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针对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教育,可以帮助高中生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特点以及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本文以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了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论点。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制订计划目标,学校可以设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管制系统,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自身能力、兴趣以及特点等,进一步推动国内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
一、生涯教育理论概述
(一)生涯的定义
“生涯”本意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也具有“人生”的意思。具有六种特征,即时间性、特殊性、主动性、方向性、观象性以及空间性。不同时间阶段的人们对生涯教育有不同的看法。但舒伯出版的两本关于生涯发展的专著中对“生涯”的解释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赞同。舒伯说:“生涯是指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
(二)生涯教育的定义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西德尼·马兰博士首次提出生涯教育。随后,经过相关学者的研究,职业生涯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对自身进行全方位分析,即对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价值观以及个人能力等方面进行解析,并确定未来从事什么类型的职业。其中,自我评估以及自我认知是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规划的核心内容。为了实现计划目标,学校应对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综上所述,可以判断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尚未具有明确界定。本论文中提到的职业生涯教育规划是指一种与其相关的教育管制系统,此系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助于高中生职业生涯发展。
二、高中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中生身心发展的本质需求
探索高中生身心发展的本质需求,可以将舒伯提出的生涯教育观点作为理论基础。首先是心理特点。高中生因学习压力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内心世界大多不安定。在高中生天马行空的内心世界里,心理年龄还不够成熟,遇事会被情绪所主导,想法简单明了。高中生的个人意志已形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且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进而开始探寻自己的道路,逐渐适应社会环境。其次是年龄特点。一般到高中,学生将开始达到成年人的年纪,身体增长速度放缓,个人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基本定型,他们开始主动观察身边环境以及自身能力,并乐于参与符合自身喜好的运动。如果这段时期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帮助其确定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特点,帮助学生设立职业计划,就能使学生找到符合自身条件的职业追求。
(二)社会发展的需求
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前,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的教学指导不仅应承担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责任,还应注重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帮助其建立自身与未来职业生涯之间的联系,避免学生在未来因盲目遵从利益条件而选择违法道路。除此以外,学校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防止他们产生妄想。对此,学校应针对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着重处理,使学生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够脚踏实地地发展,保障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专业。高中生具有发展空间大、可塑性强的特点。因此,高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帮助高中生明确未来可能就职的方向,并减轻高中生在面临毕业时可能产生的迷茫情绪。
(三)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西德尼·马兰博士曾针对生涯规划提出了“生计教育”的相关论点,提出将社会劳动和学校教育进行融合。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知识以外,还可以接触社会,增强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西德尼·马兰博士主张的“生计教育”理念中可以看出,要想改变现代社会就业困难的现状,就需要实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且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清自己,了解社会的真实与艰辛,从而努力学习,提升自身能力。
2003年,我国通过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试验)》,明确规定了高中教育的目标,其中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关的内容如下:“能够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具备基本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创业精神、人生规划能力以及创业意识。”在未来,高中阶段的教育会从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转变为综合型教育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幸福,提高教育质量。换句话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推动新课标改革的贯彻落实,满足高中教育发展的真实需要,在提高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实施策略
(一)建立职业生涯教育管理体系
其一,建立一个系统化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高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途径是课堂。专业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是指由具有专业生涯教育经验的教师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方式,向学生系统地、全面地讲授职业生涯的知识和技能。其二,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同时渲染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教学是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的主要途径与核心工作,但不代表是学校开展教育的仅有的途径和工作,普通高中也可以潜移默化地把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教授给学生。其三,基于社会实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相关活动。社会实践具有开放性、自主性以及实践性等特征,因此社会实践在普通高中实验职业生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校可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建立学校职业咨询与指导中心
高中生有个性,传统的课堂渗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真实需要。因此,学校可成立一个职业指导和咨询中心,为学生的职业规划答疑解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校方还可以聘请一些职业规划的专家,成立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咨询和指导中心,给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指导与咨询。
咨询中心在指导学生时,除了面对面沟通外,还可以搭建一个职业指导网站,定期发表一些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关的资料、宣传视频、图片或比较典型的案例,实时更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资料。
(三)培养学生自我认知的意识与能力
首先,解决好学校其他教学工作和职业生涯教育的关系问题。通过分析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和使用价值,学校应从宏观的角度设计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其次,职业生涯教育的工具、方法和理论在学校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展高效的教学实践活动,不能仅通过测试就盲目地给学生下定义,而是需要通过多项实践让学生对自己的各项能力有充分的认知。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高中生在毕业时往往缺乏自我认知意识与能力,在未来选择中会感到迷茫,不清楚自己应做什么、能做些什么。基于以上内容可知,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的意识与能力十分重要。
(四)家庭和学校双方协作配合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除外部环境外,学校和家庭对高中生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基于这种情况,学校应与家庭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而推动高中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其一,校方应提供给家长专业选择、职业生涯探索等方面的信息,增强家长引导孩子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从而为孩子为自己职业生涯做计划和选择奠定基础;其二,家长应积极配合校方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实践活动,辅助学校有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比如,学校定期开展相关的职业生涯教育实践活动时,家长应该积极踊跃参加。同时,家长应密切关注学校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会议以及课程等相关通知,争取在家长与学校的积极协同作用下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走向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已开始试着制订自己的职业规划,然而他们对自我、社会、职业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准确的认知。高中生缺乏职业规划的行动力,学生需要将学习到的知识付诸实践,结合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及在未来阶段的发展趋势,做好关于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然后严格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进行实践操作。
参考文献:
[1]李明.生涯规划视角下普通高中升学指导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
[2]向艳霞.生涯教育课程对高中生生涯认知发展影响的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9.
[3]吕维伟.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4]武曼.普通高中职业生涯教育研究[D].天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7.
[5]马翠霞.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积极心理资本与生涯发展的关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刘淑桢.心理健康视角下的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J].教育观察,2020,9(03):82-83.
分享:
现代学校美育体系注重弘扬美育精神,以美育人,让学生通过美育的熏陶和化育形成高尚的人格修养和高远的精神追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和谐进步。成都市龙泉中学坚持以和合文化为引领,通过优化办学模式,坚持五育并举,积极探索新时代条件下的学校美育实践,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打造大美育平台,构建美育课程体系,丰富美育实践活动,培育美育新人。
2021-08-31近些年以来,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背景下,初中开始越来越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综合实践活动无法高效有秩序地展开。即便在正实施课程的学校中,教师不及时展开行动,或者是引导、组织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中随意行动。下面介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价值。
2021-08-30文章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混合式教学重要性的初步思考,明确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混合式教学路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课前体系化资源开发;课中大单元教学设计;课后分层次教学。这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形成合力,要求教学安排紧密贴合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
2021-08-26县域职校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理应型构一种互嵌共生的动态过程,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民族文化的内在生产力,而且能够助推县域职校的特色发展。在实践场域,县域职校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演绎出两种差异化的嵌入逻辑:博物馆式的占有与展示以及工作坊式的传承与创新。因循不同的嵌入逻辑,县域职校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又生发三种不同的嵌入形态:悬浮式定点式以及融合式。要构建县域职校与民族文化互嵌共生的实践生态,需要分层制定民族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建设民族文化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民族文化立体课堂模式以及多向发力保障民族文化有机嵌入。
2021-08-18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对于班主任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而在高中阶段开展管理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生活习惯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培养和锻炼。因此做好高中班级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从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意义展开论述,然后分析当前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2021-06-28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当前的高中数学教育除了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了解之外,更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当前教育的关键。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文化以及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能力,为全面加强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2021-03-26近几年来教师核心素养的研究备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点要求,即“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这也是中学数学教师提升师德修养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数学作为中学阶段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21-02-01研究整群抽样山东某高中高二学生500人,通过统合模型分析自我决定动机在学习效能感预测学业期望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学习效能感—自我决定动机—学业期望的模型与数据拟合良好,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可以通过自我决定动机,正向预测其学业期望,自我决定动机在学习效能感和学业期望中起中介作用,非自我决定动机不能预测学业期望。
2021-01-06互联网技术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借助二者发展的产物,我国各级各类院校的学科教育都获得了新的发展途径。微课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不仅可以丰富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方式,还能够有效提升该课程的有效性。本文基于微课背景下,对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展开研究,为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使用提供建议。
2020-12-31高中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将对学生日后的生产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校长在高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是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的一个有效动力。因此,要想提高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就必须增强高中校长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让校长在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2020-12-25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教育发展研究
期刊人气:5056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8-3855
国内刊号:31-1772/G4
邮发代号:4-591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3.09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54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3.03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