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二胡既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乐器,又是传统文化流传推广的载体,如何传承二胡演奏技艺,助力二胡作品创新实践,成为新时代二胡演奏者需直面的重要挑战。《江南春色》以苏州民谣《知心客》为基础,乐曲极具江南风格,巧妙运用节奏对比、曲调扩充、加花变奏等技法,使短小民谣变得更加优美动人。本文通过探析二胡作品《江南春色》风格演奏技法,以期为二胡艺术文化传承推广提供参考。
立足新时代探析二胡作品《江南春色》风格演奏技法具有如下价值:第一,挖掘《江南春色》作品内涵,在融入情感前提下诠释乐曲,为更好运用技法提高作品演绎质量奠定基础;第二,在分析研究演奏技法的同时为新时代二胡乐曲创作提供依据,实现传承创新艺术文化目标。基于此,为助推二胡艺术文化稳健发展,探析《江南春色》风格演奏技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二胡作品《江南春色》概述
二胡作品《江南春色》由马熙林与朱昌耀共同创作而成,是描写江南秀丽风光的艺术佳作,在此作品中融入江南丝竹技法,结合二胡音色诠释了作者对江南的喜爱。作品旋律飘逸,在听众眼前秀色江南的大美画卷舒展开来,给人带来生机盎然之感,整首乐曲沁心怡神且自然流畅,表现南国山水之美。全曲由旷野清晨(引子)、春回大地(中板)、万物争春(快板)、江南碧翠(广板)及尾声构成。在乐曲开篇引子为散板段落,二胡用颤音的方式演奏,旨在模仿笛曲悠扬之感,力度逐渐变强,颤音节奏随之加快,犹如万物复苏春回大地。左手轻巧灵敏的按住弦,右手运弓稳定,音色干净清晰,音色贴近笛声。引子段落演奏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节奏快慢及力度强弱收放自如,犹如吸引力极强的故事开头,让人对乐曲充满期待。在A段中板属于本首乐曲主题段落,分为3个小段落,运用变奏、加花等技法,情感及旋律层层递推,再现万物苏醒、春满大地的景象。a段主题旋律以江苏民谣为基,具有柔美亲切之感,好似看风景的人由衷发出赞叹之情。a1段落旋律加花,使之更加多变,音乐形象俏皮活跃。a2为主题旋律发展段落,运用3个长颤音扩展音区,让音乐情绪更加激昂,以la音收尾,为快板段落予以铺垫。A1快板段落中a3慢起渐快,运用切分弓、小连弓等弓法,刻画幽默俏皮音乐形象,自然导入a4段快板。A2广板段落为作品高潮,音调明亮旋律激昂,音乐情绪在此段集中释放,饱含人们对南国风光的热爱之情。在广板段落后音调趋于平稳,而后进入尾声段落,结尾落在泛音上,与引子段落呼应,泛音力度及速度逐渐变弱,在余声中结束乐曲,音乐意境疏离,人们的思想似乎还停留在乐曲铺陈的画卷里[1]。
二、二胡作品《江南春色》演奏技法
(一)右手技法
江南风格乐曲较为柔美,具有歌唱性,给听众带来温柔舒缓之感,除旋律具有变化性外,《江南春色》二胡作品演奏技法受丝竹演奏习惯影响,弓序特点鲜明,尤其体现在快弓的运用上,在重音上多用推弓,例如第2段小快板开篇处及快板段,均可以看到推弓在小节开头处的运用,有别于其他乐曲,改变快弓惯用重音处拉弓的常态,巧妙融合江南丝竹演奏弓法,使乐曲更具变化性。通过分析江南风格乐曲可知,运用此种弓法可使音乐作品更具感染力[2]。
在《江南春色》中,长弓是较为常见的运弓方法,与全曲曲调形象刻画关系紧密,旋律通常情况下优美流畅,为此在运弓时多用柔美绵长的长弓,使音乐作品更具江南意蕴。在处理长音时需运用长弓实现作品情感起伏。以第41小节为例,此处运弓从弱到强,手指及右手手腕不能太紧张,要确保琴弓自然松弛,使音色更加柔美。手指及右手手腕运用巧劲贴近琴弦,身体伴随旋律渐强铺陈辅助用力,保障音色灵巧柔美,达到推动音乐情绪的目的。
《江南春色》跨拍弓技法较为常见,以第2段小快板开篇为例,通过运用跨拍弓技法改变原有位置强弱关系,使音的着力点转移到弱拍上。在江南丝竹艺术作品中跨拍弓技法较为典型,在艺术融合发展背景下成为江南风格二胡艺术作品广为适用的技法,可改变强弱位置关系,赋予音乐作品灵动性及期待感,同时有效营建江南春风拂柳的氛围,音符犹如幻化成摆动在河堤一侧的垂柳,随风摇曳婀娜多姿且回味无穷。
(二)左手技法
在二胡演奏进程中装饰音属于较为常用的技法,《江南春色》作为典型的江南风格乐曲在艺术创作时频繁运用装饰音,突出旋律特征及地域风格,巧妙融合江南丝竹演奏技法,使之具有代表性。其中,“指花”是二胡作品江南风格诠释常见的装饰音手法,亦最早在江南丝竹中予以运用,属于活泼、轻巧的装饰音类型,犹如蜻蜓点水般展现乐曲艺术状态。在谱面上,“指花”通常不会用特殊符号标记,在演奏时人们根据个人状态灵活加入“指花”,就算演奏相同曲目不同的演奏者所添加“指花”的位置亦可能在不同的音符上。“指花”演奏基于表演者对音乐的理解,在情绪堆积及即兴创作基础上予以运用,赋予音乐作品灵动性、多元性、艺术性。二胡作品《江南春色》要求演奏者掌握江南丝竹演奏技艺,在此基础上运用“指花”,落实“飞花点缀”艺术创作目标,例如在第2段开篇可以运用“指花”,使乐曲更具生机盎然之感。在装饰音点缀下乐曲更加明快,展现江岸景色,渲染春满大地意境。
滑音在江南风格乐曲中属于重要的技巧及艺术创作手段,恰到好处的滑音在艺术创作中较为关键,具有突出江南意蕴的能力。滑音在《江南春色》中具有代表性,囊括同指滑音、垫指滑音、回滑音等技法。以垫指滑音为例,作为装饰手法,在演奏进程中多数人会在第一把位集中演示,在演奏时3个手指并拢,即大拇指、食指、中指或食指、中指及无名指,3个手指同时下滑或上移,装饰音手指离开琴弦,并落到要演奏的音阶上。江南风格作品演奏者常用下垫指滑音,从听觉上讲效果趋近于小三度下滑音,以第26小节为例,从la升至fa,期间使用垫指滑音,旨在体现江南清韵,使乐曲更加柔美,避免作品过于平淡,为刻画江南水乡秀美景色给予支持。在《江南春色》中同指滑音较为常见,尤其在小三度滑音中应用频繁,此滑音更加圆润温婉,犹如江南吴侬软语般,具有亲切感、柔和性。在演奏时切忌速度过快,音色不能太硬,尽量模仿江南一带人们的语言状态。基于此,同指滑音技法处理时手指要紧贴琴弦,滑动进程中用力尽量均匀,期间运弓力度适中,确保两手配合得当,同指滑音柔美婉约。在演奏《江南春色》时多处运用同指滑音,例如第11节及第13节两次升fa而后转入la再升fa,运用同指滑音技法,在熟练运用技法前提下使用同指滑音营建声临其境的氛围,仿若置身水乡,看到小桥流水、小舟摇曳、莺歌飞舞的美景,达到艺术创作的目的[3]。
与拉弦乐器相同,二胡注重揉弦技巧的灵活运用,在无法记谱的情况下,揉弦技法的引入是演奏者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之一,恰当的运用揉弦技法能给乐曲增色,赋予乐曲生动美感。在《江南春色》演奏进程中揉弦技法有别于北方风格二胡乐曲,主要源于江南风格乐曲柔美且注重旋律流畅性,为此可选用滚揉技法予以演绎。揉弦最早用于小提琴表演,而后转为二胡技法。在滚揉同时需留意幅度及频率,确保频率适中,同时幅度不可太大,手指揉弦要放松,若手腕、手指过于紧张则容易影响音色,使乐曲丧失江南风韵。手腕要恰当用力,确保滚揉音优美动听,赋予乐曲细腻之感。《江南春色》多处用到滚揉音技法,例如乐曲引子最后一个音的处理。除滚揉外,乐曲中还用到迟到揉弦技法,作为常见技法在慢板长音及散板中较为常见。迟到揉弦主要是指揉弦状态循序渐进,《江南春色》开篇散板首句中的“re”应使用迟到揉弦,演奏者先不揉弦而后左手开始缓慢揉弦,最后加重揉弦,同时右手配合运弓且调控力度,旨在刻画江南大地生机勃勃之景[4]。
三、二胡作品《江南春色》演奏风格形成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宗教信仰、语调、文化、风俗传统各异,为多元音乐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可见音乐文化是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江南春色》演奏风格形成原因亦离不开上述两点,助推音乐作品朝着特色、丰富、多变方向发展。
(一)自然因素
江南处于长江中下游,风景秀美且有“鱼米之乡”美称,春季的江南生机盎然,犹如诗文及歌曲中描绘的那般,“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故乡在江南,雨茫茫、桥弯弯”。南方降水较多,烟雨朦胧的江南平添韵味,青石板、油纸伞、涓涓细流,河柳岸、水中舟、桥上伊人。在自然环境中江南之美有别于其他地方,这成为《江南春色》的创作基础,使之情韵具有特殊性,并为演奏风格及技法的运用提供有力条件。
(二)人文因素
江南方言极具特色,被称为“吴侬软语”,吴语平舌音居多,后鼻音极少,语速流畅且鲜少起伏。受吴语影响《江南春色》音乐风格整体波动不大,好似江南人娓娓道来,旋律流畅、音色婉转、优美动人。除受方言影响外,本首音乐作品风格及演奏技法还受江南丝竹影响深远,作为最早发起在上海、苏南一带的音乐艺术形态,乐曲具有灵活性强的特点,以器乐组合形式为依托不断发展,演奏风格逐渐成熟,为二胡作品《江南春色》艺术创作给予支持[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二胡作品《江南春色》旋律婉转优美动人,通过运用揉弦、跨拍弓等技法为听众渲染一副生机盎然的江南美景,演奏追求细腻、优雅、委婉,突出江南音乐艺术作品特点,达到借景抒情的目的。在《江南春色》艺术创作进程中融入地域风情,与区域人文因素、自然因素关系紧密,成为我国二胡音乐作品风格多元及流传推广的内驱动力,并以音乐作品为载体展现民族文化内涵,成为二胡魅力所在,继而为新时代基于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二胡艺术提供有力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珮,沈涛.二胡作品<江南春色>的风格演奏技法研究[J].北方音乐,2019,(16):40,59.
[2]王静.二胡曲<江南春色>教学中的演奏特点刍议[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8,(11):240.
[3]王静.二胡曲<江南春色>演奏特点探微[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8,37(5):126-128.
[4]李昕冉,刘向阳.浅谈江南丝竹音乐中二胡演奏艺术——以<江南春色>为例[J].戏剧之家,2018,(24):48.
[5]徐蓓.江南风格二胡作品的润腔特征——以<江南春色><姑苏春晓>为例[J].剧影月报,2017,(6):69-70.
刘敏.二胡作品《江南春色》风格演奏技法分析[J].戏剧之家,2021(09):100-101.
分享:
钢琴是艺术表达的基本媒介,在音乐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钢琴演奏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本质是运用多种演奏技法,准确表达音乐作品内涵,传递情感,塑造生动的音乐形象,为听众带来愉悦的视听体验。从美学视角来看,钢琴演奏是诠释音乐作品思想的有效方式,但考虑到演奏艺术本身的特殊性,演奏者需全方位、系统化、深层次地分析,真正了解钢琴演奏的意义。
2022-06-06本文从新时代背景下小提琴民族化发展为研究切入点,对小提琴民族化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不仅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达形式,还满足了大众的音乐文化审美,提升了社会音乐总体水平。在此基础上,从多个层面进行了小提琴民族化发展的思考,为新时代背景下小提琴民族化创新进行了新的补充和丰富。
2022-06-06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手段愈发多样化、个性化。竹笛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瑰宝。如何借助新媒体的影响力实现竹笛艺术的发展,不断助力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这是一项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简要概述竹笛艺术,阐述竹笛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困境,通过分析新媒体传播竹笛艺术的优势,提出了竹笛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2022-01-15小号的音准问题不仅会受到制作工艺的影响,还和演奏者的技巧水平、演奏环境有直接关系,而小号的音准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相关领域。当出现音准问题时,就会直接影响演奏效果,在独奏时可能不是特别明显,一旦进入重奏或合奏时音准问题就十分突出,因此,为解决音准问题必须深入剖析,找到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本文就围绕小号演奏中的音准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供参考。
2022-01-15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所以更加注重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很多人都开始意识到音乐具有的独特魅力,并且借助音乐舒缓自己的心情,让身心有效地放松下来。大号在铜管五重奏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乐器,大号属于低音系的乐器,能够演奏出一种非常美妙的音乐,受到了很多人的热烈追捧。
2022-01-15二胡演奏需要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并能够将情感完美融入到演奏活动中,实现技术与情感的统一,进而增强二胡演奏的表现力与控制力,本文简述了二胡演奏中表现力与控制力的重要性、二胡演奏中表现力与控制力要素,并对二胡演奏的表现力及控制力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可以为提升二胡演奏的艺术性提供一份参考。
2022-01-15爵士鼓,亦被称为"架子鼓",形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爵士乐队中十分常见的打击乐器。爵士鼓由最初的简单形式,演变并发展为鼓镲组合,拥有了更为多元的表现力,鼓点立体动听、铿锵有力,具有明显的爵士乐风格。随着爵士鼓的发展,其对鼓手的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2-01-14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与艺术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果,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国的过程中,不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优秀外来文化,逐渐体现出了兼收并蓄的民族文化特征。钢琴作为起源于西方的古典乐器,近年来在我国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针对钢琴技术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021-12-23在琵琶演奏的过程中,在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演奏的基本手法后,演奏者需要对演奏节奏中的一些基本内容进行分析和了解,需要对所要表演的内容的基本流程进行梳理和理解,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一步。首先演奏者需要学习与音乐作品有关的内容,比如说作品作者的基本信息,创作的时代和背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特征等。
2021-12-04钢琴属于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重要的键盘乐器。钢琴素有"乐器之王"的美称。就外形而言,市面上被广泛使用的钢琴主要分为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两大类。钢琴结构复杂,内部含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故而具有音域广、发音多变、表现力极强等特点。就表现形式而言,钢琴既可独奏、重奏,还可以伴奏。
2021-12-03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期刊人气:889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艺术
国际刊号:1001-5736
国内刊号:21-1080/J
邮发代号:8-153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0.151
影响因子:0.236
影响因子:0.121
影响因子:0.487
影响因子:0.56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