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古筝作为一种民族乐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全国学习古筝的小朋友、大朋友也越来越多,古筝正欣欣向荣地发展着。而在古筝学习中,基本功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本文浅谈古筝基本功中的手型、坐姿,基本功教材,以及演奏技巧的基本功训练,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战国时期便已存在,盛行于秦地,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基本功即演奏一种乐器最基础的技法,是学习每一种乐器的基础,就像盖楼需要打地基一样,地基打得越扎实、越坚固,上面盖的楼房才能越稳定,反之,地基打不牢,就会飘飘欲坠。以此来形容基本功,再合适不过了。在如今的古筝练习与教学中,基本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浅谈古筝基本功的练习。
一、基本功中的手型、坐姿
手型和坐姿是基本功中最基础的部分。良好的坐姿可以使演奏者在演奏时体态优美,更好地让身体随着音乐律动。古筝的正确坐姿是:坐凳子的三分之一,不要超过二分之一,小腹距离琴板大约两拳的距离,双脚踩地,一般为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手型是每一位演奏者在初学时必学的内容,我们在学习时,经常听到“握鸡蛋”的说法,即五根手指自然下握,掌心向下,整个手型看起来像握着一个鸡蛋一样。
或者将手臂自然放在身侧,当你把手放到琴上时,手指自然握拳,掌心为空。这两个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最为常见,应用最广。无论是坐姿还是手型都讲究自然,一些初学者为了让手保持“握鸡蛋”状而让手长期僵持于那个动作,不仅会手酸还会影响演奏效果。因此,在初学时一定要将手型和坐姿把握准确,再来弹拨琴弦。
二、古筝基本功教材
基本功是每一位古筝学习者在初学时最先学习的知识。在早期发展中,大多数古筝教材以乐曲为主,极少有基本功的专业书籍。早期古筝基本功教材是蒋平的《古筝演奏法》和曹正的《古筝弹奏法》,此后基本功教材处于缓慢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少量的古筝基本功教材。如今,可参考和学习的古筝基本功教材不胜枚举。并且,从教师层面来说,现如今的古筝教师越来越注重基本功的教授,对学习者基本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演奏者层面来说,基本功越扎实,在后面演奏大型筝曲,尤其是快板部分时越得心应手,不仅能获得满足感,而且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下面详细分析一下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本基本功教材。
《杨娜妮古筝教程》是一本综合性的基本功教材。该书将练习曲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部分。练习者可以从初级开始一步一步练习,由浅入深,由简至难。并且,本书还按照指法练习、音阶练习、练习曲来编排。指法练习的目的在于锻炼学习者手指的灵活性,使其掌握古筝学习的基本技巧;音阶练习是在指法练习的基础上加入了一定的旋律,增强了古筝练习的趣味性;练习曲则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之上为后面演奏乐曲打下基础,每一首练习曲都配有一个概括性的标题,突出了中国音乐的标题性。
《每日必弹古筝指序练习曲》(项斯华著)一书中的练习曲大多有规律性,以指法组合的方式从高音区向低音区弹奏,锻炼学习者手指的独立性,变化指序的连接等。相较于上述《杨娜妮古筝教程》,《每日必弹古筝指序练习曲》旋律性较弱,更多地突出指法的训练,适合不同级别的演奏者练习。在练习该书中的练习曲时一定要配合节拍器。从40或更慢的速度开始,跟随节拍器的节奏练习,练熟后一点一点加快速度,以此更好地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并培养演奏者的节奏感,和保持演奏者手型的稳定。
三、古筝演奏技巧的基本功训练
下面我将结合乐曲简单介绍几种基本功训练。
(一) 指序练习
指序练习分为单指训练和组合指序训练。单指训练的重点是锻炼每根手指的独立性,较为简单,这里就不多加叙述。组合指序训练可以两指组合、三指组合、四指组合,目的在于增强演奏者各手指之间变换指序的流畅性,组合指序在乐曲中运用得较多。在练习组合指序时,要配合着节拍器,从二指组合开始,一点一点提速,确保每个指序的组合都能训练到。二指训练好后开始三指训练,也是配合节拍器从低速开始一点一点提速,四指亦然。只是这里要注意,四指的练习有多种指序变化。除了基础的打勾抹托之外,还可练习二十四指序,依旧按照节拍器,从低速开始。
基本功练扎实,在弹奏乐曲时便能轻而易举,例如《浏阳河》中的快速指序。
这段快速指序不仅要求右手速度快,而且讲究左右手的配合。在练习这段时应先练习右手,放慢速度,弹熟之后慢慢加快。右手为主旋律,演奏的每一个音都要清晰流畅,同时注意乐句的划分。右手练好之后,再练左手,可以唱右手旋律,弹奏左手,流畅之后,双手配合。刚开始练一定要慢,很多演奏者在练习时一味追求速度,导致所有音都黏在一起,没有颗粒性;有些则是忽略了乐句的划分,随意断句,使得原有的音乐性丧失了,听起来很不舒服。有些演奏者在提速时提不起来,就是因为基本功练习没有到位,导致手指的独立性不强,在弹完一个音后下一个音无法立即接上。还有一点就是手型稳定不住,手跳,导致手的抬起、落下都要占用时间,速度自然就上不去。
(二) 托劈
托劈是古筝常用技巧之一,尤其是在传统曲目中,这一技法运用更广。弹奏托劈时手型保持握鸡蛋的形状,3、4、5指扎桩在琴弦上,2指自然弯曲,1指也就是大指在一根琴弦上由指甲外侧、内侧分别向外、向内托劈一根琴弦。托劈练习主要是训练大指的灵活性,有些演奏者在初学时会产生托的声音大过劈的声音的情况,这就是因为手指劈的力度弱,在练习时要人为刻意地使劈的力度大于托的力度,慢慢练习,在正常演奏时两者力度便均匀了。另外要注意扎桩托劈时,手型要撑住,不少初学者在练习时手型容易塌,并且会出现撑不圆的现象;还有些则是为了保持手型,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维持手型上,导致大指的力量被分走,手也是僵着的状态,这种情况应予以避免。
《渔舟唱晚》的快板段落就包含大量的托劈技法,目的在于表现渔舟近岸,渔歌飞扬,渔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满载而归的热烈场面。三段托劈演奏一层一层递进,情绪越来越高涨。而左手滑音和托劈的技法如同你追我赶,展现出浪花飞溅,充满欢声笑语。因此,演奏这段不仅要将三段托劈层层递进的情绪表达出来,还要保证托劈的干净和收放自如。演奏者可重点练习此段,再结合全曲练习。
(三) 轮指
说到轮指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是琵琶的轮指,在古筝演奏中同样有轮指的技法。技法要求:保持握鸡蛋的手型,手腕要撑住,尤其注意在演奏中手腕不要塌,四根手指在一根琴弦上依次拨动。在学习中,会出现手指分不开的情况,这说明手指的独立性还没练好,可以采取两指组合练习的方法。在练习轮指预备动作和进行惯性练习时,可采取大指和四指的组合练习,以及换弦练习。
《袖梦》这首乐曲中有大量的轮指技法,因此在练习时可以将轮指的部分挑出来单独练习。如果轮指基础不牢,在演奏这首乐曲时就会出现轮指有杂音,含糊不清,以及弹到其他琴弦等问题。所以要加强轮指基本功的练习,在演奏乐曲时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四) 琶音
琶音分为三指琶音、四指琶音和左右手交替琶音。由手指一个音一个音地弹出,弹琶音时,指甲触弦不要太深,不然会出现手指卡在琴弦中的情况,要把每一个音都弹清楚。我们可以两只手分别提前放在低音区和高音区,一只手弹正向琶音,一只手弹反向琶音,从而提升弹奏琶音的熟练度和流畅性。
《洞庭新歌》中包含琶音技法,以此来表现流水荡漾的感觉,这就要求演奏者流畅、清晰地弹奏。因此在练习琶音时,一定要将每一个音都弹清楚、弹实,一些演奏者在初学琶音时会出现一串音含糊弹下来,甚至中间有的音会落下的情况,所以琶音的基本功练习要引起重视,静下心来一个音一个音练好之后便能熟练弹奏了。
(五) 点奏
点奏在乐曲中起发出长音的作用。点奏即双手食指轮流拨动一根琴弦,在一定速度的基础上达到长音效果。在练习点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持手型的稳定,不要晃动大臂和手腕,切记幅度越小,速度越快;其次双手距离不要太远,距离太远,再加上快速触弦,会产生杂音;最后左右手力度要均匀,学习者经常会出现左手力度小于右手的情况,要解决这种问题,可以在练习时加大左手的力度,长久练习,在演奏乐曲时双手就可均匀发力了。
《战台风》这首乐曲出现了大点奏和小点奏。大点奏即勾指与食指相跨一个八度,在这首乐曲中大点奏技法要突出勾指的重音,并与抹指点奏形成强烈对比,来凸显码头工人与台风激烈斗争的场面。小点奏在演奏时要注意音的颗粒性,并且要清晰干净,尽可能地减少杂音。在练习时可慢练,并采用提弹的方式。
(六) 摇指
摇指包含压腕摇(食指摇、中指摇、多指摇)、扎桩摇、悬腕摇等,经过了从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历程,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风格。而摇指的作用则是体现长音的音效。如何将“点”变成“线”?这就是摇指的难度所在。首先要放松手腕,很多初学者在学习时手腕过于僵硬,在快速连续弹奏时手就会很累,导致无法长时间摇。其次,拨动琴弦时指甲要与琴弦垂直,一些初学者会出现指甲倾斜触弦的情况,这样触弦就会不干净,有杂音,音色也不好听。另外,一些初学者还会出现整个手臂在动的情况,这是不对的,应该是手腕左右晃动,手臂不动。可先不触弦,只练习手腕运动,练习好再上琴练习。
同样是《战台风》这首乐曲,其中出现了勾摇和扫摇两种技法。勾摇,勾的那一下其实是装饰音,快而短促,重点在于后面的摇指,这里的摇指可采用扎桩摇或悬腕摇。扎桩摇,小指扎在前梁,手腕稍稍向下压;悬腕摇,手腕悬空。在练习时,先慢速练习,摇四点,练熟之后慢慢提速到正常。扫摇,即中指、无名指扫所摇琴弦上方的琴弦,摇指四点紧接其后。同样也是慢练逐渐提速。
四、小结
不难发现,民乐日益得到了大众的喜爱,学习民乐的孩子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影音资料越来越多,教师水准越来越高。人们也日益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并在日常教学中深入传授。在此背景下,以古筝为代表的民族乐器正昂首阔步地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龙跃.关于古筝练习曲若干问题的思考与教学探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2]李玲霞.基本功训练在古筝教学中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9.
[3]王菲菲.论古筝演奏基本功练习的内容及意义[J].北方音乐,2015,(23):75-92.
[4]荆荻.基本功训练在古筝演奏中的作用探析[J].北方音乐,2014,(16):87.
文章来源:刘宇.浅谈古筝中基本功的练习[J].戏剧之家,2021(16):71-72.
分享:
钢琴是艺术表达的基本媒介,在音乐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钢琴演奏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本质是运用多种演奏技法,准确表达音乐作品内涵,传递情感,塑造生动的音乐形象,为听众带来愉悦的视听体验。从美学视角来看,钢琴演奏是诠释音乐作品思想的有效方式,但考虑到演奏艺术本身的特殊性,演奏者需全方位、系统化、深层次地分析,真正了解钢琴演奏的意义。
2022-06-06本文从新时代背景下小提琴民族化发展为研究切入点,对小提琴民族化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不仅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达形式,还满足了大众的音乐文化审美,提升了社会音乐总体水平。在此基础上,从多个层面进行了小提琴民族化发展的思考,为新时代背景下小提琴民族化创新进行了新的补充和丰富。
2022-06-06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手段愈发多样化、个性化。竹笛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瑰宝。如何借助新媒体的影响力实现竹笛艺术的发展,不断助力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这是一项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简要概述竹笛艺术,阐述竹笛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困境,通过分析新媒体传播竹笛艺术的优势,提出了竹笛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2022-01-15小号的音准问题不仅会受到制作工艺的影响,还和演奏者的技巧水平、演奏环境有直接关系,而小号的音准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相关领域。当出现音准问题时,就会直接影响演奏效果,在独奏时可能不是特别明显,一旦进入重奏或合奏时音准问题就十分突出,因此,为解决音准问题必须深入剖析,找到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本文就围绕小号演奏中的音准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供参考。
2022-01-15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所以更加注重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很多人都开始意识到音乐具有的独特魅力,并且借助音乐舒缓自己的心情,让身心有效地放松下来。大号在铜管五重奏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乐器,大号属于低音系的乐器,能够演奏出一种非常美妙的音乐,受到了很多人的热烈追捧。
2022-01-15二胡演奏需要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并能够将情感完美融入到演奏活动中,实现技术与情感的统一,进而增强二胡演奏的表现力与控制力,本文简述了二胡演奏中表现力与控制力的重要性、二胡演奏中表现力与控制力要素,并对二胡演奏的表现力及控制力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可以为提升二胡演奏的艺术性提供一份参考。
2022-01-15爵士鼓,亦被称为"架子鼓",形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爵士乐队中十分常见的打击乐器。爵士鼓由最初的简单形式,演变并发展为鼓镲组合,拥有了更为多元的表现力,鼓点立体动听、铿锵有力,具有明显的爵士乐风格。随着爵士鼓的发展,其对鼓手的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2-01-14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与艺术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果,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国的过程中,不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优秀外来文化,逐渐体现出了兼收并蓄的民族文化特征。钢琴作为起源于西方的古典乐器,近年来在我国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针对钢琴技术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021-12-23在琵琶演奏的过程中,在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演奏的基本手法后,演奏者需要对演奏节奏中的一些基本内容进行分析和了解,需要对所要表演的内容的基本流程进行梳理和理解,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一步。首先演奏者需要学习与音乐作品有关的内容,比如说作品作者的基本信息,创作的时代和背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特征等。
2021-12-04钢琴属于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重要的键盘乐器。钢琴素有"乐器之王"的美称。就外形而言,市面上被广泛使用的钢琴主要分为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两大类。钢琴结构复杂,内部含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故而具有音域广、发音多变、表现力极强等特点。就表现形式而言,钢琴既可独奏、重奏,还可以伴奏。
2021-12-03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期刊人气:1173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艺术
国际刊号:1003-1499
国内刊号:61-1045/J
邮发代号:52-145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151
影响因子:0.236
影响因子:0.121
影响因子:0.487
影响因子:0.56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