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中药处方合理性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12月中药房实施常规管理期间的处方纳为对照组(n=273 412),2022年1—12月中药房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期间的处方纳为研究组(n=394 648)。比较2组处方合理率、不适宜情况及不规范情况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处方合理率为97.94%,高于对照组的96.88%(χ2=745.958,P<0.001);研究组处方不适宜情况总发生率为0.98%,低于对照组的1.46%(χ2=323.686,P<0.001);研究组处方不规范情况总发生率为1.08%,低于对照组的1.66%(χ2=413.681,P<0.001)。结论 在药房管理过程中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可取得更理想的管理效果,积极提升中药处方合理性,减少中药处方差错,规范处方开具。
中药具有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理疗保健等作用[1]。随着人们对亚健康的关注逐渐认识到中医治疗的价值,使中药产业迅速发展,中药饮片是根据中药处方调配或制剂的需要,对药材进一步炮制的成品,在中药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合理的中药处方能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提升治疗效果,处方的合理化、规范化能直接反映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2]。中药处方的合理性与医师、药房工作人员等操作质量密切相关,因而积极做好相关药房管理措施对于保障中药处方合理性十分关键[3]。目前,我国对于中药处方管理制度尚无统一标准,多为医院常规管理,常存在处方书写不规范、药物使用适应证不合理、日常管理工作混乱等情况,整体管理效果欠佳[4]。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是一种新型管理方式,能从处方规范、药物使用等多方面进行监管,进一步提高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5]。基于此,本研究重点探讨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中药处方合理性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2021年1—12月中药房实施常规管理,期间共开具中药处方273 412张,纳为对照组;2022年1—12月中药房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期间共开具中药处方394 648张,纳为研究组。对照组处方使用对象:男173 613例,女99 799例;处方来源:中医科188 654张,康复医学科58 379张,其他科室26 379张;煎煮方式:自行煎煮159 165张,代煎114 247张。研究组处方使用对象:男250 598例,女144 050例;处方来源:中医科272 309张,康复医学科84 265张,其他科室38 074张;煎煮方式:自行煎煮216 916张,代煎177 732张。2组中药处方来源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主要内容为:医师开具处方后,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将处方发送至中药房,由审方中药师对中药处方内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者进入调配程序,审核不通过者由审方中药师进行干预,合格后才能进入调配程序,事后审方中药师对不合理中药处方进行总结上报。研究组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主要内容为:(1)建立中药处方质量监管小组:主要由本院资深中医专家、主任中药师及中医医师组成,共同进行质量监控管理,并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抽取中药处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处方管理办法》等文件对中药处方进行审查。(2)具体质量监管及处方审查:①处方书写:日常对医师、中药师处方书写内容规范情况进行审查,包括处方中前记是否完整,是否出现内容含糊不清、特殊药物用法未标注、后记不全或错误、未注明处方日期、未签名盖章等;对于处方中书写不规范情况及时指出并处理。②用药配伍:A.配伍禁忌:审查同一张处方中是否存在违反配伍禁忌中“十八反”“十九畏”情况,如海藻、甘遂等中药配伍产生不良反应,五灵脂与人参配伍不仅达不到疗效,还极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等;B.用药适应证:审查中药处方是否符合患者病情,如使用半夏治疗痰郁症疾病时,不同的半夏适用于不同的痰郁症治疗;C.药物用法、剂量:中药材使用剂量及用法直接关系到药物疗效,因而在进行调剂质量监管过程中需要审核及判定处方中的药物用法、剂量是否合理,尤其是具有一定不良反应的中药材;D.重复用药:核查处方中是否出现≥2种疗效相同的中药材;E.大处方:除治疗特殊疾病或慢性疾病外,单张处方中用药一般≤20味,而治疗慢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等疾病,可放宽至25味,对于轻症疾病则减少不必要药物使用。③做好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药材药物疗效易受到加工、生产、储存、炮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其成分发生改变,因而在进行质量监管工作中需严格审核、管理采购渠道,做好相关储存、炮制工作,定期核查药物储存环境的湿度、温度及生产日期等,对于不合格饮片、药品,以及饮片失效、腐烂、变质等情况需及时处理。④质量监管结果持续改进:在中药处方核查结束后,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总结、上报,并分析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进行重点整改。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将中药房处方质量、核查结果与相关医师、药师及工作人员工作绩效挂钩,奖惩分明,对于开具不合理、不规范处方的医师、药师或处方调配不合理人员,除进行教育、培训外,对于严重失误情况还需进行一定的处罚,以进一步提高中药房调剂质量工作。
1.3观察指标
(1)合理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处方管理办法》对处方合理性进行评估,比较2组处方合理率。(2)处方不适宜情况:包括药物用法剂量不适宜、重复用药、适应证不适宜及存在配伍禁忌等情况。(3)处方不规范情况:包括处方书写不规范、脚注不规范、缺章或签章不规范及药品名称不规范。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中药处方合理性比较
研究组处方合理率为97.94%,高于对照组的96.88%(χ2=745.958,P<0.001),见表1。
表1对照组与研究组中药处方合理性比较[张(%)]
2.2中药处方不适宜情况比较
研究组处方不适宜情况总发生率为0.98%,低于对照组的1.46%(χ2=323.686,P<0.001),见表2。
表2对照组与研究组中药处方不适宜情况比较(张)
2.3中药处方不规范情况比较
研究组处方不规范情况总发生率为1.08%,低于对照组的1.66%(χ2=413.681,P<0.001),见表3。
表3对照组与研究组中药处方不规范情况比较(张)
3、讨 论
中药作为中医辨证治疗的重要方法,可有效治疗及预防疾病[6]。因而,中药处方的合理性、规范性是保障中医用药疗效及安全性的前提,中药处方中出现的不适宜及不规范情况等可直接影响药物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不利于临床治疗工作开展[7]。故在中医治疗过程中,规范、合理的处方不仅能体现一个医者的医疗技术及水平,还能有效保障患者用药疗效及安全性,因此加强中药处方管理十分必要[8]。但在医院常规管理中,处方仍存在多种不适宜、不规范情况,且对中药饮片合理调配保障不足,均会对用药质量、药物疗效产生一定影响,甚至会引发医患矛盾[9]。因此,在医院中药房管理中,进一步管理、规范中药处方,使之合理化、规范化,对于临床提升中医药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调剂主要是对审方、调配、计价、复核、配药、发药过程进行调整,中药调剂质量监管则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要求,对处方书写内容规范性、药物临床使用适应性进行评价,可及时发现医院处方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和改进措施,以有效减少中药饮片差错等问题[10]。本研究中,研究组处方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在药房管理过程中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可取得更理想的管理效果,积极确保中药处方合理性。主要原因为:处方开具、药品保存、饮片炮制、包装、指导用药等过程,任一环节出现问题或差错均会对中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产生一定影响,对于处方做好相应的质量监管及审查工作,可有效减少配伍禁忌、用法用量不适宜等情况出现,进而提高处方开具有效性,有效避免相关事故发生。同时,在监管过程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处方管理办法》,由经验丰富的中药师对中药处方中书写内容、用药配伍、中药饮片质量等进行监督、管理、核查,及时发现处方中不规范、不适宜情况,并针对已存在问题或潜在问题进行干预,以保障处方书写内容及用药结构的准确性,确保中药处方用药合理性,有效避免药师及工作人员在中药饮片调配、管理过程中出现差错,进而减少不合理用药或错误用药情况发生,提升临床治疗水平[11-12]。
中药调剂质量监管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及临床用药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方法,对于减少临床中药处方用药错误、调配差错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中,研究组中药处方不适宜情况及不规范情况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在药房管理过程中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可规范处方开具,积极提升中药处方质量。主要原因为:中药处方不适宜主要包括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适应证不适宜及存在配伍禁忌等,开展中药调剂质量监管通过具体的质量监管及处方审查,不仅能规范处方书写,还能对处方中各种不适宜、不规范情况进行审查,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通报,再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以有效提高处方质量,同时持续性提高医院管理工作质量,进而保障中药处方调剂工作有效开展[13-14]。
综上所述,在药房管理过程中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可取得更理想的管理效果,积极提升中药处方合理性,减少中药处方差错,规范处方开具,值得在临床中医处方管理中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虹.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在提高中药处方安全性与有效性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8):168-169.
[2]叶嘉凌,罗健麟.中药房调配的免煎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的合理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6):162-164,170.
[3]林维.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中药处方的合理性与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J].海峡药学,2021,33(2):228-230.
[4]张红梅,高素强,王志军.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中药处方的合理性及其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7,12(10):2514-2517.
[5]张朔.中药房调剂质量对药物临床疗效影响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11):1384-1385.
[6]刘满花,严静苗.中药房调配的免煎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的合理性及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9):149-150.
[7]杨素芳,梁雁,陈永刚.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中药处方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2):33-35.
[8]赵凤存.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在提高中药饮片分剂量合格率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20,33(24):183-184.
[9]吴丽娜.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中药处方的合理性与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研究[J].康颐,2021(24):256-257.
[10]蒙小博.中药调剂质量监管对中药处方合理性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7):3167-3168.
[11]孙嫦娥.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分析[J].系统医学,2019,4(15):162-164.
[12]李霞.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中药处方有效性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9):215-217.
[13]易鹏飞,占洁洁,王利红.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对中药处方安全性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9):155-156.
[14]孙国权.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调配环节常见差错的原因和解决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3):213-215.
文章来源:刘小意.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中药处方合理性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29):158-160.
分享:
全球与中国患病前十的疾病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 7 种。对比 2019 年以前全球和中国药品消耗总金额,全球排在前十的药品都是抗肿瘤、抗风湿、哮喘、降糖、降脂等与慢性疾病相匹配的治疗药物,而我国大多是中成药及抗菌药,近几年由于国家重点监控药品政策及疫情的影响,抗肿瘤和免疫机能调节药等也相继进入前十。
2025-01-22医院评审是政府实施行业监管、医院实现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随着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新出台了一系列医院管理规章制度,现行评审标准有更新需求。因此,本研究以《2024版湖北妇幼标准》为研究对象,阐述其药事管理评审标准的编写过程;
2024-12-27门诊药房作为医院药剂科的重要组成部门,主要是为就诊患者提供医药服务,但在处方调剂过程中药师需确保患者药物用法及剂量合理规范,避免药物配发出现剂型、用量错误,如门诊病房开具药品时易忽略药品的应用管理及服药禁忌,导致处方调剂出现差错,进而造成患者用药后未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严重的药品发放差错可能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2024-11-25抗菌药物为临床常见药物,于细菌感染性疾病防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对抗菌药物使用范围缺乏全面认识、疾病治疗缺乏统一规范等,致使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问题屡见不鲜,甚至是处于滥用的状态[1]。相关数据表示,我国各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率为74%,英美等发达国家,其抗菌药物年应用率仅有25%[2]。
2024-11-07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是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静脉用药接种调配专业技术服务的部门。PIVAS通过静脉用药处方医嘱审核干预、加药混合调配、参与静脉输液使用评估等药学服务,为临床提供优质的可直接静脉输注的成品输液。我国的PIVAS均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政策文件指导下由各省份统筹管理。
2024-10-31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要求[1],进一步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根据《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调整工作规程》(国卫办医函〔2021〕474 号)[2],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3年1月13日确定了《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2024-10-17中药具有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理疗保健等作用。随着人们对亚健康的关注逐渐认识到中医治疗的价值,使中药产业迅速发展,中药饮片是根据中药处方调配或制剂的需要,对药材进一步炮制的成品,在中药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合理的中药处方能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提升治疗效果,处方的合理化、规范化能直接反映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
2024-10-11门诊药房是联系患者和医院的主要枢纽之一,而门诊药房的服务水平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满意度及医院整体的服务质量,因此应对门诊药房进行严格的管理[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未能解决患者取药时间长的现象。
2024-10-10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是临床监管药品用药安全,评估药品临床综合用药安全性的重要依据,也是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的重要数据支撑。近年来,我国临床新的和严重的ADR报告数量逐年上升,成为现阶段影响患者安全用药、造成公共用药风险的重要因素。加强对临床新的和严重的ADR报告的统计与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总结ADR发生的特点以及相关表现,从而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2024-09-26医院住院患者用药医嘱多采用由住院药房发药的集中式调剂模式。为及时供应药品,病区一般设有常用或急用的基数药品。传统的集中式调剂模式摆药及取药时间较长,且病区对基数药品的管理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如近效期药品未及时处理、高危药品缺少醒目标识、摆放不合理,给临床用药带来困。
2024-08-08人气:18298
人气:16248
人气:15187
人气:14802
人气:1385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期刊人气:5266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3296
国内刊号:13-1389/R
邮发代号:18-115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1.392
影响因子:0.709
影响因子:1.360
影响因子:0.840
影响因子:1.98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