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针对基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进行分析,介绍了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相关概念,探讨了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实践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高中时期,学生需要全面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合理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审美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高中时期,学生需要全面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从而为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高中生而言,审美教育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相关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以其作为主体,肯定学生的个性,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合理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审美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相关概念
(一)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主要是指利用一切审美价值对人进行教育,而这些审美价值具体包括艺术美、社会美以及自然美等因素。在高中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行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强调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关心,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遵循,从而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方式。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承认学生在智力、情感以及社会背景方面的差异,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等进行充分了解,从而合理制定教学方案,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
二、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重要性
首先,在素质教育阶段,审美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教育内容,同时也是教师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教学过程当中的重要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在审美教育规程中有效体现出个性化教学理念,并通过具体实践,使审美教育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身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并使其掌握自己的命运,在思想、情感以及想象等方面获得自由。因此,在审美教育过程当中,也需要将师生的个性才能进行充分张扬,以此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由发展,使其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其次,在《学会生存》著作当中曾经提出,教育具有两个根本弱点,其一在于忽视了个人微妙而又复杂的作用,对个人表达形式和手段的多样化产生了忽视。其二则在于没有对个人在气质、个性以及才能等方面所具有的差异进行考虑,这也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个性化的关键问题,通过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可以有效改善教育学。对此,教师作为审美教育过程当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引导者,需要有效解决审美教育个性化问题,具体需要解决审美教育弱点,从而促进审美教育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的整体审美素养得到提升,保障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加强对审美教育个性化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实施个性化教学,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在审美教育个性化方面的需求,使学生的整体审美素养得到提升。
最后,教师在审美教育过程当中可通过教材,为学生带来丰富、生动的感性形象,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主动的感受、鉴赏和创造美,并在这一过程当中追寻真理,从中获取相应的知识,深化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通过教材当中充满感情色彩的内容,并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有效陶冶学生,使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后,由衷的热爱和向往真善美,并憎恨假恶丑。除此之外,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培养,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培养,对学生智能进行开发。在实际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自然生活进行观察,并通过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够对生活和语言之间的关联进行总结,使用优美的语言去表现自己在生活和大自然当中发现的美。
三、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践对策
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有效进行审美教育,并通过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从而全面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学生而言,高中时期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需要在这一时期内有效开展审美教育工作,同时还需要能够体现出教育的个性化特征,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有效开展教育工作。
(一)适当增加学习内容,彰显个性化审美需求
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十分复杂,而其中有许多包含审美能力培养的部分,对此教师需要加大对该部分内容学习的重视程度,并通过语文学科这一独特平台来有效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关文学经典名著来有效开展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阅读累积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
例如,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巴黎圣母院》这一经典作品,并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一作品时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有效对比。如卡西莫多,这一人物的长相虽然丑陋,但却具有十分善良的内心。而菲比斯虽然具有俊朗的外表,但却是一个朝三暮四的小人。学生通过阅读这部作品,可以从中对人性的真善美进行感知,从而使自身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从审美视觉进行切入,对文学作品当中不同人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有效鉴赏和分析,以此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审美需求。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相关诗歌的讲解,使审美教育的个性化特征得到有效提升。诗歌是重要的文学瑰宝,审美价值较高。在对诗歌作品进行阅读时,需要学生能够充分分析其意境,并根据诗歌中的诗情画意,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提升,并形成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例如,教师在讲解《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歌时,诗歌中生动描绘出了月色的美好,学生在赏析时可以进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当中,进而对其中的韵味产生深刻体会,使学生的审美主动性得到有效调动,从而产生美的感受,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提高。
(二)激发个性化审美兴趣
审美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为了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还需要结合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使其能够形成独特的个性化审美特点。而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对学生个性化审美兴趣进行培养,只有当学生对其产生浓厚兴趣时才能使相关教学活动得到有效开展,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可利用相关网络资源平台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获取和整合,并从中得到与审美教育有关的信息。
例如,教师在讲解《红楼梦》这一经典名著时,可通过网络平台对作品内容进行获取,具体可了解该著作的艺术成就和创作背景等,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等进行选取,通过具体的鉴赏和分析,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有效增加。如教师可以以林黛玉为例进行鉴赏,在该部作品当中林黛玉是一名才华横溢的女子,且性格孤傲。教师可结合这些元素给予具体的判词,对人物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强化,更好地从相关影视作品当中汲取精华,并细化对人物的了解。同时教师还可在作品当中挑选一个具体的人物,由学生来进行分析和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培养,并在此过程当中形成相应的审美特点,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有效培养。
(三)给予科学化评价,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相关教学活动进行的重要动力,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时,需要对教育评价工作加大重视,并要科学合理的选择评价内容,有效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审美能力。在具体实施时,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层面进行入手,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对审美教育进行渗透,使学生在完善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有效提高审美能力。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进而导致其在学习能力和学习经验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并对其审美能力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个性化审美教育工作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学生自身个性对不同的审美效果进行呈现。而在此过程当中,文言文是语文教学当中的一项重点内容,由于相关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遥远距离,进而导致学生在对文言文进行理解时的难度较大。对此教师需要合理引导学生,并通过加强学生的文言文品鉴,使其审美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具体来说,教师可从文言文当中筛选出一些优美的句子,并引导学生合理进行赏鉴和品读,从而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解《出师表》一课时,需要强调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并通过具体的讲解,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调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文言文作为一项重点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加大重视程度,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进行深入分析,并使学生感受到其中所渗透的情怀,从而有效提升审美教育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是该阶段教育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的重点内容,相关教师在实际开展教育工作时需要合理采取教学手段,使学生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需要借助语文学科的魅力和特点,对学生的审美个性化特征进行强化和凸显,从而使相关学习内容得到丰富,使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效果得到提升,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银霞.语文审美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培育[J].人才资源开发,2020,14(23):96.
[2]江文欢.初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实施[J].文学教育(上),2020,24(11):72-73.
[3]徐璐.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17(10):149-150.
[4]王菲.新时期小学语文与审美教育的融合[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26(03);240.
[5]李文艺.探究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个性化[J].中国高新区,2018,15(03):109.
文章来源:杨明梅.基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1(09):16-17.
分享:
健康照护是指在医院、家庭、养老机构等为孕产妇、婴儿、慢性病病人、残疾人、老年人等给予的照顾和护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对护理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部署,要求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2023-12-12中学历史教材文本历史叙事的逻辑指的是文本历史叙事背后的历史事物之间的关系,而非中学历史教材编撰的逻辑。因为,“中学历史教材编撰的逻辑指的是体现编撰者编写技巧的逻辑”。中学历史教材的文本,具有高度的浓缩性。任何一个词、一句话,编撰教材的专家们都经过了斟酌。
2021-10-19聚焦文本而忽视插图是教材使用中的常见现象,这会导致教材插图在教学中陷入价值失落境况。相对历版语文教材,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更关注插图设计的教育性与审美性,选编入册的教材插图具有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形象化理解、补充语文教学中的情感逻辑、营造充满美韵的教学氛围等教学价值。
2021-10-19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上课时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操作,情感教育经常停留于表面和形式,甚至被忽视。笔者认为情感是教学的重要催化剂,信息技术课也和人的生命一样,既有生命线,也有情感线。笔者从创设具体情境,融入情感;丰富教学方式,内化实际情感;作品展评,给予情感引导,提升情感教育的质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如何渗透情感教育。笔者认为无论是情感目标的制定,还是课堂情感的渗透,抑或课外情感的拓展,都是为了更好的技能教学。
2021-08-31本文针对基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进行分析,介绍了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相关概念,探讨了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实践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高中时期,学生需要全面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合理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审美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021-08-30教材是教学的纲要,是教师备课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也是考查考试,尤其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出现知识滞后、错误、漏洞或概念不严谨、逻辑不严密、知识不系统等问题,都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扰。不仅如此,有一些教辅资料编写出了一些难题、偏题、怪题,给学生和教师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干扰了正常的教学活动。
2021-04-19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积攒下一大批优秀的传统文化,在21世纪的新时代,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越来越智能化的先进技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消失。在初中的古诗文教学中,仅仅只局限于理清古诗文字面意思,进一步就是会背会默写,应付考试而已,并没有达到教育部门开设古诗文学习的目的。
2021-04-17在当前这个提倡教学创新的大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思路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授层面,还应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思路。为了进一步实现这项教学目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营造相关的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给每位学生提供独立的思维空间,进而体现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
2021-03-06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通常是紧密相连的,深度学习主要是针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研究的术语,最初是指在机器学习领域中,对图像、声音等进行识别的方式。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渐发展,深度学习逐渐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将深度学习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有助于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还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021-03-01互联网发展给各行各业创新带来历史机遇,同时也给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带来了深远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迅速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尝试。本文以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主题,首先介绍了微课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最后阐述了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以便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来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
2021-03-01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教育发展研究
期刊人气:5313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8-3855
国内刊号:31-1772/G4
邮发代号:4-591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3.09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54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3.03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