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唢呐是一种民族乐器,其产生和发展都根植于中华文化这一深厚土壤,所以唢呐演奏是一种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唢呐演奏凭借其丰富的民族特色获得了大家的欢迎和接纳,再加上唢呐这种乐器有着很强的表现力,音色明亮,富有表演性,可以和其他乐器进行有效的配合,因而使得音乐艺术的呈现更有魅力。当下也对唢呐演奏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下这个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注重本民族文化传承,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唢呐演奏的传承和发展必然要得到高度重视,这是我国音乐传统文化繁荣进步的要求,可以为唢呐这一民族乐器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提供活力和动力。
唢呐拥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在发展过程当中积极吸收民族以及地域文化特色,形成了多种不同的风格,同时唢呐演奏的表现力也在传承和发展中逐步提升。唢呐除了能够为我们再现音乐形象、展现音乐艺术的魅力之外,还能够让人们了解民间音乐,从而积极继承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体现在各个领域,在音乐领域我们必须关注的一项内容就是让唢呐演奏在新时代显现出民族魅力和时代特色。唢呐演奏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坚持民族特色,同时也要改变封闭的发展状态,将创新和传承结合起来,促进唢呐演奏的改革。
一、唢呐演奏的艺术功能
唢呐是一种深受大众欢迎的民族吹管乐器,历史悠久,技巧多样,富有表现力。唢呐的流行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在民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音色明亮,在不同类别的音乐演奏当中都有唢呐的身影。如今唢呐演奏主要分成两个大的派别,分别是南派和北派。南派的唢呐演奏,情感细腻,音色优美,具备很强的抒情性。北派的唢呐演奏则带有鲜明的北方特色,强调声音高亢嘹亮,在情感表达上也非常豪放。唢呐的个性表现力非常强,除了要求乐器本身质量高、音准好之外,还需要每个演奏者具备极高的演奏水平以及专业素质。所以要想发挥唢呐演奏的艺术功能,还必须将提高演奏者的音乐素养作为重点,以便体现出他们在传承发扬唢呐演奏中的积极作用。具体来说,唢呐演奏的艺术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唢呐应用于独奏演奏。唢呐是一种可以当作独奏乐器进行单独表演的乐器,现如今在很多文艺晚会上,都可以看到唢呐独奏的场景。《百鸟朝凤》属于传统的唢呐作品,这一作品深受演奏者的青睐,也体现出唢呐独奏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拥有了较高的造诣。《双庆胜利》属于现代的唢呐独奏作品,在现代舞台表演当中比较常见,体现出唢呐演奏的创新。二是唢呐应用于合奏表演。唢呐在民间吹打乐队和管弦乐队当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乐队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生日庆贺、节日庆祝、企业庆典、婚丧嫁娶等活动当中都能够听到唢呐演奏。尤其是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在农民或家庭乐队当中唢呐甚至扮演着主角的角色,得到了各个方面的认可。三是唢呐应用于伴奏表演。唢呐的伴奏主要包括二人转伴奏等,这体现出唢呐丰富的演奏功能,也进一步体现出唢呐演奏在我国音乐艺术事业发展当中的不可或缺性。
二、唢呐演奏的艺术风格
唢呐演奏的艺术风格主要可以概括成两点,分别是民族性以及情感性。首先唢呐是民族乐器,所以在演奏过程中体现出民族化风格。不管是演奏的音乐作品还是呈现出来的风格,都要展现出民族特色和中国特色。所谓民族化就是唢呐演奏者积极运用民族独特的艺术思维、艺术形式、艺术方法等进行作品的呈现,从而表达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情感,最终让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能够凸显民族气派与风格。民族化是唢呐艺术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唢呐演奏之所以要凸显出民族化的风格,是因为这种乐器是民族乐器,具备明显的民族民间特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当中,唢呐一直都在民间代代传承。以往的传承方式以口传心授为主,将民族化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诠释。在解放之后,开始有艺术院校设置专门的唢呐演奏课程,使得唢呐演奏成为了学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让唢呐演奏在民族化发展的过程当中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从情感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唢呐演奏和其他的乐器演奏相同,都把抒情性作为音乐活动的主要特征。音乐特有的要素就是情感的表达,所以说音乐是一种心情艺术,直接针对心情,也始终无法脱离情感的表达。唢呐演奏当中需要高度关注的一点就是加强对演奏作品的情感体验,在演奏过程当中注意投入情感,从而把音乐作品的情感真挚而深刻地体现出来。比方说,在演绎欢快的唢呐作品时,要让聆听者有心动并想随之起舞的感觉,如《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在演绎悲伤凄苦的唢呐作品时,则要真正把撕心裂肺、悲痛欲绝的感受展现出来,如《江河水》。
三、唢呐演奏的主要技巧
(一)口内技巧
口内技巧是唢呐作为吹管类乐器,必须要涉及到的技巧种类。要让唢呐演奏效果得到提升和改善,首先必须对口内技巧进行有效的完善和优化,并根据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进行相应的调整。呼吸技巧是口内技巧当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呼吸的不同控制可以让唢呐音色呈现出差异性,有效满足音乐作品中音乐形象塑造的要求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所以演奏者必须在呼吸技巧方面进行重点练习,认识到演奏唢呐时运用的呼吸方法和日常的呼吸方法是有差异的。唢呐演奏时要用口腔呼吸,灵活换气,极少会使用到鼻腔呼吸方法。比如在演奏唢呐的吐音时,演奏者必须对舌头进行控制,以便对气流的产生位置进行调整,最终发出强度不同的吐音。另外,气息控制影响着唢呐演奏的效果,所以在唢呐演奏当中,要合理解决气息紊乱的问题,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学会在演奏过程当中用恰当的呼吸缓解换气时的压力,特别是要锻炼腰腹部肌肉,延长呼吸,调控气量的输出。其次演奏者要做好演奏中的发音调整。如单吐音会让唢呐演奏呈现出来的音色更加清晰,花舌和滑舌的使用会让音色更加丰富和富有感染力。所以每个环节的练习都是至关重要的。最后,演奏者要正确认识哨片位置对演奏的影响。唢呐演奏时需要把哨片含在嘴中,然后用气流推动或舌尖触碰的方法实现发音。在哨片位置的控制上,需要将其放在唇瓣间,控制牙齿不触碰哨片底部,含得过多会导致音质不佳,含得过少会导致无法顺利发声。
(二)指法技巧
指法技巧和口内技巧是唢呐演奏当中两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其中任何一个技巧的缺失或掌握不当,都会影响唢呐演奏的呈现效果。指法的训练是弥补口内技巧不足的重要方法,也是立足整体展现唢呐音乐作品特色,保证演奏质量的有效措施。首先,在演奏唢呐的过程中,往往是把筒音当成指法定调。简单来说,在筒音为“suo”音调时,指法为“do”;当筒音为“sao”音调时,指法为“re”。其次,在演奏唢呐时,不少演奏者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对高八度和低八度的指法进行演奏和练习。事实上,不管运用怎样的指法进行演奏,高八度和低八度的指法都是一样的。这样的处理方法是为了降低指法转换方面的难度,另外也能够让演奏者的指法运用更加灵活。最后在唢呐演奏的基础练习当中,初学者应选取筒音为“a”的独奏唢呐乐器,这样做是因为这类唢呐的构造简单,学习难度较小,在演奏过程当中不会涉及到大量的变化性和障碍性内容。
四、唢呐演奏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长,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特别是民族音乐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更加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对唢呐演奏进行传承和发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提出的,唢呐演奏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如果不能够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故步自封、闭关自守的话,则会让唢呐演奏丧失发展活力,影响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效果。所以在如今这个开放性的社会环境下,在各种文化沟通往来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唢呐演奏的传承发展需要不断拓宽路径,拓展范围,以得到更多人的喜爱。第一,对唢呐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根据唢呐演奏发展的要求,在保留原有基本形制的同时加入一定的特色化内容,以演绎多种不同的作品。比方说加键唢呐就是一个创新发展的成果,在制作当中积极吸收西洋管乐器的制作方法,在传统唢呐上增加了按键,方便演奏有转调和离调的音乐作品。第二,对演奏技巧和方法进行改革和拓展,可以从其他的民族乐器演奏方法当中吸收借鉴一定的技巧用于唢呐演奏方法的改革,也可以从西方乐器演奏的众多技巧当中选择有益的部分进行吸收借鉴。这样可以让呈现出来的唢呐作品有更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第三,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唢呐演奏、创作等方面的人才。在培育专业人才方面,除了运用过去的口传心授的方法之外,还要关注学校教育作用的发挥,在音乐专业中设置唢呐演奏、创作等课程,体现出学校教育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的优势。
唢呐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现如今已然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唢呐演奏逐渐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面貌,诞生了大量的新作品,同时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演奏家,这些都表明中国的唢呐演奏事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应有效处理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把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稳步向前,并真正走出一条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推动我国民族艺术的创新发展,也为我国建设成文化强国提供更多的能量。
参考文献:
[1]叶华生.浅谈唢呐演奏技术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19,(12):140-141.
[2]李树鹏.探究唢呐演奏在二度创作中技术的把握[J].艺术评鉴,2018,(10):51-52.
[3]李大鹏.漫谈唢呐演奏艺术[J].文艺生活,2019,(02):158.
刘可可.唢呐演奏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戏剧之家,2021(04):63-64.
分享:
钢琴是艺术表达的基本媒介,在音乐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钢琴演奏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本质是运用多种演奏技法,准确表达音乐作品内涵,传递情感,塑造生动的音乐形象,为听众带来愉悦的视听体验。从美学视角来看,钢琴演奏是诠释音乐作品思想的有效方式,但考虑到演奏艺术本身的特殊性,演奏者需全方位、系统化、深层次地分析,真正了解钢琴演奏的意义。
2022-06-06本文从新时代背景下小提琴民族化发展为研究切入点,对小提琴民族化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不仅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达形式,还满足了大众的音乐文化审美,提升了社会音乐总体水平。在此基础上,从多个层面进行了小提琴民族化发展的思考,为新时代背景下小提琴民族化创新进行了新的补充和丰富。
2022-06-06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手段愈发多样化、个性化。竹笛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瑰宝。如何借助新媒体的影响力实现竹笛艺术的发展,不断助力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这是一项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简要概述竹笛艺术,阐述竹笛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困境,通过分析新媒体传播竹笛艺术的优势,提出了竹笛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2022-01-15小号的音准问题不仅会受到制作工艺的影响,还和演奏者的技巧水平、演奏环境有直接关系,而小号的音准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相关领域。当出现音准问题时,就会直接影响演奏效果,在独奏时可能不是特别明显,一旦进入重奏或合奏时音准问题就十分突出,因此,为解决音准问题必须深入剖析,找到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本文就围绕小号演奏中的音准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供参考。
2022-01-15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所以更加注重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很多人都开始意识到音乐具有的独特魅力,并且借助音乐舒缓自己的心情,让身心有效地放松下来。大号在铜管五重奏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乐器,大号属于低音系的乐器,能够演奏出一种非常美妙的音乐,受到了很多人的热烈追捧。
2022-01-15二胡演奏需要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并能够将情感完美融入到演奏活动中,实现技术与情感的统一,进而增强二胡演奏的表现力与控制力,本文简述了二胡演奏中表现力与控制力的重要性、二胡演奏中表现力与控制力要素,并对二胡演奏的表现力及控制力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可以为提升二胡演奏的艺术性提供一份参考。
2022-01-15爵士鼓,亦被称为"架子鼓",形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爵士乐队中十分常见的打击乐器。爵士鼓由最初的简单形式,演变并发展为鼓镲组合,拥有了更为多元的表现力,鼓点立体动听、铿锵有力,具有明显的爵士乐风格。随着爵士鼓的发展,其对鼓手的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2-01-14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与艺术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果,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国的过程中,不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优秀外来文化,逐渐体现出了兼收并蓄的民族文化特征。钢琴作为起源于西方的古典乐器,近年来在我国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针对钢琴技术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021-12-23在琵琶演奏的过程中,在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演奏的基本手法后,演奏者需要对演奏节奏中的一些基本内容进行分析和了解,需要对所要表演的内容的基本流程进行梳理和理解,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一步。首先演奏者需要学习与音乐作品有关的内容,比如说作品作者的基本信息,创作的时代和背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特征等。
2021-12-04钢琴属于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重要的键盘乐器。钢琴素有"乐器之王"的美称。就外形而言,市面上被广泛使用的钢琴主要分为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两大类。钢琴结构复杂,内部含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故而具有音域广、发音多变、表现力极强等特点。就表现形式而言,钢琴既可独奏、重奏,还可以伴奏。
2021-12-03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乐器
期刊人气:1861
主管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国家轻工业乐器信息中心
专业分类:艺术
国际刊号:1002-5995
国内刊号:11-2511/TS
邮发代号:82-798
创刊时间:197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0.151
影响因子:0.236
影响因子:0.121
影响因子:0.487
影响因子:0.56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