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应遵循素质教育原则,家长不仅要关心幼儿的学习知识方面,还要关心幼儿的行为规范、心理健康、情商等方面,幼儿园也应该为幼儿提供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学习和活动环境。目前,许多地区的幼儿园仍然存在"小学化"现象,超前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忽视幼儿的成长发展特点,幼教工作和家庭教育理念也急需总结经验。为改善学段幼儿园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具备全方面素质能力的学龄前儿童,幼儿园教育也属于学校教育,家校结合一直是教育的主要趋势。然而,目前幼儿园教学与家庭教育结合实践过程中仍有许多阻碍,应在探究学段幼儿园教育生活化实践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家庭教育所承担的教育任务,试探究学段幼儿园教育生活化指导策略。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幼儿园教育生活化这个概念已经普及,幼儿园和家长也都在努力践行着这一教育原则。然而仍然有许多幼教和家教过程中只是注重教育“生活化”而忽视“生活”本身。伟大的教育学者陶行知认为生活和教育的联系是“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生活教育化不是背诵理论知识而是要真正结合家庭教育和生活实例来影响幼儿,给他们活生生的生活体验,而不是概念化的教学。而学龄前儿童在家庭教育中获得知识和体验对他们的个体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基于家庭教育的生活化策略研究十分重要。
一、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实践误区
无论是在目前国内一些幼儿园工作经历亦或查阅一些幼儿园教学的相关文献,都会发现在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进程中教育生活化倾向虽然已经很明显,但还存在许多方面的误区。
首先,幼教主要是指导家长“教”生活的道理,包括留给家长督促幼儿完成的课后作业和实践,也是以让幼儿掌握生活常识为衡量标准。但掌握生活常识并非最终目的,掌握生活技能才是。知识和技能最大的区别就是知识还是存在脑海中的理论,并没有介入生活,而技能是可以拿来应用和思考的。举个例子,教师希望家长在教会幼儿穿衣穿鞋的生活化教育中提到“要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还是会发现许多幼儿仍然是由家长穿戴好送到幼儿园的,一个班级二十个幼儿,大概真正能做到衣服是自己穿好来上学的应该不到五个。像这种情况,学生到底只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学会了“自己事情自己做”的道理,但并未真正自己做到。
其次,是幼儿园教育生活化还停留在习惯养成阶段。幼儿园阶段如果教育停留在传递知识、完成课业、养成习惯的场所,那将很大程度上制约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学龄前儿童正处于可以半脱离家庭这个熟悉的环境,与团体乃至社会产生联系的阶段,每个幼儿带着自身家庭的习惯养成,教师应该遵循他们的个体发展特点,不应成为模式化的传输某一种生活化教育理念。例如,有的幼儿家里条件不允许,或者父母工作较忙,并不能养成每周绘画或者听音乐的生活习惯,那他在幼儿园上绘画或者音乐课的时候是否就是一名“没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幼儿?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也许这个幼儿的手工方面非常突出,也许他对路边自由歌唱者的声音有颇多感触,也许他可以随手涂鸦家庭成员,这些都是教育的生活化,而不是单纯的某一种类型的生活习惯。
二、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根据幼儿园教学大纲相关规定,幼儿园需要提供给学生生活化课程,学校需要专门开设教授衣、食、住、行各方面生活技能的“家庭课”。前几天,一位父亲因为工作忙碌经常“失联”被老师点名,这就是当下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环境的缩影。“教育回归家庭”让许多家长误认为是要更多地分担老师的工作,如果家长扮演的角色是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作业批改员”,那这样的家庭教育仍然很容易低效,这种基于家庭教育的指导策略也是错误的。
家庭教育的优势在于幼儿对父母的依赖和模仿程度更高,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较大,那么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培养劳动行为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家庭环境是当之无愧的根源性环境。因此,幼儿园指导生活化策略教学时应该做好家校沟通合作,与家长达成共识,家长负责潜移默化地在日常中对幼儿的理念和行为能力进行培养,幼教负责引导和带领学生实践和创生。也就是说生活化策略也是基于指导家庭教育来共同实现的,家庭教育部分不可或缺。
家庭教育还有一个重要性,就是生活教育仍然来源于生活本身,而不是课堂和校园环境,毕竟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也会因上课时间和教师精力等因素不够生动丰富,而家庭生活化教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然而然学习的过程,幼儿不会背负学习压力,学习效果也事半功倍,有了父母的支持鼓励,幼儿面对团体时也有足够的信心。
三、指导家庭教育的生活化策略
家庭教育生活化最基本的教育目的还是希望幼儿对衣食住行的各项技能可以得到锻炼,并对生活化场景有思考和吸收知识的能力。不少人可能会有“幼儿太小,不必要掌握太多技能”这样的想法,但如果了解一些先进的幼儿教育经验,就会发现在重视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方面还是十分值得借鉴的。著名的蒙台梭利幼儿园被称之为幼儿教育的标杆,是鼓励幼儿自己清洗食物、碗筷的,幼儿园可以学习他们的先进观念和方法。
(一)体验生活
幼儿园基于家庭教育生活化指导的具体实施当然还是鼓励家校合作,通过日常生活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幼儿做到能应用。“家常饭菜的炊事基础”部分就是学做菜了,但这个学做饭菜的操作流程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还是有些难度,可以改为让幼儿帮助爸妈学做菜,通过帮助爸妈构思菜单、一起去超市购物等行为来进行生活知识的学习和锻炼,幼儿园教育在于传递这些科学的育儿理念,家长辅助园区进行实践,教师再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例如,在家里帮助父母学做饭菜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必须注意,厨房用具和导致食物中毒的细菌可能在手上、食物上、厨具上。教师也可以请学生思考为了卫生安全,可以做哪些防范措施,戴手套、卫生帽等现象在家中也会出现么?
(二)还原场景
幼儿最擅长的还是模仿,虽然生活化教育来源于生活,但是生活场景是可以重现还原的。学生在幼儿园期间可以对在家里发生的一些事进行场景还原,由教师安排几个幼儿分别展示,大家既可以看到同学之间的不一样生活,也可以从中学习新的生活知识。例如,有的幼儿说自己的妈妈整理房间时教育自己不要再买玩具了,家里到处都是,幼儿可能只是单纯抱怨父母的责备,但是幼师可以利用这样的场景进行教育。幼教需要指导家长平时就养成幼儿勤于收拾,珍惜财物的好习惯,只买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是有效利用空间的前提。同时,珍惜物品,也是减少垃圾的好办法。
幼儿在家庭中接受了这样生活状态的影响,在幼儿园期间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还原与妈妈逛超市的情境以及在家整理物品的情境,让学生互相观察有哪些行为是浪费的行为,哪些物品不环保。如果幼儿对环保这个概念一知半解也很正常,毕竟这个概念就是让大人去解释也不一定十分准确,教师可以指导父母在日常扔垃圾的时候就注重介绍分类垃圾桶;拉开冰箱拿吃的,冰箱亮着灯;妈妈在做饭,灶台点燃的是天然气……这些场景让幼儿明白了日常生活需要许多资源和能源,这些资源和能源价格昂贵而且不好利用的话会非常不环保,进而思考可以做些什么来节约能源呢?
(三)组织活动
幼儿园往往在开家长会的时候,都会指导家长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行为意识和习惯养成方面的培养,“衣、食、住、行”中“行”也包括出门购物等生活,挑选物美价廉的商品是生活所需,家长也会这样教育幼儿。幼师需要指导幼儿掌握买卖东西这个交易过程所要学习的生活常识,得到物品需要支付金钱,别人卖物品也需要提供服务和保障,进商场商店需要遵守规则,也需要家长陪同,在线购物,直播购物需要父母的监督和许可。
教师组织课堂课后实践,设置家长日和家长课,通过家长的陪伴,指导幼儿观察周边生活,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无论是从与家人购物到帮助爸妈打扫房间,还是到与社区幼儿一起玩或是帮老奶奶过马路,都需要思考一些生活问题:生活中注意安全和卫生了吗?生活中和家人合作了吗?生活中随时考虑到环保了吗?和小区居民的关系如何?未来学习和实践的内容更为深入,组织学生规划“自己一天的生活”,在学校里实践用水壶烧开水,然后泡茶。对使用气炉的安全知识进行细致的普及,单元学习结束之后,在学校的家庭课教室,学生要给老师做一顿饭。也可以选择在家放一块小黑板,每天记录三餐列表和家务劳动分配排表,即使幼儿还不能看懂所有的文字,家长也可以培养这样的意识。
四、结语
基于家庭教育指导生活化实践的课程和教学设计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教育成果,不能是想当然,需要不断地跟踪调查和科学统计。在幼儿园阶段,幼儿所需要具备的生活技能和常识既需要幼教进行传授,又需要家庭环境进行实践,最后还要归于家校合作引导学生理解。调查研究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到位,方便及时进行反馈。
参考文献:
[1]蒲伟红.信息技术教育的生活化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3):62.
文章来源:颜玉丽.浅谈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生活化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9):33-34.
分享: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呼唤建设科学适宜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工具体系。从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到2016年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再到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2023-08-24“双师型”教师是各级各类大中专职业学校中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专业实践活动的复合型教师。职业教育因其特点对“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素质都有高要求。“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的短缺,是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赛项为例,探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中的作用,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023-07-03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幼儿树立健康、积极的情感,培养其良好情绪,使其能够合理控制、表达自身的情绪。鉴于此种情况,教师与家长都会非常注重幼儿情感方面的教育。就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开展幼儿情感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绘本教学在这一方面存在显著的优势,它是培养幼儿良好情绪的重要教育资源。
2022-03-21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许多源远流长的民谣民歌,是音乐教育的优质资源,对幼儿进行民歌教育,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宣传和发展。在各式各样的音乐教育课程之下融合民间音乐,可以丰富幼儿的音乐知识,让他们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魄力。孩子还在幼儿时就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让幼儿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2022-03-09近年来,儿童教育戏剧在家庭教育界备受关注,但其往往与戏剧教育相混淆,误导教育者的教育倾向。儿童剧从理论上研究了多年,但从未上演过,剧场在现实教育中或多或少是有效的,但大多数仍然是创造课堂和教学模式,并没有普及到幼儿园、小学、高中和大学中,使得儿童和家长对戏剧的了解较少,甚至更多地将其视为一种艺术形式。
2022-03-09混合式教学是综合性的概念,其强调的是多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的混合,本文所说的混合式教学指线上、线下教学的混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和先进的互联网教学有效融合,能够发挥出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通过面对面教学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高效的对话,同时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给同学们分享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2022-02-19绘本教学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借助绘本对幼儿进行知识教授与意识培养。虽然绘本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且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相符,但绘本教学是相对安静的,对于某些性格活泼好动的幼儿并不具有特别的魅力。为使全体幼儿都参与到绘本教学中,本文从必要性、策略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进行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游戏化方法。
2022-02-18幼儿阶段的表演游戏是以童话故事为载体,通过一系列的肢体表演、台词设计与道具音乐的配合,进行渲染与加工,以幼儿的自主表演行为展现童话故事内容的趣味游戏,兼具艺术性和游戏化的特点,既能展现幼儿的艺术表现与审美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使其在表演游戏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2022-02-15幼儿正处于对周围事物都极其好奇的年龄,如果进行正确引导,能够很快吸收新的文化内容和知识,尤其是对内容丰富的文化,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深入了解。敦煌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优秀性能够快速吸引学生,但是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了解、学习敦煌文化。
2021-12-25幼儿园教学中,美术教学作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班幼儿阶段已经可以通过美术绘画表达自己的认知情感,然而部分幼儿对美术课程参与度不高,不喜欢教师设置的美术教学内容。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将游戏教学法融入大班美术教学当中,以此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增加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021-12-25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学前教育
期刊人气:2775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市教育音像报刊总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0-4130
国内刊号:11-1371/G4
邮发代号:2-150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7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