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钢琴是艺术表达的基本媒介,在音乐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钢琴演奏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本质是运用多种演奏技法,准确表达音乐作品内涵,传递情感,塑造生动的音乐形象,为听众带来愉悦的视听体验。从美学视角来看,钢琴演奏是诠释音乐作品思想的有效方式,但考虑到演奏艺术本身的特殊性,演奏者需全方位、系统化、深层次地分析,真正了解钢琴演奏的意义。
钢琴演奏能够充分表达出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是传达旋律美感的重要手段。钢琴曲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在演奏过程中,弹奏者要灵活运用多种演奏技法,把握思想情感特点,正确地传达、表现,从而引起观众的精神共鸣。钢琴是演奏内容与艺术表达的结合体,也是一种美学实践。本文会深入探析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思想,并为演奏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钢琴演奏的美学性质
从某种视角来说,钢琴演奏是一种视听融合的艺术表达形式,曲目演奏中涵盖着多元化的美学思想形态,倾听者需全身心地投入到全过程,主动发现美。或者,也可以说钢琴弹奏是一场艺术表演活动,它将音乐曲目中内含的美学思想借助钢琴来表现传送,是一种内在转化的形式美。从根本上来说,钢琴演奏以音乐带动情感,引发听众内心共鸣,让听众享受音乐美。一个合格的钢琴演奏者必须深入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特点,具有一定基础的美学感悟,在演奏时保留作品原有的文化韵味,促使听众的情感变化发生波动起伏。演奏者不能根据自身喜好随意修改音乐作品,需在不改变其本质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融入自身对作品旋律、情感的理解,达到演奏和美学的高度统一,这才能真正地展现钢琴演奏的美学艺术价值,以及生命力。由于音乐作品的差异性,每一首钢琴曲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和特征,演奏者需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技法水平,深度挖掘其中的美学价值,充分掌握钢琴作品的表现形式,细致刻画,为听众带来美的感受。
二、钢琴演奏中美学价值的重要意义
钢琴演奏是艺术再加工的过程,演奏者需运用特定的技法表现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其中,美学价值在钢琴演奏艺术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说到底,钢琴演奏就是一种追求美的形式。一首音乐作品在弹奏时,需融合特殊的技巧和音乐美感,两者互为前提,相辅相成。演奏者要将美作为核心点,利用美学规则将音乐旋律重新排列,弹奏出音乐的色彩美。其次,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必须拥有一定的美学素养和音乐追求,以作品为源泉,以钢琴为媒介,实现完美演奏,表达其中蕴含的美学本质。具体来说,就是音乐美学,以评价钢琴演奏水准基础为根本,从专业化层面来探究一首音乐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二次创作等,它可以通过美学思想来解决演奏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另外,艺术美学、价值美学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对钢琴演奏具有促进作用,演奏者需深入研究艺术、价值与美学的关联性,同时需要在艺术和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上展开摸索实践,并最大化呈现钢琴作品中的美学思想内涵。总的来说,正确理解和演绎音乐作品中的美学性质,是钢琴演奏艺术的重点内容,演奏者需多角度思考音乐作品的表达方式和个性特点,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为听众带来极致的音乐美。
三、钢琴演奏的美学原则分析
钢琴演奏是二次创作的过程,包含多个板块内容。在正式弹奏前,要领悟创作者的意图、曲目基调旋律,加入自身的理解,处理好原版和二次创作的关系。其次,要对乐谱不断分析,渗透个人艺术特色。每一首钢琴曲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明显的时代风格,浓缩了社会风貌和精神气质,演奏者需遵循作品的历史性,以当下民众的审美赋予作品新的特点。或者,演奏人员要对音乐作品所处的历史环境、社会背景做出全面的、多方位的分析,这样可以辅助演奏者快速进入演奏状态,从而更好地表达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征。钢琴演奏是一个持续变革的过程,演奏者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音乐作品,摆脱束缚,为作品增添时代元素。
任何艺术活动都需具备想象力、创造力,在钢琴演奏过程中,要通过对审美表象(音乐作品)进行加工改造,形成全新的艺术形象并进行演奏。从某种角度来说,演奏者的二次创作激活了作品的生命力,也让作者进入了内心情感交流的审美境界。所以,在钢琴演奏中,要合理运用法则和规律,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与作品形成情感共鸣后,要调节乐曲的音符位置,重组结构,促进演奏者审美情感的全面升华。总的来说,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协调性、统一性原则,把握表演艺术的美学内涵,促使情感要素在钢琴演奏中体现,展现艺术美感。
四、钢琴演奏艺术探究
(一)深入了解,掌握音乐作品的内涵
钢琴演奏牵涉多方面的内容,它是一个系统化、高层次的艺术创作过程,综合各种基础理论和表达技法。在弹奏钢琴时需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结合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历史风格,融合多种弹奏技法,形成一套一体化的艺术表现体系。美学艺术具有较强的创造性特征,从音乐层面来说,每一次的弹奏都重新增添曲目色彩,演奏者需正视,将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融入表演中,赋予钢琴曲二次生命。由于每一首作品都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在这一条件下,听者很难完全欣赏其中蕴藏的音乐美学。所以,演奏者需进行转化,从另一途径将创作者的情感展露,帮助听众更贴切地感受音乐世界。此外,专业技术也是钢琴弹奏的基础,演奏者要掌握完备的弹奏技法,保持协调能力,流畅地表现作品的情感变化。
例如,在弹奏肖邦的《叙事曲》段落时,为了达到最理想的音乐效果,演奏者必须提前去搜索和了解肖邦的创作经历和弹奏特点,以及《叙事曲》的结构划分、思想内涵等,将钢琴曲目的美学色彩完美演绎。如果只是按照曲谱机械化地弹奏,音乐作品的感染力会直线下降。所以,演奏者在前期排练中,要加入个性化元素,不断揣摩和钻研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式。在(OP.23)节段时,演奏人员可以延长每个强拍上的低音八度,保留踏板的间隙,快节奏地移到下一个和弦,保持平稳的节奏感,使观众获得流畅的音乐体验并品味其中的美感。钢琴演奏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体,在日常演奏时要将审美因素融入训练中,增强自身音乐表现和塑造能力;同时,手耳脑共同参与,以熟练高超的弹奏技法来诠释作品,传达独特的形式美。
(二)运用高超的弹奏技法,准确表达
钢琴演奏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弹奏技巧来表达音乐作品情感,塑造形象。其中,钢琴作品演奏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是情感与音乐内容的统一体,要想全面展现音乐作品色彩,演奏者要从艺术美学的角度来思考曲目内容,指导钢琴演奏,充分展现美学的根本内涵和特点,诠释音乐作品的思想,表达创作者的情感,为听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弹奏技术与音乐情感相互联系促进,演奏者需准确把握,以技术促音乐,以音乐带技术。另外,音乐美具有不同的标准,每个人的审美意识、观念也不一样,所以,要系统化学习表现美,提高音乐美学涵养,丰富情感体验,深刻感悟音乐作品思想,提高表演水平。作为典雅的艺术表现形式,钢琴演奏要注重听觉和精神层面的享受,正确认识美学本质和原则,逐步提高钢琴演奏的美感。
例如,在肖邦的《船歌》中,为了有效表现出乐曲的孤独与悲愁感,在(OP.60)段,可以直接上琶音和弦,右手升D与左手升F八度,两者同时弹,然后推向最高音点。在起伏式的节奏下,能够体会到旋律、和声的优雅,感受情意绵绵的情感对话。在舒曼《幻想曲》(OP.17)中,一般情况下琶音弹在和弦之前,并及时放掉。在结尾跳跃部分,演奏者可以在每个十六分音符上踩下去,找到和声点,间接性插入。在《黄河》钢琴协奏曲第四乐章弹奏中,要运用双手八度和弦的手法,协调身体与大臂动作,大频率采用重量弹奏,以手臂和指尖带动,弹出明亮、浑厚的音色和气势,将乐曲情感点引到高潮,形成一种激烈的音乐美感。由于一首钢琴曲存在多个节点,在日常练习中要掌握好呼吸与节奏的一致性,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步用三指、四指、五指来练习,用准力量,让钢琴弹奏变得生动,具有灵性。音乐是情感的外化,演奏者除了要具备弹奏技巧,还需加强自身对音乐的领悟,从直接感受到间接感受,从低级到高级,带着目标去实践,从而弹奏出灵动的钢琴曲。
(三)加强训练,强化音乐表现力
钢琴音乐在整个音乐发展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音乐本质和美学价值是研究的重点板块。从宏观视角来看,只有从美学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钢琴音乐表演艺术,才能真正挖掘内涵,提高钢琴弹奏艺术的美学价值。钢琴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表达形式,在曲目弹奏中,演奏者需透彻理解作品内容和情感,找到与创作者的共通点,将技巧和艺术表现融合,丰富音乐表现力,强化演奏特色。
例如,弹奏出优美的钢琴曲目,不仅要掌握一套完整的技能技巧,还需分析动作要领,做到松弛有度,保持下键间隔,以免弹奏生硬,内容空洞。为了弹奏出具有美感的音色,要加强日常训练,分解动作,灵活运用24大小调的音阶、和弦、八度等,以及转调、移调、断奏、连奏等,控制好力度、节奏,确保钢琴曲的连贯和清晰。其次,为了在钢琴演奏中增强音乐形象的感受力,钢琴弹奏者要多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欣赏国内外经典的钢琴作品,如《梦中的婚礼》《给爱德琳的诗》《致爱丽丝》《蓝色多瑙河》《水边的阿狄丽娜》等,并逐一进行理论分析。审美修养的提高对钢琴弹奏水平具有推动作用,为了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平时要多学习一些音乐文献,了解不同时期的钢琴曲风格,树立音色概念。同时,要对不同音乐作品进行探究,着重分析音调、节奏、速度、力度等,应用触键技巧,实施对音色的准确控制,如肖邦《革命》开篇,左右手和弦,快速融合弹奏,产生醇美的音色来表达内心细腻的情感。或者,可以采用复调弹奏,以音色层次感为基点,手耳脑同时控制,进行缓慢的多声部结构弹奏,达到至善至美的演奏效果,传达出创作者的情感意图。
(四)提升对音乐作品的认知,增强弹奏演绎能力
钢琴演奏是以情动人,演奏者需准确无误地表现音乐作品的风格和内涵,客观判断曲目段落结构、音符旋律的变化,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多揣摩不同的音乐会演奏模式,探究其中的美学价值。但是,就目前来看,在很多钢琴演奏艺术中都存在美学价值不足的情况,这也揭示了创作主体和演奏者的区别。并且,在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思想和美学观念影响下,弹奏者表现形式和内容创新度比较低,这会阻碍音乐作品情感的表达。钢琴演奏属于表演艺术体系,需要听觉、视觉、触觉协同,从而感受到音乐作品中的喜怒哀乐。因此,在钢琴演奏过程中,要正确看待技术与音乐的互动关系,提高认识和演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美学效应。
例如,在学习弹奏《野蜂飞舞》乐曲时,应当从标题和曲谱旋律来了解认识创作者的情感信息,并想象出一幅图画:一群蜜蜂随风飞舞,有时集中(渐强的蜂鸣音色),有时分散(渐弱的蜂鸣音色),有时凶猛(和声织体加重),有时跳跃(运用手腕转圈运动带领手指做“橄榄形”力度变化)。在这一套技法引领下,钢琴曲的音色会更加自然,富有表现力。演奏技巧是美学表达的媒介,有力度、速度、和声、触键方法等,在弹奏时要反复调整,完善和提高演奏水准。其次,要加强对音乐形象美感的心理调控,在演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其富有形象感的“主题”,要抓住“命运”斗争的艺术形象特点,以及跌宕起伏的节段变动。为了促使钢琴音乐作品充分展现,演奏者要系统化学习钢琴艺术理论知识,提高对作品的分析能力,从而掌控钢琴曲的演奏过程。感性认识是产生共鸣的重要条件,演奏者要熟悉不同音乐作品特点,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运用相应的演奏技术,让音乐作品的艺术美感得到最全面的展现。
五、总结
钢琴演奏是一个艺术创造和加工的过程,融合了多种表达技法。从某种角度来说,钢琴是曲谱内容表现的基本途径,也是情感传达的媒介之一。如何准确表达钢琴演奏的美学内涵是一个重要问题,弹奏者需深层次地分析,结合自身技术和艺术修养,多方汲取,进行有感情、有生命力地表述,展现钢琴曲的优美旋律;与此同时,演奏者需逐步培育深刻的艺术洞察力,提高音乐知识水平,最大化地呈现钢琴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何佳莹.中西文化视野下的钢琴演奏艺术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17):86-88.
[2]朱和.与歌者同行一谈艺术歌曲中的钢琴演奏(F)[J].钢琴艺术,2015,(03):46-49.
[3]刘馨阳.试论钢琴表演艺术中的歌唱性一以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为研究案例[J].文艺生活(下旬刊利),2021,(09):99-100.
文章来源:罗丽娟.美学视角下的钢琴演奏艺术的思考[J].戏剧之家,2022,(16):94-96.
分享:
钢琴是艺术表达的基本媒介,在音乐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钢琴演奏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本质是运用多种演奏技法,准确表达音乐作品内涵,传递情感,塑造生动的音乐形象,为听众带来愉悦的视听体验。从美学视角来看,钢琴演奏是诠释音乐作品思想的有效方式,但考虑到演奏艺术本身的特殊性,演奏者需全方位、系统化、深层次地分析,真正了解钢琴演奏的意义。
2022-06-06本文从新时代背景下小提琴民族化发展为研究切入点,对小提琴民族化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不仅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达形式,还满足了大众的音乐文化审美,提升了社会音乐总体水平。在此基础上,从多个层面进行了小提琴民族化发展的思考,为新时代背景下小提琴民族化创新进行了新的补充和丰富。
2022-06-06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手段愈发多样化、个性化。竹笛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瑰宝。如何借助新媒体的影响力实现竹笛艺术的发展,不断助力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这是一项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简要概述竹笛艺术,阐述竹笛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困境,通过分析新媒体传播竹笛艺术的优势,提出了竹笛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2022-01-15小号的音准问题不仅会受到制作工艺的影响,还和演奏者的技巧水平、演奏环境有直接关系,而小号的音准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相关领域。当出现音准问题时,就会直接影响演奏效果,在独奏时可能不是特别明显,一旦进入重奏或合奏时音准问题就十分突出,因此,为解决音准问题必须深入剖析,找到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本文就围绕小号演奏中的音准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供参考。
2022-01-15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所以更加注重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很多人都开始意识到音乐具有的独特魅力,并且借助音乐舒缓自己的心情,让身心有效地放松下来。大号在铜管五重奏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乐器,大号属于低音系的乐器,能够演奏出一种非常美妙的音乐,受到了很多人的热烈追捧。
2022-01-15二胡演奏需要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并能够将情感完美融入到演奏活动中,实现技术与情感的统一,进而增强二胡演奏的表现力与控制力,本文简述了二胡演奏中表现力与控制力的重要性、二胡演奏中表现力与控制力要素,并对二胡演奏的表现力及控制力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可以为提升二胡演奏的艺术性提供一份参考。
2022-01-15爵士鼓,亦被称为"架子鼓",形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爵士乐队中十分常见的打击乐器。爵士鼓由最初的简单形式,演变并发展为鼓镲组合,拥有了更为多元的表现力,鼓点立体动听、铿锵有力,具有明显的爵士乐风格。随着爵士鼓的发展,其对鼓手的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2-01-14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与艺术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果,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国的过程中,不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优秀外来文化,逐渐体现出了兼收并蓄的民族文化特征。钢琴作为起源于西方的古典乐器,近年来在我国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针对钢琴技术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021-12-23在琵琶演奏的过程中,在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演奏的基本手法后,演奏者需要对演奏节奏中的一些基本内容进行分析和了解,需要对所要表演的内容的基本流程进行梳理和理解,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一步。首先演奏者需要学习与音乐作品有关的内容,比如说作品作者的基本信息,创作的时代和背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特征等。
2021-12-04钢琴属于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重要的键盘乐器。钢琴素有"乐器之王"的美称。就外形而言,市面上被广泛使用的钢琴主要分为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两大类。钢琴结构复杂,内部含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故而具有音域广、发音多变、表现力极强等特点。就表现形式而言,钢琴既可独奏、重奏,还可以伴奏。
2021-12-03人气:2146
人气:2089
人气:2039
人气:1906
人气:150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钢琴艺术
期刊人气:1167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艺术
国际刊号:1006-9844
国内刊号:11-3779/J
邮发代号:82-200
创刊时间:199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0.151
影响因子:0.236
影响因子:0.487
影响因子:0.563
影响因子:0.14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