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章主要对红松育苗的条件和方法进行了简述,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1、红松育苗技术
1.1育苗地的选择
红松育苗对土地的要求较高,应选土壤湿润肥沃的微酸性沙质土壤或轻粘壤土,地势平坦,比较高且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切忌选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而又朝风口的地方。病虫害严重的地方也不宜选用。红松育苗留植期较长,地力消耗较大,土壤易于板结,如能倒开茬、最好不连作。
1.2地与施肥
整地主要在秋、春两季进行。秋翻在结冻前进行,翻地深度20~22厘米,一般在翻后不耙压。春翻在解冻后进行,深度15厘米为宜,翻后及时耙压,耙平压碎土块,以利保墒。施肥:红松育苗每亩施腐熟基肥7500~10000公斤,过磷酸钙35~40公斤。
1.3种子的处理
种子的处理很关键,为促使播种后种子迅速发芽,出苗整齐,增强苗木抗性,在播种前,种子应进行催芽。其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
1)雪藏,在1~3月间选择背阴处,降雪后把雪收集起来,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坑中,厚度30~50厘米,然后将种子用3倍雪拌匀盛入麻袋或木箱等容器中,置于雪上,再用雪将上部盖严。为防止早春雪溶化,在雪上覆40~50厘米的杂草。播种前3~5天将种子取出,置于向阳处(或用清水化雪),待雪化净后,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2小时,捞出后稍阴干既可播种。亦可将种子置于温暖处进行短期催芽,当有50%的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发芽率达70.1%。如冬季无雪亦可将种子混入碎冰中(冰越小越好)进行埋藏。2)温水浸种,播种5~7天,先将种子消毒后,再用40℃~60℃水浸种一昼夜,捞出后放在室内温暖处,每天用清水淘洗二次,到种子有50%裂口时播种,发芽率达54.5%。
1.4播种
播种时间:红松早播为宜,一般多在4月中、下旬播种最迟不能晚于4月下旬。播种量:红松播种量,应根据种子质量和发芽率而定。红松种子每公斤在1000粒左右,千粒重为450克左右,种子发芽率达80%的,每亩播种量以200公斤为宜。播种方式:分床播和垄播两种。床作:床宽1.1米,高10~15厘米,床长12~20厘米,东西、南北垄向均可。垄作:垄底宽70厘米,垄面40厘米,播幅30厘米,南北走向为宜。覆沙:种子撒于床面后,用木磙镇压,将仲子压入土中,使与土壤密接,然后覆沙,立即镇压,覆沙厚度一种子的2倍为宜,最后不超过1.5厘米。覆草:覆沙后要立即覆草。覆草可以保持地表湿润,防止风剥和水冲床面。苗出齐后一次撤除。
1.5苗期管理
浇水:播种后立即浇水,每天要少量多次,经常保持床面湿润。特别是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期间,浇水工作更应该注意。幼苗出齐后,也要供应足够的水分。预防虫害:在播种后至幼苗出土脱壳前,易受鸟类啄食,为了防止损失,需设专人看护。除草、松土:除草时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可采用人工河化学药剂除草,以化学药剂除草为省工省力。以40%除草醚为例,施用方法:一般是加水稀释后喷洒床面,一年施两次。第一次在播种后或幼苗出齐后施用。间隔30天后第二次施用。每次施用量每平方米2克,每亩0.8公斤。追肥:为辅助基肥不足,要进行追肥。在幼苗生长1~2个侧根时,进行第一次追肥,追氮肥以促进苗木生长。以后每隔10~15天追一次,全年2~3次,每亩追肥两25~30公斤。追肥后要及时浇水,防止烧苗。施用氮肥最晚不要超过7月中旬。防病虫害:做好防止蛴螬、蝼蛄、立枯病、日灼病等病虫害的工作,及时发现及时消灭。
1.6留床期管理
培育红松苗一般不移植,多是留床3年。为培育健壮苗木,要注意留床密度。一般当年播种每平方米刘淼400株,两年生保留300~350株,三年生保留300株左右,每亩产成苗10~20万株。
为促进红松幼苗生长,可以进行早期追肥,一般在撤出防寒草后,就开始追肥,追2~3次,5月末追肥全部结束,每年每亩追肥40公斤左右为宜。
1.7苗木防寒、出圃
红松幼苗冬季必须防寒,四周夹防寒障,苗床覆草。覆草要稍微厚些,一般3~5厘米,苗床南侧向外盖10厘米,以不露苗为度。覆草时间一般在初冬落雪后进行。一般在清明前撤出。
苗木出圃:生产上一般是在春季起苗,随起随造。要严格苗木质量,做到不伤根,主根常保持在15厘米以上,地径0.45厘米以上,二级苗高10厘米以上,地径0.35厘米以上。
2、红松造林技术
2.1选地
红松是常绿乔木,喜光但幼树比较耐荫。其主根扎入地下较浅,但侧根发达,此树种喜温和凉爽空气且湿度较大的自然环境。我市山地基本上都适于红松的生长,但选地时应注意选择土层较厚、肥沃、通气排水良好的半荫半阳坡为最好。
2.2选苗
红松上山苗龄的不同及苗木质量规格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幼树的成活和生长,而且还涉及到造林成本的高低。因此,合理的确定上山苗岭及其规格质量,具有很大的意义在实际造林中应选择地径在0.35厘米~0.45厘米,苗高25~30厘米以上,2~3年生移植苗(即:从苗圃移植上山进行造林的苗木)。要求苗木主根粗壮,侧根发达(注意侧根应达到10条件以上),根系无损伤并且针叶较多。
2.3造林技术
1)清场:造林地块需要全面清场,割除杂草灌木,割除后的杂物要全部清除造林地块。清场后,杂草灌木的留茬高度不得大于8厘米。
2)整地:栽植苗木沿山势走向按正方形、长方形排列定点整地,也可以采用品字形排列整地。红松的整地规格一般采用40厘米×40厘米(即:坑穴的长、宽、深)的标准。
3)栽植:春季造林时有利于幼树生长和成活的最好季节。红松栽植一般采用的株行距为1.5米×2米。栽植时先取一锹表土(即:造林地块最上层的土壤)填入坑穴的最底层,载时要做到根系舒展,不窝根,不露根,有条件的话,苗木应沾吸湿机和泥浆(也可采用覆盖地膜等方法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栽正踩实后轻提苗木,然后浇水,以保持土质湿润。
4)浇水:要注意观察天气情况,根据近几年,我市春季雨量偏少容易出现春旱的实际情况,应及时做好浇水抗旱的准备工作。
2.4抚育
幼林抚育一般在夏季采取带状或全面割除杂草、灌木的方法。连续抚育3~5年,即可成林。但是地类不同抚育的方法也有所差别,在新撩荒地造林,当年或第二年可不全面抚育,如发现个别幼树受杂草挤压时,可进行穴状拔草,以使幼树正常生长;在灌木林迹地,特别是疏林地造林,在造林当年就得进行抚育;在陡坡栽植二年生苗木时,应结合抚育进行扒土、培土等措施。
崔莹.红松育苗造林技术[J].农家参谋,2020(13):98.啊
分享:
育苗是林业发展中最为基础的一项工作,有效的育苗技术则是育苗工作展开的前提,也是提高苗木质量与推动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林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在育苗工程中,由于需要考虑到育苗、造林、经营等各个环节,只有持续技术创新才能让现代育苗技术和造林方法不断进步。
2022-04-29任何类型的树木都有其生长特点及自然规律,在培育和移植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气候、土壤等各方面因素,并合理选择相应的技术。如果栽培方式不合理,很容易影响树木存活率,造成植物生长不良,浪费种植成本。因此,林业人员需加大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切实提升苗木生命力,合理应用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2021-11-19当年秋季,选择品质好且保管良好的种条,留作第二年育苗使用,应选择一年生、芽片饱满枝条健壮、无病虫害的一级苗或二级苗中下部分的种条作为扦插条。绝对不能从大树或幼树上去采集枝条来扦插繁殖,否则扦插会产生明显的侧枝效应,繁殖出的苗木长势较差,原无性系的特征均不能保持。
2021-09-08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为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侧柏树干高直,最高可达20m。适应性极强,在酸性、石灰性及轻度盐碱性土壤中均可生存,耐寒、耐旱、耐高温性均较强。在海拔300~3000m的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的阳坡均能生长,是优良的造林树种和观赏绿化树种。其枝、叶、种子皆可入药,木材可作为建筑用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2021-09-08随着中国环保水平的不断提升,林业工程技术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要求越来越高。虽然,近些年来中国植树造林的工程水平不断提升,但在绿化造林中依然存在着林业工程技术应用的弊端。基于此,本文对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原则进行梳理,分析绿化造林模式的弊端,提出优化中国林业工程技术应用的有效路径。
2021-09-02金叶榆主要采用植苗造林方式。造林密度一般为2 m×2 m,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苗木大小、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的栽植密度。做行道树栽植时需用工程大苗,一般株距3~5 m。造林后,初栽幼树要做好施肥、浇水、整形修剪等抚育管护工作。金叶榆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萌芽力强、繁殖容易、树形优美、观赏性好,广泛用于园林绿化、营建风景林等。金叶榆主要采用植苗造林方式,造林后要加强松土除草、施肥浇水、整形修剪等抚育管护工作,尤其要做好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确保造林及景观效果。
2021-08-20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合理运用栽培管理技术,有效防治病虫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要加强对林业的重视程度,不断进行林业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研究,从而推动中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具体的林业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究。
2021-08-18通过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预期指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定期进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成效监测评估,进而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达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林地的目的。
2021-08-14节水造林技术能够促进苗木在新环境条件下生理机能的恢复,并提升苗木对新的土壤环境条件的适应生存能力。通过对当前节水造林技术及科学造林方法分析探讨,包括节水造林技术的优点、面临的问题及相关的推进策略等,同时提出了低密度节水造林方法并进行了相关技术探讨。
2021-08-14金叶榆春季嫩叶娇黄,夏季叶片金黄,树干通直、树形高大,观赏性好,可用做城市行道树、公园(游园)景观树。另外,金叶榆生长较快,适应性强,耐寒抗旱,耐轻度盐碱(含盐量0.2%左右),耐瘠薄土壤,但生长状况不如肥沃湿润土壤。金叶榆萌芽力强,耐修剪,根系发达,抗风、保土能力强,也可用于“四旁”绿化和营建防护林。
2021-08-04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华东森林经理
期刊人气:874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分会华东地区研究会,全国林业调查规划科技信息网华东大区站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4-7743
国内刊号:33-1160/S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518
影响因子:1.826
影响因子:0.14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