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基于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解剖生理学”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2024-09-23    3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在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背景下,对两年大赛比赛提交的材料进行了分析,以2023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参赛课程“解剖生理学”为例,精准分析学情,深入挖掘教学痛点;以岗课赛证融通为导向,重构教学内容;析出教学目标,优化教学重点难点;双向循环设计,情境体验教学策略,探索“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提高教学质量,为生物制药技术行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期为高职院校参赛教学团队备赛和参赛提供借鉴,同时也希望更多的高职教师真正按照教学能力大赛指导思想开展教学,付诸教学实践。

  • 关键词:
  • 改革实践
  • 教学能力大赛
  • 教学设计
  • 解剖生理学
  • 高职教师
  • 加入收藏

1、教学能力比赛的意义与要求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明确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等[1]。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将执业药师岗位要求与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实验设计大赛评分标准融入课程,以药品行业最新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驱动,使用微生态发酵新技术,无害化、无残留发酵处理肠道粪便,生成有机肥,助力乡村振兴。教学遵循“融药于教、制良药、用好药”的理念,采取“备,合、理、制、药,用”进阶培养路径,为培养德技兼备的能够从事生物药品的生产、质量管理与检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本文以“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施为例,结合参赛经验,探索高职院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改革思路和实践路径。


2、“解剖生理学”课堂改革实践


2.1 教学整体设计

2.1.1 望诊教学痛点,绘准学情挂图,发现执业药师

2.1.1.1 学生认为专业调剂阻碍了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就业梦、执业药师成功圆梦

近两年,我校高考文理科投档线均位列安徽省高职专科“双第一”,高投档线阻碍了部分学生录取第一志愿专业(如临床医学专业等)。因服从专业调剂,2022级生物制药技术2班36位同学中,志愿报考就读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仅仅5人,占13.89%;接受专业调剂的达31人,占86.11%,对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认同感不强。该专业学生可以报考执业药师和生物制药工程师等四种资格证,有83.33%的同学选择报考执业药师资格证。

2.1.1.2 全面分析学情,关注学生学业发展

经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通过平台多层次、定量、定性、整体与个体的数据采集分析,结果发现:(1)知识方面:学生对常见病的普通药物有所了解,55.2%的学生对一些常用药物认识不足,其中,文科生表现尤为明显;(2)能力方面:92.6%的同学对药物影响运动器官和消化器官的仿真软件兴趣较浓,动手能力较强,需提升运用医联体(互联网医院)领域信息化技术和不同疾病状态下药食指导能力;(3)素质方面,能遵守执业药师的道德规范及职业操守,需提升对药品行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认同感。

2.1.2 闻诊灵丹妙药,重塑教学内容,做到良药不苦

打破原来以人体结构为导向的知识体系,以消耗能量的运动器官外用药(如膏药等),吸收能量的消化器官内服药(如片剂、胶囊等)为线索重构教学内容。依据“岗、课、赛、证、思”,把执业药师、“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实验设计大赛等多元标准转化为教学内容。比如探寻:肠道内正常进行的生物制药合成维生素(如VitK、VitB等);胃肠道内食物发酵产生气体(如胃产生CO2,肠道产生有臭味的H2S);排出的粪便体外发酵,产生有机肥,利用生物制药技术中的发酵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等,构建了六个主题模块。

2.1.3 问诊“执业药师”,析出三维目标,实现“对症下药”重难点

立足药品行业,秉承学以致用的原则。结合学情和教学内容分析,根据执业药师的岗位规范和职责,依据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结合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相关学生竞赛评分标准和要求,基于项目任务、教学目标与行业标准确定教学重点:运动器官和消化器官的常见病用药与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情分析结论和往届学生不易掌握知识点的统计结果,预判教学难点:运用医联体(互联网医院)领域信息化技术和不同疾病状态下药食指导。

2.1.4 切诊以药导学,定制策略处方,做到“药到病除”

教学团队为老中青结合、企业导师融入的双师复合型教学团队。团队采用专业和思政同行,围绕学生的“学”进行教学设计。

2.1.4.1 助力执业药师资格证考试,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职业认同感

政务制药技术专业的学生多倾向于报考执业药师资格证,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团队教师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职业认同感。

2.1.4.2 “双向循环”的教学设计,聚焦个性化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增加学生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将学科知识逻辑转变为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促进知识向能力、素养的转化。教师将教学任务分解,结合相关案例,配套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翻转课堂等方式进行学习。对于学习中出现偏差的学生,教师个性化调整教学策略,协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所携带的知识点在师生之间通过信息化考核评价反馈机制进行“双向循环”,以便查漏补缺,进行个性化教学(如图1)。

图1 “双向循环”的反馈教学设计

2.1.4.3 紧跟食药行业,自建药物案例资源库和新型活页式任务手册,创新案例教学

以83.33%的同学选择报考的执业药师为导向,用项目成果——“模拟药师”的岗位任务为驱动,开发新型活页式任务手册。运用相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创设情境,链接制药技术,开展源于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的案例探究,如常见药物的剂型、式样、包装和药物的使用等。依托人体“解剖生理学”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结合数字人解剖系统、3D-body、云解剖、智慧职教和虚拟仿真等数字化软件或平台资源。采取多平台优势互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帮助学生理解人体知识中较为抽象的内容,化解重难点。

2.2 教学实施过程

2.2.1 教学流程:以药导学,创新“备,合、理、制、药,用”进阶教学模式

教学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和六个环节:课前阶段——备:知识准备;课中阶段——合、理、制、药:合并衔接→理清结构→明晰机制→归纳食药;课后阶段——用:巩固应用,应用“触、观、绘、研”四种教学手段,触——触摸器官的位置和形态;观——观察器官的结构、挂图、视频和AR等;绘——绘制器官形态、结构位置和体表投影;研——研究性学习,讨论重点和难点,拓展思维。

下面例谈教学过程(如图2)。

图2 模拟药师驱动的“备,合、理、制、药,用”进阶教学实施过程

2.2.1.1 课前知识准备,创设学习活动,指向任务探究式学习

将学习目标转化为学习任务和探究活动。“备”:知识准备。教师在线发布吞咽的教学任务并推送相应的教学资源,通过吞咽和呕吐等案例创设情境;学生课前预习,作业互评,课前检测。教师在线跟踪指导,对完成度较低的学生,定制推送学习资源,因材施教,补齐短板,找到知识痛点,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2.1.2 课中进阶式教学推进,运用“触、观、绘、研”四种学习方法

在“模拟药师”的岗位任务驱动下,运用案例探究学习,实施情境体验式教学。

“合”:合并衔接。师生同步复习回顾上次课内容,重点关注本次课与吞咽有关肌的运动;小组代表预习反馈,找到薄弱环节,导入新课。

“理”:理清结构。利用案例资源库中的“吞咽误吸危及生命”,设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触”:师生找到口腔至胃的位置,同步在体表触摸对应的体表投影。“观”:观察口腔至胃的形态结构及其在疾病状况下药物的使用和食物吞咽规律。“绘”:画吞咽器官的线条简图,加深理解,突出重点。平台测评,教师调整教学。

“制”:明晰机制。学生用喝水来体验吞咽过程,进行体验式教学,观察和领会器官的生命现象。“触”:学生利用云解剖等进行翻转课堂,旋转咽和胃等,找器官间的位置关系。“研”:小组讨论,研究吞咽过程与口服药的关系,讨论结果上传平台。“绘”:画出胃及其消化的食物,找消化规律,化解难点。小组互评,教师调整教学。

“药”:归纳食药,药食同源,食养药疗。体验参与吞咽肌运动,将形态结构与功能进行融合。“观”:学生利用3D-body全方位观看连续的吞咽过程。“绘”:绘出与吞咽有关的知识点结构图,利用拼图游戏测验,找器官结构规律,融入举一反三和应变求变元素。平台测评,教师调整教学。

2.2.1.3 课后“两微一读”,职业情境拓展式学习,递交第二课堂成绩单

由知识情境迁移到职业情境。对接“1+X”证书考试内容开展“两微一读”:校园微活动是制作器官结构或者生理功能等方面的教具、游戏、科普视频或者专栏等;社会微体验是制作药品食品有关的科普知识和健康教育,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活动等;师生微悦读是摘录一段与学习主题关联的内容,引导学生把实践活动与专业职业品读或者医学经典品读结合起来。

2.2.2 课程思政:医药故事引领制药素养,探索延伸育人新路径

关联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常用药物,做好药、良心药、放心药。讲述中国医药故事,融入求真务实、超越自我的理念;利用吞咽等知识迁移到药物设计,内化药业精神、劳动精神和救死扶伤等;借助生命科学馆等校园载体进行体验式科普宣教,传递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组建课外学习小组,如标本制作、微课录制与绘图创作等,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开展诸如器官绘画比赛、解剖知识竞赛、健康宣教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情感认同;通过器官捐献教育,传递大爱精神,培养学生的健康品格。

2.2.3 教学评价:全过程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关注个体增值

按照执业药师和“1+X”药物制剂生产证书的考核要求,考核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内容,采用评价标准,精准化将国赛评分标准等纳入评价范围,评价更有针对性、更加公平。平台直接统计测验、作业和学习过程等客观测评;增值评价由平台根据测评分数设置进行赋分或者评价得“星”转换成分数;虚拟仿真等软件测评结果直接导入平台。多元评价统计汇总,建立学生学习成长档案,关注学生学业发展(如图3)。

图3 全过程的多元教学评价

2.3 学生学习效果

2.3.1 模拟药师,职业认同感渐高,知识技能优秀

通过平台获得大量的学习行为数据。依据平台数据分析,对每位“小药师”的学习规律和成绩,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帮助每位“小药师”构筑自己的知识框架。测试成绩显示,人均增量明显,优秀率超过85.3%。学生的探索新知能力和专业技能进步明显,如链接药物的案例分析时,提高志愿服务意识,厚植制药文化“无言良师”的大爱精神激发了“小药师”们对医学事业和大医精诚的执着追求。在高职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堂讲述中国医药文化,以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为主线,通过指导用药,参与社区志愿服务152人次。在弘扬国药经典和爱岗敬业意识的同时,将人体结构机能与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相结合,塑造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劳动精神等,将立德树人落在教育教学实处。

2.3.2 学习档案,成长之星放光芒,增值评价落实

关注学生学业收获,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检验学生的进步。从学生的知识增值、能力增值、素质增值三个方面全面地加以衡量,关注学生成长幅度。

2.4 反思改进措施

2.4.1 特色与创新

(1)自建基于“解剖生理学”的药物案例学习资源库和新型活页式任务手册。探索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融合的新路径,当下缺乏基于专业发展的“基础课—专业课—行业”层层推进的教材。药物案例学习资源库(68个)和新型活页式任务手册(药物52种)已经在8个专业、25个班的医学基础课程中推广应用。师生一致认为,创新“备,合、理、制、药,用”进阶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和维持学生获知的渴望,实现可持续性学习[2]。

(2)科教融汇,自制模型教具和设计医药游戏,药物剂型改进申请专利,科研反哺教学。研究性教学将个人特长、创意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研发自制交互式教学模型,并申请专利22件,使枯燥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变得鲜活具体,学科素养提升显著。基于教学内容,开发拼图小游戏20个,顺应现代大学生勤于思考、争强好胜和善于比赛等特征,寓教于乐,寓练于做,教学效果显著。

(3)融入劳动教育,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堆肥处理粪便等废弃物为有机肥,助力乡村振兴。胃肠道内食物发酵产生CO2和H2S。生物制药技术中的发酵技术可高效、无污染、无残留地发酵粪便、秸秆、厨余垃圾和中西药药渣等。常用的方式是堆肥,农业废弃物经过堆肥发酵无害化处理产生有机肥,改良土壤,促进绿色种植,美化乡村,发展乡村循环经济,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此外,堆肥融入劳动教育和美学教育[3]。

(4)坚持“必需、够用”原则,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线上线下结合、校院结合、授业育人结合、虚实结合,实现双导师育人;引岗入课,以赛促学,对接岗位要求和工作流程,引入“解剖生理学”新理念,开发基于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岗位工作流程的工作手册式教材;将工作过程和大赛流程相结合,实现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应用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主的理实一体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4]。

2.4.2 反思不足与改进措施

数字化教学资源不够丰富,部分辅助教学资源陈旧,需要根据学科发展再更新。通过制作相关的微课等数字化资源来补充替换,持续丰富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资源加以改进。

由于制药行业的政策性和特殊性,生物制药领域的智能化升级、新药品开发和生产线的优化改造,信息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及时应用存在一定程度脱节。需以网络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制药行业深度融合,要将制药企业产品实际开发与改进的相关技术资源引入课程中,提高知识应用性与趣味性。


3、结语


“解剖生理学”课堂改革实践立足于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对教学评价方法进行改革,特别是加入增值性评价,在持续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将“1+X”证书以及“互联网+”创新创业等大赛的相关内容融入课程,形成真正的“岗课赛证”融合育人。


参考文献:

[1]曾天山,陈永,房风文.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总结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11:10-19.

[2]汪敏.新型活页式教材的构建模式探析[J].传播与版权,2023,2:23-25.

[3]汪信砚.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3(10):1-20.

[4]于小恒,王凤丽.基于教学能力大赛的脑卒中康复教学设计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19):26-28.


基金资助:省级一般教学研究项目——少数民族内地大专生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 jyxm0745);


文章来源:周瑾,赵森,方永红,等.基于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解剖生理学”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科技风,2024,(26):127-13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卫生职业教育

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

期刊人气:330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甘肃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出版地方:甘肃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1246

国内刊号:62-1167/R

邮发代号:54-85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