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且管理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学习质量和学生的生活,对班级整体影响较大,故班主任管理逐渐成为学校领导、家长评价班主任的一个重要标准。文章主要分析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常见的管理模式,分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对班级整体表现的影响,最后针对如何有效改善班主任管理提出具体的策略。
在初中教育教学中,班主任管理占据重要地位。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加复杂和密切,且日常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对于初中班主任管理来说,不仅要管理和监督学生的成绩,还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为人处世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班主任管理难度。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导致每个班级的整体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科学合理地调整班主任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整个年级的综合能力。
1、初中班主任常用的管理模式
1.1 权威管理模式
权威管理模式就是坚持以班主任为中心的一种管理模式,班主任拥有绝对的管理权和决策权,而学生处于被“统治”地位,完全服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这种权威管理模式主要被一些严厉的班主任所应用,由于青春期的学生比较活跃,管理难度系数高,如果使用平和或者轻松的管理方式,很难确保课堂纪律,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1]。为了确保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实施快速和强效的管理模式,必须使用权威管理模式,确保整个班级的纪律和成绩能够控制在有效范围内。
1.2 学习核心管理模式
有的班主任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为了帮助学生拥有务实的知识,在管理中采取以学习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坚持一切管理为了学习。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学习核心管理模式的出发点值得赞扬和认可,但是这种管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通过班级管理可实现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状况和学习习惯的全面监督,但是会大大缩短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1.3 校规权威管理模式
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使用校规权威管理模式主要被一些新上任的班主任所应用。因为他们管理经验不足,为了确保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校规校训,并根据校规校训内容进行班主任管理,不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有特色的班级管理计划。
2、初中班主任管理对班级整体表现的影响
2.1 权威管理模式对班级整体表现的影响
权威管理模式注重成绩和纪律一手抓,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使课堂纪律严谨,但是从学生的表现状况来看,学生的主动性差、学习压力大。学生在学校不仅要绝对服从班主任的管理,在家还需要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长期发展下去,会导致学生身心疲惫。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权威管理模式下,会对班主任产生厌烦情绪和畏惧情绪,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且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2.2 学习核心管理模式对班级整体表现的影响
学习核心管理模式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具有好动的天性和好玩的心理,这种剥夺学生自由活动的行为,会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育,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成长。
2.3 校规权威管理模式对班级整体表现的影响
校规权威管理模式虽然不会让学生感受压抑,但是统一的辅导方式,很容易让一些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产生消极心理,且在班级内呈现出明显的阶梯状况,长期这样发展下去,不利于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
3、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改善措施
3.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背景下,无论是教学方式上,还是班级管理上,都推崇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活动,所以当下班主任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改善自己的管理模式。在制定班级管理计划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尤其是学生的成绩和性格,并发挥出每一个学生的重作用,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提升学生的成绩为核心,从而制定出具有个性化的班级管理计划。
3.2 改善面对学生的态度
通常情况下,班主任给学生一种严肃的感觉,不利于拉近师生距离,因此教师需改变对学生的态度。在校规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班的班级内部管理规范和制度,在学生遵守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时,班主任应以和蔼、平和的心态与学生进行相处。若学生不能遵守,出现违反纪律的情况,教师必须严厉批评,并根据班级管理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处罚。如果学生能够改变以前违反纪律的行为,班主任应给予适当的表扬,并转变自己的情况,与学生之间实现友善、平和相处。这种管理方式是为了让学生明白,班主任的情绪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行为,然后在今后的学习中,主动遵守班级的管理规章制度。
3.3 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如果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此时更应该注重学生体育能力和成绩的提高。如果班主任的管理重点不在学生的学习上,那么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注重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习惯。在制定学习任务时,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结束语
初中班主任管理对班级整体表现的影响较大,不同的管理模式有不同的影响,尤其是管理情绪、管理手段和管理观念。为了更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科学合理地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学习任务,从而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班级管理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培新.浅谈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学周刊,2019(30):169.
田俊成.初中班主任管理对班级整体表现的影响[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32.
分享:
现代学校美育体系注重弘扬美育精神,以美育人,让学生通过美育的熏陶和化育形成高尚的人格修养和高远的精神追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和谐进步。成都市龙泉中学坚持以和合文化为引领,通过优化办学模式,坚持五育并举,积极探索新时代条件下的学校美育实践,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打造大美育平台,构建美育课程体系,丰富美育实践活动,培育美育新人。
2021-08-31近些年以来,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背景下,初中开始越来越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综合实践活动无法高效有秩序地展开。即便在正实施课程的学校中,教师不及时展开行动,或者是引导、组织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中随意行动。下面介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价值。
2021-08-30文章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混合式教学重要性的初步思考,明确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混合式教学路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课前体系化资源开发;课中大单元教学设计;课后分层次教学。这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形成合力,要求教学安排紧密贴合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
2021-08-26县域职校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理应型构一种互嵌共生的动态过程,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民族文化的内在生产力,而且能够助推县域职校的特色发展。在实践场域,县域职校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演绎出两种差异化的嵌入逻辑:博物馆式的占有与展示以及工作坊式的传承与创新。因循不同的嵌入逻辑,县域职校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又生发三种不同的嵌入形态:悬浮式定点式以及融合式。要构建县域职校与民族文化互嵌共生的实践生态,需要分层制定民族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建设民族文化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民族文化立体课堂模式以及多向发力保障民族文化有机嵌入。
2021-08-18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对于班主任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而在高中阶段开展管理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生活习惯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培养和锻炼。因此做好高中班级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从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意义展开论述,然后分析当前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2021-06-28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当前的高中数学教育除了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了解之外,更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当前教育的关键。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文化以及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能力,为全面加强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2021-03-26近几年来教师核心素养的研究备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点要求,即“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这也是中学数学教师提升师德修养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数学作为中学阶段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21-02-01研究整群抽样山东某高中高二学生500人,通过统合模型分析自我决定动机在学习效能感预测学业期望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学习效能感—自我决定动机—学业期望的模型与数据拟合良好,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可以通过自我决定动机,正向预测其学业期望,自我决定动机在学习效能感和学业期望中起中介作用,非自我决定动机不能预测学业期望。
2021-01-06互联网技术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借助二者发展的产物,我国各级各类院校的学科教育都获得了新的发展途径。微课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不仅可以丰富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方式,还能够有效提升该课程的有效性。本文基于微课背景下,对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展开研究,为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使用提供建议。
2020-12-31高中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将对学生日后的生产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校长在高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是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的一个有效动力。因此,要想提高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就必须增强高中校长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让校长在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2020-12-25人气:6171
人气:5674
人气:2654
人气:2414
人气:178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学校管理
期刊人气:1610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省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教育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71
影响因子:0.116
影响因子:1.248
影响因子:0.28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