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揿针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在气滞血瘀型头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头痛患者94例,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揿针干预,研究组采用揿针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2周,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头痛程度、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滞血瘀型头痛患者采用揿针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干预效果较好,可减轻头痛程度,改善睡眠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头痛是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疾病,包括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外伤后遗症等,其中颅脑外伤后头痛是由于颅脑受外力打击后引发的常见症状,若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 目前,临床多给予止痛药物治疗头痛以缓解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病机,且长期服用容易产生依赖性。 近年来,多种中医疗法逐渐用于头痛干预,且取得较好效果[2]。 中医学认为头为“清阳之府”,颅脑外伤后瘀血痹阻,气血滞涩,脑络不通,气血难以上注以致脑失所养。髓海空虚,初期可致“不通则痛”,久病则“不荣则痛”。 揿针是从针刺基础上发展而来,将针具埋于体表穴位,达到持续刺激作用,发挥止痛、行气、活血化瘀等功效[3]。 子午流注作为中医重要时间理论,其认为人体功能活动受时辰改变影响,在恰当时间治疗,可提高整体疗效[4]。 五音疗法是根据中医阴阳五行理论,选择对应音调的音乐进行干预,能够调节情志,调整脏腑功能[5]。 本研究旨在探讨揿针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在气滞血瘀型头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 4 月 - 2024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头痛患者 94 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6] 中相关诊断标准;(2)年龄 20 ~ 65 岁;(3) 入组前 4 周未接受相关治疗;(4) 神志清楚,交流正常;(5) 知情同意研究。 排除标准:(1) 合并心、脑等器质性病变;(2)合并肿瘤;(3)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4)合并血液疾病;(5) 合并精神疾病;(6) 合并感染性疾病;(7)哺乳或妊娠期患者;(8)视听障碍。 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7 例。 对照组男性 21例,女性 26 例; 年龄 23 ~ 63 岁, 平均 (43. 52 ±2. 55) 岁; 体 重 指 数 18. 2 ~ 24. 9 kg / m2, 平 均(21. 16 ± 1. 17) kg / m2;病程 9 个月 ~ 8 年, 平均(4. 11 ± 0. 68)年。 研究组男性 23 例,女性 24 例;年龄 23 ~ 65 岁,平均(43. 89 ± 2. 60)岁;体重指数18. 3 ~ 24. 8 kg / m2,平均(21. 20 ± 1. 16) kg / m2;病程 8 个月 ~ 8 年,平均(4. 06 ± 0. 65)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方法
两组均口服止痛药物, 予去痛片 1 片/ 次,2次/ d。
1. 2. 1 对照组采用揿针干预,主穴根据头痛部位循经取穴,太阳经取后溪穴、束骨穴,阳明经取三间穴、陷谷穴,少阳经取中渚穴、足临泣穴,厥阴经取太冲穴、大陵穴;配穴: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在针灸临床应用中颇为广泛。 手足阳明经通过大椎穴与督脉贯通,督脉“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通过调整合谷阴阳,可调补气血、清头健脑,治疗脑系病症。 指导患者取坐位,采用 75 % 酒精对穴位消毒,使用一次性无菌揿针进行针刺,以酸胀、无刺痛为宜,刺入后埋针 0. 6 ~ 1. 2mm,用脱敏胶带固定;嘱患者间隔 4 h 进行 1 次按压,按压时间为 2 ~ 3min,3 ~ 4 次/ d,留针 24 h 取出,每次治疗间隔 2 d。 持续干预 2 周,随访 3 个月。
1. 2. 2 研究组 采用揿针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干预,揿针方案同对照组;子午流注五音疗法:每日19:00 - 23:00 播放《胡笳十八拍》,调节音量为 40~60 dB,嘱患者在安静环境下,取舒适仰卧位聆听音乐,聆听时闭目养神,排除杂念,全身心沉浸在音乐中,干预 30 min / 次,1 次/ d。 持续干预 2 周,随访 3 个月。
1. 3 观察指标
(1)干预效果:采用相关标准[6] 进行评价。 治愈:头痛消失,无复发;显效:头痛减轻,每个月头痛次数减少 2 / 3;有效:头痛改善,每个月头痛次数减少 1 / 3;无效:治疗未达上述标准。 (2) 头痛程度:干预前、干预 2 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7]进行评价,按疼痛感以 0 ~ 10 分计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感越强。 (3) 睡眠状况:干预前、干预 2 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8] 进行评价,包括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 7 个维度,各维度0 ~ 3 分,总分 21 分,分值越高表明睡眠状况越差。(4)生活质量:干预前、干预 2 周后采用 WHO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WHOQOL - BREF) [9] 进行评价,包括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环境 4 个维度,共 26 个条目,各条目 1 ~ 5 分,各项转化后标准分值均为 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X ±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 以 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 两组干预效果的比较,表 1
表1 两组干预效果的比较
2. 2 两组干预前后 VAS、PSQI 评分的比较,表 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 VAS、PSQI 评分的比较2. 3 两组干预前后 WHOQOL - BREF 评分的比较,表 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 WHOQOL - BREF 评分的比较
3、讨论
中医将头痛归置“脑风” “头风” 等范畴,认为气滞、寒凝等导致气血不畅,瘀血积滞脉络,加之情志失和、饮食不节等,引起肝阳上亢、气机紊乱,气血不能荣濡脑部,脑失所养,从而引发头痛,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疏肝解郁等[10]。
揿针是从针刺基础上发展而来,又被称为皮内针疗法,通过将揿针埋入皮下穴位,并留置一定时间,可持续刺激穴位,发挥调和脏腑阴阳、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等作用[11]。 《灵柩·九针十二原》 记载“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认为久留针可起到较好效果。 目前,揿针已被临床广泛用于多种疾病治疗,刘莉等[12]研究显示,揿针干预可促使剖宫产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崔小萱等[13] 研究显示,揿针可有效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 五音疗法出自《黄帝内经》,其认为五脏与五音相对应,其中脾对应宫,音缓而漫;肺对应商,音清而促;肝对应角,音长而呼;心对应徵,音雄而明;肾对应羽,音细而沉[14]。 五音疗法利用特定音乐、声波等,可影响患者生理活动,调节情志,达到疏肝解郁、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15]。 子午流注是以 “ 人与天地相应”理论为基础,结合人体功能活动、时辰变化规律,在特定时间施治,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16]。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 05),表明气滞血瘀型头痛患者采用揿针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干预效果较好,可减轻头痛程度。 分析原因:揿针干预取对应疼痛腧穴,可促使经络气血运行,达到行气、活血、止痛等功效,且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微循环,有利于致痛物质吸收,从而起到较好止痛作用[17]。 同时,五音疗法按五行生克理论,取商调音乐,可抑制机体木气,达到疏肝解郁功效,且19:00 - 23:00 心包经、三焦经时干预,可起到调节情志、调畅气机、安神等作用,提高患者整体干预效果[18]。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 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 - BREF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表明揿针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干预可改善气滞血瘀型头痛患者睡眠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分析原因:揿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联合干预,可利用其活血、止痛、疏肝解郁等机制发挥干预效果,解除根本病机,缓解头痛,从而减轻头痛对睡眠、日常生活的影响,改善患者睡眠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气滞血瘀型头痛患者采用揿针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干预效果较好,可减轻头痛程度,改善睡眠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费容,熊小平. 辅酶 Q10 辅助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浆5 - HT、NPY 和 P 物质的干预作用[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22,30(3):150 - 153.
[2]史皓威,李洋,郭文昌,等. 龙胆泻肝汤加减对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肝火型头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18(9):1790 - 1794.
[3]蔡群峰,林丹椿,王渊俊. 针刺联合揿针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及对眩晕症状、情绪改善的影响[ J]. 湖北中医杂志,2023,45(8):45 - 48.
[4]刘春英,刘慧玲,刘春燕.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中药热奄包外敷联合四肢熏洗在防治肿瘤患者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J]. 四川中医,2022,40(8):193 - 197.
[5]罗睿,吴节. 五音疗法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民间疗法,2024,32(1):111 - 114.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91.
[7]孙兵,车晓明. 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 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6):645.
[8]路桃影,李艳,夏萍,等.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 重庆医学,2014,43(3):260 - 263.
[9]武敬参,鄢秀英,王羽,等. 健康调查简表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在评价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比较[J]. 华西医学,2016,31(3):463 - 466.
[10]张春菊,周丽.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指导择时耳穴揿针疗法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伴失眠患者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22,12(19):160 - 164.
[11]林秋平,许金榜,杨娟,等. 耳穴掀针冶疗对剖宫产初产妇泌乳功能及 TPP - 43 / Btn1A1 / XDH 通路的影响[ J]. 中国针灸,2023,43(7):771 - 775.
[12]刘莉,崔瑾,江瑜.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揿针治疗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随机对照试验[J]. 针刺研究,2023,48(1):83 - 87.
[13]崔小萱,宋洁. 揿针在混合痔患者外剥内扎术后疼痛干预中的应用[J]. 河北医药,2022,44(13):2041 - 2043.
[14]黎斌,陈凌,陈克龙. 五音疗法辅助认知、行为治疗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23,30(10):1462- 1466.
[15]谢鹏,高丽娟,杨红艳,等. 腧穴按摩联合五音疗法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指标水平、情绪状态的影响[ J]. 中国疗养医学,2022,31(4):407 - 409.
[16]陈贤,刘京,郝杰,等. 升阳益胃汤联合子午流注择时耳穴贴压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蛋白酶原、炎性指标、miR - 26a及 miR - 32 表达的影响 [ 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5):248 - 251.
[17]肖煜瑾,白允建,茅利玉. 揿针联合药物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2022,57(4):289.
[18]吕卫华,提桂香,吕霞,等. 五音疗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急性发作期前的临床研究 [ J]. 中国 医药导报,2017,14(25):106 - 109.
基金资助:阳江市卫生健康局科技计划项目(阳卫健2023017);
文章来源:陈慧平,于凤媛,关春燕.揿针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在气滞血瘀型头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护理杂志,2024,23(06):63-65.
分享:
作为可预防的疾病和失能的首要原因,肥胖已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2]。肠道稳态平衡的改变与肥胖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信号通路有关,在人类代谢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针刺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绿色疗法,应用于肥胖等相关代谢性疾病时以化湿、健脾、祛痰为主要治法,选取脾、胃和大肠经的穴位[4]。
2025-04-022022年立秋后至初冬,笔者发现髋关节伤筋(鼠蹊痛)患者较多,壬寅年木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木旺克伐脾土,而鼠蹊部恰为大腿伸膝及内收肌肉的起点,为筋、肉之所汇,因此髋关节伤筋的患病率升高。小节穴位于手太阴肺经上,补肺金能平肝木。
2025-04-02缺血性脑卒中也称脑梗死,是供应脑部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坏死的一类脑血管疾病。构音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听、说、读、写,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临床实践中,应用解语丹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卒中后构音障碍的疗效确切,现具体总结如下。
2025-03-31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因脑血管疾病如脑缺血缺氧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在记忆和认知上出现障碍并伴有不良情绪。VD主要在老年人群中多发,虽然,VD的病症严重,但是,仍然有可以提前预防和治疗的方法。西医认为,哺乳动物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是VD的发病机制。
2025-03-28脑卒中,又称中风,是我国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因素[1]。根据WHO的数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5万人死于中风[2-3],而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最常见和最明显的功能障碍之一[4]。下肢功能障碍主要包括下肢肌肉力量减退和平衡障碍,因此,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成为临床和科研的热点[5]。
2025-03-26外展神经麻痹目前仍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外展神经支配眼外直肌,因其走行较长,易受损害[1],出现患侧眼球外展受限,向患眼内侧方斜视,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伴有复视[2]。西医多用激素、营养神经、肉毒杆菌毒素、眼肌训练和手术等,但疗程长、不良反应大、花费大[3]。
2025-03-24目前,对于该病临床常用方法包括非手术疗法与手术治疗,后者多用关节镜手术,起效较快,但创伤性较大,术后患者肩关节活动仍可在一定程度上明显受限。临床上中轻度肩袖损伤常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案,如康复训练、针灸、抗炎药等,可有效减轻肩部疼痛症状,增强肩关节活动度[4-5]。
2025-03-24发症,约 61% 的 患 者 会 遭 遇 此 困 扰,其 中 大 部 分(2/3)在中风后的4周内就会感到疼痛,而其余的患者则会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出现症状。肩痛导致患者上肢活动不便,尤其在夜间疼痛加剧,严重干扰了患者日常生活。本文主要探讨使用密集型内热针疗 法 治 疗 因 缺 血 性 中 风 导 致 的 肩 痛 患 者 的效果。
2025-03-20本病好发于中青年、体力劳动者及体型消瘦者。现代医学研究[1]认为,由于第三腰椎横突在腰椎横突中最长,上面附着腹横肌和背阔肌的深部筋膜、腰方肌等导致承压较大,运动中容易受到撕裂损伤而出现炎症反应。周围的血管、神经因反复受到炎症刺激而引起疼痛[2-3]。
2025-03-19膝骨关节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骨质增生、关节软骨退变为主的疾病,临床多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甚至出现关节畸形,是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在60岁 以 上 人 群 中 达 60%,在 70 岁 以 上 人 群 中 达8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该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2025-03-18人气:18474
人气:15467
人气:13016
人气:12889
人气:1101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杂志
期刊人气:4107
主管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0411-8421
国内刊号:33-1083/R
邮发代号:32-11
创刊时间:195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1.074
影响因子:1.483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9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