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也需要改革。想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要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一些教师过于采用理论的方式,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能力无法更好的得到提升。本文具体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方式方法,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需要烛照学生的学习之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层次化学习需要,并将语文素养培育作为重要目标。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语文课堂之中。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性
(一)提升综合素质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语文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性发展。语文学科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如何传递语文知识、使学生沐浴在文化氛围中,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语文教师不仅担任着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任务,还担任着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语文素养培育以学生发展作为出发点,立足语文文化知识,践行了文化教育的理念,凸显了语文教育的实用价值。对个体发展而言,语文素养必不可少。语文素养是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学习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更是在个人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语文素养培育作为先导,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二)优化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推行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试教育以学生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对升学率提出要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应试教育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社会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许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采用理论灌输方法,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阻碍了学生的多元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背诵,而没有让学生充分理解语文知识的意义。以唐诗宋词为例,教师让学生对唐诗宋词进行强制记忆,却没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唐诗宋词的意境之美、意象之纯粹,导致学生对语文课堂逐渐产生厌倦心理。为了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我国开展了教学体制改革工作,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语文教学更加重视语文素养的培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教师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培育,可以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路径
(一)传授基本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对学生的成长直接负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方法远比学到的知识要重要,学习方法越多元,学到的知识越丰富;学习方法越单一,学到的知识越单薄。在为学生讲解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后,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形成语文学习的惯性。
比如,教师在教学之初,应该对学生提出语文学习的要求,让学生完成各项语文学习的任务,逐步形成语文学习习惯:第一,学生要提前预习课文,自学课文的生字、生词等,并基本了解文章大意。第二,学生要自主朗读课文,正确断句,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频率,深化阅读情感。第三,学生要认真听取教师的授课内容,与教师进行眼神交流等。第四,学生要大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第五,学生要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保证作业的正确率。第六,学生要在课下自主积累语言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第七,学生要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对学生提出要求后,教师要做学生的监督者,使学生发挥巨大的学习潜能,将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
(二)提升语文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小学生处在成长的特殊阶段,对万事万物都保留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抓住一切教学契机,让学生感悟语文学习的魅力。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面对的陌生字词会越来越多,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应用多种方法认识汉字,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除了要带领学生认识汉字之外,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写字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保持耐心,解决学生出现的识字问题。
比如,教师在讲《火烧云》这一课时,应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预习,对课文的生字进行自主学习。这一课的陌生字词有“檀”“盈”“凶”“庙”“惚”,教师应该让学生查询字典,了解生字含义,并对生字进行组词。在课文后面有“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两个板块,教师应该让学生阅读这两个板块中的字词,并找出字词在课文中出现的位置,使学生感受字词的大致含义。教师也可以采用课堂听写的方式,让学生写出相应词汇。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将更加高效,学生的识字能力将明显提升。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程体制不断改革,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深入到阅读文本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还应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陶冶。学生的学习经历、学习习惯不同,阅读能力迥异。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教师应该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比如,教师在讲《圆明园的毁灭》时,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优势,在多媒体课件上播放一段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并呈现圆明园的复原图,让学生感受圆明园毁灭的悲壮性。在视频播放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把握文本的大致内容,体会圆明园毁灭的悲剧效果。之后可以提出阅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看到圆明园的毁灭,我们有怎样的感受?”“作为中华儿女,应该如何捍卫祖国的尊严?”教师在分配小组时,应该注重成员构成的差异性,使学生实现优势互补。在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合作成果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语言激励。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将得到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都将得到增强。
再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高年级小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将生活事件转换为纸上文本。很多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生活,割裂了写作文本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的写作素材较少,文本同质化弊病非常严重。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的养分,并对现实生活进行抽象概括。
比如,教师在让学生以“四季”为话题进行写作时,应该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四季的感受。一些学生最喜欢春季,因为春季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富有生机和活力;一些学生最喜欢夏季,因为夏季蝉声悠悠,阳光明媚,瓜果特别香甜;一些学生最喜欢秋季,因为秋季凉风习习,天高云淡,叶落无声;一些学生最喜欢冬季,因为冬季白雪皑皑,大地素净,惹人喜爱。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成段落,然后再由段落练习发展为篇章练习。为了提供丰富素材,教师应该在多媒体课件上呈现一些与“四季”相关的好词好句,如“一年之计在于春”等,让学生合理引用,深厚文本底蕴。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写作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写作视野也将进一步扩展。
(三)感受优秀文化,培养健全人格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还应该使学生和文人墨客建立精神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使学生在诗意的世界中栖息。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历史催生了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财富,教师应该让学生沐浴在传统文化氛围中,使学生养成健全人格。
比如,教师应该定期为学生和家长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进行课外阅读。为了提供更多的课外阅读机会,教师可以设置图书角,并定期更换图书角中的图书。学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图书放到图书角中,和其他学生的图书进行交换。在一学期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开展多元活动,如读书笔记展示、读书交流活动等,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课外阅读心得。同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推荐优秀古典文学篇章,如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歌等,让学生进行背诵记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将逐步领会古诗词的内蕴,出口成章下笔如神。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教学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一些新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秉持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个体成长而言,语文素养培育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应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云梅,刘晓霞.浅析小学语文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2):25.
[2]卢艳玲.以读促悟,积淀小学语文素养[J].求知导刊,2015(23):97.
[3]王萌.让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J].课外语文,2016(15):23.
蓝玉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19,(31):40-41.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9.31.039.
分享:
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面积大、农业人口多、农村中小学生数量多,在农村进行中医药文化教育尤为重要。研学活动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教育方式,作为传统教育的拓展和外延,以灵活性、趣味性和可行性,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成为深受学生、家长欢迎的一种素质拓展方式,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2,3]。
2024-04-02在高中阶段,对于金属相关内容的学习,《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要求学生“知道金属造型工艺中矿产开采、冶炼、模具浇铸、锻造、焊接、切割、常规机械加工、手工金属加工等技术中的一般技术方法,并选择1-2种加以实践”,《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也要求学生“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作用”。
2023-11-21科学思维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是质疑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期[1],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很多想法本身具有一定的问题,或扭曲、或片面、或信息不足甚至可以说是偏见.
2023-11-13科学思维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是质疑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期[1],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很多想法本身具有一定的问题,或扭曲、或片面、或信息不足甚至可以说是偏见.
2023-11-13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面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要求,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还存在着科学教育资源尚未有效整合、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亟待加强和改进。
2023-11-08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是由佳纺和糖厂两所企办校合并后转制的市直公办初中,现有21个教学班,958名学生,是目前全市唯一独立办学的初中学校。学校外来务工子女、单亲、留守儿童较多,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能力较低。学生家长绝大多数是周边破产企业职工或进城务工人员,自身学历水平较低且忙于生计,孩子大多隔辈抚养,对孩子关注较少,缺少良好的教育方法。
2023-11-08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日益进步,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家校共建与家校共育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话题;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培养孩子成才的使命。在孩子教育这条路上,教师和家长携手同行,彼此应该充分尊重与信任,创新协同育人的工作思路,拓宽共育活动渠道,创设和谐共育的氛围。
2023-11-08从文体特征看,此类文有三大要素:其一为“理”,指向思想要素,决定了说理散文的思想内容;其二为“说”,指向逻辑要素,决定了说理散文的篇章结构和说理层次;其三为“文”,指向语言要素,决定了说理散文的言语形式。虽然说理散文在现行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篇目不多,但也不容忽视。
2023-10-24采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把学生细分为多个学习小组,为各小组设计对应的学习计划和学习题目,使学生经过努力完成目标。该教学方式容易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精简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效率。比如,在完成一篇难度很高的英语阅读课文时,若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学习水平偏低的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阅读题目。
2023-10-11“植物生长素”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选择性必修1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第1、节的内容本章介绍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环境因素对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本章内容从介绍植物生长素入手。本节课内容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为基础,同时以动物“激素与内分泌系统”及“激素调节的过程”等相关知识为基础。
2023-10-08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语言教学与研究
期刊人气:2230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文学
国际刊号:0257-9448
国内刊号:11-1472/H
邮发代号:2-458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523
影响因子:0.294
影响因子:20.020
影响因子:0.517
影响因子:1.02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