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免疫程序为儿童在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进行免疫接种。我国2016年5月1日起,实施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引入二价脊灰疫苗(bOPV),其免疫程序为儿童在3月龄、4月龄和4周岁进行免疫接种。儿童在3~4月龄需接种DTaP和bOPV,家长可选择为适龄儿童同时接种两种疫苗,既减少赴接种门诊次数。
25
0
目前为止,针对新冠病毒全球正在研制的疫苗多达200多种,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扩散,人们对疫苗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尽管如此,仍需高度重视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3]。虽然已有疫苗出台,但其具体效价、抗病毒能力、稳定性、持久性均尚缺乏大数据临床验证和时间的检验。
89
预防接种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中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有经济、安全、有效的特点,被认为是保障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儿童作为特殊人群,认知能力有限,缺乏自控力,对疼痛十分畏惧。疫苗接种的方式多为针剂注射,侵入性操作会产生疼痛刺激,导致儿童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1]。
52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HepB-SCY)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已得到临床证实。2024年5月,某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1例。为明确受种者发病与接种疫苗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县、乡镇两级专业人员根据AEFI监测方案对该病例开展个案调查。菏泽市预防接种调查诊断专家组判定其发病与接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无因果关联。
35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世界范围内新冠感染确诊病例人数已达到6亿,其中死亡病例600万。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感染的有效方法。老年群体是新冠病毒易感人群,也更可能出现重症和死亡的情况,是重点关注人群。促进老年人的新冠疫苗接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39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Strategic Advisory Group on Experts,SAGE)将疫苗犹豫定义为:在疫苗接种服务可及的情况下,公众在疫苗接种问题上存在徘徊不定或延迟接种的态度,介于全盘接受和完全拒绝之间的中间状态。疫苗犹豫的原因是复杂的,且因环境、时间、地点和疫苗而异,同时受服务便利和个体信心等因素的影响。
65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发病率较高且传染性较强[1-4]。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其对儿童的预防率高达70%左右,目前,流感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全国只有少数地方对特定人群开展了免费接种,大部分地区接种形式以自愿自费为主。
我国目前人均期望寿 命明显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易患 传染病的预防性接种需求增加, 对预防接种管理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常规管理模式下的疫苗接种流程 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1-2]。 中老年人身体机能 降低,对疫苗认知水平不高,接种时常无家属陪同, 可能因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影响接种效果。
30
广泛流行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乙肝的高感染率、容易导致慢性化、可能诱发严重并发症,使得这一疾病成为各国卫生部门重点关注的健康问题。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应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取得显著成效。疫苗接种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对于抵御乙肝病毒的侵袭至关重要。
26
流动儿童所在地发生变动为预防接种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并且因为多数家长对此项医疗政策、免疫工作缺乏了解,对疾病预防的认知不强,造成部分流动儿童错过了疫苗接种的最佳时间,甚至是未能成功接种,进而增加了流动儿童传染病发生风险,影响其健康安全。
31
乙型肝炎一直是全球重点关注的传染病之一,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在中国具有流行趋势,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食欲减退、肝区疼痛、乏力以及上腹部不适等[1]。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很多,其中母婴传播所占比例较高,婴幼儿成为接受乙型肝炎疫苗的主要群体[2]。
据统计,每年有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因流感死亡的病例约29万~65万例[1]。在非流行年份,流感造成美国近20万人住院,3.6万人死亡,预估造成40亿~1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2]。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感染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3-5]。
暴露之后开展对应性和及时的处置作为积极预防疾病出现的高效方式。国内外诸多学者均认为,有效、及时以及彻底性的暴露之后预防处置,可降低狂犬病出现的风险。但是由于狂犬病疫苗需要接种多针,有些患者存在侥幸心理,不按时接种疫苗,导致疫苗接种成功率与防护能力会大大降低[2]。
2020年中国女性宫颈癌新发病例数为10.97万,宫颈癌死亡病例数为5.91万,分列当年肿瘤新发和死亡的第6位和第7位[2]。研究证实,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抑制和清除HPV感染可从源头上预防宫颈癌的发生[3]。接种HPV疫苗是降低女性感染HPV的有效手段,是实施宫颈癌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4]。
如果儿童在疫苗接种期间没有配合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将会因儿童哭闹或其家属对疫苗接种相关知识认知度偏低等因素,造成儿童接种后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影响到疫苗接种的效果,也降低接种工作的效率[2-3]。由此可见,探寻并运用良好的预防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9
影响因子:0.358
影响因子:0.076
影响因子:1.309
影响因子:1.472
影响因子:1.42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