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现今,我国的经济技术发展迅速,我国的生态平衡也越来越平稳,社会各界和人民大众也开始重视生态平衡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当前国家政府相关机关单位也把林业进步过程中的重点工作投入到生态方面的建设。此次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林业技术中造林技术的应用情况的了解,进而对造林技术的应用重点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用的参考借鉴。
我国经济技术的持续进步,带动了我国生态平衡的进步,社会各界也愈来愈重视到生态平衡对社会进步和经济进步的重要作用,所以,目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在林业进步过程中将工作重点放在了生态方面的建设。我国林业的重点最大限度的优化了我国生态环境,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防止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影响,唯有将上述所提及的工作内容做到位才可以提升我国林业的进步速度,提高我国造林技术的进步以及促进相关造林工作的发展。
1、目前我国造林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情况
1.1 不同造林技术应用不正确
我国有许多的造林技术,并且每项造林技术所应用的范畴和功能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运用这些造林技术时,应该在运用技术之前仔细勘察造林区域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用来确保造林技术的正确选择。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地理环境和经济情况,相关部门的主观意愿等,致使选择使用的造林技术难以贴合造林区域的具体情况。
1.2 造林技术应用品质相对比较差
目前造林技术众多,相关的工作人员一般难以熟知,不但在选择造林技术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而且在具体运用造林技术时,因欠缺相关的专业技能,唯有单纯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妨碍了运用造林技术所呈现出良好效果的同时,也阻碍了新造林区域的和谐发展。
1.3 忽略了对新造林区域的养护管理工作
新造林区域中的树木通常都是一些幼小树苗,这些幼小树苗都是被移植过来的,刚进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当中往往会不大
适应,所以造林工作还涵盖了对新造林区域的管理和养护工作。然而却因为工作人员的数量不够,对幼小树苗的呵护程度不够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在我国一些地区中关于新造林区域的管理工作和养护工作没有带来充足的重视,并且相关工作内容也没有得到推行。
2、造林技术中造林技术的应用重点
2.1 将造林准备工作做到位
造林工作要提前将准备工作做到位,详细来讲,应该在设计和整地两个方面作为出发点。在进行造林设计工作过程中,首先应该调查和分析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比如所在地区的天气怎样、地形地貌怎样、经济条件怎样、林业分布结构怎样等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内容。在完成调查和分析工作以后,应该结合调查分析的结果来选择造林技术和适宜种植的树种的选择。然后再结合造林技术和树苗的种类编制合理有效的造林方案,要确保新造林去也的生态经济收益的同时,确保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施展出其主要功能和作用。整地是造林之前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内容,当中涵盖了两项基本工作内容,分别是清洁和整地。当中清洁的目的在于为造林工作建立一个优质的工作环境,主要是在整体清洁、块状清洁和带状清洁三种方式,而整地则要求对造林区域实行全区域或者局部区域的翻土垦荒,为的就是让土壤的性能可以符合树苗生长繁殖的需要,所以地质不同和地理不同条件下所使用的整地方式也就会有所不同。
2.2 将幼苗抚育工作和新造林区域树苗的管理工作和养护工作做到位
如果选择使用的是播种造林技术,要先选择适合的种子,考虑到有些种子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才可以发芽,所以相关部门就应该将种子在种植之前提前进行处理。结合播种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高效的管理防护措施,倘若所在地区的风沙天气比较多一些,就应该设定充足的防风防沙设施;如果播种地区的动物比较多一些,就应该在播种以后增添人手来看守播种区域,用来保证种子不会因为外部因素的干扰而终止生长。除此之外,工作人员也应该定期查看种子的发芽状况,如果发现种子发芽,就应该立即将覆盖防护措施做好,如果发现种子的发芽率达到了七成以上,应该立即撤掉覆盖物,进而提升种子的发芽率。在种子发芽完成以后,工作人员应该将幼苗的培育工作做到位,详细来讲就是,结合幼苗的生长状况给幼苗浇灌适宜的水分,结合树苗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补苗作业,以保证造林区域的树苗可以分布均匀。由于天气温度和降雨等因素的干扰,季节不同工作人员培育工作的详细内容也会大不相同。在炎热的夏日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幼苗的防晒方面,预防树苗遭到烈日而出现灼伤。在秋季季节工作人员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施肥方面,尤其应该重视肥料的品种和用量方面,要选用适宜的肥料品质,不能过量施肥以免将树苗烧损。在冬季季节,大多数地区因天气过于寒冷工作人员应该将造林区域的树苗做好防寒措施,以免树苗被冻伤甚至冻死的情况出现。如果选择使用的是植苗造林技术,工作人员就应该将幼苗的管理工作做到位。第一,要结合在准备阶段设计好的造林方案,在造林区域用工具挖好放置树种的树坑,再立即将幼苗移植到树坑当中,并且在树坑中施撒底肥,同时再树苗的根部喷洒适量的杀菌剂。除此之外,要想确保幼苗的成活,还应该对裸根的幼苗实行打浆操作。将幼苗移植完成以后,要随时观测幼苗的成长情况,并对其进行适宜的修剪,将四周可能会新生长出来的杂草或者灌木清理干净。除了以上两种造林技术以外,还有一种造林技术就是分值造林技术。由于多样性的因素干扰,我国在造林工作中很少使用到分值造林技术。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推进我国林业的快速进步,就应该保证造林工作的品质。目前我国造林工作还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因此需要相关人员应该做出适宜的整改。也就是说,在造林工作时不但要选择合适的造林技术,而且还应该在造林之前将设计工作和清洁整地工作以及树苗的培育工作等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做到位,以确保在造林区域中树苗的可以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王茂胜.林业技术中的造林技术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19(10):92.
[2]时菊.造林方法与混交造林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2):53,50.
[3]黄家贤.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分析与解读[J].绿色科技,2017(13):152-153.
李志强.林业技术中的造林技术分析[J].花卉,2020(2):241-242.
分享:
育苗是林业发展中最为基础的一项工作,有效的育苗技术则是育苗工作展开的前提,也是提高苗木质量与推动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林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在育苗工程中,由于需要考虑到育苗、造林、经营等各个环节,只有持续技术创新才能让现代育苗技术和造林方法不断进步。
2022-04-29任何类型的树木都有其生长特点及自然规律,在培育和移植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气候、土壤等各方面因素,并合理选择相应的技术。如果栽培方式不合理,很容易影响树木存活率,造成植物生长不良,浪费种植成本。因此,林业人员需加大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切实提升苗木生命力,合理应用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2021-11-19当年秋季,选择品质好且保管良好的种条,留作第二年育苗使用,应选择一年生、芽片饱满枝条健壮、无病虫害的一级苗或二级苗中下部分的种条作为扦插条。绝对不能从大树或幼树上去采集枝条来扦插繁殖,否则扦插会产生明显的侧枝效应,繁殖出的苗木长势较差,原无性系的特征均不能保持。
2021-09-08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为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侧柏树干高直,最高可达20m。适应性极强,在酸性、石灰性及轻度盐碱性土壤中均可生存,耐寒、耐旱、耐高温性均较强。在海拔300~3000m的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的阳坡均能生长,是优良的造林树种和观赏绿化树种。其枝、叶、种子皆可入药,木材可作为建筑用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2021-09-08随着中国环保水平的不断提升,林业工程技术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要求越来越高。虽然,近些年来中国植树造林的工程水平不断提升,但在绿化造林中依然存在着林业工程技术应用的弊端。基于此,本文对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原则进行梳理,分析绿化造林模式的弊端,提出优化中国林业工程技术应用的有效路径。
2021-09-02金叶榆主要采用植苗造林方式。造林密度一般为2 m×2 m,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苗木大小、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的栽植密度。做行道树栽植时需用工程大苗,一般株距3~5 m。造林后,初栽幼树要做好施肥、浇水、整形修剪等抚育管护工作。金叶榆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萌芽力强、繁殖容易、树形优美、观赏性好,广泛用于园林绿化、营建风景林等。金叶榆主要采用植苗造林方式,造林后要加强松土除草、施肥浇水、整形修剪等抚育管护工作,尤其要做好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确保造林及景观效果。
2021-08-20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合理运用栽培管理技术,有效防治病虫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要加强对林业的重视程度,不断进行林业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研究,从而推动中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具体的林业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究。
2021-08-18通过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预期指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定期进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成效监测评估,进而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达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林地的目的。
2021-08-14节水造林技术能够促进苗木在新环境条件下生理机能的恢复,并提升苗木对新的土壤环境条件的适应生存能力。通过对当前节水造林技术及科学造林方法分析探讨,包括节水造林技术的优点、面临的问题及相关的推进策略等,同时提出了低密度节水造林方法并进行了相关技术探讨。
2021-08-14金叶榆春季嫩叶娇黄,夏季叶片金黄,树干通直、树形高大,观赏性好,可用做城市行道树、公园(游园)景观树。另外,金叶榆生长较快,适应性强,耐寒抗旱,耐轻度盐碱(含盐量0.2%左右),耐瘠薄土壤,但生长状况不如肥沃湿润土壤。金叶榆萌芽力强,耐修剪,根系发达,抗风、保土能力强,也可用于“四旁”绿化和营建防护林。
2021-08-04人气:5274
人气:3765
人气:3557
人气:1883
人气:185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林业科学
期刊人气:2753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1-7488
国内刊号:11-1908/S
邮发代号:82-6
创刊时间:195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518
影响因子:1.826
影响因子:0.14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