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侧柏栽培造林技术在天水地区荒山造林工程中的探究

  2021-09-08    23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原始地理条件恶劣及遭到人为破坏的自然环境,荒山造林、恢复绿地等成为我国生态环保着力实施的重要措施。本文探讨侧柏作为造林树种在天水地区荒山造林工程中的栽培应用,以期为天水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为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侧柏树干高直,最高可达20m。适应性极强,在酸性、石灰性及轻度盐碱性土壤中均可生存,耐寒、耐旱、耐高温性均较强。在海拔300~3000m的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的阳坡均能生长,是优良的造林树种和观赏绿化树种。其枝、叶、种子皆可入药,木材可作为建筑用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1、自然条件


天水地处甘肃省东南部,位于秦岭西端,地理坐标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为半干旱地区。海拔1000~2100m,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年均降水量492mm,无霜期185d。天水地区年降水量总体偏少,且降雨相对集中,春季尤其干旱。天水地貌区域差别显著,东、南部以山地为主,中部为河谷平原,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多为丘陵,昼夜温差较大,各区域气候特征差异明显。20世纪90年代末,甘肃省积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对土壤沙化区域、砂矿区、荒废受损山体及其他宜林荒山荒地荒滩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在造林的过程中,发现侧柏这一树种适应性强,苗木成活率高,成林周期短,是短期内改善生态环境、达到造林效果的优选树种。


2、侧柏栽培技术


2.1采种

选择成熟健康母树(一般20~50年生)采种,当侧柏球果外部果鳞由青色转为黄绿色,可用木棍将其击落后集中收集。

2.2种子处理

采回的球果不要立即装袋,先平铺完全曝晒,至果鳞裂开即可剥出种子,剔除秕粒,精选后贮藏。播种前需进行催芽处理,可使用0.3%~0.5%硫酸铜或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h,进行消毒杀菌,然后捞出洗净,用40℃温水浸泡24h,5~6d后85%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也可使用沙藏法催芽,播种前15d左右用温水浸泡种子,24h后将种、湿沙按体积比1∶2均匀混合,每天翻动2~3次,待有1/3种子裂口即可播种。

2.3播种

天水地区播种时间以4月中上旬为宜,天气适宜可适当早播。荒山干旱区域可建低床,开沟条播,床面宽0.8~1m,每床条播3~4行,穴距10cm,播后轻镇压,覆土,厚度1~2cm,利于保墒和出苗。

2.4苗期管理

2.4.1水肥管理

播种后10d左右发芽,20d左右成苗。为防治苗期立枯病,可待齐苗后,喷洒1%波尔多液。初苗期控制水分,到6月中旬前后速生期时,如土地干旱或降水偏少,需及时浇水,雨后注意排涝,防止淹根。同时结合浇水进行施肥,优选农家肥或有机肥,也可施入硫酸铵5kg/667m2,隔15d再追施1次。促进苗木根系生长以及发叶。

2.4.2除草

苗期注意及时除草。若杂草不多不大,可采取人工拔除的方式,不要伤害幼苗根系。若杂草茂盛,可采取35%除草醚(乳油)2mL/m2稀释液喷洒除草。

2.4.3越冬防寒

侧柏幼苗当年越冬要采取防寒措施。与土地封冻前灌一次防冻水,遇寒冬可加盖稻草或覆土。翌年开春土壤化冻后可陆续揭除,并及时浇返青水。

2.5移栽

为培养侧柏大苗,移栽2~3次为宜[1]。1年生侧柏苗,移栽株行距为10cm×20cm;2年生侧柏苗,移栽株行距为20cm×40cm;3年生大苗,移栽株行距为30cm×40cm。注意移栽深度,起苗时带土,保持根系完整,栽后轻提苗,以利根系伸展。多次移栽有利于培养侧柏苗形成较好冠形,造林成活率高。

2.6移栽后管理

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松土,其他管理如除草、修剪等同普通树种常规管理。需要注意的是,移栽苗木越冬时也要注意防寒,可采取在主干涂白的方式,兼可起到防虫的作用。

2.7病虫害防治

2.7.1侧柏叶枯病

叶枯病多发于春季,病菌侵染嫩叶,主要危害侧柏幼苗。受害后,侧柏枝、叶形成病斑,叶片失绿枯黄并萎蔫脱落,枝干变褐,干枯至死。危害严重者可引起全株及大面积苗木死亡。防治:栽植密度不宜过大,避免潮湿不通风,减少侵染源传播率;及时修剪和间伐;采用杀菌剂如40%灭病威或40%多菌灵喷施防治,效果较好。

2.7.2侧柏叶凋病

主要危害侧柏叶部。春末开始侵染,病叶初期出现黄色斑块,逐渐扩大蔓延至整枝,后期病叶变黑,病菌释放孢子再次侵染。潮湿、密林发病严重。可造成侧柏树叶萎凋,树势衰弱,整林呈火烧状。防治:适当修剪,疏除密枝,注意透光、通风,密度适度,防潮防湿;越冬前清理病枝叶,集中烧埋,消灭越冬虫菌;侧柏生长旺季,喷施1∶1∶100的波尔多液,分2次进行防治,间隔15d。


3、造林技术


3.1起苗及运苗

造林起苗前浇1次透水。起苗时带土坨,确保根系完整无损。如需长途运输,有条件的可用黑袋包裹土坨,或覆盖遮阳网,保持土壤湿润,减少水分蒸发,确保苗木成活率。

3.2林地整理

平地造林,可设置南北行栽植;山地造林,则沿等高线设种植行。造林前半年左右,如林地条件较差,适当整地,或“客土上山”,确保林地墒情。机械凿岩挖鱼鳞坑。如有坡度,需适当垒坑。

3.3造林时间

科学选择造林时间,有利于造林成活率。天水地区一般选择春季进行造林,此时气温不高,降水不多,便于栽植,但要避免受到大风和春旱的影响。

3.4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因林地位置不同而异。山体上部,栽植密度以4000~5000株/hm2为宜;中部栽植密度以2500~3500株/hm2为宜;下部以1500~2500株/hm2为宜。另外,栽植在山体顶部的树苗高度不宜超过50cm,防止山顶风大树干折断。

3.5造林后管理

因幼林易受损伤,造林后实行封禁管理。林区设专人看护,可建围栏,防止外部人畜进入干扰。注意防火。以“三分造,七分管”为原则,巩固造林成果。


4总结


侧柏是天水地区荒山造林的首选树种,其适应性强,侧根发达,固土能力强,生长稳定,造林成活率高。科学采用侧柏造林技术,能够促进绿色生态工程的建设,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韩焕.侧柏栽植技术在荒山造林中的应用[J],园艺种业,2020(20):77.


文章来源:李敦平.侧柏栽培造林技术在天水地区荒山造林工程中的应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09):77-7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森林工程

期刊名称:森林工程

期刊人气:153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6-8023

国内刊号:23-1388/S

邮发代号:14-170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