数据分布均匀,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

相对于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的合理安排,被调查幼儿园体育活动目标的制定还存在很大问题.对于教师个人来说,撰写规范合理的集体体育教学活动目标是幼儿园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仅有28%的教师能够较为规范表述活动目标,其余教师撰写的活动目标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问题。活动目标表述不当必将会影响体育活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进而直接影响体幼儿园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4.教师普遍缺乏组织体育活动的相关知识与能力

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与能力。幼儿教师的知识储存和能力表现影响着幼儿接受教育的程度。根据幼儿园体育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教师应具备包括运动解剖学知识等在内的5类体育知识。研究数据显示,被调查教师严重欠缺5类体育知识,体育知识的平均欠缺率高达73.1%。调查数据显示,教师5项基本教育能力的掌握情况很不乐观,高达71.5%的教师表示缺乏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表示缺乏其他4项能力的教师均占比在40%以上。同时,调查数据表明教师也缺乏相关的体育技能,运动技能等3类体育技能的平均欠缺率高达83.5%。除了一定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教师还必须具备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在内的5项教育能力,才能够保证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有效组织。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以及体育教育能力的严重缺乏必然影响到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质量提升,进而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价值,重视体育活动的统筹规划和具体实施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实现全民健康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其中立足全生命周期就是要覆盖全生命周期,针对生命不同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确定若干优先领域,强化干预,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全面维护人民健康。目前,幼儿园体育活动在国家决策层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但决定幼儿园体育活动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幼儿园层面的具体实施。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教育部门和教师对体育活动重要价值的全面认识对体育活动在幼儿园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因此,幼儿园和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活动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幼儿园要根据体育活动总目标制定相应的学年目标和学期目标,并进一步细化于幼儿园的单元活动目标之中,保证体育活动总目标的逐级渗透和落实。同时,重视程度的提升能够促进幼儿园管理层对体育活动具体实施情况予以关注,比如体育活动的场地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配备不够合理的体育活动器材可以做出怎样的调整等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幼儿园管理层来主持完成。教师对体育活动价值的正确认知能够引起一系列体育教育行为的优化和提升,比如能够增强教师积极组织体育活动的责任感,能够重视体育活动目标的设计与达成、关注体育活动目标的规范表述,能够促进教师体育教育能力的提升等。总之,通过提高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在幼儿园形成由上至下的体育教育合力,逐级落实体育活动目标,从而促进幼儿园体育活动质量的真正提升。

(二)开展体育活动专题教研,提升体育活动质量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本园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改进策略,以此保证幼儿园教学活动实践的顺利进行。分析和解决教师在体育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提高幼儿园体育活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前期调研中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得知,目前围绕体育活动进行的专题教研活在幼儿园还很少开展。其实,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惑。例如,为什么活动区已经调整了几次的自制体育玩具依然无人问津,如何确定集体体育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运动密度和运动量,幼儿掷远动作的指导要领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的被关注、被解决会直接影响到体育活动的实际质量。因此,幼儿园可以围绕体育活动开展专题教研,甄选出体育活动实施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共性问题,创新教研活动模式,邀请高校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幼儿园管理人员与一线教师共同组成的教研联合体,精准有效地解决体育活动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教师组织体育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三)增强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针对性,提升体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知识是幼儿园教师从事保育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智力资源。专业能力是把专业知识转变为有效教育行为并引导幼儿游戏、学习,产生教育效果的能力。从前期调查结果可知,当前幼儿园教师大量缺乏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以及体育教育能力。改善这一现状,需要从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方面入手。目前,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不够,虽然幼儿教师从业之前在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学学习过体育课程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幼儿所需要的体育知识与能力却接触不多,这是我国长期以来幼儿教师体育知识结构与能力培养中的短板。因此,在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中,优化课程设置,建立系统的体育教育课程,适当增加基础体育学科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实践教学,通过长期系统的实践练习,强化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提升学生体育实践技能,还可以进行体育基本功的考试,强化学生的体育专业技能;通过扎实有效的模拟仿真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重视在职幼儿园教师体育知识与能力的职后培训,培训部门可以组织幼儿体育活动的专题培训,强调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还可以邀请幼儿体育教育专家来园进行体育知识专题讲座,组织教师进行体育知识、技能以及体育教学竞赛,在学习与竞赛中丰富教师的体育知识,提升体育技能以及体育教学能力。

(四)激发教师的体育运动兴趣,为幼儿提供积极正面的影响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自主和自理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常常通过对他人特别是成人的模仿进行学习,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模仿对象。对幼儿园教师言行举止的无条件模仿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教师自身对体育活动的态度以及兴趣对幼儿的体育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然而,体育运动的兴趣不是天生就存在的,是在后天的日常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形成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应激发和培养自身的体育运动兴趣,成为幼儿体育学习的“榜样”和“模仿”,尤其是访谈中提到自己体育运动能力较差、没有什么体育爱好的教师,更应关注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个人基础条件,选择1-2种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尝试参与,在体育实践中逐步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益处和乐趣,长期坚持下来,教师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动机就能得以有效激发和保持。教师自身体育运动兴趣的激发和点燃,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体育素养,使教师心情愉悦、积极阳光,更重要的是能够感染和带动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幼儿的体育运动兴趣很不稳定,尚未形成真正的运动兴趣,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和自身的体育素养,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以自身为榜样、潜移默化地培养、发展与巩固幼儿的体育运动兴趣,为幼儿的体育学习提供积极正面的影响。

总之,体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其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够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提升整个社会的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深刻地理解体育活动对于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明确幼儿园体育教育的目标要求,掌握幼儿体育学习与发展的特点,不断追求幼儿园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馨.学前儿童体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EB/OL].

[3]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郝晓岑.我国幼儿体育研究的轨迹、焦点与趋势[J].体育学刊,2018,(9).

[5]余育娜.合理开展幼儿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J].体育学刊,2000,(1).

[6]赵铂川,陆作生,赵修涵.《体育法》中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条款的修改研究[J].体育与科学,2020,(1).

[7]刘宇.幼儿园教师体育与健康知识现状分析---以南充市区某省级示范幼儿园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7).

[8]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

[9]申毅.幼儿园教研工作的基本原则[J].山东教育(下),2002,(12).

[10]姜冬玲,马梦晓.借助教研活动培养幼儿园教师的直觉思维[J].学前教育研究,2018,(11).

[1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2]梁红梅,韩永晨,李金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现状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19).

[13]刘慧.长沙市幼儿教师体育素养的状况与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14]张觅.常熟市幼儿园教师体育学科知识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

[15]郭向荣.福建省城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5).


党爱娣.幼儿园体育活动实施现状与提升对策[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05):95-100.

基金:2019年甘肃省体育局科研项目“甘肃省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GST2019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山西教育(幼教)

期刊名称:山西教育(幼教)

期刊人气:224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4-6739

国内刊号:14-1014/G4

邮发代号:22-584

创刊时间:195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